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朝庭之爭

兗州之事很快傳到了長安,此時的長安已被李傕、郭泛把持了朝政。

“曹操死了!”獻帝聽到近侍報告了兗州發生之事以後長時間的沉默起來,幾年來身處各種勢力中,他的心智成熟了不少,雖僅12歲,但已知道想事了。

對於曹操之死,獻帝非常的難過,在他的心裡,這曹操是忠於漢室之人,本來還希望曹操能夠與各地的忠臣們一道興兵討賊,現在又失去了一個希望了!

“劉功是什麼人?”對於這個新冒出之人,獻帝一無所知。

“皇上,此人是兗州刺史劉岱之子,這裡有他所做的兩首詩,長安城內很多名士都對此詩很是讚譽。”

看了劉功的詩,獻帝也忍不住節桌讚歎道:“好詩!沒想到此人能夠做出這樣之詩,其志不小啊!”

揮手讓近侍出去之後,獻帝看向伏貴人道:“壽兒,你觀此人如何?”

十三歲的伏壽明顯成熟了很多,自從進宮之後,她的全家就與獻帝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對於獻帝的想法她是能夠理解的,“陛下,臣妾雖不知道這人的情況,但從這兩首詩中還是能夠看出透出一股正氣,想必也非那奸邪之人,況且其父本是朝庭任命的刺史,應該對朝庭是忠心之人。”

嘆了一口氣,獻帝自語道:“現在還有多少忠於朝庭之人!”

“將軍,兗州派人求見。”揚武將軍李傕剛練了一會武就聽到下人來報告說兗州有人求見。每天練武是他必做之事。

侍女用溼巾爲其試了一下汗水之後,李傕喝了一口蔘湯才問道:“有何事?”

“那劉岱之子專程送上錢財之物若干,這是禮單。”

伸手接過禮單,看完禮單之後,李傕高興道:“不錯,這小子很會來事。”

對於兗州發生的情況他是非常清楚的,對於劉功這個新冒出之人,他一時之間也沒有想好如何處理。兗州明顯已被這小子控制了,現在看來他的心中還是有我這個揚武將軍存在的。

李傕也知道劉功的想法,他現在雖然佔據了兗州,但名不正則言不順,肯定是希望朝庭能夠正式任命。

同樣的一幕也出現在了郭汜的府上。

大量的錢財之物雖然很讓劉功心疼,但是,爲了能夠讓朝庭發出正式的任命,他只有咬牙對朝中一些大臣進行賄賂了。

“陛下,兗州刺史劉岱已死,其子劉功請求承其位。”一名官員出班道。

獻帝剛想說話,郭汜便說道:“父死子繼是自然之理,讓他承位就是,這有何可議的。”

聽到這話,獻帝的心中本要出口之話立即吞了回去,這劉功難道已投靠了這些奸賊?眼睛看向了國舅。

國舅董承出班道:“劉功擅殺曹操,怎能讓其承位。”

郭汜嘲諷道:“劉岱爲朝庭平黃巾賊而死,那曹操竟想謀奪其位,真乃死得其所。”

這!大臣們對於曹操謀奪兗州之事也是心知肚明的,所謂成王敗寇,你去奪就奪吧,怎麼連一個懦弱小子都打不過。還被人家打死了。搖了搖頭,不少大臣大有怒其爲爭之想。

其實,目前的漢庭之中,又有幾個地方不存在這樣之事,就連這朝庭之上同樣存在這樣的情況,李傕、郭汜不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只要手中有實力,誰又敢說三道四的。

“陛下,我看就讓劉功承其父之位吧。”李傕不耐煩地說道。

看着李傕、郭汜的樣子,獻帝也無話可說,有氣無力道:“傳旨,封劉功爲兗州刺史,假節。”

聽到獻帝傳旨,朝庭之人雖然沒有明顯的表情出現,但每個人都在想着心事,這李傕、郭泛的勢力越來越大了,皇上已失去了其權。董承、伏完、馬日磾、趙岐等人全都心情沉重起來,互相看了一眼默默走了出去。

又一次得到了勝利,李傕、郭汜一出朝門就哈哈大笑起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賈詡緊跟着李傕,心中暗歎一聲,這李傕不足爲謀啊!

對於劉功的突起,賈詡也很好奇,他本來對各地的情況都做過認真的研究分析的,對於兗州之事,本來他認爲曹操得到兗州是板上釘釘之事,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會出現劉功這樣的人物,更沒有想到的是曹操會死於兗州。

由於很奇怪劉功這個人物,賈詡還專門把劉功所作的兩首詩進行了分析,越是分析,他就越加發現這劉功志向的遠大,難道劉功會是這亂世的英主之人?

