第692章 大戰開啓

司馬懿聽了令兵的傳報,不驚反喜的哈哈笑道:“馮宇終於沉不住氣了,總算讓本帥沒有白等。”

續而,司馬懿吩咐令兵向各營各部傳令,讓衆將按事前的計劃從事。很快,連綿數十里的魏軍衆營之中,也傳來了隆隆的鼓聲。這鼓聲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魏軍各部步騎紛紛涌出營寨,在各自將官的指揮調動下,於營寨前的空地上聚集成陣。而後又彙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軍陣或戰騎騎對。

約莫用了一個多時辰時間,魏軍方纔列陣完畢。正對着樑軍方向的整整有二十個長槍密集方陣,寬達二十里。實際上,魏軍可以排的更寬,但是軍陣過寬,就出了魏軍預設戰場的範圍。就沒有專門對付樑軍長弓戰車的淺坑陷阱和暗樁了。

司馬懿的近衛軍方陣則有三個長槍方陣拱衛在前,左,右三面,防止前方的長槍陣萬一被樑軍突破後,主帥面臨直接威脅。魏軍中央軍陣的兩側則是成排成列的弩炮陣地。合計有上千弩炮,這些弩炮都已上了石彈或弩槍,引弦待發。

另有六個長槍密集方陣分別部署在左右兩翼,他們是以縱向方向排列,每三個方陣一列,左右各一列。這是防止樑軍騎兵繞行到側翼發起打擊。若是樑軍鐵騎突襲到魏軍軍陣兩端,企圖對樑軍側後發動打擊時。這六個長槍密集方陣會立即轉向九十度,將槍尖對準來襲的敵騎。

當然,司馬懿知道僅僅依靠這六個長槍方陣無法完全防禦住樑軍鐵騎對兩翼可能的突襲。所以擔當剋制樑軍騎兵的主力並非他們,而是數量上萬的魏軍虎豹騎和萬騎魏軍常騎。也部署在這六個長槍密集方陣前靠向樑軍一側。

司馬懿還在魏軍大陣的背後佈置了一個由魏軍戰兵步卒構成的機動步兵方陣,這個方陣與長槍方陣不一樣。他們主要是由刀牌手和弓弩手,以及少量魏軍常騎組成的混合軍陣。他們的任務是在陣後遊弋警戒,防止樑軍散兵遊騎從各方陣之間的空隙穿插到魏軍後方展開襲擾。最後,司馬懿還在數十里的連營中保留了夠組成二十個方陣的兵力做爲後備。他們雖然都留在營中,但所有人都在各個營寨中的校場空地上排好了隊形,隨時準備防禦或出擊。

司馬懿登上了用於指揮的駟馬戰車,手搭涼棚向樑軍眺望。雖然樑軍也排出長達近二十里,由十幾個步兵方陣所組成的宏大軍陣。但是樑軍這十幾個步兵方陣都是兩千兵馬左右的小陣。

所以樑軍軍陣既然拉的和魏軍軍陣一樣寬,就不得不犧牲軍陣的縱深。樑軍的方陣普遍只有五排,甚至有的只有四排,這樣單薄的軍陣很容易被魏軍的虎豹騎所鑿穿。而且樑軍方陣與方陣間的空隙也比魏軍大的多,這也是一個致命的短板。樑軍左右兩翼同樣佈置着大量的戰騎,重裝騎兵和輕騎飛羽混雜而列,黑壓壓的遮擋住了整個地平線。但是司馬懿卻沒發現樑軍的長弓戰車部隊,這是他最爲憂心的。

他又極目向更遠處眺望,試圖看清樑軍軍陣後方,但樑軍軍陣旌旗燭天,遮擋了視線,而且此時兩軍相隔距離也太遠了,所以什麼也看不清楚。

司馬懿沉聲說道:“升起升空燈,本帥要知道樑軍大陣後方的佈置。”令兵諾了一聲便匆匆前去傳令,不料過了半刻便回來稟報道:“啓稟大將軍,主掌升空燈的將官說,現在雨水太大,升空燈無法升起,而且會讓雨水澆壞棉紙所製成的燈罩。”

司馬懿這纔想起,出自郭嘉之手的升空燈有個巨大缺陷,就是爲了儘量減輕自重,它的燈罩是棉紙裱糊在竹質框架上所構成。魏軍沒有石腦油這種燃料,因此即使放大燈罩,也沒有強勁的熱源來保持燈罩中的熱空氣。這就是魏軍升空燈一直不能做大和加大載重量的原因。

司馬懿再次向數百仗外的樑軍望去,不禁心中打了個寒蟬,原來在濛濛秋雨中,樑軍已有十幾個“升空燈”騰空而起。幾乎每個方陣後方都有一個。司馬懿明白這意味着什麼,這如同視力超強的人和個半盲的人對決,後者即使身強力壯,四肢發達,也先輸了一子。

此時樑軍軍陣中軍,大紅華蓋之下的馮宇也正觀察着魏軍大陣,不同的是他調出了自己的系統面板,全方位的審視着這個超級大陣。除了馮宇,指揮各個方陣的將領中,不少人親自乘坐升空氣球,升入空中觀察着魏軍動向。

馮宇終於擡起頭,擡起手掌,而後用力揮下,口中淡然的吐出四個字:“全軍進攻!”令兵隨即隆隆的敲起他指揮車旁邊的戰鼓車。其餘各部方陣戰騎騎隊接令後,也以同樣的節奏擊鼓響應,同時也是將這軍令向更遠處傳去。當樑軍所有方陣的戰鼓聲響成一片時,便代表各部都接到軍令。寬大近十里的樑軍大陣便還是在兵士們如同山呼海嘯般的口令聲中,徐徐向前方移動起來。

