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火併

趙雲聽得柳飛一番話,心中再也不能平靜,霍然站起,望着柳飛。心中直是不明白,此人竟是如何得知自己行蹤,且能如此精確。

柳飛卻是自顧斟酒,慢慢的喝着。口中卻是輕輕的道“唉,年輕人,還是年輕了些啊,沉不住氣啊。”

趙雲心中一凜,暗道自己果然有些失態。遂深吸口氣,隨即躬身施禮道“雲年幼失禮了,望先生莫怪。先生既有教言,雲自洗耳恭聽”

柳飛見他只瞬間,便已將心緒調整,暗暗稱許。遂正色道“子龍不必多謙。多心更是不必。我知你志向,今日此來,也是但憑天意。若能見你,自是機緣。若見不到,也是天意如此了。你且坐下,容我慢慢道來。”

趙雲略一沉吟,復坐下,靜靜的聽着。

柳飛道“袁本初何許人也,你既已看清,吾不多言了。然公孫贊卻也空有英雄之名,非你明主也。我只恐你上來便即投之,一旦遇到真正明主,則欲投而不能,空自耗去許多年華,徒增煩惱”說道這,頓了頓,見趙雲果然凝聽。便又接了下去。

“待會兒戰起,你可聽我安排,依然去救了公孫贊,只是莫要直言相投,只要說路徑此處。他若邀你加入,不可答應,只可暫爲客卿,爲他將此圍解去,細細觀看,自可明白我所說是否爲實。也自能發現你之明主何在,免得對面錯過,以至後悔。你,可記下了嗎?”

趙雲頷首道“雲自記下了。多謝先生指點。只是聞聽先生之言。似乎所謂明主,今日也會出現,卻不知是何人哉?”

柳飛笑道“不必多問,汝可自行觀看,自有所得”

趙雲凝目看着柳飛,又道“先生絕非凡俗之輩,究竟何人?可能見告?”

柳飛微微一笑,道“某乃東萊柳飛。你可明白了?”

趙雲大驚,忙起身施禮道“原來是柳公當面。雲償聞家師提及,言先生乃當世真正高士也,今得相見,實是雲平生之幸也。”

柳飛呵呵一笑。擺擺手道“哪有甚麼高士。一閒散人耳。你師父可是童淵?我早聞其名。只是聞聽他已隱居多時,一直未得相見,卻也是憾事也。”

柳飛讓趙雲坐了,二人隨意聊着。趙雲即知柳飛身份,也自放心,與柳飛隨意飲了幾杯,說着話間。已是聽得一片喧囂傳來。

柳飛呵呵一笑。道“熱鬧來了,且先看戲”說罷。身影晃動間,已是立於山丘頂處,臨風而立。

趙雲但覺眼前一花,柳飛已是早立於丘頂,不禁暗自咋舌,忙自牽馬跟上,立於柳飛身旁,縱目望去。

卻說,袁紹知公孫贊領兵至,亦領軍出。二軍會於磐河之上:紹軍於磐河橋東,瓚軍於橋西。公孫瓚立馬橋上,大呼道“背義之徒,何敢賣我!”

袁紹亦策馬至橋邊,指着公孫瓚道“韓馥無才,願讓冀州於吾,與爾何干?”公孫贊大怒,道“昔日以汝爲忠義,推爲盟主;今之所爲,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於世間!”

袁紹聞言,不禁羞怒,回身喝道“誰可爲我擒之”言未落,後面早閃出一將,正是張頜。策馬挺刀,直殺上橋。

原來,張頜自得柳飛傳刀後,日日苦練,已是大有所得,常自唏噓,自己不能得入門牆。心中煩悶之餘,卻被韓馥聞知名聲,延請入軍,此次韓馥將冀州獻於袁紹,他自是不知其中緣故,便直接轉爲袁紹部下,袁紹甚是愛之。此次,磐河大戰,便也隨侍袁紹身邊。聞聽主公點將,便徑自殺出。

公孫瓚就橋邊與張頜交鋒。戰不到十餘合,便已是抵擋不住,敗陣而走。張頜乘勢追趕。公孫瓚走入陣中,張頜亦飛馬徑入中軍,往來衝突。瓚手下健將四員,一齊迎戰;張頜如今何等武藝,只一刀,便將其斬於馬下,三將俱走。

隨後直趕公孫瓚出陣,公孫瓚大駭,望山谷而逃。張頜驟馬厲聲大叫:“還不快下馬受降!更待何時?”

公孫瓚此時長槍已失,弓箭盡落,頭盔墮地;披髮縱馬,只得奔轉山坡;卻不料忽的馬失前蹄,翻身落於坡下。

柳飛在上面看的清楚,輕喝一聲,道“還不快去”

趙雲微一躬身,翻身上馬,就丘上一衝而下。

張頜纔要揮刀來斬,忽覺一股殺氣直衝而來。忙凝目看去。卻是一個少年自坡上衝來。公孫贊忙自爬上坡去,柳飛自是早已躲開。

公孫贊見那少年,威風凜凜,大槍展開,於張頜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此際,公孫贊部下救兵已至,張頜不再戀戰,自撥馬而回。趙雲亦不追趕。

公孫贊忙下坡,向趙雲道謝,問其姓名,趙雲說了。想起柳飛所囑,便言路過,碰巧相救。公孫贊力邀加入,趙雲便按柳飛所教,說了一遍。公孫贊雖不願,卻也無奈。遂同歸寨,整頓甲兵。

