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

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

龍鱗直爲當官觸,虎穴寧關射利探。------北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話說長安城東面,董卓軍大兵壓境,華雄、高順、樊稠、張濟,無不是世間虎將。未央宮有漢室宿將蓋勳領千餘兵丁防衛;波才軍鎮守潼關,遷延敵軍的行動;北城外羣山莽莽,又有盧植鎮守,遇事狼煙爲號;西城外有皇甫嵩、孫堅抵禦叛軍,內有鍾繇領軍鎮守城樓;南面城牆有甘寧、潘濬領三千人鎮守;東面面對強兵,由黃蓋、荀攸、趙弘等領剩餘的四千多兵丁鎮守,城樓上下各類守城物資器械,又在城內臨時徵召各類搬運工、伙伕等後勤人員,一切都已經佈置的妥妥當當,就算董卓兵再強,要打破長安這樣的堅城,恐怕也得一年半載。那時趙雲的青龍第一軍團早已到達,讓董卓軍有來無回。

陳龍飽讀三國,怎不知董卓之亂裡最重要的連環計。如今呂布已經殺死義父丁原,歸順了董卓;王允卑躬屈膝,得到了董卓的重用;蔡邕才華橫溢,被董卓強徵爲祭酒,一月幾遷其官。要觸發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連環計,似乎還差一點催化劑。

陳龍心中,一直想着早日觸發連環計。王允其人,必不能爲董卓所用,但如今兩帝東西相對,歷史已經被大大改寫,焉知王允不會在使用連環計前被董卓識破,身首異處?那時一切只能靠硬實力和董卓死磕,這是陳龍非常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連環計必須要儘快上演,讓呂布這個傻小子親手結果了他新任的義父。到那時,董卓支持的劉協,或成爲其他割據勢力的傀儡,或成爲呂布刀下之鬼,總之沒有了董卓如此強勁的實力,加上割據勢力之間即將爆發的中原大戰,自己終歸通過零陵的實力實現統一。

長安,將來作爲自己立足中原最重要的據點,必將按照荀攸的思路,將後方的雍涼二州甚至漢中和益州納入自己的版圖。平韓遂、破羌人、降馬騰、定武威,這些戰役如果都能勝利,至少自己能佔有天下三分中的一分。

天下三分中剩下的部分,就要看袁紹和曹操的角力,劉備和劉表的角力,孫堅和袁術的角力,如果一切都按照正常發展,將來有可能形成天下四分。自己最理想的狀態,是佔有荊州大部、交州、益州、涼州、雍州和長安,緊逼洛陽和南陽;那時與剩餘幾大軍事集團的對決,纔是天下一統的關鍵時刻。

回到眼前的洛陽,陳龍擬定了一個喬裝打扮進入洛陽,假意投靠董卓,促王允巧設連環計的計策。荀攸聞聽此計絕妙,心中佩服不已,爲主公建議,打扮成“東吳德王”嚴白虎的樣貌。

嚴白虎此君,乃山賊出身,身形高大,僻居於洛陽千里之外的吳郡,罕有朝廷官員認識他的容貌,正是最佳的掩護。

當下,荀攸憑着掃過一眼的記憶,指導陳龍化妝。陳龍將一頭黑髮打散,結成細細的綹辮,垂到額前腦後,縛上黑色的英雄頭巾,將標誌性的劍眉擋住,露出的雙眼用眼膏將眼窩加深,膚色打成暗黑色,夾雜一點點紅斑,鼻樑周圍抹上一些厚粉,顯得鼻樑圓潤了許多。嘴脣用青色塗抹,顯得失去血色,增加了幾絲暗黑的氣色。

待陳龍根據荀攸的指導收拾完畢,荀攸呵呵大笑道:“恭喜東吳德王,竟有如此妙術,董卓無能爲矣。只是差一些絡腮鬍須。”旁邊的呂常也暗暗偷笑,陳龍道:“我是嚴白虎,你就是嚴輿。”呂常趕緊止住笑容,連道大哥遵命。

陳龍又對荀攸道:“我半個月不剃鬍子,也能有把絡腮鬍子。”說着對呂常道:“你負責挑選一些特種隊員,十幾個人吧,準備吳人的服色,扮作咱們的護衛。白虎和他的弟弟上京,一個護衛都沒有,反倒惹人懷疑。”

呂常拱手遵命,嘴裡唸叨着吳人服色是什麼樣的,一溜煙去了東市採購。此後半個月,波才軍一直憑藉天險在潼關抵擋董卓重兵,漸漸抵擋不住,已經派人通知長安城,即將放棄潼關返回長安。

