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

範縣大宅的正廳內,天子劉協正捧着一鼎新鮮的肉湯,滋溜滋溜喝的正香。

就算是處於長身體的時候,但大清早上的就吃肉,這孩子的生活習慣也着實是沒誰了。

吃的正香甜間,卻有內侍向劉協稟報,說是陶商前來求見。

對於這位眼下正得寵的紅人,劉協自然沒有不見的道理。

少時,便見陶商進了廳內。

一見劉協吃的油漬麻花的嘴,太平公子不由的皺了皺眉,心下多少有些嫌棄。

倒不是陶商自己有多幹淨,問題是這熊孩子的飲食習慣真的是不能提倡,早飯就喝肉湯,那晌午飯時你還不得起飛了?

多年的顛沛流離,已經把這孩子身上本就沒有多少的帝王之氣磨沒了,反倒是變成了一個純純的小吃貨。

早晚也是個小圓臉。

“臣陶商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協一聽萬歲這稱呼就樂的滿臉開花。

這話真是怎麼聽怎麼舒坦。

“愛卿平身!愛卿這麼早就來朝見,莫不是有什麼要事啓奏?”

陶商深深的看了劉協一眼,突然道:“臣在冀州的探子回報,說是袁紹在接到陛下的詔書之後,立刻起馬步三軍,迴轉黎陽,轉道直奔範縣而來。至於田楷和孔融等人,已是陳兵於我徐州境內多時,轉瞬之間,便會和臣父一同抵達,共同保駕,曹操不日亦會趕來,到時候龍虎風雲會,便是陛下大展手腳,重立朝綱之時了。”

劉協一聽衆諸侯全都來了,心中不由莫名的有些小激動。

這可是多少年來都沒過的奇景了!

自打上一次關東諸侯討伐董卓之後,他們就在沒有爲朕的安危集結過。

如此看來,朕這次遷居範縣,還真可謂是震驚天下之舉!

此番能得到衆諸侯的如此重視對待,還全都是眼前這位陶太平的功勞。

劉協剛想誇讚陶商幾句,卻聽陶商忽然問道:“陛下,臣在河北的探子還帶回一個消息,說是陛下在寫給袁紹的詔書之上,曾提及要敕封爲大將軍一事,不知可有此事否?”

劉協聞言頓時愣住了。

“愛卿的探子實在是太厲害了,連朕寫給袁紹的詔書上寫了什麼都能探聽的到……真人才也,回頭也送給朕兩個使喚使喚。”

陶商聽劉協如此說,便知道馬遜所言確實是八九不離十了。

“陛下,大將軍之位事關重大,臣年紀輕資歷淺,又無尺寸之功於朝廷,貿貿然的冊封我擔任此要職,恐不服於天下。”

劉協聞言頓時一愣。

他原本以爲這件事對他陶商來說是一件驚喜,卻是萬萬沒有想到陶商對此事居然是一拒到底。

前一段時間在濮陽,賈詡深夜前往見劉協,曾對他說近期之內,陶商很有可能會乘隙奉迎他離開濮陽。

而屆時陶商若是將天子接往彭城,那則代表了陶商乃是和董卓,李傕等人一樣的奸詐之輩,絕不可信任!

但陶商畢竟有太平公子的君子之名,他若是願意讓劉協獨自立政,併爲劉協的今後設想,相助他鉗制各路諸侯,則代表此子乃是當世少有的忠臣志士,那請劉協一定要想辦法籠絡住他。

劉協當時就問賈詡,當如何籠絡住陶商?但賈詡這老狐狸卻沒有直說,而是給了劉協一個錦囊,讓他需要的時候再打開便是。

這並不是賈詡在劉協的面前故意裝高深,而是一種迂迴的心理戰術,讓年僅十三歲的劉協在一種恍惚神秘的錯覺下,感受到這個錦囊中是可以挽救漢室的妙計,從而對其深信不疑。

到了範縣之後,劉協打開了錦囊,賈詡果然在其中對天子言明,忠臣志士就一定要以高位置之,如此才能驅使他心甘情願的爲天家所用。

另外賈詡還間接的點明瞭劉協,告訴他陶商本人乃是太原王氏之婿,皇甫嵩之徒,而其弟陶應也是王允的名譽弟子。

王允和皇甫嵩的忠貞,在劉協心中是有印象的,

再加上賈詡的故作神秘,弄的這孩子對此陶商的人格深信不疑。

在這樣的深信下,劉協按照賈詡爲他設計的路,準備敕封陶商爲大將軍。

不過老狐狸終於還是有一點漏算之處。

他的諫言,是想讓劉協能夠在衆諸侯抵達範縣的時候,再冊封陶商爲大將軍,以便讓此事沒有迴旋的餘地。

問題是劉協畢竟只有十三歲,十三歲的少年比起將近五十歲的賈詡,最缺的就是沉穩。

通俗點來講,就是狗肚子裡裝不了二兩香油。

劉協憋不住,提前把事給露出來了。

面對陶商的詢問,劉協紅着臉低頭不說話。

但陶商不用他回答,僅是通過表情也大概把個中之事猜的八九不離十。

太平公子露出了一副無奈的表情,道:“陛下,臣不知道此事是不是陛下的主意,但陛下敕封臣爲大將軍,此事幸運的是臣,但以後受苦的人,卻是陛下您自己啊。”

劉協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

朕給自己冊封一個大將軍出來,怎麼還會受苦呢?這不是喜事麼?

