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

“陷陣營?”

袁紹皺起了眉頭,尋思了一會,方纔道:“幷州軍麾下的這支兵馬,袁某倒也是聽說過,聽說乃是一支步軍,爲首將領的乃是呂布麾下的一名將官,好像叫什麼……什麼……”

“叫高順。”陶商善意的提醒袁紹道。

袁紹轉頭問衆人道:“高順這人,爾等可有所聽聞?”

所有人都是木然的搖了搖頭。

陶商輕輕的咳了一下,道:“袁公,高順此人,雖然是在中原之地名聲不顯,但實則卻有異才,他麾下訓練的陷陣營軍,雖然只有七百人,但卻乃是天下少有的精銳,說是攻無不破,也豪不誇張,上一次在虎牢關,呂布倉惶敗走,替呂布抵擋追兵的人,應該就是高順和陷陣營。”

許褚在陶商身後,聽到這裡一下子想了起來。

虎牢關一戰,呂布倉惶敗走,若不是高順和他手下的陷陣營出擊戰敗袁遺等人,並震懾住了自己,呂布即使有赤兔馬爲保命符,也未必就能那麼順順利利的跑進關內。

帳內衆人聽陶商如此吹捧一個無名下將,皆不由的紛紛露出了不屑之色。

一個無名下將和一支無名之軍,有功夫擔心他們,還不如擔心一下李傕所率領的飛熊軍呢。

陶商還要說話,卻見袁紹哈哈一笑,道:“陶公子也無需太過憂慮,縱然那高順真有本事,陷陣營也確實是精兵,但依照你的意思,其麾下也不過數百餘人,且都是步卒,想來不成氣候。”

曹操顯然並不是很贊成袁紹的話,隨即道:“本初,陶老弟昔日與咱們同伐董卓時,機謀深遠,且眼光獨到,他若是以高順和陷陣營爲憂,想來對手必然是有可取之處的,本初切不可大意,還是小心爲上的好。”

袁紹眨了眨眼,本想在反駁幾句,但仔細一尋思,陶商和曹操既然都這麼說了,自己若是執意以對方爲不屑,未免太過專橫武斷,於是便也鬆了口。

“既然孟德和陶公子都這麼說了……也罷,那就按照你們說的,日後遇見這陷陣營,咱們便互相知會,派出精銳小心提防一下便是了。”

袁紹的話音落時,卻見袁軍陣中,一名年輕的將領邁步而出。

那將領看着也就二十多歲,比郭嘉大不了多少,長相很是俊秀清雅。

但見他衝着袁紹深一欠身,朗聲道:“明公,末將麾下所操練的大戟士,歷時一年,已是初有成效,既是同爲步軍精銳,若遇那陷陣營時,末將倒是願意以大戟士與高順的陷陣營一戰,且看看到底是哪一方略勝一籌。”

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儁乂能有此志,吾心甚慰也。”

陶商一聽袁紹的稱呼,心下微微有些小激動。

他轉頭上下打量了那年輕將軍一會,問道:“袁公,這位將軍是?”

袁紹笑着對陶商介紹道:“此乃袁某麾下,寧國中郎將,姓張名郃,字儁乂,乃是我冀州之境,爲數不多的青年才俊,別看他年紀雖輕,但論及統兵佈陣和武藝箭術,卻是未必在顏良、文丑之下……按年紀算,你們倒是算了同一輩人。”

原來這位年輕的俊朗將領,就是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啊。

“張將軍好。”陶商笑呵呵的向着張郃打招呼。

張郃看起來非常和善,頗顯平易近人。

“久仰太平公子之名,如雷貫耳,今日方得拜見尊容。”

陶商呵呵一笑,問道:“怎麼樣,感覺這尊榮俊嗎?”

張郃一下子憋住了,有點不會答了。

這位太平公子,臉皮着實不是一般的厚呀。

“挺俊,俊出花了……”憋了好一會,張郃方纔猶猶豫豫的吹捧了一下陶商。

陶商一下子就樂了:“真會說話。”

袁紹無奈的翻了個白眼。

“好了,二位,如今面也已經見過了,下一步,咱們就是回營各自調遣兵馬去中牟縣去迎擊董卓,于禁和甘寧二位將軍率領弓弩營,隨袁某的中軍行進,統一聽從麴義調度,袁某另外派出兩路兵馬,隨同孟德和陶公子的中軍,作爲監軍同行,代表袁某隨時傳達將令!”

聽了袁紹這話,陶商微微輕挑了下眉毛。

曹操則是笑了一笑,但他的眸中卻隱隱的有幾分不快。

袁紹此舉,着實是霸道了些。

不過,陶商和曹操都是心思細膩、城府極深之人,對於袁紹的安排縱然不滿,但也絕不會頂撞違抗,當面得罪。

至少現在不會。

“謹遵袁公吩咐。”

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突然一轉頭,對猛將蔣奇言道:“義渠領本部兵馬,隨孟德行軍。”

“諾!”

