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

陶商的話讓袁紹略微有些驚詫,大帥哥頗有深意地看了陶商一眼,心下暗自點頭讚許。

在袁紹的心中,他也爲自己日後規劃了一個戰略版圖:就是‘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衆,然後南向爭以安社稷。’

袁紹的算盤打的非常好,袁氏乃是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而大漢朝的主要的經濟與文化中心,就是黃河上下流域,袁紹以黃河爲中心軸,向北拓展延伸,藉助名門袁氏的聲望,幾可盡得中土之地的主要士族,從政治角度來講頗有高度。

而就地域來講,‘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則是需要一統河北,冀、青、並、幽四州對袁紹來講是霸業的根基,而想要達成這個戰略目標,袁紹心裡明白,他一定要想辦法拾掇四個人。

一是冀州牧韓馥、二是北平太守公孫瓚、三是黑山黃巾軍首領、平難中郎將張燕、四是幽州牧大司馬劉虞。

這四個人中,韓馥身爲冀州牧,名義上還是袁紹這個渤海太守的頂頭上司,掐着袁紹的軍需命脈,是袁紹馬上要解決的第一個人;公孫瓚秉性直暴,麾下又有強兵,是袁紹早晚必須正面擊潰的強敵,至於幽州牧劉虞,性情不喜征戰,素有人望,袁紹曾有意立其爲帝,然爲其所拒,袁紹一時間還沒有想到怎麼料理此人。

至於黑山黃巾賊首張燕,勢力龐大,乃是天下黃巾第一大勢力,袁紹暫時還不想招惹他……但也不能任憑其發展壯大,阻礙自己的計劃。

說實話,袁紹的戰略構思並不是有多高深,但也不是一般人拍腦門就能琢磨明白的……可想不到陶商年紀輕輕,居然能針對此點跟自己談條件,這一點倒是令袁紹頗爲欣賞。

陶商在袁紹面前很謙恭,這是袁紹除了外貌因素,欣賞這個年輕人的另一個原因;但除了謙恭順從之外,誰也不希望自己的附庸是個窩囊廢。

思慮了片刻之後,突聽袁紹問道:“陶公子如何知道紹志在河北?”

陶商謙謹地言道:“袁公乃是當今天下衆諸侯之中的第一豪傑,如今四方紛亂擾攘,若要大治,必非英雄出世不可,天下英雄雖多,然論及家室門第以及在各地名門望族中的影響力,也只有袁公能當此大任。然欲救國於危難,袁公必要先平河北四州,方纔有大治天下的本錢。”

說到這裡,陶商欠了欠身,平和地道:“陶某既然已經傾向於袁公,也自當爲袁公的壯志略盡綿薄之力,此番便先平了西河的白波軍,以防他們日後與張燕合股,成爲袁公平河北大業的絆腳石……也算是爲袁公日後拿下幷州,先掃平一點障礙,以爲相賀之禮。”

“哈哈哈哈!”

袁紹聞言不由的哈哈大笑,這笑並不是說袁紹真信了陶商的話,但至少袁紹覺得這孩子說的有道理,這事對自己的戰略版圖足夠有利,這就可以了。

不得不說,這孩子說話嘮嗑很中聽,讓人感覺受用……陶謙那老東西怎麼會生出這麼懂事的娃兒?挺有福的!

此時此刻,陶商攻打白波軍的目地是什麼,對於袁紹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因爲陶商已經把他此番行動對自己的益處和盤托出,而且理由也相對充分……既然是對自己有益的事,袁紹當然樂於接受。

況且既然陶商主動親近,袁紹自然也要表現出應有的肚量。

“既然是對袁某有利的事,那紹便多謝公子了。”袁紹笑着點頭道:“這樣,回頭紹置書與河內的王公節說一下此事,王公節與袁某昔日在洛陽乃是同僚,交情頗爲深厚,公子你就暫且領兵先往河內駐紮,至於你討伐白波軍前期糧草和兵力不足的事,袁某倒是可以幫你想想辦法。”

袁紹這個人,憑心而論,才華、膽氣、心胸等各方面,都是諸侯中的翹楚,歷史上有人曾將袁紹評價爲一個‘’色厲膽薄‘’的人,這只是因爲他是失敗者,失敗者的人生,註定會有後人根據他失敗的經驗而賦予他的一些帶有色彩性質的分析總結,這是不完全客觀的。

與魏武曹操相比,袁紹可能是差了一點,但誰又能否認袁紹確實有着出類拔萃的政治能力與軍事才華?

政治不過關,縱然有四世三公的名頭,也不足矣整合河北四州的世家,更不可能使鮮卑烏桓效力;軍事不過關,又豈能在初平三年大破袁術、公孫瓚、陶謙的三家聯軍?之後又連敗臧洪、張燕、四營屠各、田楷、孔融等人?在與曹操正式對立之前,袁紹基本就沒打過敗仗。

陶商覺得現在的袁紹對自己頗有幾分寬宏的胸襟,在確定了既定利益的前提下,能夠很迅速給予自己最大的支持,與袁術對待孫堅比較起來,完全就是天壤之別。

單憑這點,袁紹至少比袁術強了一個段位……當然袁術也並不簡單。

陶商對着袁紹道了聲謝後,方纔諮詢道:“不知袁公打算如何助我?”

