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

又七日,鄧艾率軍殿後,全軍在黃河北岸向着上游進發,繞了許多路,越過中流砥柱,終於抵達砥柱上游四十里處的大陽縣,這裡南岸就是弘農郡的陝津。

臨近渡河,鄧艾與追上來的曹林互換人質,把曹林留下,放歸曹茂。

重獲自由的曹茂不覺得輕鬆喜悅,只覺得一切沉甸甸的。

陝津,鄧艾最後渡河,盡顯名將之姿。

在此負責接應的虞世方也成全鄧艾,讓鄧艾把殿後的戲演足。

兩人會面於碼頭,周圍氣氛輕鬆、喜悅,虞世方不等鄧艾施禮,就上前抓住鄧艾的手誇讚:“士載孤軍深入敵境五百里解救困頓吏士六千,破城三座,遷吏民三千戶,又能完整退歸,古之名將,大抵如是。”

“府君謬讚,末將仰仗公上威名而已。”

鄧艾見南岸所有人都摘下了頭盔,他也解開盔帶,就見虞世方抹開隨身攜帶的摺扇給他扇風,鄧艾更覺得窘迫,可心中就是喜悅,說話也快了很多:“府君,敵國有變,兵無戰心,末將才得以脫身,乃公上料敵於先,非末將功勞。北府威震天下,公上威德澤被四海,河陽、軹縣、溫縣三處望風而降,絕非末將之能,不敢居功。”

他這支軍隊配備太過豪華,怎麼看都是北府主力盡出的前鋒騎軍,所以野王西南方向的三個縣就全降了;兩座關隘,出軍第一道箕關是策反投降的,第二道軹縣境內的軹關主動投降,引發軹縣投降。

軹縣投降後,他又分兵向南把河陽縣迫降,嚇得河陽縣南岸的河陰縣雞飛狗跳,又向東到了野王南五十里處的溫縣,溫縣不做掙扎也就降了。

這得感謝曹丕當年置辦夏公國,這些夏公國轄區內的縣,見了北府兵……倒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輕易攻破、逼降三縣,鄧艾哪裡敢居功?

這種取巧的功勳,適合老資歷來拿,最不適合他這種新人。

虞世方很滿意鄧艾的態度,也覺得這人有意思……明明是個結巴,遇到喜事時就不結巴了。

當夜虞世方就在陝津以準備好的牛酒、布帛、新幣犒賞全軍……賞賜規模早有擬定,給鄧艾的命令是不主動交戰的前提下把被圍漢軍救回來。

相應規格的賞賜已經集結在陝津,今夜只是先吃喝一頓,其他布帛、錢幣賞賜要等到天明後當衆落實。

鄧艾也養成了不飲酒的習慣,營地內篝火照映處處歡歌,圍着篝火跳舞本就是不分漢胡的愛好。

他都不飲酒,田信配給鄧艾的親兵也就不敢飲酒,以吃肉爲樂。

耕牛是很寶貴的,可牛的種類有很多,比如體型纖細、略小的一些犛牛就不適合做耕牛,其母牛做繁殖、壯大族羣之用,不產奶不能生育的公牛往往年滿兩歲後充爲肉食。

所以這類牛,還有不能留作種羊的公羊,吃着不心疼。

鼓樂聲響的律動中,人人盡歡,義從騎士、南中夷兵分隔開慶祝。

只是義從騎士篝火營地多有牛羊,南中夷兵滋生不滿,衝開隔離用的柵欄,十幾個夷兵動手突然搶了幾頭烤羊、牛腿,還沒跑回去就被圍住,言語不通,當即喝斥、撕打起來,一場拳腳鬥毆就此爆發。

更多南中夷兵見狀參與企圖搶回自己的袍澤、族人,另一邊的漢僮義從自然也是越聚越多,直到鄧艾領着全副武裝的親兵抵達,才控制住這場大規模的鬥毆。

虞世方正與馬良、田豫私下用餐,算是他本人對馬良、田豫的送行飯,聞訊還未做處理,郡尉就來報:“府君,鄧將軍以夷兵作亂襲擊營壘爲由,已捕斬禍首七人,盡圍其營,等候府君處置。”

