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董胖子是大功臣?

“若是士人僅僅如此,儒也不必非要前來投靠主公。然主公還不知士人連綿手段。”李儒是聰明人,也很洞悉人性,所以,此時他知道自己該說什麼:“記得當初儒得知士人的陰謀之時,徹夜難寐,冷汗淋淋。苦思三日後,纔想出了遷都的手段......”

“不錯,遷都大計,恐怕是博士一生最爲高明的計策。釜底抽薪,一舉抽掉了士人團結的基礎。使得董卓之危自解......”馬超閉目回答,歷史上,後人對李儒提出遷都的計策,有褒有貶、但毫無疑義的是,在漢末初期,只有李儒的遷都和文和亂武兩件事兒,纔算是開創了謀士亂天下的先河。

“然主公不知,遷都之前,正是董卓與士人最爲密切的合作時期,甚至,那個時候,儒幾乎以爲一生志向有望!”說這句話時,馬超親眼看到李儒流露出那種痛徹心扉、憤恨不及的情緒,也是這一瞬間,馬超感到,李儒纔是一個滿心抱負的謀士,而不是一條陰冷的毒蛇。

“廢立少帝之後,董卓深知,他從涼州帶過來的那些武人是無法處理朝政的。他們都是一介武夫,大字不識一個,殺人放火個個都是把好手,但天天跟文書案牘打交到,處理各種繁瑣的政務就會驢脣不對馬嘴。”緩了緩心神之後,李儒開始訴說董卓與士人美好時期的故事。

這點,馬超是頗有感觸的:搞政治是很有技術性的職業,武人們根本不是那塊兒料!政權到手雖然非常容易,但要運轉下去就很難了,這也是他當初挖空心思綁架名士、強留賈詡、傅巽的原因。由此看來,在這一點上,董卓跟馬超倒是有共同的認識。

“當時,董卓甚至一廂情願打算爲天下蒼生計,重振漢室江山。由此,董卓決定同士人接洽......”說到這裡,李儒眼中閃過一絲悲憫,那是一種不甘,一種不願回首的情緒。

“董卓首先想拉攏名望隆厚的青年俊彥袁紹,畢竟袁氏一門是士人領袖,若能將他爭取過來,則不怕其他士人不幫忙,於是董卓就把自己“廢少帝,立陳留王”的打算同袁紹商量,希望求得袁紹的同意,卻不想遭到袁紹的斷然拒絕;即使董卓已經曉明自己的心願,無奈還迫以武力,可這小子就是不買賬,最後竟然把大印往城門上一掛,揚長而去,逃奔冀州了。”

這個事兒,馬超是知道的。由此也可見董卓這武人和士人的區別:武人屬於心直口快、沒心眼兒的爽利人。而士人就滿身心眼、翻臉不認人......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只能說,當時的董卓太傻太天真。

“董卓第一次屈尊和士人合作就以熱臉蹭了冷屁股告終,以爲自己同士人畢竟有隔閡,難以實現能臣的目標,無奈只能以鐵血手腕實行廢立,保命爲先。可這個時候,卻發現當時士人的絕對領袖、袁紹的叔父、當朝的輔政大臣袁隗居然默許了他的建議。那時,儒還未想通其中緣故,以爲士人也想爲了蒼生謀利,由此廢立之後,便勸諫董卓再次與士人接觸商洽,好言相勸......”

這些話,馬超自然是聽一半兒、信一半兒。他打死也不信,董卓會如李儒口中所說,如此低三下四去求士人集團。畢竟,董卓跋扈鐵血的性格,決定了董卓不可能演出什麼‘禮賢下士、周公吐哺’的戲碼。所以,馬超用一種很戲謔的眼神看向李儒,其意思不言而喻。

李儒那張微黑的老臉也不禁有些發紅,最後,在馬超不斷的攻勢下投降了:“主公,儒當時確實如此勸諫,只不過,那董卓......哎!就是抹不開那個面子,以至於廢立少帝之後,董卓與士人暫時處於一個相安無事的境況。”

“可就在此時,士人周毖和伍瓊竟主動來了。周毖時任尚書,伍瓊時任城門校尉,官職不是很大,但這足以讓董卓高興了——畢竟有士人主動和他合作了!兩人勸董卓革新政治,擢用天下名士以收衆望,這正中董卓大人下懷,一拍即合,於是董卓便委託他們執行,兩人隨後又推薦尚書鄭泰、長史何顒參與,董卓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四人隨後開始緊鑼密鼓工作,在他們的舉薦下,荀爽、陳紀、韓融等名士被徵召入朝。荀爽被任命爲司空,陳紀爲五官中郎將,韓融爲大鴻臚。之後董卓又拉攏士人蔡邕、黃琬和楊彪,以蔡邕爲侍中,黃琬爲司徒,楊彪爲司空。”