袁紹四下環顧,最終卻是將目光落在了張郃的身上。

“儁乂,你就代表袁某,跟隨陶公子行軍吧。”

“諾。”

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諸將道:“諸位可還有什麼要闡述陳明之事乎?”

衆人都不吭聲。

袁紹大袖一揮,道:“既然沒有,散帳!”

……

待衆人各自拜別離去之後,袁紹屏退左右,只是留下了一個適才在帳內站在最後一排,一直悄聲不語,靜觀諸人動向的中年將官。

“則注,感覺如何?”袁紹笑呵呵的問那中年人道。

中年人面無表情,沉思了一會,道:“明公想問的,是授哪方面的感覺?”

袁紹哈哈大笑:“則注乃吾冀州從事,總攬內外,有什麼就說什麼,你我之間,又何須什麼彼此試探呢?”

聽了袁紹的話,沮授平靜的臉上方纔露出了一點笑容。

雖然笑容很淺,但很顯然,沮授對於袁紹這種對於自己毫無保留的信任,是感到非常稱心且感動的。

“明公,適才授一直在觀察,曹操和陶商麾下的那些將領,一個個身上都頗有些殺伐之氣,各個皆非凡品,二人麾下人才之盛,卻是超乎了授之想象。”

袁紹聞言倒是沒有反駁,點頭道:“不錯,陶商領來的那三個,姑且不論,孟德麾下的將校,卻無平常,待與董卓交鋒之時,當可逐個驗證。”

沮授又道:“明公適才向曹操和陶商軍中安插人手時,他們雖然都很快的答應了,但授能看的出來,他們並非心甘情願,甚至的,還有着一些牴觸。”

袁紹隨意的擺了擺手,道:“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

沮授對袁紹諫言道:“理解歸理解,但明公卻也要時時理解自己的立場,如今的曹操和陶商都跟當年在洛陽時不一樣了,那時候的曹操乃是諸侯之末,陶商更是白身一人,那個時候他們願意作爲明公的附庸,乃是因爲他們的名望和地位不著,必須得仰仗明公庇護。”

袁紹聞言,皺了皺眉。

“說下去。”

沮授繼續道:“可是如今,曹操成了大州之主,麾下兵多將廣,不比當年,而陶商依仗許子將十句金評和太平公子的名頭,亦是風頭無二,濡須塢一役,戰敗袁公路十萬之衆,幾可威震江南,日後其若是再繼承陶謙基業的話……”

袁紹仔細的琢磨了一會,無所謂道:“那又如何?一個丹陽郡,再加上徐州,卻也不放在袁某的眼裡,等這次除了董卓,袁某回了河北立時就準備拿下幷州和青州,待日後再滅了公孫瓚,袁某便是河北之主!放眼天下何人敵?曹孟德和陶子度……難道還敢反我不成?”

沮授耐心的對袁紹道:“若果能如此,倒是好說……可問題是,明公難道看不出曹操和陶商的關係?”

袁紹聞言一愣:“什麼關係?”

“他們二人的關係,着實要好。”

袁紹不以爲意的道:“那有什麼,當初在洛陽之時,我們三個人,哦,還有鮑信,便都算是投脾氣的。”

沮授搖了搖頭道:“今時不同往日,曹操和陶商都是您的附庸,您既爲人主,自當就要審度平衡之道,兩個附庸的關係要好,這可不應該是人主所希望看到的——只有他們彼此不睦,彼此爭咬,彼此惡鬥,明公身爲人主,左右平衡,讓他們任何一方都會對明公的些許恩典感恩戴德,這纔是人主之道。”

袁紹聞言,雙眸一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

……

陳留合兵之後,三路兵馬,分別在三位諸侯的引領下,以袁紹爲主帥,齊齊的向着中牟縣進發。

而此時此刻,董卓的大軍亦是盡出關中,直奔中牟縣而來。

董卓此番勢在必得,以呂布爲前部先鋒,率領幷州軍本部,當先進攻中牟縣。

中牟縣的朱儁兵馬不多,就算是他當年也曾是當世的名將,但如今也是垂垂老矣。

面對呂布,張遼,高順,魏續,宋憲等猛將的進攻,朱儁連一日都沒有守住,丟棄了中牟縣奔東而走,而其手下的兵馬則是在張遼的進攻下——盡喪。

呂布攻下了城池之後,並沒有將兵馬屯紮在縣城內,而是在城外安營紮寨,排列於四野之地。

天下最強大的騎兵,就在幷州軍中。

堅城之戰絕非呂布所長,反倒是於曠野作戰,更能發揮出幷州狼騎的狠辣、嗜血、勇武與殘暴。

天下第一的武將,以及他最尖銳的爪牙們,此刻就陳列在中牟縣的曠野,等待着關東三位諸侯的兵馬到來。

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四百七十六章 備戰春後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八百三十九章 曹軍的內情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四百一十二章 翁婿再見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
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四百七十六章 備戰春後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八百三十九章 曹軍的內情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四百一十二章 翁婿再見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