一聽鄧艾動手殺人,馬良、田豫臉色頓時難看,虞世方也跟着神態冷峻。

他目光打量馬良二人,懷疑南中夷兵的犯禁舉動是有預謀的,若是這樣……

馬良連連長嘆,他是真不知情;田豫則神色陰鬱,略帶憤怒:“府君,鄧將軍扣留軍吏,使南中兵失去軍吏約束,南中本就風氣果敢,蠻勇,久不知律令爲何。今無長吏約束,稍有不滿,以其好動、輕死之風,自會生亂。”

“不急,待鄧士載歸來,是何說法。”

虞世方不急於爭論原因,這麼大的事情是要上報朝廷的,不可能私下處理。

畢竟南中兵吃了大虧,鄧艾動手就殺人,與其瞞報留作隱患,還不如捅出去。

以鄧艾的性格,絕不會沒理由殺人。

等鄧艾那邊控制局面後,才領着主要軍吏,押解當事人,提着人頭來見虞世方。

就在帳外,虞世方重述田豫的觀點,田豫認爲這是一樁針對南中兵設下的陰謀,利用南中兵性格急躁的缺點,刺激南中兵,等南中兵犯禁,然後依律殺人。

就跟某些人,把狗騙進來殺一個道理。

“今夜南中兵犯禁,系其軍紀渙散,無軍吏約束,非其作亂的原由。”

鄧艾斟酌語言,畢竟有馬良這麼個人在,不能被抓住言語漏洞:“其犯禁原由,是哀怨我軍肉食充足,其軍肉少。”

隨鄧艾而來的宿衛親兵紛紛呵呵做笑,作爲原來的諸胡貴族子弟,他們不缺肉食。

“故沖毀柵欄,犯禁闖我營中,逞兇毆打我麾下吏士,搶奪公上所賜牛羊,十分可惡。觸犯軍律死罪,藐視公上更是死罪!”

鄧艾不僅高興時不結巴,怒氣發作時也說話順暢……估計是這次成功的軍事行動增加了他的信心,這種信心也就能應付眼前這種局面。

遇到田信、陸議,或慌了的時候,該結巴還得結巴。

鄧艾說罷,對着跟隨而來的安秀虎揚揚下巴:“說說,南中兵爲何犯禁。”

安秀虎上前幾步拱手與諸人見禮,看向馬良:“馬使君也知南中風俗,男子輕生好死,樂於戰死,恥於老死。有崇尚勇者,輕鄙弱者之風俗。”

馬良微微頷首,安秀虎又說:“南中又無財貨、私產之區別,崇尚公有、共享。勇者食肉,弱者食不果腹,乃其共俗。南中兵自恃勇力,見我營中食肉,自覺有失公允,故生不滿,這才明知犯禁,仍行犯禁之事。”

安秀虎嘆息一聲:“唉……此中有誤會,皆南中風俗使然,不宜責怪太多,犯禁者處斬即可。”

馬良自然清楚南中夷兵的生活風俗,麾下夷兵來自幾個不同的部衆,風俗、族類雖有不同,可卻沒有大不同。

夷兵想法很簡單,大家都是漢兵,是勇士,你吃肉,秉着共享平均精神,那我也應該吃肉。

根本不管這肉是哪裡來的,在佔便宜有利可圖的時候就成了一家人,不分彼此。

別說肉,就是遇到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東西,也會很自然的問一句‘能給我嗎?’,爲此發生劫掠、偷盜的案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南中兵的軍紀很嚴,約束、管理的十分嚴密……可原來的軍吏被鄧艾集中管理,使軍吏、軍士分離,這才造成了事態最初的失控。

如果軍吏沒有分離,自然會解釋、安撫、約束南中兵。

如果是沒有意義的,馬良越發覺得這是針對南中兵的一個陰謀,認同田豫的看法,鄧艾軍中有擅長南中語言的人,在野王城下喊話瓦解了南中兵的戰意。

現在到北府地界,又抓住南中兵的性格缺陷,針對設計。

解釋?調查?

皆是無用,能設局如此,怎麼可能遺留翻盤的證據?

五千餘漢軍序列的南中兵,可能就此解除番號,剝除合法的身份……淪爲勞力?

對,北府一直很缺勞力。

馬良想通這一茬,與田豫對視時,相互達成了一致看法……這是一個陰謀。

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二十章 夜中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七章 夷營督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十八章 先登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
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二十章 夜中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七章 夷營督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十八章 先登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