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北平公孫

幷州境內,樂平郡陽泉縣,李王高坐首位,其下有太史慈牛金站立,手中捧着劉虞的回信,信中講到,他們連夜行軍,只消三日便可到達太原郡壽陽城,邀李王所部一同攻城。

太史慈看完書信後又交給牛金,牛金看了半天后,撓了撓頭,也不知看沒看懂。

“大人,看來劉虞沒安好心。”太史慈忍不住說道。

“哦?”李王詫異的看了他一眼:“說說你的看法。”

太史慈向前一步,抱拳道:“這壽陽距離我們不遠,我們派兵威懾也並無不可,但他們遠來勞頓,想必不會全力攻城,而公孫瓚素來與他不合,更不會出全力,這邀我們前去攻城,恐怕是要我們做他的附庸,爲他做嫁衣,試試壽陽的深淺。”

李王一笑,指着書信卻說道:“我看這並不是劉虞的口氣,更像是公孫瓚的性格,雖然他御邊有功,但爲人實在不敢恭維。”

這公孫瓚不服劉虞的執政理念,眼紅他的功績,公孫瓚與鮮卑、烏桓進行了長達五六年的持久戰,沒有奈何,而劉虞一來採取的安撫姿態惹怒了公孫瓚,劉虞執政幽州期間,不止漢人服他,胡人對他也是心服,公孫瓚擔憂劉虞功績高於自己,多處下絆子,但劉虞一副忍讓的模樣又觸怒了他,認爲劉虞這是瞧不起他,再之後袁紹刻意挑撥等等就不一而說了。

“公孫瓚雖然掛着前將軍的頭銜,但也是一鎮太守,品秩上與大人相同,如此改換書信,就不怕觸怒大人?”太史慈臉色不瑜。

李王哈哈一笑:“你管他作甚,他連牧守一方的大員都不怕,怎會將我放在眼裡。”

李王施施然走到太史慈身邊,在他們耳邊唸叨了幾句,然後就吩咐他們自行離去。

時光荏苒,如同白駒過隙,三日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一日北方滾滾煙塵襲來,有一萬騎兵紛沓而至,所過之處大地都在震顫,就連李王也震驚的看着他們,可謂壯觀。

臨到近前才勒馬駐足,馬上一員銀甲將軍喝道:“前方可是魏郡太守李王的營帳,速速喚你們大人來見。”

李王身後的太史慈一怒,正要上前訓斥,卻被李王攔住。十八路諸侯伐董的時候,公孫瓚並沒有見過李王。

“我就是魏郡太守李王,馬上的可是前將軍北平太守公孫瓚當面?真是久仰大名。”李王弓着腰抱拳,一臉的諂媚:“早就聽聞幽州有一匹孤狼喚曰公孫氏,率領白馬騎軍大破烏桓、鮮卑二族,殺的胡人東逃西竄,當真是揚名塞北,前人所不能及。”

李王是誰,前世網絡工程師,自然語言方面很強,一頓天花亂墜的胡誇劈下去,頓時將公孫瓚弄得飄然欲仙。

公孫瓚心中雖喜,嘴上卻道:“魏郡太守?不錯,等我安頓好兵士馬匹再來聽聽你的見解。”說完撇着身後的幾人:“你們過來,好好陪着太守大人,誰敢怠慢小心我稟明州牧治你們的罪。”

公孫瓚策馬而去,一副高傲的模樣,也沒看身後幾人憋得醬紫的臉色。

“子義,速去看看宴席準備好沒,我要爲各位同僚接風洗塵。”

“在下騎都尉鮮于銀(從事鮮于輔)拜見魏郡太守。”當下兩個不似漢人的將軍向李王見禮,正是烏桓人。

“快快請起。”李王扶起二人,看向最後一人。

“東曹掾魏攸拜見太守大人。”

這時候正好太史慈前來彙報:“大人,宴席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開始。”

李王熱情的拉着幾人就向裡走,魏攸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不過很快就掩飾過去了。

“哎。”坐在大帳中,李王卻是嘆息了一聲。

果然,魏攸抱拳問詢:“大人不知爲何嘆息?”

