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謀董

卻說這司徒不是別人,正是歷史上有名的剛直名臣--王允。

王允,字子師。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爲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

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王允已經敏銳地意識到他將成爲威脅東漢政權的最大隱患,必須採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黨羽衆多,而且董卓本人兇殘毒辣,如果主動出擊,只能是以卵擊石。

於是,王允表面上一味聽任,甚至順從董卓,不惜矯情曲意,偏違原則,來換取董卓的信任。董卓見王允不但具有才識,而且對自己忠心耿耿,毫無二心,於是便把王允當作自己的心腹親信,對王允不生絲毫疑心,無論朝政大小,都託付給王允處理。此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爲了司徒兼尚書令。

王允既有謀除董卓之心,與黃琬、尚書鄭公業等人共同商議誅殺董卓的計策。爲了控制一定武裝力量,王允等人極力向皇上推薦、保舉羌校尉楊瓚行使左將軍的權力;

同時還舉薦執金吾士孫瑞擔任南陽太守,掌握一定的地方勢力,並且命令他借討伐袁術爲名,帶領兵馬出道武關,實則爲多路夾擊董卓作準備。士孫瑞的行動引起了董卓的懷疑,他決定把士孫瑞留在都城。王允聽說後,便順從董卓的意思。擢升士孫瑞爲僕射。另外又擢升楊瓚爲尚書。爲最後反擊董卓作準備。。

這次之所以得知柳飛之事,卻是偶然聽黃琬提起。那黃琬亦是東漢大儒,向於蔡邕交好,亦是新紙製作參與人之一,蔡邕於新紙製作之事稍有不明之處,便向柳飛問明,黃琬由是知曉柳飛已到長安。

王允對柳飛之名早聞,也知道呂布在他手中吃過大虧。對柳飛極是畏懼。便是董卓聞聽柳飛之名,亦自股慄。得知柳飛到了長安,大喜之下,當下便下帖邀約一見。

柳飛出門,便見一馬車停於門外。遂登車而行。不多時。已是到了王允府上。那馬車卻是不停。徑自繞到後門,直接進了院子,方自停住。

柳飛下車,暗自打量,但見後院之處甚是幽靜,顯是此次,王允相召。也是小心。那下人將車馬安排給了其他人。自行引着柳飛往前廳行去。

柳飛方欲舉步,卻忽聞地一聲驚呼。似爲女子之聲。只是,那聲音似乎帶着驚喜之音,想必不是爲了自己而發,是以,腳下微頓,隨即快步跟上而去。

待地柳飛走過,身後枝分葉開,一個絕代佳人卻是走了出來,眼望柳飛遠去的背影,滿臉俱是激動之色。見柳飛走遠,略一沉吟,便又反身而去。。

柳飛隨着家人來至前廳,遠遠便見一面相清矍的老人昂然立於階前。那老人年約五十多歲,身軀挺拔。身着褐綢大袍,腰繫絲絛。五縷花白長髯飄於胸前,眉發俱呈灰白。一雙眸子甚是明亮,顧盼見,顯得威儀不凡。此時,正一手捻鬚,一手負後,望着自己這邊。

堪堪走的近前,那老者已是呵呵長笑一聲,往前幾步,施禮道“來者可是東萊柳公?老朽王允這廂有禮了”說罷,已是雙手一抱,長身一揖。

柳飛慌忙回禮道“正是柳飛。山野閒人,不敢當司徒大人之禮。”

王允見完禮,滿面笑容,已是上前幾步,扶住柳飛臂彎,道“今日冒昧相邀,能得柳公前來一晤,老朽甚是歡喜。只是唐突之處,還望莫怪。這便快快請入”言罷,爽朗大笑。

柳飛見他語態豪爽直白,毫不做作,心中暗自稱許。也不再多做謙讓,與他把臂而入,直如廳堂。

進得堂內,卻見尚有二人立於堂前相迎。此時,見二人把臂而入,俱是長施一禮。柳飛忙回禮,卻是望向王允。

王允含笑道“且容允介紹”,指着一着綠衣之人道“此乃前司徒、太僕、陽泉鄉候黃琬黃大人”指着另一人道“此乃尚書鄭公業鄭大人,俱爲忠義之士也”

柳飛心中恍然。幾人重新見禮,分別落座。

柳飛坐定之後,方拱了拱手,開門見山的問道“不知三位大人相邀柳飛至此,不知有何見教?”

王允三人互相看了看,王允略一沉吟,便道“別無他事,只是素聞柳公名傳華夏,渴思一見,且近聞柳公曾輕折溫候呂奉先,心下好奇,故才冒然相請,欲稍聞細節,還請公莫怪。”

柳飛哂笑,道“柳飛薄名,皆無知鄉人亂傳耳,只怕大人們要失望了。至於和溫候之間,也只是小小衝突,信手爲之罷了,想來當時溫候不願與飛多做糾纏,故自退耳。也不見得就是柳飛之功”

王允與黃琬又是對望一眼,不由有些冷場。這邊鄭公業卻是突然道“柳公不必多謙,我等早已打探明白,當日洛陽城外,公只一袖,便已將溫候掃落馬下,後於滎陽外,更是咋一現身,便將呂布驚退。真可謂當世英雄也。我等今日誠心相邀,並無他意,公何故明言相欺耶,此非爲君子之道也。”

柳飛聞言,呵呵一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既然鄭大人知道的如此清楚,又何必向飛多問?幾位大人即輕輕問來,飛自是淡淡回去。何違君子之道?”

