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比劍

卻說太史慈送走徐福,便馬上來至後院,向柳飛稟明此事。

柳飛聞聽亦是愕然,只是聽得穎川時,不禁心中一動。要知據史上記載,這個時期,很多名士,俱都出自穎川。

柳飛負手在室內踱步,低頭細思,歷史上這個時期,出自穎川的,年紀十五六歲,好擊劍。。。。難道是他?

柳飛猛的停住,轉頭問太史慈道“可問過他的表字是什麼?”

太史慈一愣,道“未曾,怎麼,師父可是識的此人?”

柳飛搖搖頭,道“不認識,只是似乎聽到過這麼個人。年雖舞象之齡(古時男子十五歲到二十歲),但好武尚俠,頗有正義。卻不知是不是他了。”

太史慈點頭。卻見柳飛兀自沉思。太史慈道“那師父的意思,明日徒兒是答應他還是。。。。。。”

柳飛擡頭看了他一眼,沉吟了下,道“好吧,見見也是無妨。你自去回他便了,就說明日你們切磋之時,爲師自會到場一觀。”

太史慈點頭應了,自去通知徐福不提。

柳飛這邊卻仍在想着這個徐福,若果然是那個徐庶徐元直,怎麼叫徐福呢?不是叫單福嗎?

他卻不知,單福之名卻是誤傳。徐庶其人,『三國志』無傳。後裴松之引注『魏略』中記載有:“庶先名福,本單家子,少好任俠擊劍。《三國演義》對徐庶生平的介紹取自《魏略》,而單福這一名字的來歷無疑起源於“庶先名福,本單家子”。按照《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徐庶早先名福,是單姓人家的子弟,所以叫做單福,後改名爲徐庶。

但是這種理解大錯特錯了。。。”單家“二字在這裡絕不是”單姓人家“的意思。單字有四音,作姓時讀作”SHAN“,一般的情況下讀作”DAN“。古籍中常見”單家“一詞。如《晉書。蘇峻傳》:”峻本以單家,聚衆於擾攘之際。“裴松之注《三國志》引《魏略》敘薛夏事蹟:”薛夏字宣聲,天水人也。博學有才。天水舊有姜、淨、任、趙四姓,常推於郡中,而夏爲單家,不爲降屈。四姓欲共治之,夏乃遊逸,東詣京師。“所以《魏略》所謂徐庶”本單家子“,是說徐庶出身寒微,非高門大族。並非說徐庶本是姓單人家之子。

不說柳飛這邊百思不得其解,卻說太史慈,將柳飛意思告知于徐福,徐福大喜,當夜竟差點失眠。

要知他自幼非常敬慕那些嫉惡如仇、扶危濟困的武林俠士,矢志要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大俠。爲了實現這一宏願,自幼拜師學藝,苦練武功,結交同道俠友,探討切磋各個流派藝技。待學有所成之後,便遊歷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濟困的俠行善舉。很快就成爲了一名遠近聞名的少年俠士。

此次,如果太史慈的武藝真和傳說中一樣高明,那他的師父的武功豈不更是驚世駭俗。自己如能得其指點一二,那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當夜,帶着滿心的憧憬,很晚才睡了過去。

第二天一早,徐福便起來,先於院中拉開架子,自行練了一遍,活動開手腳。待到太史慈遣人來請,已是滿身出汗,暢快不已。

來至前院,便見廊下正負手站立一人。白衣鶴氅,舉止間一股出塵之氣。此時,正雙目溫和的看着自己。太史慈正立於那人身後,向自己使個眼色。

徐福心中激動,快步上前,躬身長施一禮,道“後生晚輩,穎川徐福,見過柳先生”

柳飛見他激動,微微一笑,袍袖微拂,一股柔和之力便已將他托起。道“呵呵,小哥毋需多禮”

徐福但覺隨着柳飛的袍袖一拂,一股莫可沛之的力道涌至。至自己身形一直,那股柔和的力道也隨即消失。不禁駭然,不知這是什麼功夫。神奇以至於斯。愣愣的不知所以了。

太史慈自柳飛身後轉出,輕拍了拍他,道“徐兄,家師業已恩准咱們的切磋了,這便開始吧”

徐福方始“啊”了一聲,清醒過來。滿臉敬佩的望了柳飛一眼,道“請先生恕小子失禮之罪了”

柳飛微微一笑,道“無妨,你等自管開始,不必管我”言罷,自尋了個胡凳坐下。

徐福穩了穩心神,轉身下場,卻見太史慈已是準備好了,正面含微笑的看着自己。知道自己剛纔失態,面上不禁一紅,抱拳道“太史兄見笑了,還請太史兄手下留情”說罷,活動開手腳,去架上提了鐵劍,凝神以待。

太史慈卻未取自己『噬血』槍,而是讓下人隨便拿了杆長槍,道“徐兄莫怪,非是慈託大,實因慈所用之槍,乃家師親手煉製,實是絕世神兵,恐於兄之劍有所損傷,今便以此槍領教兄之絕藝吧”說罷,持槍而立。