李王神色一黯,看得一旁的太史慈咋舌不已,這變臉也太快了。

“請恕我多嘴,幽州牧劉大人勤政愛民,使得幽州苦寒之地迎來了春天,劉大人身在局中卻不知兇險,遲早會鑄下大錯啊。”

李王一副悲痛的表情,再配上低沉的聲音,幾人的心態都在跟着起伏,尤其是最後一嘆更像撓在了魏攸的心中。

“大人有何見解,但說無妨,今日權當交心朋友,入我等耳中,再無他人知曉。”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說着李王站起了身,負手站在門口,望向幽州。

“這公孫瓚好大喜功,急於求成,與鮮卑烏桓大戰數年,弄得兵卒客死他鄉,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幽州牧上任其間,愛民如子,對異域胡人也如同兄弟一般勤愛有加,但這公孫瓚狼子野心,擔憂功績被搶,恐怕已經對州牧大人懷恨在心了。”

魏攸沉思着,也不知道在想什麼,而鮮于銀兩兄弟一直瞧不起公孫瓚,更是在一旁冷笑。

李王耐心的等着,也不知過了多久,魏攸擡起頭:“如此說來,大人是要提醒我等小心公孫瓚了?”

李王雙目一肅:“非是提防,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我只是覺得公孫瓚兵不服氣州牧大人,還是上心爲妙。”

魏攸仔細看這李王,發現他雙目澄澈,不似有其他想法,這才說道:“之前公孫瓚不服管教,擅自用兵,劉大人動了怒,欲要征伐公孫瓚,但我曾勸誡大人,他還有大用,不可斬殺,否則北平一郡將會大亂,如今聽你一說,卻是留不得他了。”

李王一笑,言盡於此,知道魏攸也是見人說人話的人,稍微點明一下就好,否則過猶不及。

這時候牛金走了進來,附在李王耳邊說了兩句。

“剛纔公孫瓚來過,但是看到兵卒衣不蔽體,吃着‘草根’,又倒回去離開了。”這草根正是李王的醃菜,看起來就如老而發皺的草根。

李王點頭:“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之後幾人就攻伐壽陽城作了交流,之後就各自散去。

“魏大人。”李王叫住魏攸,將他拉到一旁。

“魏大人,你幫我瞧瞧,這是幽州牧的字跡嗎。”李王神秘的拿出了劉虞的回信,交給魏攸。

魏攸越看越氣,臉色也是不停變換:“公孫瓚匹夫,竟敢篡改州牧大人的信件,找死。”說完氣匆匆的走了。

李王輕笑一聲,看向一旁的太史慈:“走吧,我們去向公孫大人道歉。”

“魏郡太守李王,求見前將軍公孫瓚。”

來到公孫瓚的營地,自有衛士將他們攔下詢問。

“你們等等,容我去稟報。”那兵士行了一禮,李王和公孫瓚級別一樣,卻不是他們能怠慢的。

過了也就小几分鐘,自有兵士前來通傳,讓李王等人自行進去。這也看出了公孫瓚的傲慢,如果裡面住的是曹操或者劉備,此刻定然親自出來迎接。

李王沒有在意,此行正是來忽悠公孫瓚的,誰還管面子那個****?

“公孫大人,午時怎麼不見你來赴宴?”李王裝作不知,抱拳問道。

“李大人,你也知道這漠北的馬匹最是金貴,我手下粗枝大葉的弄壞了可是得不償失,所有我只好親自留下看管。”

公孫瓚正用乾草餵食馬匹,看都不看來人。

“虎牢關前,未能瞻仰將軍的風采,如今寒冬臘月,卻在幷州並肩作戰,當真是造化緣分。”

公孫瓚這才放下手中的事情,打量李王,抱拳說道。“也是,昔日虎牢關十八路諸侯扣關,你李王還是小小一介縣令,今日一見,卻已經是一郡太守,正是可喜可賀。”

“不敢不敢。”李王裝作惶恐的模樣,然後卑躬屈膝故作神秘,壓低聲音說道:“今日前來是要提醒將軍一聲,午時宴席上,魏攸喝多了向我提起過幽州牧猜忌將軍,更擔心你手握重兵會有反心,劉虞已經起了殺意。”

公孫瓚將懸在馬上的佩劍抽出,架在李王的脖子上,要不是事先打了招呼,太史慈早就架開了。

“將軍這是什麼意思?”

“劉大人牧守幽州,總攬一切兵政大全,而且大人勤政愛民,關心下屬,我作爲他帳下將軍,不說恪盡職守,但也不求有過,劉大人怎會疑心與我。”