次日,公孫贊重整甲兵,列鶴翼之陣。其中多爲騎兵,卻是名震關外的白馬義從。關外羌人當時但見白馬,便俱皆退走,不敢輕攖其鋒,端地是剽悍無比。

袁紹這邊以張頜、高覽爲先鋒,各引弓弩手一千,亦分作左右兩隊;令在左者射公孫瓚右軍,在右者射公孫瓚左軍。再令麴義引八百弓手,步兵一萬五千,列於陣中。袁紹自引馬步軍數萬,於後接應。

公孫贊初得趙雲,不敢作爲心腹使用,只令他另引一軍於後。趙雲心道,果然如此,不由心中感激,眼望向山丘,卻是無所見,不知柳飛躲於何處。

公孫贊遣大將嚴綱爲先鋒。自領中軍,立馬橋上,傍豎大紅圈金線帥字旗於馬前。準備迎敵,只待袁紹大軍上來,即給予雷霆一擊。

袁紹這邊麴義令弓手皆伏於遮箭牌下,只是不動。待到嚴綱不耐,鼓譟吶喊,揮軍直進,來得至近時,方一聲炮響,八百弓弩手一齊俱發。嚴綱大駭,急待要回,被麴義拍馬舞刀,斬於馬下,瓚軍大敗。

左右兩軍,欲來救應,都被張頜、高覽引弓弩手射住。袁紹三軍並進,直殺到界橋邊。麴義馬到,先斬執旗將,把繡旗砍倒。公孫瓚見砍倒繡旗,回馬下橋而走。麴義引軍直衝到後軍,正撞着趙雲,挺槍躍馬,直取麴義。戰不數合,一槍刺麴義於馬下。趙雲一騎馬飛入紹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公孫瓚引軍殺回,紹軍大敗。

第60章 宮亂第388章 平定第16章 赴宴第258章 詭殺第179章 脫困第301章 被掠第321章 教主第22章 傳史第100章 撫慰第311章 隱情第141章 大敗第242章 涪關第81章 亂殺第79章 遷都第67章 對樂第367章 青徐第220章 薦書第176章 玉龍第38章 渡口第170章 相見第131章 挾天第42章 點撥第133章 大勝第170章 相見第17章 傳刀第265章 遼東(一)第165章 治癒第141章 大敗第336章 得骨第189章 寶船第253章 兵法第371章 鏖戰第182章 徵西第150章 天師第302章 長嘯第42章 點撥第80章 再救第24章 歌聲第259章 夜襲第10章 論勢(一)第363章 進擊第359章 突刺第292章 山魈第107章 收心第39章 琅琊第86章 火併第169章 情意第339章 覆滅第237章 戰事第324章 屠熊第71章 比鬥(二)第14章 偶遇第394章 日落第17章 傳刀第150章 天師第206章 天神第255章 練兵第94章 心事第331章 甬道第339章 覆滅第365章 登基第118章 鬥法第305章 再擒第225章 龍現第168章 調教第109章 土着第274章 敗退第203章 論醫第190章 揚帆第373章 天滅第86章 火併第136章 水淹第104章 知音第85章 磐河第104章 知音第12章 心動第307章 召喚第248章 毒計第170章 相見第365章 登基第230章 傳說第207章 恩仇第295章 蹊蹺第192章 海上第231章 悟道第139章 僞帝第125章 將隕第74章 救曹第323章 斬蛟第276章 稱王第259章 夜襲第16章 赴宴第38章 渡口第279章 復活第10章 論勢(一)第94章 心事第246章 女將第344章 歸天第40章 邀鬥第23章 出塞
第60章 宮亂第388章 平定第16章 赴宴第258章 詭殺第179章 脫困第301章 被掠第321章 教主第22章 傳史第100章 撫慰第311章 隱情第141章 大敗第242章 涪關第81章 亂殺第79章 遷都第67章 對樂第367章 青徐第220章 薦書第176章 玉龍第38章 渡口第170章 相見第131章 挾天第42章 點撥第133章 大勝第170章 相見第17章 傳刀第265章 遼東(一)第165章 治癒第141章 大敗第336章 得骨第189章 寶船第253章 兵法第371章 鏖戰第182章 徵西第150章 天師第302章 長嘯第42章 點撥第80章 再救第24章 歌聲第259章 夜襲第10章 論勢(一)第363章 進擊第359章 突刺第292章 山魈第107章 收心第39章 琅琊第86章 火併第169章 情意第339章 覆滅第237章 戰事第324章 屠熊第71章 比鬥(二)第14章 偶遇第394章 日落第17章 傳刀第150章 天師第206章 天神第255章 練兵第94章 心事第331章 甬道第339章 覆滅第365章 登基第118章 鬥法第305章 再擒第225章 龍現第168章 調教第109章 土着第274章 敗退第203章 論醫第190章 揚帆第373章 天滅第86章 火併第136章 水淹第104章 知音第85章 磐河第104章 知音第12章 心動第307章 召喚第248章 毒計第170章 相見第365章 登基第230章 傳說第207章 恩仇第295章 蹊蹺第192章 海上第231章 悟道第139章 僞帝第125章 將隕第74章 救曹第323章 斬蛟第276章 稱王第259章 夜襲第16章 赴宴第38章 渡口第279章 復活第10章 論勢(一)第94章 心事第246章 女將第344章 歸天第40章 邀鬥第23章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