“愛卿這話是什麼意思,朕不甚明白。”

陶商耐心爲劉協解釋道:“陛下,您若要立主於範縣獨自治政,眼下最需要的是什麼,您可知道嗎?”

劉協聞言皺了皺眉,道:“是兵?”

陶商使勁的搖了搖頭,道:“不是啊!陛下又不需要上陣殺敵,要兵幹什麼!陛下你現在最缺的是錢!”

劉協聞言又愣住了。

朕缺錢嗎?朕怎麼不覺得?

陶商掰着手指頭對劉協一樣一樣的數道:“臣給陛下算算一年內的賬本,陛下若是要在範縣獨立,日後必然得組建新朝,這臣工的俸祿和糧食,誰付賬?陛下平日裡的吃穿用度,誰付賬?陛下現在沒有宮殿居住,若是要修葺一座行宮用以居住和議事,這諾大的工程於人夫使用,誰付賬?”

劉協聽到這頓時傻了。

十三歲的孩子對錢沒啥概念,特別是他原先一直也沒親政過。

沒有了董卓,李傕,曹操這些人的供養,他好像還真就是如陶商所說,一窮二白,啥都沒有。

“可是……朕封愛卿你爲大將軍,這跟錢又有什麼關係?”

陶商長嘆口氣,道:“陛下把最大的官位敕封給了臣,諸侯們又如何能夠心甘情願的爲陛下拿錢組建新朝廷、修葺新宮殿?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鑑,陛下就是不給臣封官,臣也願意爲陛下分憂,可是其他的諸侯,卻不一定了!”

劉協聞言,頓時恍然大悟。

陶商痛心疾首的繼續道:“陛下啊,這麼多年了,對於這些諸侯,難道陛下還沒看明白嗎?在他們的眼中,爵位與利益,重於一切啊!有幾個是肯像是臣一樣,心甘情願的爲陛下拿錢辦事的?可是臣的金陵城畢竟只是小小的一郡之地,陛下有這麼多的大事要辦,臣的那點供奉,實在是杯水車薪啊!臣雖然姓陶,可這麼多錢,卻是掏不出來的。”

劉協吸了吸鼻子,語氣多少有些感動。

“愛卿啊,你真是……難得的君子啊!你爲朕考慮的這麼周到,朕以擁有你這樣的忠臣爲幸!”

陶商長作一揖,道:“陛下,這大將軍的位置,臣不能坐!陛下還是收回成命,把大將軍之位回頭賣給袁紹就是了,姓袁的是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還佔據了號稱爲天下糧倉的冀州首府,姓袁的老有錢了,讓他花錢買這個大將軍,爲陛下修建宮室,如此方爲上策也。”

劉協一聽到這,眼睛頓時有些發直。

“賣……賣官?”

陶商重重的點了點頭,道:“對啊!非常之期,需要行非常之事!當年孝靈皇帝爲了充實內府,英明果決,在西園頒佈了賣官的政策,解除了一時之急,手段可謂高明之至,今陛下欲行大事,何不仿效先帝賣官之法,如此既能讓諸侯們心甘情願的掏錢,也能充實陛下的庫府,先帝遺留下來的高招,陛下何樂而不爲呢?”

劉協仔細的沉思了一會,終於緩緩點頭道:“愛卿說的有道理,只是此事……朕卻不方便出頭去做,畢竟是把官賣給諸侯,朕有點拉不下這個臉……”

陶商急忙道:“此等拋頭露面的行商之事,當然不能讓陛下親自去做……需得派遣一個誠實守信,對陛下忠心耿耿,對衆諸侯還較爲熟悉,更不會做假賬糊弄陛下的忠臣,方纔可行……問題這個人該選誰呢?”

說到這,陶商摸着下巴開始苦苦沉思。

劉協聽完了之後,恍然的點了點頭,也仔細的思慮了一會。

少時,卻見劉協的目光落在了陶商的身上。

“陛下,您看我幹什麼?”

劉協長嘆口氣,道:“愛卿啊,你剛纔說的那些,朕思來想去,也唯有你這個大漢第一賢臣,方能代替朕行事,交給別人辦,朕不放心啊。”

陶商聞言,臉色頓時一白。

“陛下,不可啊,臣乃是外藩之臣,若行此事,豈不會讓他人指臣脊樑?況且陛下賣官的錢都是要建新朝之用,讓外人代陛下行事,萬一有人中飽私囊,豈不誆了天下?萬萬不可!”

聽了陶商的話,劉協心中極爲感動。

“愛卿啊,就衝你這麼陳懇的跟朕說話,朕就相信,你絕不會是一個會昧着良心會眯朕錢財的人!這件大事,非你莫屬,愛卿就不要推辭了!”

“陛下,此事責任重大,臣真心不能接受啊……”

“愛卿啊,你若是都不肯不爲朕分憂,朕又該去找誰呢?難道你還打算讓朕求你不成嗎?”

看着劉協那張誠懇的臉,陶商終究是無奈的長嘆口氣。

“臣願爲陛下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賣官的錢,保證不少一分一毫!”

“愛卿真是朕最賢良的臣子,朕信得過你!”

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爲內應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八百五十三章 驚人的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五百零四章 挽救歷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
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爲內應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八百五十三章 驚人的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五百零四章 挽救歷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