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

鮮于銀和韓珩順利歸來,沖淡了廳中原本有些沉悶的氣氛,劉虞面帶微笑對李敏說道:“李郡守,你雖在河東辭官離去,但自稱草民似乎有些不妥吧?”

作爲河東郡的太守,李敏之名與當初的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濟北相鮑信、汝南太守孔伷、北海相孔融、東郡太守喬瑁等人可是齊名的,劉虞作爲曾經的皇室宗正,自然是認識李敏其人。

李敏知道劉虞性情溫和,於是也笑着答曰:“此時我自稱草民並不算錯,若是來日大人給安排了職務,我便自稱下官好了。”

廳中衆人於是會意的大笑,都對李敏的直截了當表示欣賞。

劉虞轉頭看着劉政,問道:“子謙可是漢室後裔?”

劉政一臉激動地點頭,回答:“大人明鑑,草民確是漢室宗親。”

劉虞又說:“嗯,既然來了幽州,今後便安心做事,爲光復漢室盡一份心力!”

“政必謹記今日大人教誨,不敢懈怠!”

劉虞最後看着太史慈,說道:“太史壯士雄壯魁梧,可願爲吾兒效力?”

太史慈高聲答曰:“幸得公子垂青,願爲公子出生入死!”

劉虞點頭表示讚許,然後對鮮于銀說道:“明輝,你們這一路上顛簸勞累,先帶大家下去安頓休息一番,今夜本官在府中設宴爲諸位接風洗塵!”

“多謝大人!”衆人紛紛向劉虞致謝,然後隨鮮于銀離去。

公孫紀剛纔把劉虞氣個半死,原本心裡十分爽快,忽然看到鮮于銀出去一趟又爲劉和帶回來好幾個可用之人,好心情頓時徹底不見,暗中琢磨着通過什麼手段趕緊將這個重要的消息送給公孫瓚。

鮮于銀將李敏一家暫時安頓在自己府中,然後又將劉政和太史慈安頓到鮮于輔的府中,這樣倒也不會厚此薄彼。

當日夜裡,一向節儉的劉虞在府中大擺筵席,邀請州中官吏和城中士族家主赴宴,鄭重地向幽州上層介紹了李敏、劉政和太史慈的到來。

劉虞這麼做,很大程度上是爲了替遠在馬城的兒子壯聲勢,同時也是向外界傳遞他們父子之間毫無嫌隙的信息。

宴席過後,意猶未盡的鮮于輔又將鮮于銀拽到自己府中,還將剛剛搬進來的劉政和太史慈一起喊上,接着再喝一頓。

酒熱耳酣之際,鮮于輔將話題扯到了日間公孫紀帶回來的那些風言風語上,詢問鮮于銀說道:“明輝兄,返回薊城的路上可曾聽到什麼不利於公子的傳言?”。

鮮于銀於是將他們一上岸就宰了泉城五十名巡邏遊騎的事情說了出來,表示自己一直在趕路,沒有留意這方面的事情。

鮮于輔聽了之後大呼痛快,還咣咣地敬了太史慈三大碗酒。

劉政心細,詢問鮮于輔到底都有些怎樣不利於公子的傳言,鮮于銀於是一邊罵,一邊將公孫紀帶回的謠言向三人細說了一遍。

原本還心情大好的鮮于銀不等鮮于輔說完,直接將酒碗砸在地上,怒道:“休要讓我抓到幕後炮製這些謠言的雜碎,否則我一定要將他千刀萬剮,爲公子的清譽正名!”

第二日清晨,薊城西門剛剛開啓,鮮于銀便騎着戰馬一陣風般衝了出去,在他身後還跟着韓珩、劉政和太史慈三人。李敏的年紀較大,原來的官職也不低,這次來薊城又屬於預料之外的“添頭”,所以暫時不會前往馬城,而是留在薊城等候劉虞的正式徵辟。

這日,距離公子在馬城開展“大練兵”活動已經過去一個半月,劉和有了魏攸、劉惠、劉放、徐邈和慕容平等人的協助,在處理各項事務上輕鬆不少,已經將軍事訓練這一塊完全放手,而是專心琢磨如何安置流民,如何組織農民抓緊時間春耕,如何從各郡大戶手中徵用他們控制的私兵。

前幾年,各地黃巾作亂,從冀州、青州和幷州方向合計有一百多萬流民涌入幽州,雖然被劉虞統統接納,但因爲人數太過龐大,加之劉虞控制的地盤有限,所以安置的雜亂無章,只是做到了不讓這些流民餓死,並未做到真正的安居,更談不上什麼樂業。

這些流民當中有一大半被各縣的豪族以極低的代價招進了田莊和塢堡,成爲他們的傭客、附徒、部曲、甚至是奴隸。

所謂傭客,就是失去了自己土地的“賣傭而播耕”之人。傭客從身份上講屬於僱農,他們沒有土地或土地很少,因爲生活所迫,不得已給田莊主當僱工。傭客在人身上是自由的,同田莊主之間沒有嚴格的隸屬關係,可以自由遷徙。

所謂附徒,是在東漢後期出現的人口類型,一般包括貧困的宗族成員,地位下降的食客,失掉土地後投靠田莊的僱傭關係的僱農和租佃關係下的佃農等外族之民。附徒在法律上仍然是國家的編戶齊民,不可以像奴婢那樣自由買賣,有承擔國家賦稅徭役的義務。但是,因爲時局動盪,許多附徒實際上已經不向國家納稅服役。