先讓劉功在兗州發展一下,看看再說吧。

由於劉功承襲刺史之事,很多人這纔對劉功重視了起來,憑一個弱冠之年就能夠把久經征戰的曹操幹掉,這樣的人物不重視也不行了。

“國舅,你派人去兗州試探一下,看此人是否忠於漢室。”獻帝秘密把董承召來說道。

李傕、郭汜一邊喝酒,一邊商議着,對於劉功這人,他們其實並沒有怎麼重視,不就一個兗州刺史,現在這小子應該不敢不聽兩人的,他們現在想到的是如何再讓劉功送些財物來。郭汜道:“我派人去兗州,那小子得了好處應該增加些回報了。”

哈哈!兩人大笑了起來。

各地勢力也紛紛派出人員向兗州趕去。

``````````````````````

95名了,不知今天能進到多少,有票多投一下支持支持,哈

第197章 韓省叛亂第193章 扶羅韓陷入包圍第58章 放張遼第178章 張魯投降第24章 破曹第183章 公孫康的無力感第103章 救人第182章 熱鬧的長安第135章 史上第一條水泥路第103章 救人第167章 益州使者第197章 韓省叛亂第142章 爭奪據點第171章 電報機的發明第204章 深海是外星人的基地第56章 陶謙犯兗州第30章 臨戰第93章 使者第179章 公孫度發兵幽州第86章 糜家的要求第29章 大軍壓境第50章 呂布的戰力第23章 千軍萬馬的感覺第210章 袁紹盜飛碟第88章 獻帝第21章 朝庭之爭第99章 朝庭的發展第169章 益州歸降第87章 長安驚變第143章 黃承彥第164章 獲得司隸第68章 甄府夜宴第99章 朝庭的發展第79章 劉功得青州第37章 大勝第98章 老爺要了我吧第95章 孫策周瑜的計劃第77章 袁軍敗退第167章 益州使者第46章 勞動改造第35章 攻城第152章 蒸汽車上路第66章 刀斬顏良第115章 給劉功找點麻煩第86章 糜家的要求第12章 曹操之死第191章 北擊鮮卑第15章 險些出事第41章 門閥勢力第151章 攻打劉備第130章 審配獻計第140章 分封第171章 電報機的發明第60章 徐州糜家第160章 戰宛城第55章 戲志才拜主公第160章 戰宛城第189章 奴省第177章 關羽身死第101章 二個山大王第14章 昌邑守城戰第185章 司馬懿平南蠻第56章 陶謙犯兗州第102章 亂軍第118章 佔據徐州第188章 倭國內亂第52章 曹氏語中露大才第208章 征戰羅馬第11章 謀劃第10章 第一個大將是文則第181章 諸葛亮戰劉備第72章 發兵青州第208章 征戰羅馬第211章 羅馬皇帝奔逃到希臘第156章 兵逼冀州第57章 呂布兵敗第211章 羅馬皇帝奔逃到希臘第89章 袁術定計第48章 陳留收典韋第153章 幽冀協議第44章 大戰甘寧第129章 劉繇求救第195章 劉備的思想轉變第20章 整軍第130章 審配獻計第48章 陳留收典韋第43章 老婆的戰力第130章 審配獻計第153章 幽冀協議第74章 許褚戰韓猛第166章 貸款購房第38章 中原亂相第80章 平息第205章 一次探查第125章 樊城之戰第128章 新奇產品問世第32章 圍殺第187章 江東水師發兵倭國第179章 公孫度發兵幽州第182章 熱鬧的長安
第197章 韓省叛亂第193章 扶羅韓陷入包圍第58章 放張遼第178章 張魯投降第24章 破曹第183章 公孫康的無力感第103章 救人第182章 熱鬧的長安第135章 史上第一條水泥路第103章 救人第167章 益州使者第197章 韓省叛亂第142章 爭奪據點第171章 電報機的發明第204章 深海是外星人的基地第56章 陶謙犯兗州第30章 臨戰第93章 使者第179章 公孫度發兵幽州第86章 糜家的要求第29章 大軍壓境第50章 呂布的戰力第23章 千軍萬馬的感覺第210章 袁紹盜飛碟第88章 獻帝第21章 朝庭之爭第99章 朝庭的發展第169章 益州歸降第87章 長安驚變第143章 黃承彥第164章 獲得司隸第68章 甄府夜宴第99章 朝庭的發展第79章 劉功得青州第37章 大勝第98章 老爺要了我吧第95章 孫策周瑜的計劃第77章 袁軍敗退第167章 益州使者第46章 勞動改造第35章 攻城第152章 蒸汽車上路第66章 刀斬顏良第115章 給劉功找點麻煩第86章 糜家的要求第12章 曹操之死第191章 北擊鮮卑第15章 險些出事第41章 門閥勢力第151章 攻打劉備第130章 審配獻計第140章 分封第171章 電報機的發明第60章 徐州糜家第160章 戰宛城第55章 戲志才拜主公第160章 戰宛城第189章 奴省第177章 關羽身死第101章 二個山大王第14章 昌邑守城戰第185章 司馬懿平南蠻第56章 陶謙犯兗州第102章 亂軍第118章 佔據徐州第188章 倭國內亂第52章 曹氏語中露大才第208章 征戰羅馬第11章 謀劃第10章 第一個大將是文則第181章 諸葛亮戰劉備第72章 發兵青州第208章 征戰羅馬第211章 羅馬皇帝奔逃到希臘第156章 兵逼冀州第57章 呂布兵敗第211章 羅馬皇帝奔逃到希臘第89章 袁術定計第48章 陳留收典韋第153章 幽冀協議第44章 大戰甘寧第129章 劉繇求救第195章 劉備的思想轉變第20章 整軍第130章 審配獻計第48章 陳留收典韋第43章 老婆的戰力第130章 審配獻計第153章 幽冀協議第74章 許褚戰韓猛第166章 貸款購房第38章 中原亂相第80章 平息第205章 一次探查第125章 樊城之戰第128章 新奇產品問世第32章 圍殺第187章 江東水師發兵倭國第179章 公孫度發兵幽州第182章 熱鬧的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