隨着他的一聲令下,無數成百上千的石彈,弩槍從魏軍軍陣後彈射而起,遠遠的拋向樑軍軍陣。這些石彈,弩槍絕大多數沒擊中目標,但部分還是造成了樑軍傷亡。數十上百名被石彈或弩槍射中而未亡的樑軍兵士痛呼慘叫起來。

樑軍軍陣中過了半刻鐘,才發出了反擊。同樣石彈和燃燒着的火爆彈,還有那長弓手的重箭也鋪天蓋地的向魏軍拋射而來。

第454章 氣孔第654章 被迫回師第372章 金城之圍第122章 黑虎掏心第040章 岌岌可危第256 獨龍江水戰第464章 藍氏城血戰(上)第345章 大量的獨木舟第940章 超近距射殺第900章 步步爲營第481章 登基稱帝第278章 江陵風雲(一)第1048章 漢尼拔和斯巴達克斯第545章 大戰在即第226章 法正入南中第411章 大象通道的狙擊戰第116章 鷹擊長空第909章 東面戰事第257章 火海第798章 重演的劇本第946章 帝國內戰第054章 李儒的困惑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145章 叛將第915章 衝出大沼澤第875章 隔河鏖戰第110章 欠一命第123章 投鼠不忌器第867章 四面圍攻第113章 神邏輯第014章 荀彧的志向(求推薦)第1099章 奧勒良和狄奧多西第311章 遠洋者第461章 大陣對決第909章 東面戰事第411章 大象通道的狙擊戰第534章 總攻在即第418章 南下的第一艦隊第377章 王者歸來的戰車第093章 縣衙驚變第985章 塔樓第801章 巨型狼牙棒第682章 翻滾的戰車第864章 只有海軍增援第1039章 突然浮現的戰船第446章 試探第508章 興古郡宛溫城第988章 嚇人的霹靂彈第577章 輕騎步戰第1061章 夜審賊酋第257章 火海第105章 鐵甲“巨人”第248章 飲馬怒江第877章 追擊第603章 蝴蝶的翅膀第707章 帶方太守第558章 陸遜之死第549章 速攻之策第999章 赴宴第946章 帝國內戰第834章 玩個大的第1084章 有出無進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1051章 水和白麪包第526章 無羽無形第495章 並非完美第590章 攻心之策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057章 三星級武將第561章 消逝的王族第322章 白毛風第525章 兵臨合浦城第431章 善惡自有報第456章 貴霜王波調第1003章 女奴邦妮第1063章 瞞天過海第677章 身陷絕境第066章 張諮不能死第055章 追兵第701章 鎮西將軍第1156章 馬恩河第833章 馬超的反擊第1096章 十字架第511章 分頭逃散第460章 排山倒海第127章 新都新氣象第400章 安達曼海的控制權第1147章 慌亂的撤退第102章 金雕遊隼第536章 奈之若何第070章 孫權爲質第853章 他來了第1075章 誰中誰的計第171章 郭圖殺郭援第475章 意料之外第563章 江面上的追逐第695章 大局已定第601章 宛城爭奪戰第590章 攻心之策第969章 艦隊
第454章 氣孔第654章 被迫回師第372章 金城之圍第122章 黑虎掏心第040章 岌岌可危第256 獨龍江水戰第464章 藍氏城血戰(上)第345章 大量的獨木舟第940章 超近距射殺第900章 步步爲營第481章 登基稱帝第278章 江陵風雲(一)第1048章 漢尼拔和斯巴達克斯第545章 大戰在即第226章 法正入南中第411章 大象通道的狙擊戰第116章 鷹擊長空第909章 東面戰事第257章 火海第798章 重演的劇本第946章 帝國內戰第054章 李儒的困惑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145章 叛將第915章 衝出大沼澤第875章 隔河鏖戰第110章 欠一命第123章 投鼠不忌器第867章 四面圍攻第113章 神邏輯第014章 荀彧的志向(求推薦)第1099章 奧勒良和狄奧多西第311章 遠洋者第461章 大陣對決第909章 東面戰事第411章 大象通道的狙擊戰第534章 總攻在即第418章 南下的第一艦隊第377章 王者歸來的戰車第093章 縣衙驚變第985章 塔樓第801章 巨型狼牙棒第682章 翻滾的戰車第864章 只有海軍增援第1039章 突然浮現的戰船第446章 試探第508章 興古郡宛溫城第988章 嚇人的霹靂彈第577章 輕騎步戰第1061章 夜審賊酋第257章 火海第105章 鐵甲“巨人”第248章 飲馬怒江第877章 追擊第603章 蝴蝶的翅膀第707章 帶方太守第558章 陸遜之死第549章 速攻之策第999章 赴宴第946章 帝國內戰第834章 玩個大的第1084章 有出無進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1051章 水和白麪包第526章 無羽無形第495章 並非完美第590章 攻心之策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057章 三星級武將第561章 消逝的王族第322章 白毛風第525章 兵臨合浦城第431章 善惡自有報第456章 貴霜王波調第1003章 女奴邦妮第1063章 瞞天過海第677章 身陷絕境第066章 張諮不能死第055章 追兵第701章 鎮西將軍第1156章 馬恩河第833章 馬超的反擊第1096章 十字架第511章 分頭逃散第460章 排山倒海第127章 新都新氣象第400章 安達曼海的控制權第1147章 慌亂的撤退第102章 金雕遊隼第536章 奈之若何第070章 孫權爲質第853章 他來了第1075章 誰中誰的計第171章 郭圖殺郭援第475章 意料之外第563章 江面上的追逐第695章 大局已定第601章 宛城爭奪戰第590章 攻心之策第969章 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