所謂部曲,是和附徒在漢末同時出現的一種人口類型。隨着戰亂的加劇,許多田莊主建立自己的軍隊營地,將一部分身強力壯的附徒變爲武裝農民,這樣一來可以防止田莊內的農民反抗,二來可以抵禦外來侵襲,久而久之,大的田莊就成爲稱霸一方的割據勢力。三國時期很多大家族都有成千上萬的部曲,其中有名的便有東海糜竺家族、譙縣許褚家族、廣陵陳登家族、臨淮魯肅家族等等。

所謂奴婢,就是奴隸,他們毫無人身自由,像牛馬一樣,是主人家的“畜產”或“資財”,可以隨意買賣、任意打殺,而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一百多萬人口可不是小數目,這既是幽州的一個大包袱,同時也是幽州的一筆大財富,關鍵就看主政者如何將這筆巨大的人口資源盤活用好。

劉和早就對盤踞在幽州境內的衆多豪族大戶看不順眼了,但他也清醒地認識到以目前自己所控制的力量,根本無法進行一場徹底深刻的“土地革命”,很多事情還必須依靠豪族大戶,所以他只能想辦法採取不太明顯和過激的辦法,一步一步削弱豪族大戶們手中控制的武裝力量,解放被這些大族控制的過剩勞力,讓這些人口最終變成手工業者和擁有土地的自耕農。

經過反覆思考,劉和最後還是無奈地發現,除了由自己出面來當幽州最大的地主之外,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目前日益嚴峻的土地兼併問題,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救處於死亡線上的衆多流民。

不過,這也是必然的結論。貌似封建社會中的皇帝便是國家最大的一個地主,在他下面再分出大小不等的各層地主,還有平民、僱農、手工業者、奴隸等等。劉和不當大地主,別人就會從他手裡搶地盤、搶百姓,這是個不進則退的“零和”遊戲。

劉和目前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在他的努力下,可以解決幽州百姓的吃飯問題,不要出現人吃人的慘劇,也不要出現手無寸鐵的百姓被軍閥驅趕在軍隊前面充當肉盾和擋箭牌的悲劇。

至於消除奴隸階層,開啓民智,限制豪族大戶的擴張,這些事情太高深,劉和暫時不想去思考,也沒有精力去思考。

校尉府長史劉惠建議劉和可以通過覈查人口,丈量田產的方法查清幽州的無主之地,然後將這些田地統統收歸州郡,最後由郡縣出面將這些田地租給流民耕種。

校尉府主記劉放建議劉和向歠仇水上游派兵修築屯堡,將外長城以北、彈汗山以東的大片土地從鮮卑人手中奪回來,然後安置流民進行耕種。

劉惠的辦法等於是節流,劉放的主張是開源,打的主意都是土地,都有一定風險,但可行性都很高。

覈查人口,丈量田產,勢必會引起一些大戶豪族的不滿,但按照大漢律法,每隔幾年都應該這麼做一次,所以反彈的力度不會太大,畢竟劉和手裡攥着的幾萬兵馬也不是吃素的。

向歠仇水上游、彈汗山以東的地域開拓,必然要防備鮮卑人的騷擾侵襲,可謂風險重重,但回報也會非常豐厚。這種做法,就等於是劉和利用手中軍隊出去搶土地,而且搶的還是外族的土地,不僅會極大鼓舞幽州士民百姓的信心,也能鍛鍊軍隊。

校尉府門下督徐邈提出的建議更誘人,也更兇殘,那就是直接讓各縣大戶向邊城駐軍繳納“保護費”,誰要是不交,直接讓願意內附的數千鮮卑俘虜充當惡人,挨個上門去“討賬”。反正幽州西北有四百多裡的長城,隨便放開一個口子,就能讓這些鮮卑俘虜來來回回地走上一趟,到時候黑鍋就讓軻比能來背。

幾人聽完徐邈的建議之後,當時那個汗啊,都在想徐邈這貨好歹也是薊城大族公子,怎麼會想出這樣一個被人戳脊梁骨的“絕戶計”來?

劉和沒有同意徐邈的提議,但卻由此啓發想到了如何逼迫各地豪族大戶們交出一部分私兵和部曲的辦法來。他決定在代郡和上谷兩地試行士兵“預備役”制度,要求各縣豪族大戶必須報備一批私兵作爲縣裡的預備役兵源,在農閒之時集中進行訓練,在戰時則由縣裡的都尉統一負責指揮,共同守城和對抗入侵的敵人。

劉和這個辦法,比徐邈的主張溫和不少,既不向豪族大戶們另外加收“保護費”,也不問他們要田產地稅,而且還是打着保衛縣鄉的旗號,遇到的阻力肯定會減弱不少。

只是,真等戰事來臨時,若是劉和需要調動這些預備役士兵離開本縣作戰,誰敢在這種要命的關頭說個“不”字?

PS:又到週末啦,南道祝大家週末愉快,順便求幾張推薦票!

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63章 公子犯二第10章 豈能無信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493章 天正道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85章 勾結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98章 重任第481章 借糧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137章 遼東行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269章 愁婚第435章 陰溝裡翻船第4章 超級驚喜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205章 勸農詩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68章 以禮服人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77章 謀定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83章 子龍威猛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64章 考校第123章 大掃除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345章 合圍第17章 大俠之威第254章 送禮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248章 北訪(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10章 豈能無信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51章 興族方略三江感言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59章 嫌隙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349章 隱真示假
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63章 公子犯二第10章 豈能無信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493章 天正道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85章 勾結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98章 重任第481章 借糧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137章 遼東行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269章 愁婚第435章 陰溝裡翻船第4章 超級驚喜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205章 勸農詩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68章 以禮服人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77章 謀定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83章 子龍威猛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64章 考校第123章 大掃除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345章 合圍第17章 大俠之威第254章 送禮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248章 北訪(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10章 豈能無信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51章 興族方略三江感言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59章 嫌隙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349章 隱真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