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結義

幽州,涿郡。

一騎快馬衝進了涿郡府衙。馬上騎士渾身大汗,下馬後急急跑了進去。不多會,便見幾個公人拿着一卷榜文出來,貼到招告欄上。

“又不知要搞什麼了,走,請先生過去看看”“不會是要收什麼別的稅吧”“看看再說吧,這世道,唉。。。”

隨着各種議論,衆百姓涌到招告欄前。

劉備自與柳飛分手後,日夜苦讀,勤修武藝。此時,也混雜在人羣中,向榜文看去,一看之下,不禁大驚,久久不語。

那榜文卻是要招收青年壯丁入伍的,要衆人自組義軍,抗擊黃巾。衆百姓方始放心,三三兩兩離去,卻也有不少人,暗自打定主意,參加義軍,那樣,怎麼也能吃飽飯了。

劉備呆立半響,方纔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正要轉身離開,卻猛的聽到一聲爆喝“咄,大丈夫不爲國出力,卻在嘆息什麼?”

劉備轉頭看去,卻是一個黑大漢。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劉備心中大奇,點點頭道“公何人也?對此榜文如何看?”

那人道“某乃這涿郡人,姓張,名飛,字翼德。這榜文如此明白,還要如何看?自去爲國效力便是了。汝卻在嘆什麼鳥氣”

劉備苦笑道“在下劉備,字玄德。本漢室宗親,今見此榜文,心中甚是難過。報效國家自是萬死不辭,然,這裡面的危機卻是又有幾人得見?故而嘆氣。”

張飛大奇,睜大環眼,道“莫不是榜文騙人的?”

劉備搖頭道“榜文卻不是騙人的,只是這樣招鄉人自組義軍,恐大禍不遠矣。”說罷,搖搖頭,又是長嘆。

張飛惱怒道“偏你這人如此羅唆。究竟有何禍事,卻不明言?若是瞧得起我,這便往村中酒家同飲,細細說之,如何”

劉備欣然,二人至酒家落座。劉備方道“今爲討黃巾故,招人自組鄉勇,若有那心存二志之人,藉此而得爪牙,以討賊爲名施那悖逆之舉,豈不是前門驅狼,後門進虎?我大漢豈不危矣?”

張飛大驚,道“卻是未想到這些,然以公之見,當如何?”

劉備道“事已至此,已是箭在鉉上,不得不發了。我當籌措財物,招募鄉勇,討賊護國,有死而已。”

張飛大喜道“若如此,某頗有資財,願與公同舉大事,如何?”

劉備大喜,道“善”。當下,二人歡飲暢談。

正飲間,卻見一大漢,推着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劉備驚其容貌異常,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那人道:“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

待問劉備名號,玄德說了。關羽大驚道“莫不是『隱神谷主』高足?”劉備恭聲道“正是家師。”關羽急問道“向聞令師高明,可得見之?”劉備黯然道“家師不耐凡俗之事,已是雲遊不知所蹤了”言罷唏噓。關羽默然。

旁邊急了張飛,道:“現在卻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不若同往我家,共議大事。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你我三人便結爲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結拜。“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爲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公元一八八年春四月。這段千古傳頌的誓言,終於在涿郡的桃園內響起。語聲鏗鏘,滿載着三顆火熱的心,和沖天的豪氣,久久迴盪在桃園之內,迴盪在涿郡的上空,迴盪在華夏的大地上,迴盪在千古的歷史長河中。。。。。。。。。

三人誓畢,一論年齡,玄德已二十有八爲兄,關羽次之,張飛爲弟。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來日收拾軍器,但恨無馬匹可乘。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個客人,引一夥伴當,趕一羣馬,投莊上來。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莊迎接。原來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張世平,一名蘇雙,每年往北販馬,近因寇發而回。玄德請二人到莊,置酒管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待的謝別二人,回到莊中。關羽、張飛各造全身鎧甲。關羽造青龍偃月刀,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問起玄德,玄德自取了柳飛所贈之雙股劍和青元鎧。二人見之,驚歎不已。張飛魯直,道“大哥竟得這般好物事,只不知令師卻在何處,若能於小弟也造得這麼一身,纔是妙事。”關羽亦然。

劉備仰首,看着天邊,手不禁摸着貼身收藏得隱神令和三個錦囊,心中也在思量,“師父啊,您現在何方呢。。。。。。。。。。。。。”

此時,自青州往荊州襄陽得官道上,正行駛着一輛馬車,車轅上一個三十餘歲的漢子,正揮鞭駕馭。

車簾一挑,一張清矍得面孔顯現,看臉色應在二十四五歲上下,但兩鬢卻顯出幾絲灰白,反差之下,竟是看不出真實的年紀了。不是別人,卻正是被劉備唸叨的柳飛。

此際,柳飛看了看四周,微微蹙了下眉頭,問道“吳忠,此是何處?離襄陽還有多遠?”

