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

臘月二十一,田信戎車抵達丹陽邑。

並未停留,而是護送陣亡者骨灰過丹水,前往安葬於武當兵主廟。

陣亡者級別最高的吳懿由其家族自行安葬,因此虞翻是此次安葬級別最高的人,劉備派遣博士胡潛及一班鼓樂前來主持禮儀,以諸侯之禮下葬。

隨着一杯清澈祭酒灑下,田信眉目莊肅結束最後一道禮儀。

與虞忠相別,囑咐:“兵主廟設立以來並無祭司,世方可接掌祭司,爲我供奉將士英靈。”

“是,公上還請珍重。”

虞忠整個人消瘦了三圈,整個人氣質更爲內斂,沉肅,有朝陸議發展的趨勢。

田信抓住他的手安慰說:“今歲以前,敵強我弱,不得不行奇計,往往以少敵多,皆賴將校奮勇,頗多無奈。今歲以後,敵我強弱易勢,自不同於往。貞侯就義,朝廷不敢有忘。”

虞忠輕輕點頭,北府兵存在一日,大漢朝廷就不敢遺忘歷年陣亡的吏士。

這是說給虞忠聽的,也是給周圍新舊殘疾老兵的話。

兵主廟也算一份頗大的產業,不說遠近山民前來祭拜祈福時帶來的貢品,僅僅各軍軍吏來此參拜帶來的供奉也足夠千餘人衣食用度。

平日裡這裡的殘疾吏士也能自己生產、製造生活物資,維持溫飽不算難。

受限於交通和祭拜兵主廟羣體的規模,這裡也就至多供養千人。

這千餘人可以半脫產,整日混吃等死是一種活法,研究學問也是一種活法。

具體怎麼活,需要引導。

千人千面,許多人不可能因爲是烈士、屢經大戰的傷殘功勳吏士就會有高尚情操……這些都是需要培養、薰陶的。

總的來說傷殘吏士屬於生存劣勢羣體,跟小孩子一樣,爲了生存許多事情只能退讓、忍受、遷就、適應。比如學習,兵主廟倡導什麼,這些傷殘吏士就只能努力適應、接受。

成年人的學習能力固然不如小孩子接受快……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生活已經固定,現在這些傷殘吏士對生活毫無還手之力,原有的固定生活已被打破,反而具有了可塑性。

離開兵主廟返回丹陽邑時已是臘月二十七日,田信深感疲倦。

怎麼面對突然冒出來的兒子?

心裡對這個兒子總缺乏一種認同感,可能是父母並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兒子。

家庭成員多出一位,一個只知道吃、睡、吵鬧,製造麻煩的小麻煩。

說喜歡,田信談不上喜歡,不是不喜歡孩子,而是感覺這個孩子是殘缺的。

這個孩子沒能讓自己的父母高興,也沒有得到過自己父母的喜愛,沒有得到自己家族傳承、傾注的感情。

溫暖的長屋裡,田信懶洋洋側躺,手裡抓個冰涼橙子把玩,始終在思索孩子的事情。

不知道是自己半步超凡,還是因爲父母不在引發的遺憾,也可能是自己屬於創一代,始終對孩子提不起興趣。

孩子至今沒有乳名,由夏侯平、田紀的妻子來當乳孃,無病無災虎頭虎腦的。

也可能是自己年輕,對事業繼承人並不看重;也可能是殺伐太多,對新的生命已經缺乏尊敬、愛護。

只有自己殺人前認識的,知道的那些人才在自己眼裡算相對完整的人,後來認識的人……除了時常接觸的外,餘下的人只剩下三種,一種是自己人,一種是敵人,一種是百姓大衆。

“想什麼呢?”

關姬轉身,手掌落在田信胸腹,摸着傷疤。

“在想律法與孝道。”

田信語氣低緩,一邊想着一邊說:“以秦法來說,禁絕私鬥,不拘父、子皆是秦之國人,只是編在一戶,兵役、徭役各受差遣,律法具體到個人;私鬥有罪,父子互毆,同罰。至漢以來經學興盛,一戶父子雖爲漢之百姓,然父以不孝殺子,罪小不可查。”

本要埋怨一回來開口閉口不離父子之殺,關姬瞬間清醒,翻身而起披上外衣,盯着田信不發一言。

“今我家已貴不可言,家事便是國事。”

田信露出笑容:“我所慮所思是尋常士民之家,漢庭弘揚孝道,根本用意爲何。應該是以父生子,父壯養幼子,子壯養老父,如此父父子子子子孫孫襲承萬年。而幼子、老人不會作亂,青壯年卻會。”

“以青年養子,使壯年贍養老父,皆奔波生計,無力作亂,亦無思亂之心。弘揚孝道以來,老父無力謀生,皆賴諸子贍養。若諸子不肯,只好以孝道懲治。”

關姬領悟話裡的意思,還是懷疑田信的心思,狐疑打量:“孝乃美德,以孝治國,本朝大政也。此人與禽獸之別,諸夏與夷狄之別也。”

孝能承上啓下,使老幼有所養,維持社會秩序。

孝道之下,老人自能約束青壯年的冒險、拼搏一場富貴的衝動性;等青壯年老了,又會約束自己的孩子。

如果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一個孝字,就能維持朝野的基本秩序。

再大的帝國,基本單位是戶,孝道的存在,使得每一戶的家長都有了懲治、訓誡子嗣的權威。

除非老人帶頭造反,否則青壯年被家裡老人約束着,是不會輕易作亂的。

見關姬疑神疑鬼的模樣,田信呵呵做笑:“今爲人父,此前不曾想的事情也就往深的想了想。”

關姬給他一個白眼,問:“夫君在外時,可想好孩兒乳名?”

這是個嬰幼兒夭折率極高的時代,按照規矩,八歲以下的孩童夭折不需要舉行葬禮,甚至連個正經的名字都不會有。

講究一點的體面人家還會給夭折的孩子配一對**,純粹留一個念想。

孩子的乳名不難,劉備、關羽、祖父田維都想插一手,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

田信偷懶,說:“本想引借兄長之名,不知兄長是否同意。”

關姬掐一把田信手臂皮肉,轉着眼珠躍躍欲試:“這成何體統?世上哪有甥舅同名的?”

“此兩家和睦親愛之舉,有何不可?等今後小妹出嫁,我這名也能送給小外甥。”

何況只是乳名,沒給兒子弄個‘吉利’、‘阿牛’、‘佑漢’這樣的乳名已經很對得起他了。

兒子麼,孝道之下,可比蒙多好玩多了。

兩個人說幹就幹,一個加水研墨細細研磨,一個捉筆勾畫勢大力沉,很快就給關平寫好一封信。

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九十五章 借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三章 嚮導官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七章 夷營督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
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九十五章 借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三章 嚮導官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七章 夷營督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