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

而這位剛剛登基的新皇,眼下卻還不滿半歲。

新帝登基後,陶貴妃雖然神志不清,身體欠安,但依舊是被冊封爲太后,其身份尊崇位於大漢之巔,目下安居於後宮養病調神。

而東南境內的陶氏舊臣們,則因爲新朝的建立,而一律得到了大幅度的地位提升。

至此,東南勢力政權達到了巔峰。

其中,陶應被封爲驃騎將軍,總領南境,撫慰百越。

陳登被敕封爲尚書令,總領尚書檯,糜竺次之爲尚書郎。

張昭,張紘,韓浩,陳羣,司馬朗等五名一直負責經營金陵,杭州,蘇州三大城池的政首皆任東南各地郡守,敕封爲侯。

諸葛亮和司馬懿分別被任命爲東西曹掾。

郭嘉被封爲衛尉,總督探聽,刺探,校事府,同時亦督京中宿衛。

趙雲爲徵東將軍,魯肅爲徵西將軍,太史慈爲徵南將軍。

許褚爲武衛將軍,關內侯,總領禁軍。

徐榮爲左將軍,徐晃爲右將軍,陶基,甘寧,周泰,徐盛封爲四鎮。

其餘諸將謀臣皆有升遷冊封。

但最重要的,還是陶商本人。

因爲陛下年幼,太后身體不足矣監管國事,陶商則被敕封爲大漢丞相,總理百政,待天子處理國事。

從此以後,陶商便成爲了漢朝名義上的最高執政官。

同時,也因爲當年太平公子的美譽稱號,世人也有稱呼陶商爲太平丞相的。

大漢太平丞相受詔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代天子行詔:公開天下,直接斥責荊州伏完,董承,以及三劉集團所擁立的天子劉瓊乃是僞帝,並斥責他們的重大罪行,天地不容,罪不容誅。

當然了,這聲討檄文詔書也是馬虎不得的。

如今已經是被敕封爲丞相門下督的禰衡,責無旁貸的肩負起了這個重任。

他寫下一篇正義感十足的聲討檄文,直接頒佈天下,矛頭直指荊州七郡。

另外,陶商還下詔書,敕封呂布和孫策分別爲前將軍和後將軍,統領江淮之地,助他剋日平賊,推翻僞朝。

消息傳到荊州,整個荊州震動,甚至連益州的劉璋也被震動了,雖然是在西蜀偏遠之地,但他畢竟也是支持劉瓊一朝的漢室宗親。

劉表和劉備,對於陶商氣勢洶洶的檄文倒是沒太當回事,但伏完和董承卻比之他們兩位,卻明顯差了不少耐性。

特別是伏完,肺管子差點沒讓禰衡氣的噴出來。

其實換了誰也得生氣,禰衡的檄文實在是太氣人。

言辭犀利也就罷了,偏偏還把他伏完,這個僞朝的丞相,單獨列出來,跟陶商這個新的太平丞相做一個比較。

這不是擺明了對人下菜碟嗎?

禰衡在書中,列舉了自打八年前,陶商討伐董卓開始的所有功績和君子行徑,包括拯救天子,討伐董卓不臣,得許紹十句金評,受封太平公子,發展金陵,立克袁術,收攬流民,富甲一方,拯救漢室等等。

而伏完跟陶商一比,除了是先帝的丈人爹外,一點優點沒有!