陳龍頂着一部大鬍鬚,知道董卓軍即將兵臨城下,自己奔赴洛陽的時機已到。一早喬裝打扮,告別荀攸、黃蓋等大將,藏在馬車裡出了長安南門,直奔往宛城的大路而去。這是陳龍謹慎,怕半路遇到董卓走陸路的伏兵,乾脆多繞點路,先到宛城再北上洛陽,這樣也可以讓賈詡之流不起疑心。

呂常挑了十四名特種部隊隨員,連同主公和自己一共十六人,半個月後迤邐行到洛陽城下。陳龍望着這異常熟悉的洛陽城,心中感慨,自己隱藏身份,再次回到洛陽,殘暴董卓的死期不遠了。

這一個月來,董卓的日子過得十分逍遙,利用劉協這個傀儡,頻頻發出矯詔,已是權傾朝野。每日朝會,董卓坐在劉協側首,呂布手扶大戟站在董卓身後,稍不如意,就賞不聽話的大臣一戟,整個朝堂,連同漢獻帝在內,都是戰戰兢兢,唯恐董卓的怪眼掃到自己。

董卓又聯合司徒黃琬等一同攜帶鍘刀,到朝堂上血書,要求爲建寧元年九月政變時被政治定性爲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次年在“第二次黨錮”中被捕遇害的衆多黨人平反。劉協一一準奏,恢復陳蕃等人的爵位,並按照董卓的意思,提拔他們的子孫爲官。

董卓又趁着漢靈帝遺體下葬的時候,開啓文陵時,使人偷取其中珍寶。又仗着軍威,放縱士兵在洛陽城內劫掠富戶,搜刮財物,奸**女,百姓怨聲載道,有女兒的家庭都不敢讓女兒出門。

董卓還嫌官小,也不告知劉協,乾脆自拜爲相國,封郿侯,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劉協心中雖恨,卻無可奈何,自此董卓在朝廷中的權勢已經如日中天。董卓封自己的母親爲“池陽君”,設置令、丞,家族故吏,全部雞犬升天。

董卓性格殘忍,好用刑法立威,甚至將何苗的遺體從墳墓中挖出來肢解扔在園林之中。 大司農周忠的兒子周暉聽說洛陽發生變故,趕回洛陽看望父親,結果董卓見到周暉,嫌他面目可憎,非常厭惡他,派兵直接將其劫殺。

袁紹、曹操、衛茲、張揚等人都在地方上開始招兵買馬,試圖對抗董卓執政,東郡太守橋瑁甚至僞造了三公文書散發到各地州郡政府,陳述董卓罪惡,呼籲各地起兵反董,擁護長安劉辯的帝位。董卓大怒,任命剛剛從零陵逃回的李儒爲中書令,前去輔佐華雄大軍,晝夜攻打長安,意圖消滅劉辯,以斷絕橋瑁等反董聯軍的政治企圖。

陳龍正是在這種形式下,喬裝成吳郡嚴白虎,以求見相國董卓爲名,獻上東海明珠十八顆。這十八顆南珠,個個龍眼般大小,顆顆珠圓玉潤,輝光瑞彩,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寶物,是陳龍從長安皇宮貢品中抄沒而來,恰好當做嚴白虎送給董卓的見面禮。

董卓收到禮物後大喜,任命嚴白虎爲烏程侯,安南將軍,領吳郡太守。次日早朝,嚴白虎當着衆臣之面,詳說自己對董相國的仰慕之情,故不遠萬里,前來洛陽朝拜,道董卓實乃救世之良臣也。董卓大喜過望,認爲自己的聲望已經佈於四海,益發驕矜起來,根本不把劉協放在眼裡。

這一下,嚴白虎成了董卓眼前的紅人,董卓賞了他一座大宅,趨炎附勢者每天門庭若市。嚴白虎刻意結交呂布、蔡邕和王允,一時都成爲了董卓的心腹之交。董卓令徐榮領兵鎮守虎牢關,李傕、郭汜鎮守洛陽,魏續、侯成鎮守黃河一線,張遼、臧霸鎮守南郊,司隸一帶,可謂兵強將勇,固若金湯。董卓整日沉迷酒色,體魄越發肥胖,身體漸漸被掏空。

這一日,輪到蔡邕做東,號稱將舉辦洛陽詩會。董卓、呂布等一干武人,雖然大字不識幾個,完全提不起興趣,但蔡邕乃當世大儒,風流詩客,董卓只好勉爲其難,也表現自己對孔孟之道的重視。而且,聽說蔡家的大小姐蔡琰蔡文姬,剛好是十八歲的生日,蔡邕意欲讓愛女在詩會上與天下才子競標,據說蔡琰小姐之才,不下於一代才女卓文君。

