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驪山會師

徐榮面無表情的騎在馬上,跟隨着前方開路的幽州騎兵默默行軍,也不出聲問一問他們要將自己帶往何方。

任誰做了棄城而逃的將領,想必此時的心情都不會有多麼愉悅和開心吧?

昨日夜間,徐榮做出艱難的決定,率領剩餘的四千多名士兵從霸陵城的西門悄悄離開,然後沿着霸水東岸一路向北行軍,在霸水與渭水交匯的地方見到了前來接應的趙雲。

徐榮麾下僅存的這些士兵,出自當初的洛陽禁軍,被董卓劃給胡軫統率,結果胡軫心存投降之意,所以就將他們推給了徐榮,以免壞了自己好事。徐榮屬於洛陽系將領,他待這些士兵如手足,因此士兵們願意陪着他一起死守霸陵城。

趙雲知道徐榮的心情不好受,所以簡單出語勸慰幾句,便護送着他和士兵們迅速渡過渭水,然後沿着渭水北岸向東行進。

長安在西邊,趙雲向東行,自然是越來越遠。

劉和給趙雲下達的命令是營救徐榮,不是拯救長安,所以趙雲此時選擇遠離長安,前往華陰與留守潼關的公子匯合。

潼關現在有一萬部隊,其中五千是自己人,還有五千是投降之後不老實的董卓舊部。劉和本着蚊子腿再細也是肉的理念,堅決不肯放棄已經吃到嘴裡的這五千涼州老兵,所以只得留駐潼關城內將他們嚴密看守起來,免得這些傢伙鬧騰起來。

實際上,五千涼州老兵怎麼也不能稱之爲“蚊子腿”,而是一條香噴噴的雞大腿。劉和已經想好了他們的去處,等到長安事畢,就讓徐榮親自帶回幽州,讓他們去對付禍亂北方的鮮卑人和烏桓人!

這些士兵長期混在軍伍當中,將他們遣散回家種地顯然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到時候他們要麼便宜了別的勢力,要麼是爲禍地方,總之絕不會老老實實拿起農具當農民。這年頭連原本老實本分的農民都起來造反打天下了,還指望一大羣兵油子脫下軍服當農民?

若是將這些降兵全部秘密處決,姑且不論劉和能否下得去手,一旦劉和真的這麼做了,不僅會對他的聲望造成極大損害,而且今後也就不容易勸降敵軍,更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

大漢朝的人口這些年來一直是呈下降趨勢,從當初的六千萬人降到了不足四千萬,五千士兵相比四千萬雖然不算多,可將他們放在邊塞卻是一股可以保境安民的重要力量。劉和在這裡獲得五千士兵,他就可以替幽州節省五千屯田墾荒的青壯勞力,日積月累之下,也是一筆十分可觀的力量。

趙雲向東行進到緊鄰渭水北岸的下邽縣時,遇上了劉和派來的信使張逸,於是撥給張逸五百漢騎,讓他護送着徐榮麾下的一千多名步兵前往潼關。

張逸走後,趙雲和徐榮分別率領四千多騎兵和三千步兵留駐小城下邽,等待張郃率軍從潼關方向趕來與己方匯合。

等到張逸帶着人馬趕回潼關之後,劉和立即命令張郃率領四千五百名騎兵趕往下邽縣與趙雲匯合,郭嘉與之同行。

這樣一來,潼關城內就剩劉和與張逸兩人,還有一千名絕對忠於劉和的幽州漢軍騎兵,一千多名徐榮的部下,五千名依然不知道李傕和郭汜兵圍長安的涼州降兵。另外,還有一個被軟禁起來養傷的李蒙。

雖然身邊再無大將可用,但劉和卻是不太擔心自己的安危。他在馬城軍營中呆的幾個月不是白給的,如今已經掌握了指揮軍隊的基本要領,就算潼關內外發生什麼狀況,劉和有把握扛上一段時間。如果實在扛不住,到時候劉和就會果斷放棄潼關,只帶一千騎兵撤回洛陽,反正他是不會將自己輕易陷入絕境之中。