完全沒有可比性啊,純純的廢物丞相一個。

兩個丞相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怪不得伏完氣的七竅生煙,這等於當着天下人所有的面,狠狠的抽了他十七八個大耳刮子,最後還重重的在臉上啐上一口。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當即叫囂,說一定要出兵討伐陶商一下。狠狠的給僞朝一個響亮的耳光。

但問題是眼下和他一同在江陵輔佐幼帝的劉瓊,乃是劉備,劉備如今雖然被劉表所親信,但荊州的大部分兵權,還是在劉表的手中掌握。

伏完就是再怎麼欺負劉備也沒用,劉表不答應出兵,一切都是免談。

直到劉表又按照時間,從襄陽前來江陵面君彙報,伏完才逮到機會跟他說這事。

但劉表對於伏完起兵的說完,則是撫摸着鬍鬚微笑不語,顯得高深莫測。

伏完嗓子都說冒煙了,劉表屁都不放一個。

最終他在無奈之下,只得蔫蔫的走了。

伏完走了以後,劉表則是笑呵呵的去找劉備。

一見到劉備,劉表隨即直言:“賢弟,你近日在朝中準備一下,將手頭的瑣事處理乾淨,如無意外,不數日之後,我們便該向東面出兵了。”

劉備聞言很是驚奇。

“兄長,你前番不是跟我說,咱們不會對陶商用兵嗎?怎麼如今,反倒是又要與其交手?”

劉表呵呵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不向陶商用兵,乃是因爲南方的張羨之亂未定,荊州雜事較多,且沒有外援,但如今,形勢卻非一樣……況且陶商在東面立朝,還發布檄文聲討我們,咱們若是不做一下回應,豈不是顯得理虧?”

劉備聽了劉表的話,道:“聽兄長這言下之意,似是已經請來了外援?”

劉表點了點頭,道:“這段時間,我在襄陽,一直派人再和季玉溝通,寫書信向他陳明箇中厲害,並讓他派兵支援,如今季玉已經答應派出將領和兵馬支援我們,再加上北邊的那一位也想和老夫合作,老夫眼下正是和陶商過過招的好時機。”

“北邊的那一位?”劉備皺眉思慮了一會,方道:“兄長指的人,乃是袁紹?”

劉表笑呵呵的點了點頭,接着從袖子中拿出一卷白帛。

“賢弟且看,這是前日從北面送過來的。”

劉備疑惑的展開白帛,但見上面乃是袁紹的親筆書信,並蓋有大將軍袁紹的印綬。

袁紹書信中的意思很簡單,他表示,願意臣服於荊州三劉集團所建立的新朝,支持劉瓊,並會公開視陶商所擁立的皇子劉曦爲僞帝。

但他需要劉表現在立刻起兵,討伐陶商,而他也會在北面興兵,一南一北的夾擊陶商。

劉備仔細的沉吟了片刻,道:“兄長,袁紹不是等閒之輩,您可切莫讓他誆騙了纔是。”

劉表笑着道:“賢弟放心,袁紹此舉爲何,老夫心中多少有數。官渡一戰之後,袁紹曾經佔據的絕對優勢,短期內已經不復存在,但他又想在短時間內報仇,因此只能忍辱負重,向老夫求援,並答應臣服朝廷,嘿嘿,殊不知他以爲他是在用陶商吊老夫,老夫卻還用陶商來吊他呢!”

劉備聞言拱手道:“請兄長指教。”

劉表笑呵呵的道:“老夫此番聯合季玉的兵馬,與陶商交戰,勝負乃在其次,縱然打不了陶商,但老夫也可在收兵之際,突然調轉兵峰,直指荊南,張羨這廝背叛老夫,割據自立,老夫就要在他以爲老夫最忙的時候,將他拾掇了!只要從新安撫住了荊南,縱然沒有袁紹的支持,老夫也不懼陶商,足可和他分庭抗禮。”

劉備聞言恍然大悟。

但他隨即又提出一個憂慮。

“兄長,只是袁紹曾有害死先帝之嫌,此事目下雖無作證,但若是日後被有心之人抓住了把柄,只怕對我們不利,還請兄長三思。”

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奸犯科諸葛瑾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六十章 良 將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一百一十四章 運蹇時乖(二合一章節)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四百七十六章 備戰春後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一千零四章 營外的埋伏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
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奸犯科諸葛瑾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六十章 良 將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一百一十四章 運蹇時乖(二合一章節)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四百七十六章 備戰春後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一千零四章 營外的埋伏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