吳忠恭聲回道“稟主人,此地已是新野界了,離襄陽不過百餘里地,估計今晚就能趕到”

柳飛點點頭,回身在車廂內坐下,對甄姜道“姜兒,累了吧。早知如此,不若直接乘金翅回來呢”

甄姜抿嘴一笑道“大哥有心了,姜兒不累。只是因姜兒思親,竟累得大哥陪着氣悶,卻是姜兒的不是了”眼波流轉,直欲讓人沉迷。

原來,二人在帽子峰隱居許久,靜極思動,甄姜卻是有些惦記雙親了。柳飛自思左右也沒什麼事情,便陪着她一起到襄陽探親。順便也見見田豐、顏良文丑幾個老朋友。

這一來,卻又是引出了他生命中的一段俗緣。。。。。。。。

;

第248章 毒計第244章 大戰第31章 昊天第9章 乾坤第294章 祝融第303章 八納第306章 封谷第184章 天劫第240章 完敗第71章 比鬥(二)第289章 謀刺第378章 突圍第41章 比劍第364章 洛陽第107章 收心第363章 進擊第200章 訓斥第176章 玉龍第104章 知音第353章 奮威第124章 江火第128章 警訊第75章 風起第22章 傳史第375章 河間第208章 請求第333章 屍魅第252章 傳訊第383章 降蜀第188章 醒轉第69章 情敵第114章 暗布第221章 又見第346章 東川第396章 理由第40章 邀鬥第173章 續命第169章 情意第350章 雍州第118章 鬥法第299章 蛇羣第288章 暗窺第145章 失散第319章 求兵第186章 癔症第143章 事泄第360章 壽春第389章 地獄第318章 幻境第397章 晉立第381章 陰謀第130章 路遇第130章 路遇第356章 老驥第155章 局勢第338章 木魈第383章 降蜀第310章 彙報第386章 條件第173章 續命第292章 山魈第16章 赴宴第210章 難爲(一)第138章 北地第190章 揚帆第175章 天山第390章 躡蹤第28章 金翅第48章 水鏡第95章 傾訴第271章 破竹第86章 火併第141章 大敗第17章 傳刀第113章 對歌第23章 出塞第294章 祝融第382章 獲救第316章 鬼徒第292章 山魈第160章 心願第199章 前因第175章 天山第162章 拒親第304章 傾情第121章 捉鬼第62章 大亂第265章 遼東(一)第163章 敘說(一)第48章 水鏡第277章 病危第219章 論政第57章 歸途第306章 封谷第221章 又見第47章 相邀第331章 甬道第42章 點撥第206章 天神第378章 突圍
第248章 毒計第244章 大戰第31章 昊天第9章 乾坤第294章 祝融第303章 八納第306章 封谷第184章 天劫第240章 完敗第71章 比鬥(二)第289章 謀刺第378章 突圍第41章 比劍第364章 洛陽第107章 收心第363章 進擊第200章 訓斥第176章 玉龍第104章 知音第353章 奮威第124章 江火第128章 警訊第75章 風起第22章 傳史第375章 河間第208章 請求第333章 屍魅第252章 傳訊第383章 降蜀第188章 醒轉第69章 情敵第114章 暗布第221章 又見第346章 東川第396章 理由第40章 邀鬥第173章 續命第169章 情意第350章 雍州第118章 鬥法第299章 蛇羣第288章 暗窺第145章 失散第319章 求兵第186章 癔症第143章 事泄第360章 壽春第389章 地獄第318章 幻境第397章 晉立第381章 陰謀第130章 路遇第130章 路遇第356章 老驥第155章 局勢第338章 木魈第383章 降蜀第310章 彙報第386章 條件第173章 續命第292章 山魈第16章 赴宴第210章 難爲(一)第138章 北地第190章 揚帆第175章 天山第390章 躡蹤第28章 金翅第48章 水鏡第95章 傾訴第271章 破竹第86章 火併第141章 大敗第17章 傳刀第113章 對歌第23章 出塞第294章 祝融第382章 獲救第316章 鬼徒第292章 山魈第160章 心願第199章 前因第175章 天山第162章 拒親第304章 傾情第121章 捉鬼第62章 大亂第265章 遼東(一)第163章 敘說(一)第48章 水鏡第277章 病危第219章 論政第57章 歸途第306章 封谷第221章 又見第47章 相邀第331章 甬道第42章 點撥第206章 天神第378章 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