袁紹捋着鬍鬚,道:“各路諸侯的糧草,在南路的都交由公路調度,而北面的則是韓冀州調度,韓冀州目前乃是袁某上官,眼下關係還不錯,我可以請稟韓冀州,給你的一萬軍馬預支三個月的糧草軍需,這應該不是難事……但三個月後,卻得靠你自己了。”

陶商聽了袁紹的話,心中暗自揣度,袁紹真是個細心人,用詞真精準,形容自己跟韓馥的關係是‘眼下關係還不錯’,看來等一過了這個‘眼下’,這倆人就得開始掰手腕子。

“至於兵力方面……”

袁紹繼續道:“濟北相鮑信、鮑允誠乃吾同僚,你們昔日又有一同追趕董卓的情誼,他爲人剛直,對黃巾深以爲恨!袁某親自請他助你,想必他不會不給袁某這個面子;另外白波軍屯於白波谷,前年也曾徑通河內郡,直攻洛陽,對河內太守王公節來說,也算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猶如猛虎在鄰……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公節想必亦深恨之,他前日已經回返河內,紹便再修書一封,卓他與你共同出兵,攻打賊寇……但王公節在河內上任時間不長,河內當地有四大望族對他也是頗多掣肘,他有沒有能力助你,這個袁某卻是不能保證。”

陶商心下暗自驚歎,難怪孫堅在袁術麾下受那麼大的委屈也要憋着……四世三公的袁家手中的資源和可以調配的社會能量確實和一般人不一樣!陶商無力解決的事,感覺袁紹輕輕鬆鬆的就幫他捋順明白了……果然是樹大底下好乘涼。

而且袁紹把話說開到了這種地步,陶商心中真的是感激了。

“袁公如此厚意,實在讓陶某汗顏愧疚了。”

袁紹見陶商一臉陳懇之色,心下也是頗感安慰,道:“你既許諾誠心助吾,又何分彼此?陶公子放心,只要你肯誠心待吾,紹定不相負……袁某還有要事,這次便不能與你一同出兵剿賊了,在此助你能旗開得勝。”

陶商知道,袁紹口中所言的要事,肯定是要回軍謀奪冀州。

事情既然已經談妥,陶商與袁紹又客氣了幾句,然後便隨即告辭。

……………………

……………………

回了營寨,陶商一面派人聯繫鮑信,一面命令糜芳和諸位校尉、都尉整頓兵馬,剋日北上前往河內屯紮。

然後他又將皇甫嵩和王允請到了自己的帥帳。

王允興許是疼愛自己這個義女,來帥帳也要領着貂蟬,不知是什麼臭毛病,而貂蟬走到哪又都領着小鶯兒……跟她乾爹一個臭毛病。

不過陶商也覺得無所謂了,正好這件事跟她們也有點關係。

進了帳篷裡,小鶯兒便羞怯地看着陶商,言下似是有些猶豫,但還是壯着膽子道:“陶老爺,你上回給姐姐的飴糖……夫人沒吃夠……”

陶商的後腦勺上一團黑線……到底是姐姐還是夫人,真亂!

“到底是姐姐沒吃夠,還是你沒吃夠?”

小丫頭的臉一下子漲的通紅,喃喃道:“都……都沒夠。”

這小丫頭,嘴真壯……同樣是眼睛有毛病,你看看這孩子的心態多好!再瞅瞅徐榮那要死要活的樣,吃個粥磨磨唧唧的差點沒把喂粥的給折磨死……

陶商笑了笑,道:“你是不把我剝削乾淨便誓不罷休啊。”

說罷,還真的從袖口中拿出一塊飴糖遞給了小鶯兒,拍了拍她的頭。

小鶯兒怯生生的轉過去,將飴糖遞給了貂蟬。

貂蟬輕笑着接了過去,轉手卻又放進了小鶯兒的嘴中。

小姑娘含着糖,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貂蟬卻向着陶商一伸手,露出幽怨的神色:“我的份呢?”

陶商愣住了:“你的份,不是剛讓你塞進她嘴裡了嗎?”

貂蟬沒有回答,一雙杏眼只是定定地看着陶商,眸中傳達的意思除了幽怨就是楚楚可憐。

陶商笑了,無奈地搖搖頭,也取了一塊飴糖遞給了她。

貂蟬的臉一下子就化開了,露出顛倒衆生的燦爛笑容。

“這樣纔對……”貂蟬並沒有吃,反倒是將那塊糖收在了隨身的秀囊中。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八百三十二章 再顯崢嶸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二十章 定中原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六百六十二章 打下一片根據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二百四十章 勝利榮光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二百四十六章 呂布的尷尬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五百六十九章 君臣的隔閡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五百三十八章 兩雄合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八百三十二章 再顯崢嶸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二十章 定中原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六百六十二章 打下一片根據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二百四十章 勝利榮光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二百四十六章 呂布的尷尬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五百六十九章 君臣的隔閡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五百三十八章 兩雄合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