李儒口中那些人,馬超雖未見過,但他們的名氣在當時可是如日中天:荀爽是荀彧的叔父,是穎川郡的望族,早年棄官隱居漢水之濱,著書立說,號爲碩儒。蔡邕是蔡文姬的父親,博學有才獨步士林,自不用多說。黃琬是前司徒黃瓊的孫子,身出名門。楊彪更不得了,從曾祖父時*始,楊氏一門“四世四公”,與袁紹一門的“四世五公”不相上下,併爲東漢朝廷的兩大政治世家。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若是真如李儒所言,那朝堂之上,簡直一時之間便士人名流紛列高位,朝廷氣象爲之一新。而事實上,馬超仔細回想一下董卓後期殘暴虐殺士人之時,也確實有過這些人的影子。而在靈帝執政期間,這些人都隱居不出,以言論抨擊當時朝政。由此推斷,董卓當時竟真的實現了一個盛焰清明的朝廷!

“是時,董卓欣喜若狂。與士人合作的心情簡直可以用迫不及待、推心置腹來形容。譬如徵蔡邕爲官,那老小子託病不來,董卓相當不高興,就以武力威脅,蔡邕懼怕,只得就任。自然,董卓也沒虧待他,三日內與他三次擢升官籍。再如他徵荀爽爲官,雖然荀爽也是因爲懼怕就任,但董卓在他前往朝廷的路上就封他爲九卿之一的光祿勳,他到任後的第三天,就擢升爲三公之一的司空。”

“在此期間,董卓爲表示和士人合作的誠意,還實現了士人集團長久以來的兩個願望:一是在宦官全被誅殺後,以公卿子弟爲郎官補宦官之缺,侍奉於宮內。二是率領三公等大臣上書,請求重新審理陳蕃、竇武以及黨人的案件,一律恢復爵位,派使者去祭悼他們的墳墓,並擢用他們的子孫爲官。”

這兩件事兒,馬超似乎在網上看到過,模糊有些印象:第一件事兒,是東漢一六八年,士人首領竇武、陳蕃謀誅宦官時士人就渴望的目標,由於竇武失敗,成爲泡影;一*年袁紹勸何進謀誅宦官時,再一次提出了這樣的想法,由於何進被殺,又沒實現。而歷時二十一年後,卻由武人董卓實現了,不知袁紹聽到這個消息作何感想。而爲蒙冤的竇武、陳蕃以及被禁錮的黨人平反,這也是士人長期奮鬥的目標,現在也由董卓實現了。

歷史真是莫大的諷刺!

不過,這兩件事兒,對馬超影響不大,他也就是聽聽而已。只能所,董卓做到這個份兒上,算真的巴心巴肺了。

而聽到這裡之後,馬超內心其實已經震撼莫名、無話可說了:做到這個份上,這董卓,哪裡是什麼禍國殃民的惡賊,簡直比周朝的伊尹都有過之而不及啊!

武人階級的董卓與士人的名望如此相親相愛,何止是如李儒所說的美好時期?說是蜜月期都不爲過!

可武人董卓和士人階級已然如此這般如膠似漆,那後來爲何還會換得關東羣雄的起兵討董?難道,是自己對那些士人的認識還不夠?他們的無恥還能更下賤一些,如中國男足一般,徹底打垮自己的心理承受底線?