詩會當日,董卓着相國朝服,左有呂布,右有賈詡,身邊是牛輔、董越、李肅、段煨等護衛,以及幕僚長劉艾、鄭泰等一干文人。陳龍當然也在受邀之列,施施然跟在董卓之後,身後是呂常扮演的嚴輿,在後緊緊護衛。

古人以文爲貴,仰慕君子之風,故雖然戰爭難免,但禮樂仍不可廢。特別是士大夫階層和士族大戶階層,更是一水兒的高級文人,像曹操、劉虞、袁術、孔融、陶謙之流,雖然武略非凡,但文采詩詞,也是一時錦繡。尤其是曹操的四言詩,可謂名動四方。他兒子曹植的一篇《洛神賦》,更是名垂千古。

詩會就在蔡邕府邸的大花園中進行,花園四周圍定一些二層小樓,二樓上設置雅座,供董卓及其幕僚觀看盛會,蔡邕的家人在旁邊另設一席,暫時空置,顯然蔡琰小姐還沒有到來。花園中小橋流水,設置了曲曲彎彎的小徑,這時站了不少來自四方的年輕俊彥,十有八九都是飽讀詩書的樣子。也有因爲仰慕蔡小姐而來的,都伸長了脖子等着蔡琰出場。

蔡邕大聲宣讀了一些詩會的規則,無非何題何韻之類,宣佈詩會開始。衆人紛紛觀賞院中美景,擰眉捶胸在那裡憋詩,忽然有人大喊一聲:“文姬小姐何在?”衆人一陣鬨笑,原來都是爲了蔡文姬而來。

董卓也來了興趣,以爲蔡琰必是名聲在外的美女,淫笑呵呵盯着蔡邕道:“伯喈啊,我的左中郎將,怎麼把閨女藏的這麼緊?快快請上蔡文姬小姐,也好讓底下這些年輕人一解仰慕之苦。”

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大白馬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二十九章 情義無價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斬韓猛第一百三十一章 文姬思漢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躍西涼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七百零一章 海青龍王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津失守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六百七十三章 誓殺此獠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三百零七章 兩大鏈錘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裝北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美女弟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水姜維第三百九十八章 初哥顯威第六百四十四章 楊奉之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初哥顯威第三百二十三章 八大健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第八百一十九章 其鳴也哀第八百二十五章 傳檄而定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五十章 抽刀斷水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五百九十八章 張緝父子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津失守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八百零三章 一腳三縣第一百八十九章 益州賈龍第一百六十章 文姬血淚第三百五十九章 青龍破空第八百零二章 山賊郝昭第三百六十六章 四面埋伏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九十章 連娜認主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意奈何第五百零四章 天水羌笛第三百一十二章 近交遠攻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戰虎牢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龍珠救羽第四百零七章 文舒試劍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首計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發陽平第二百一十一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七十五章 神秘部隊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四百零七章 文舒試劍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八百一十六章 一身肝膽第四百九十章 四則消息第二百七十章 北海王修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意外人質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洛陽時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姬來訪第二百一十四章 陳龍心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逢虎豹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六十一章 幷州飛燕第一百零一章 大戰長沙第六百八十九章 韓德戲蟬第三百一十八章 樂進李典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義第七百一十一章 名將許褚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六百八十三章 以暴制暴第六百一十二章 嘉賓雲集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涼神掌
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大白馬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二十九章 情義無價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斬韓猛第一百三十一章 文姬思漢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躍西涼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七百零一章 海青龍王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津失守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六百七十三章 誓殺此獠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三百零七章 兩大鏈錘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裝北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美女弟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水姜維第三百九十八章 初哥顯威第六百四十四章 楊奉之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初哥顯威第三百二十三章 八大健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第八百一十九章 其鳴也哀第八百二十五章 傳檄而定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五十章 抽刀斷水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五百九十八章 張緝父子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八百零五章 贈劍破山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津失守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八百零三章 一腳三縣第一百八十九章 益州賈龍第一百六十章 文姬血淚第三百五十九章 青龍破空第八百零二章 山賊郝昭第三百六十六章 四面埋伏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九十章 連娜認主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意奈何第五百零四章 天水羌笛第三百一十二章 近交遠攻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戰虎牢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龍珠救羽第四百零七章 文舒試劍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首計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發陽平第二百一十一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七十五章 神秘部隊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四百零七章 文舒試劍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八百一十六章 一身肝膽第四百九十章 四則消息第二百七十章 北海王修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意外人質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洛陽時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姬來訪第二百一十四章 陳龍心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逢虎豹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六十一章 幷州飛燕第一百零一章 大戰長沙第六百八十九章 韓德戲蟬第三百一十八章 樂進李典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義第七百一十一章 名將許褚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六百八十三章 以暴制暴第六百一十二章 嘉賓雲集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涼神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