徐福方自惱怒,聽得太史慈所言,方恍然而悟。待要答話,卻見太史慈一槍在手,氣勢立變。只覺如嶽峙淵停,一股厚重的氣息撲面而來,幾欲將自己壓倒。不禁一凜,忙擺動手中鐵劍,抵消來勢。只起手勢,便已是大落下風。

周圍空氣竟似慢慢的變得粘稠,感覺自己每揮動一下鐵劍,都如拖動千斤巨石一般。那平常用慣的鐵劍,此時竟是連舉起都吃力之極。心下駭然,不敢讓太史慈先行發招,口中清叱一聲,道“得罪了,看劍”。唰的一聲,長劍已是遞出。

太史慈不慌不忙,此際,於他眼中,徐福的劍已是慢的如同蝸牛,怎麼也不會對他形成威脅。堪堪待到劍到,方輕輕一臺手中長槍,豎直的一晃,啪的一聲,已是磕在劍的平脊之處,將劍盪出,順勢隨手一槍便在徐福肩上輕輕一點。隨即收勢後退。佇槍而立,含笑望着徐福。

徐福呆呆的站着,面上時青時白,心中猶如死灰。翻來覆去的只是一個念頭:一招,竟然一招也接不下。可笑自己竟還要憑手中劍,管盡天下不平事呢。以前一直未出事,真是自己幸運,否則怕早不知死了多少回了。唉,罷了罷了,自己還是早早回家侍奉老母,種地過活一生也就是了。。。。。

第251章 求救第18章 涿郡第379章 逃出第46章 結義第328章 機關第161章 二喬第139章 僞帝第278章 猜破第85章 磐河第307章 召喚第66章 初見第181章 贈馬第264章 平定第125章 將隕第189章 寶船第105章 江上第247章 收蜀第32章 聞警第130章 路遇第390章 躡蹤第378章 突圍第114章 暗布第307章 召喚第219章 論政第285章 青蒿第343章 鬼拘第77章 斬將第218章 切磋第92章 怒駁第222章 拜會第219章 論政第291章 重創第307章 召喚第85章 磐河第54章 療治(一)第382章 獲救第388章 平定第225章 龍現第221章 又見第11章 論勢(二)第2章 山中第391章 海上第241章 入川第399章 神戰第79章 遷都第228章 截殺第134章 終失第318章 幻境第382章 獲救第279章 復活第40章 邀鬥第338章 木魈第220章 薦書第295章 蹊蹺第133章 大勝第399章 神戰第77章 斬將第332章 驚魂第32章 聞警第265章 遼東(一)第231章 悟道第318章 幻境第64章 大儒第269章 豪情第98章 誅殺第42章 點撥第388章 平定第296章 妖蹤第113章 對歌第253章 兵法第268章 醒來第163章 敘說(一)第18章 涿郡第111章 深談第15章 指點第180章 神威第135章 救援第199章 前因第177章 雪崩第388章 平定第287章 潛入第74章 救曹第252章 傳訊第26章 源石第10章 論勢(一)第332章 驚魂第63章 進京第293章 飛雲第208章 請求第261章 聚殲(二)第381章 陰謀第374章 遁走第246章 女將第154章 誤解第251章 求救第94章 心事第216章 槍神第296章 妖蹤第256章 成軍第12章 心動
第251章 求救第18章 涿郡第379章 逃出第46章 結義第328章 機關第161章 二喬第139章 僞帝第278章 猜破第85章 磐河第307章 召喚第66章 初見第181章 贈馬第264章 平定第125章 將隕第189章 寶船第105章 江上第247章 收蜀第32章 聞警第130章 路遇第390章 躡蹤第378章 突圍第114章 暗布第307章 召喚第219章 論政第285章 青蒿第343章 鬼拘第77章 斬將第218章 切磋第92章 怒駁第222章 拜會第219章 論政第291章 重創第307章 召喚第85章 磐河第54章 療治(一)第382章 獲救第388章 平定第225章 龍現第221章 又見第11章 論勢(二)第2章 山中第391章 海上第241章 入川第399章 神戰第79章 遷都第228章 截殺第134章 終失第318章 幻境第382章 獲救第279章 復活第40章 邀鬥第338章 木魈第220章 薦書第295章 蹊蹺第133章 大勝第399章 神戰第77章 斬將第332章 驚魂第32章 聞警第265章 遼東(一)第231章 悟道第318章 幻境第64章 大儒第269章 豪情第98章 誅殺第42章 點撥第388章 平定第296章 妖蹤第113章 對歌第253章 兵法第268章 醒來第163章 敘說(一)第18章 涿郡第111章 深談第15章 指點第180章 神威第135章 救援第199章 前因第177章 雪崩第388章 平定第287章 潛入第74章 救曹第252章 傳訊第26章 源石第10章 論勢(一)第332章 驚魂第63章 進京第293章 飛雲第208章 請求第261章 聚殲(二)第381章 陰謀第374章 遁走第246章 女將第154章 誤解第251章 求救第94章 心事第216章 槍神第296章 妖蹤第256章 成軍第12章 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