第五百九十五章 廢物!第一百零二章 法正法孝直第一千二百章 初見劉備第一千二百三三章 康熙乾隆第四百二十五章 水轉筒車第七百一十七章 趙雲要走?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前後左右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六十四章 刺客!第三百二十四章 關西大漢周倉第九百九十九章 端木身亡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梓豪的煽動第四十三章 草原上最後一戰前幕第七百三十九章 鼓譟攻心第八百六十章 毒牙!第六百二十九章 浩劫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遷徙第一千零八十章 漩渦流第三百零六章 王越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三章 會見呂布第八百七十四章 曹操的賭博第四百六十三章 陽光燦爛啊第四百一十七章 端木若愚第八百九十章 只有我能去!第六百七十七章 馴虎?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是官迷兒的徐晃第三百八十三章 重騎的結果第二百九十七章 被刺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你什麼也不知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華歆薦人第三十六章 黑水羌退出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意循環?第一百零三章 暗影第六百九十章 割割更健康第一千零五章 醜哥和司馬懿的爭鬥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十五章 刺客與刺傷遊戲?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而空’和‘博而要’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文定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刺殺曹操第一千三百七七章 大結局第九十八章 李二的故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甫酈(賀唐小米生日)第二百零八章 個人崇拜主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雙方最後的底牌第七百九十章 誰腦袋被驢踢了?第一千二百一九章 傾力支持第五百五十七章 馬超的信(加更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打仗沒那麼簡單第五百零二章 王允的空想第六百七十三章 罵人就揭短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騎沖天!第八百一十章 暗影來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西城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殺人立威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疆大將田豫第七百六十七章 士農工商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九十一章 政治與女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門外的貂蟬和劉玥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都被遺忘的民族第三百四十二章 布了一盤很大的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狐狸炸窩第七百三十九章 鼓譟攻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爭執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跪地的袁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恰當的一擊第九百二十三章 管用嗎?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入扶風第一千三百一三章 唱雙簧第二百六十八章 董宜的異樣第五百五十七章 馬超的信(加更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後院兒的鬥爭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苦逼的馬超第五百九十章 女王大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陣前鬥心眼兒第四百九十二章 追來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再入烏巢第八章 醜哥醜不醜?第八百八十一章 顏良悲哀的惱怒第四百一十七章 端木若愚第一千二百八七章 孫策已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可怕的孩子第八百八十二章 顫抖的左手第七百六十三章 全力發展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何需僞造?第九百四十三章 要亂起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至死方休!第九百零三章 男人的腰桿兒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神呂布第八百一十一章 糧倉起火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益州亂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廣撒網第六十一章 攻心戰?第六十五章 刺客與刺傷遊戲?第四百七十二章 賈狐狸也是情聖第七百八十五章 歸途心不歸第九百五十一章 豬肉第四十章 命苦怨馬超第三百一十七章 劉協的變態史(2)
第五百九十五章 廢物!第一百零二章 法正法孝直第一千二百章 初見劉備第一千二百三三章 康熙乾隆第四百二十五章 水轉筒車第七百一十七章 趙雲要走?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前後左右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六十四章 刺客!第三百二十四章 關西大漢周倉第九百九十九章 端木身亡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梓豪的煽動第四十三章 草原上最後一戰前幕第七百三十九章 鼓譟攻心第八百六十章 毒牙!第六百二十九章 浩劫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遷徙第一千零八十章 漩渦流第三百零六章 王越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三章 會見呂布第八百七十四章 曹操的賭博第四百六十三章 陽光燦爛啊第四百一十七章 端木若愚第八百九十章 只有我能去!第六百七十七章 馴虎?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是官迷兒的徐晃第三百八十三章 重騎的結果第二百九十七章 被刺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你什麼也不知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華歆薦人第三十六章 黑水羌退出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意循環?第一百零三章 暗影第六百九十章 割割更健康第一千零五章 醜哥和司馬懿的爭鬥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十五章 刺客與刺傷遊戲?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而空’和‘博而要’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文定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刺殺曹操第一千三百七七章 大結局第九十八章 李二的故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甫酈(賀唐小米生日)第二百零八章 個人崇拜主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雙方最後的底牌第七百九十章 誰腦袋被驢踢了?第一千二百一九章 傾力支持第五百五十七章 馬超的信(加更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打仗沒那麼簡單第五百零二章 王允的空想第六百七十三章 罵人就揭短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騎沖天!第八百一十章 暗影來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西城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殺人立威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疆大將田豫第七百六十七章 士農工商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九十一章 政治與女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門外的貂蟬和劉玥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都被遺忘的民族第三百四十二章 布了一盤很大的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狐狸炸窩第七百三十九章 鼓譟攻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爭執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跪地的袁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恰當的一擊第九百二十三章 管用嗎?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入扶風第一千三百一三章 唱雙簧第二百六十八章 董宜的異樣第五百五十七章 馬超的信(加更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後院兒的鬥爭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苦逼的馬超第五百九十章 女王大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陣前鬥心眼兒第四百九十二章 追來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再入烏巢第八章 醜哥醜不醜?第八百八十一章 顏良悲哀的惱怒第四百一十七章 端木若愚第一千二百八七章 孫策已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可怕的孩子第八百八十二章 顫抖的左手第七百六十三章 全力發展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何需僞造?第九百四十三章 要亂起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至死方休!第九百零三章 男人的腰桿兒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神呂布第八百一十一章 糧倉起火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益州亂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廣撒網第六十一章 攻心戰?第六十五章 刺客與刺傷遊戲?第四百七十二章 賈狐狸也是情聖第七百八十五章 歸途心不歸第九百五十一章 豬肉第四十章 命苦怨馬超第三百一十七章 劉協的變態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