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

白馬氐臨陣反戈,算不算驚喜?

燒當羌、巴氐也跟着要捅刀子,這算不算驚喜?

夏侯尚出面,協助王忠掌控兵權完成易幟,這算不算驚喜?

其實,不算驚喜,一個都不算。

即便沒有這些小手段,北府兵、左軍也有信心正面擊潰王忠這支烏合之衆。

王忠這支魏軍東線軍團,唯一的價值不是他反戈、易幟的這三支軍隊,而是在他們配合下,可以迅速擊潰張雄的長林軍,儘可能的奪取完整的戰車。

長林軍的戰車,是東線軍團唯一可以拿來協助步兵抵禦新式騎兵衝鋒的器械。

不論北府兵還是左軍,又是山路,又是棧道,這一路遠征抵達鹿塬戰場,就不可能攜帶大型車輛;現在又是渡河作戰,就算有戰車,短時間內也很難運輸到對岸。

左軍那裡更不用說,強端在驪山、灞水之間挖了一條塹壕,引山溪水沖刷。

現在就是給馬超許多戰車,也沒法第一時間投入核心戰場。

核心戰場就在張雄、吳質本陣之間的平坦黃土塬上,而吳質本陣設立在驪山山腳……這意味着魏軍騎兵在更高的位置,進攻的時候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加速衝鋒。

吳質要拿王忠的東線軍團做棄子、誘餌;而己方看上了張雄所部的戰車……事情就這麼簡單。

如王忠、楊駒、李虎等人的反正、易幟,只是添頭而已;這一萬兩三千人的反戈一擊,重要性遠不及魏平的石門關駐軍。

至後半夜時,細碎雨絲終於停歇,初秋的灞水兩岸開始瀰漫淡淡霧氣,清晨露水也開始凝結。

田信明明擦拭過的紅漆鏡甲,因水汽凝結,又耐着心思認真擦拭。

陸延端着熱氣滾滾餐盤進來,低聲稟報:“公上,左衛、鷹揚軍已架通浮橋,虎牙軍正在石河架設浮橋。”

“左軍可有動向?”

“暫時沒有,揚武軍已在四更時集結,待天色明亮,隨時可以乘船參戰。”

陸延簡單回答後就闊步離去,因爲激動,他小腿肚子在顫抖,渾身的肌肉止不住的緊繃。

受左右袍澤的情緒感染,陸延已經迫不及待的準備參與這場戰鬥。

田信則從容用餐,從投放夏侯尚開始,決戰的齒輪就已經開始運轉,如果現在停止,王忠的東線軍團就完了。

這麼嚴密的事情,突然停止,會導致齒輪接二連三崩斷。

因此,戰爭走向已經不歸田信節制,而是由下面的將軍負責具體戰術。

戰前已經分配了各軍的任務,自然不需要田信去搞什麼精準、細微的操作。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吃好這頓大餐,然後帶着親軍三衛從容渡河,然後打崩吳質的主力魏騎……最後砍下吳質的狗頭,這場戰爭……自漢中決戰至今連續六七年的高頻率戰爭就可以宣告暫停。

這一聽,最少也是五年。

自黃巾以來,天下間,何曾有過連續五年的太平?

思維清晰,田信握着短匕削切滷熟的牛肉片,每一口都細嚼慢嚥。

不止是他,所有參戰吏士此刻都在吃肉,能宰殺的牲畜都已經宰殺。

只要打贏這一仗,魏軍積累在關中的龐大牧羣就歸北府兵所有;今後有吃不完的牛羊肉,也有足夠分配的牛馬畜力!

