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

許都,魏王國的相國華歆領班唱響篡漢大戲。

四月十五朔日朝會時,華歆出列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羣臣會議,言漢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與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安享清閒之福,祖宗幸甚!生靈幸甚!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劉協驚容難斂,半晌無言,覷百官而哭:“朕想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統相傳,四百年矣。朕雖不才,初無過惡,安忍將祖宗大業,等閒棄了?汝百官再從公計議。”

華歆引李伏、許芝近前奏曰:“陛下若不信,可問此二人。”

李伏奏曰:“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象也。”

許芝又奏曰:“臣等職掌司天,夜觀乾象,見炎漢氣數已終,陛下帝墾隱匿不明;魏國乾象,極天際地,言之難盡。更兼上應圖讖,其讖曰:鬼在邊,委相連;當代漢,無可言。言在東,午在西;兩日並光上下移。”

“以此論之,陛下可早禪位。”

“鬼在邊,委相連,是魏字也;言在東,午在西,乃許字也;兩日並光上下移,乃昌字也:此是魏在許昌應受漢禪也。”

“願陛下察之。”

劉協仍舊強撐,顫音:“祥瑞圖讖,皆虛妄之事;奈何以虛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業乎?”

王朗奏曰:“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漢室相傳四百餘年,延至陛下,氣數已盡,宜早退避,不可遲疑;遲則生變矣。”

劉協環視華歆、王朗、辛毗、賈詡、劉廙、劉曄、陳矯、陳羣、桓階等四十餘名大臣,見一個個面無愧容,遂哂笑退回殿後,腳步虛浮。

至十八日時,許昌宮禁已更換爲魏軍甲士,土黃服色的魏軍甲士有別於朱絳色的漢軍服色。

一個火德赤色,一個火生土的土德黃色。

昆陽城,夏侯尚親自駐守所在,與葉縣隔滍水對峙。

十八日時,夏侯尚所部完成夏衣更替,所持的漢軍戰旗降下,飄揚魏軍白底黃紋戰旗,全軍將士穿土黃色細麻衣,或者土黃色帛衣。

馬超在滍水邊洗馬,見魏哨騎在對岸奔馳不由一愣:“曹氏篡漢?”

不久馬岱、關平、張苞聞訊趕來,就見魏軍在對岸堆積草束,將一捆又一捆的漢軍旗幟堆在草堆上,一把火引燃火焰升騰四五丈。

馬超有些哭笑不得,對身邊馬岱低聲說:“曹丕引火上身,或許漢王大軍將北伐中原。”

關平、張苞可沒有多少悲色,又努力剋制不露出笑容。

曹丕終於幹了一件好事,掃清最後一道障礙。

劉協就是一座山,終於被曹丕扳倒了。

關平喜悅更多一些,對張苞說:“你我建功之日不遠矣!”

曹丕在這個節骨眼上篡漢,豈不是要自己當靶子?

東征戰役目前還能停下,等到秋收後,就有北伐中原的一戰之力。

張苞憂慮更多一些:“定國,曹丕此時篡漢,意在分化我軍。”

關平也隨即恍然明悟,這已經不是東征、北伐的事情,而是爭奪帝位的關鍵時刻。

哪怕東征序列的將校出征在即,此刻也能忍耐衝動,等待劉備稱帝后再出徵。

這是人心,劉備也不能違抗。

而稱帝,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兩日後這條軍情送到江陵,曹丕在許都、鄴城大殺特殺,已將關羽早前經營的情報網絡摧毀的一乾二淨。

所以馬超、關平送來的急遞,也僅僅是猜測。

劉備當即陷入爲難地步,如果稱帝,要花費時間準備。之前漢中王時王國國都在成都,現在稱帝的話,襄陽、江陵都比成都合適。

如果選擇先行稱帝,那劉禪、趙雲、諸葛亮要不要來荊州?

誰又去益州鎮守?

益州太大了,牽扯的事務又多,不是張飛一個人能守得住的。

張飛可以守成都,巴州誰來鎮守?還有南中?

劉備焦慮,又來到關羽府邸諮詢此事。

稱帝與否,想當皇帝就是想當皇帝,沒什麼好遮掩的。

他來時關羽正在演武場飲茶,大小不一的軍吏子弟擺弄弓箭學習射術,最大的也就十二三歲,再大一點普遍隨軍征戰,或做些跑腿的工作。

劉備入座,詢問此事,說出憂慮:“今國賊在北,我軍器械、糧秣皆爲東征而儲。貿然向北,週轉耗費決然不小,孫權小兒又會笑我。”

“大王,孫權稱藩於魏,率先上表勸曹丕篡逆,此亦國賊也,東征並無不可。”

關羽稍稍考慮又說:“我軍若北伐,反倒中魏人疲軍之計。今大軍銳氣正盛,不宜再調。”

這就是孫權率先上勸進表的好處,不打他打誰?

沒有這個投名狀,曹丕還會繼續斟酌考慮。

劉備衡量前後:“我是關心則亂,還是雲長看的明白。我有意等孔明回荊州,雲長以爲如何?”

“此小節而已,我料孔明不甚在意。待北伐建功,還於舊都時,少不得孔明同行。”

關羽看的淡,稱漢中王時的典禮,自己也沒參加:“大王,今發兵在即,萬事宜簡。”

劉備仰頭傻笑:“是我心急了,沒想到這小曹賊膽大如此,突的做下好大事情。”

關羽也露出輕鬆釋然的笑容,奮鬥大半輩子,終於等到了想要的東西。

想要三興大漢,先得把大漢握在手裡。

宋儒那一套還不流行,沒必要扭扭捏捏。

劉備開懷,望着演武場上有序射箭的小少年:“雲長,此羽林郎也。”

他擡手一指指着揮動旗幟的關興:“此羽林中郎將也!”

關羽拱手:“大王,臣懷有私心,想使安國、靖國治民一方,不涉兵戈戎馬事。”

劉備輕微皺眉:“雲長,靖國、安國才能卓越,你這又是何必?”

“臣中年時得定國,不惑之年得興國,想留興國在側以伴天年,此舔犢之情,還請大王成全。”

見關羽如此說,劉備也是一嘆,抖抖雙袖坐好,略遺憾說:“本想遣安國去陪讀,安國有勇毅之風,常伴公嗣左右也好增長公嗣尚武之心。”

關羽更是放低了頭,還是捨不得把關興派到益州去。

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四十章 糜芳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四百章 衛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八章 文字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章 遺憾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九十四章 議
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四十章 糜芳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四百章 衛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八章 文字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章 遺憾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九十四章 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