“哈哈哈。”李王根本不怕脖子上的寒芒:“可笑將軍不辭堅牢戍邊十載,卻不知已然成了待宰的羔羊?”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步錯滿盤輸第四百七十六章 烏巢火起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王上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第五百六十二章 諸葛姐妹第五百七十三章 項羽都懵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系統的補償第三百七十八掌 兵者,詭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永遠的秘密第一百零二章 小三英,戰馬超第一百九十九章 勸降黃漢升第五十四章 賢明之勇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言愁可貴第三百九十九章 勢壓梟雄第二百七十六章 劉基暫避鋒芒第十七章 陽泉之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帝王勝敗第十九章 北平公孫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愛姬一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力戰元霸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力戰元霸第一百七十九章 貓兒聞腥第五十六章 進入潼關第二百三十章 兩枚錦囊第四章 喜獲饋贈第三百四十章 給衆女安排第一百四十章 飛燕之魅第一百八十九章 盟友自來第三百二十章 十三位巨頭第四百零一章 悲劇的徐榮第一百六十章 一氣袁紹第四百九十章 完顏宗望到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算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愛姬一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成大事者第三百九十六章 有了異心?第四百零七章 一萬人馬第五百五十七章 詭異的投石車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軍相接第四百四十七章 宴席風波第一百八十章 大宏願第四百三十九章 勢取沛縣第四百六十章 滎陽的蹊蹺第一百零六章 士氣下滑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出上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聞軍務第一百五十七章 虎威猛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殺機隱現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狹路相逢第五百二十九章 倭國的消息第十三章 義士來投第六十八章 大婚前夕第二百六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良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賈詡毒謀第四章 喜獲饋贈第三百五十八章 孔融遞交降書第三百九十五章 爲孫策設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國之皇,今世之臣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計可施第四百四十七章 宴席風波第五百七十八章 火人第八十九章 黴運和好運第一百章 小將有謀第二十九章 殘陽如血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近首陽山第四百二十三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二十五章 過分的要求第四百四十五章 清剿羌人第一百零八章 不應該出現的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逼迫劉璋第五百一十四章 對峙第八十四章 劉岱出征第五百二十二章 封禪,祭天第四百三十四章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戰驚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鐵騎交鋒第四百二十一章 奇思妙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處理難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侯有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章將軍第五十八章 軍中宴席(第二章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進的數值第一百九十一章 全能的宗望第二百五十四章 巧力羅春第二百五十二章 營口被堵第五百六十九章 資金怎麼用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十五章 周瑜定計第四百零八章 給個教訓第八十九章 黴運和好運第六十八章 大婚前夕第四百六十章 滎陽的蹊蹺第二百五十九章 荀彧的發問第三百一十九章 殺機隱現第四百七十九章 放棄虎牢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良策第四百八十七章 背刀客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步錯滿盤輸第四百七十六章 烏巢火起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王上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第五百六十二章 諸葛姐妹第五百七十三章 項羽都懵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系統的補償第三百七十八掌 兵者,詭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永遠的秘密第一百零二章 小三英,戰馬超第一百九十九章 勸降黃漢升第五十四章 賢明之勇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言愁可貴第三百九十九章 勢壓梟雄第二百七十六章 劉基暫避鋒芒第十七章 陽泉之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帝王勝敗第十九章 北平公孫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愛姬一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力戰元霸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力戰元霸第一百七十九章 貓兒聞腥第五十六章 進入潼關第二百三十章 兩枚錦囊第四章 喜獲饋贈第三百四十章 給衆女安排第一百四十章 飛燕之魅第一百八十九章 盟友自來第三百二十章 十三位巨頭第四百零一章 悲劇的徐榮第一百六十章 一氣袁紹第四百九十章 完顏宗望到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算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愛姬一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成大事者第三百九十六章 有了異心?第四百零七章 一萬人馬第五百五十七章 詭異的投石車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軍相接第四百四十七章 宴席風波第一百八十章 大宏願第四百三十九章 勢取沛縣第四百六十章 滎陽的蹊蹺第一百零六章 士氣下滑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出上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聞軍務第一百五十七章 虎威猛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殺機隱現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狹路相逢第五百二十九章 倭國的消息第十三章 義士來投第六十八章 大婚前夕第二百六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良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務來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賈詡毒謀第四章 喜獲饋贈第三百五十八章 孔融遞交降書第三百九十五章 爲孫策設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國之皇,今世之臣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計可施第四百四十七章 宴席風波第五百七十八章 火人第八十九章 黴運和好運第一百章 小將有謀第二十九章 殘陽如血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近首陽山第四百二十三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二十五章 過分的要求第四百四十五章 清剿羌人第一百零八章 不應該出現的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逼迫劉璋第五百一十四章 對峙第八十四章 劉岱出征第五百二十二章 封禪,祭天第四百三十四章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戰驚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鐵騎交鋒第四百二十一章 奇思妙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處理難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侯有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章將軍第五十八章 軍中宴席(第二章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進的數值第一百九十一章 全能的宗望第二百五十四章 巧力羅春第二百五十二章 營口被堵第五百六十九章 資金怎麼用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十五章 周瑜定計第四百零八章 給個教訓第八十九章 黴運和好運第六十八章 大婚前夕第四百六十章 滎陽的蹊蹺第二百五十九章 荀彧的發問第三百一十九章 殺機隱現第四百七十九章 放棄虎牢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良策第四百八十七章 背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