劉和入駐潼關的這段時間裡,除了吃飯睡覺,剩餘的時間都與降兵呆在一起,用他那張本該站在講臺上教書講課的嘴巴,做着瓦解敵軍的宣傳鼓動工作,雖然效果沒有徐邈那個變態厲害,但已經基本上消弭了這羣涼州降兵的戒心和隔閡,讓他們變得不那麼危險。

如今看守這些降兵的部隊人數雖然減少了一半,但涼州降兵的反抗意識也降到最低,所以一名幽州騎兵外加一名洛陽禁軍士兵看管兩名降兵還是容易的。

張郃甩掉了劉和這個“大包袱”,只用一天時間便率軍趕至下邽縣,與趙雲匯合。

已經休整完畢的趙雲立即率領一萬多兵馬南渡渭水,直奔驪山腳下而來。

一心想要返回長安找李傕和郭汜報仇的徐榮,對此十分不解,他問趙雲:“長安在西,子龍爲何率軍向南而行?”

趙雲回答:“徐將軍莫要着急,等到了驪山腳下,會有一場驚喜等着你!”

李郭聯軍攻打長安城的第七天,趙雲率衆抵達驪山腳下,在這裡他看見了李嚴,還有從未謀面的田疇、鄧海、陳貴、屈蒙,還有整整一萬步兵!

劉和當初離開南陽時無意之間留下的一顆棋子,到了今日竟然成了過河卒,就算是帶兵老手徐榮見到申息軍後,也是無法輕視。

原來,申息軍在田疇和李嚴的率領之下,先是輕鬆奪下武關,然後逆着丹水一路而上,途徑商縣、上雒,穿過藍田穀,翻越冢嶺山,然後悄悄進駐驪山腳下,靜靜等候趙雲率領的騎兵趕來會師。

雖然相對於圍攻長安的七萬叛軍而言,一萬申息軍的到來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形勢,但幽州騎兵有了申息步兵的掩護,可以發揮的作用就難以估量,絕對不會是一家一等於二那麼簡單。

按照劉和的意思,趙雲將一萬申息軍的指揮權交到徐榮手中,還將李嚴和田疇配給他充當左右軍師,這讓徐榮激動的說都不出話來。

隨同申息軍一起前來的鄧海和陳貴二人,被任命爲左右都尉,屈家少主屈蒙則被調至郭嘉身旁,向郭嘉學習運籌謀略之術。

當初在屈家塢堡最先加入申息軍的三百多名骨幹,如今都成爲軍中的頭目,他們有的被升爲軍侯,有的被升爲隊率,有的被升爲屯長,總之各有提拔擢升,於是皆大歡喜。

徐榮接過指揮權後,將一萬三千名步兵編爲四營,其中前營三千人以自己帶來的老兵爲主,頭領由軍師李嚴兼領;左營三千人由都尉鄧海統領;右營三千人由都尉陳貴統領;中營四千人由軍師田疇統領。

徐榮如此安排,等於四營士兵沒有一支直接聽從他的調遣,足見他並無私心。劉和將一萬申息軍的指揮權交給了他,他便將三千部下的調度權交給李嚴,也算是一種無聲的表態吧。

李嚴借鑑劉和當初在馬城的做法,從三千洛陽禁軍出身的老兵當中緊急挑選了五百名士兵,將他們分配到申息軍中去擔任最底層的伍長,由他們來協助什長和隊率們訓練和管理部隊,補充這支部隊欠缺的大戰經驗。