王允三人聞聽,盡皆老臉一紅。稍一沉吟,王允方起身拱手道“先生莫惱。卻是我等的不是。只是此事幹系太大,不得不加以小心,所爲何事,想必先生必已知曉,還望有以教我”說罷,只是看着柳飛。

柳飛心中暗罵老狐狸。王允這話聽着甚是爽直,但話語中是滴水不漏。無一言提及董卓,偏偏所說,大家都是明白人,讓人只感其心誠,卻是不覺掉入其殼中。此時,不答是爲失了擔當,答了卻是自己先提,與他人並無相干,進退皆有餘地。

心中撇撇嘴,面上卻是淡淡一笑,道“大人哪裡話來,飛只一布衣耳,何敢妄言大事?若三位大人慾謀之事,有用於柳飛之處,且請言來,飛自會斟酌,總不讓各位失望便是了”言罷,嘴角帶笑,卻不再多說。

王允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大感頭疼。王允終是與柳飛初見,不敢明言。當下,微微一笑,道“如此,這些瑣事且放一邊,先生來此,允等若不能與先生一醉,豈不憾事。且少待,共謀一醉,如何?”柳飛心下道“便瞧瞧你這老兒弄出些甚麼花樣來”主意打定,自是含笑應了。王允自去安排,不多時,酒宴擺上,尚未開始,下人來報。卻是董卓宴請諸卿,着王允前去赴宴。。

第126章 暗算第392章 掌控第30章 陣法第80章 再救第323章 斬蛟第51章 宛城第56章 請求第322章 秘辛第184章 天劫第399章 神戰第66章 初見第3章 功成第90章 謀董第123章 薦賢第129章 終聚第235章 授藝第47章 相邀第106章 錦帆第388章 平定第293章 飛雲第192章 海上第205章 難題第179章 脫困第141章 大敗第78章 虎牢第369章 遁走第161章 二喬第344章 歸天第384章 虎癡第346章 東川第184章 天劫第287章 潛入第386章 條件第96章 二女第239章 遁走第273章 潼關(二)第189章 寶船第103章 暫別第2章 山中第313章 覓蹤第129章 終聚第204章 新城第247章 收蜀第71章 比鬥(二)第6章 名將第24章 歌聲第50章 翱遊第168章 調教第92章 怒駁第253章 兵法第9章 乾坤第233章 寶刀第275章 投奔第150章 天師第284章 伐蠻第215章 會師第380章 魏亡第111章 深談第220章 薦書第241章 入川第148章 古寨第53章 虎將第1章 穿越第162章 拒親第112章 盟約第122章 捉弄第343章 鬼拘第241章 入川第59章 暢飲第49章 詰問第397章 晉立第350章 雍州第375章 河間第157章 政變第385章 激鬥第7章 拜師第347章 定軍第213章 反勝第189章 寶船第211章 難爲(二)第384章 虎癡第159章 絕脈第173章 續命第277章 病危第248章 毒計第122章 捉弄第249章 身死第362章 還都第36章 三式第190章 揚帆第109章 土着第229章 得第110章 收服第1章 穿越第239章 遁走第206章 天神第74章 救曹第319章 求兵第51章 宛城第75章 風起
第126章 暗算第392章 掌控第30章 陣法第80章 再救第323章 斬蛟第51章 宛城第56章 請求第322章 秘辛第184章 天劫第399章 神戰第66章 初見第3章 功成第90章 謀董第123章 薦賢第129章 終聚第235章 授藝第47章 相邀第106章 錦帆第388章 平定第293章 飛雲第192章 海上第205章 難題第179章 脫困第141章 大敗第78章 虎牢第369章 遁走第161章 二喬第344章 歸天第384章 虎癡第346章 東川第184章 天劫第287章 潛入第386章 條件第96章 二女第239章 遁走第273章 潼關(二)第189章 寶船第103章 暫別第2章 山中第313章 覓蹤第129章 終聚第204章 新城第247章 收蜀第71章 比鬥(二)第6章 名將第24章 歌聲第50章 翱遊第168章 調教第92章 怒駁第253章 兵法第9章 乾坤第233章 寶刀第275章 投奔第150章 天師第284章 伐蠻第215章 會師第380章 魏亡第111章 深談第220章 薦書第241章 入川第148章 古寨第53章 虎將第1章 穿越第162章 拒親第112章 盟約第122章 捉弄第343章 鬼拘第241章 入川第59章 暢飲第49章 詰問第397章 晉立第350章 雍州第375章 河間第157章 政變第385章 激鬥第7章 拜師第347章 定軍第213章 反勝第189章 寶船第211章 難爲(二)第384章 虎癡第159章 絕脈第173章 續命第277章 病危第248章 毒計第122章 捉弄第249章 身死第362章 還都第36章 三式第190章 揚帆第109章 土着第229章 得第110章 收服第1章 穿越第239章 遁走第206章 天神第74章 救曹第319章 求兵第51章 宛城第75章 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