而自己,改良牛種、馬種的事情,也能從容進行。

田信這裡用餐,旁邊大帳裡,虞世方已經穿戴黑漆明光鎧,背上五杆孔雀開屏的刺繡戰旗被他丟棄,如今就插着一杆更大的黑底白色‘虞’字戰旗。

他提着燈籠審視沙盤,王忠的東線軍團絕不是敵人,敵人隱藏在東線軍團的身後。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虞世方低聲唸叨,這是大軍過七盤嶺時,田信眺望北方驪山山脈時的感慨,那個時候,灞水北岸的魏軍就落在己方視野內。

雖然距離很遙遠,可軍隊這種密密麻麻的人羣,還用色彩鮮明的旗幟來標識的人羣,還是很好認的。

怎麼說呢,七盤嶺周圍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在一千二百米以上;而灞水北岸魏軍紮營搶佔的高地海拔也就五六百米的樣子,魏軍背依的驪山餘脈形成的山溝、山樑,周圍一大片山勢海拔高度普遍在八百米左右。

而七盤嶺與吳質的本陣直線相距三十里……很遺憾,田信過七盤嶺時,吳質也倉促抵達灞水北岸,也在做佈陣規劃。

於是,就跟大家想的那樣,魏軍當時的許多調動軌跡,就那麼直白的出現在北府視線內。

雖然看不清楚具體,可幾千人、上萬人規模的移動,黑壓壓的,還旌旗招展,想忽視都難。

沒有什麼好驚奇,這場戰爭的目的可不是殺死多少人,也不是殲滅王忠的東線軍團,而是砍掉吳質,一口吞掉吳質手裡規模約在兩三萬之間的魏騎主力。

吞掉這股騎兵力量,才能迅速掃平關隴,才能跟河北的魏軍保持真正的和睦。

如果吳質絕望,帶着騎兵主力逃跑,吳質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軍隊撤離時四分五裂,想要再這麼輕易的圍堵、聚殲……可就難了。

因此,這一戰的根本目標不是吳質的頭,更不是王忠東線軍團的烏合之衆,而是關隴魏騎主力!

虞世方盯着沙盤,已經可以預料虎牙軍渡河後,在陸議率領下在灞水西岸向下遊一路狂奔,遠距離迂迴堵截吳質的退路。

鷹揚軍的任務是奪取張雄長林軍的戰車,依託戰車結陣推進,預防魏騎衝擊;灞水上游的揚武軍雖然距離戰場較遠,可他們能乘船順流而下,可以追上虎牙軍,配合陸議封死魏軍退路。

而親軍三衛、左軍、反正的萬餘烏合之衆,目標就是正面擊潰吳質寄託一切希望的主力魏騎。

虞世方反覆推敲可能的遺漏之處,就隱約聽到遠處飄來若有若無的鼓聲、號聲。

他闊步走出數重帷幕,隔着淡薄晨霧看不見什麼,可能聽得更爲真切。

探馬疾馳而來,也不下馬就在馬上扯着嗓子呼喊:“敵燒當羌易幟!鷹揚軍三座浮橋建成!”

他的呼聲引爆後嶺等待戰鬥號角的中高級軍吏,不知何處突然有人吶喊萬歲,萬歲之聲此起彼伏,一遍又一遍在後嶺本陣傳播、盪漾。

郤纂喊累了,臉色漲紅大口喘氣,拄着紅黃綠三色長麾在田信大帳前候命。

大帳內,田信親手把鈴鐺紮在腰間,左三右四,左邊缺少鈴鐺處懸掛一口寶劍。

頭上也纏好緩衝、吸汗的厚布頭巾,田信接住陸延雙手遞來的鷹臉戰盔,也不猶豫就直接戴上。

除了鷹臉戰盔外,陸延還抱着田信的閃電尾紅藍白配色的戰盔。

灞水北岸,羅瓊登岸,一衆燒當羌酋長湊上來喜迎王師,卻擠不到前排,前排是已經登岸結陣的鷹揚左衛少將第二秀:“將軍,張雄率親騎巡視河岸,河霧朦朧,沒能遮蔽萬全,這才走漏消息。”

羅瓊步履不停,皺眉不快,當即回答:“既已暴露,擂鼓傳號,使各軍知曉我軍即將迎戰!”

“喏!”

此處鼓聲齊齊催動,上游已經渡河的左衛少將周卓手裡就捧着地圖,遲鈍片刻,對跟在身邊的楊千萬說:“擂動魏軍示警鼓點,嘗試欺騙張雄,使其誤判。若偵得張雄調兵進攻羌營,我軍橫擊其腰。”

楊千萬反應慢一拍,周卓身邊的軍吏當即四散迴歸本陣,督促作戰。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五章 年俸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七百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五章 年俸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七百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