趙雲、徐榮、李嚴、田疇等人在驪山腳下迅速將部隊整編完畢之後,趙雲率領九千騎兵西進長安,徐榮率領步兵緊隨其後。

一日之後,趙雲的騎兵出現在了長安城東五里之外。城頭孤立無援的守軍看到高高飄揚的劉字大旗,一片歡欣鼓舞,心底燃起了希望。

感到後背受到威脅的李傕,立即調度兩萬步兵結成方圓陣前來堵截趙雲,結果趙雲根本就不與這支攔截的部隊過招,而是繞着長安城遠遠地兜起了圈子。

李傕和郭汜麾下的步兵根本追不上趙雲的騎兵,人數少於三五千的騎兵又無力與趙雲正面對抗,已經吃過一次大虧的飛熊軍更是躲起來不敢讓趙雲看見。

趙雲卻也不急與叛軍發生正面大戰,每天就像巡視領地的老虎一般,時而清晨率軍出現在東面的宣平門,時而黃昏率軍出現在北面的洛城門,時而夜半率軍出現在西面直城門,時而拂曉率軍出現在南面的安門。總之,每次出現的時間和地點毫無規律可言,但總能做到來去如風,讓人防不勝防。

趙雲此舉雖然對於殺敵無益,但卻給攻城的叛軍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因爲他們隨時都要提防來自身後的威脅,所以實際效果遠遠勝過了在戰場上殺死數千叛軍。同時,趙雲經常率軍出現在長安城外,也極大的鼓舞了守城的士兵的鬥志。

守衛長安城的部隊,現在缺的不是兵力增援,而是一股子死守到底的狠勁和決心。

西都長安經過大漢君臣百姓的世代經營,不僅高大堅固,而且各種防護設施極爲完備,就算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糾結十萬大軍圍攻,城內守軍只要據險死守,沒有數月時間,根本無法攻破。

歷史上李傕、郭汜的聯軍之所以攻陷長安,是因爲他們收買了呂布的部下作爲內應,讓其打開其中一道城門,引城外的叛軍入城,這才趕走了呂布,逼死王允,挾持了皇帝和百官。

如今長安城尚未被李傕和郭汜攻破,趙雲卻率領近一萬騎兵在城外來去如風,虎視眈眈,這讓一向善於用兵的李傕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甚至是危險。

李傕派人將郭汜、張濟、樊稠等將領召集到中軍大帳,一臉陰沉地說道:“城外這支騎兵來去自如,近日以來對我軍攻城已經造成嚴重干擾,若是不能儘快除去,後患無窮!”

郭汜附和說:“吾軍所帶糧草有限,若是不能儘快攻克長安,後果不堪設想。”

張濟說:“李校尉向來善於用兵,到底如何對付這支騎兵,便由你來定奪。”

樊稠說:“一切悉聽李校尉和郭校尉的吩咐!”

李傕對於大家的表態還算滿意,於是接着說道:“對付騎兵,最管用的辦法自然是以騎對騎,所以我決定抽調城外各營內的所有騎兵,組成一支騎兵大軍,等到那廝再次率軍出現時,一路追殺上去,讓他見識一下我們涼州鐵騎的厲害!”

郭汜跟着說道:“我完全同意李校尉的計策,希望大家不要藏私,將本部騎兵全都貢獻出來,一切以大局爲重!”

張濟說:“我營內有四千騎兵,這次全都獻出來。另外,我推舉從子張繡擔任先鋒,專門對付趙雲。”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李傕最終將各方勢力麾下的騎兵抽調出來集中到了一處,合計有一萬五千餘騎,由他親自指揮,猛將張繡出任先鋒,王方和李桓分爲左右騎都尉。

PS:爲了一直支持着南道的COCORO書友的兩章催更票,南道子夜不睡覺來更新!

第124章 慎重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06章 後患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288章 處置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15章 屈家塢堡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341章 默契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4章 超級驚喜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37章 遼東行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303章 大棋局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344章 鎮胡碑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367章 謠言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344章 鎮胡碑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6章 組團忽悠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84章 走馬上任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475章 常平倉第136章 分官咯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21章 公子練兵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70章 離間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493章 天正道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64章 考校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
第124章 慎重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06章 後患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288章 處置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15章 屈家塢堡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341章 默契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4章 超級驚喜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37章 遼東行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303章 大棋局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344章 鎮胡碑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367章 謠言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344章 鎮胡碑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6章 組團忽悠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84章 走馬上任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475章 常平倉第136章 分官咯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21章 公子練兵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70章 離間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493章 天正道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64章 考校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