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

趙雲只帶着兩名親兵便進了雍奴城,倒是令王鬆和劉放等人鬆了一口氣,同時也對趙雲高看了一眼。

這是個文尊武卑的時代,趙雲能得文士出身的王鬆和劉放高看一眼,可不容易。

王鬆在府中設宴,請趙雲上坐,又請縣中官吏一起作陪。趙雲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坐了下來,接受衆人的敬酒,然後又逐一回敬過去。

王鬆問:“不知趙都尉這次來雍奴,需要籌集多少糧草和軍資?”

趙雲答曰:“保底的數目是與去歲雍奴上繳州里的相同,若是王縣尊能體諒州里的難處,儘量多的提供一些糧草軍資,雲返回薊城之後,自然會向大人彙報此事。”

王鬆點點頭,面露難色說道:“按理來說,如今太傅大人在北方對鮮卑人用兵,本縣理應盡力支持纔是,然則前些時日公孫將軍麾下都尉田楷和別部司馬劉玄德率軍從雍奴經過,已經從縣裡徵走了高於往年五成的糧草,如今可以交給趙都尉的糧草恐怕難以湊齊保底的數目。”

趙雲面色平靜地看着王鬆,說道:“本都尉獲悉田楷南下冀州時,走得甚是匆忙,不知當時他從哪裡來的時間,在雍奴收集了超過往年五成的糧草?”

王鬆被趙雲這話問的一窒,急忙解釋說道:“田都尉雖然走得匆忙,但劉司馬卻留下一員小將,專門負責在本縣督糧,等到徵夠了數目,這才押送着糧隊南下而去。”

趙雲聽到王鬆不止一次的提起劉備,心裡有些疑惑,問道:“不知這員小將叫什麼名字?”

劉放在一旁回答說:“啓稟趙都尉,劉司馬留在雍奴督糧的這員小將名曰田豫,正是城外田家堡人氏,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所以對於今歲雍奴的糧食收成非常熟悉,因此督糧的事情辦得十分堅決徹底,敝縣爲了自保,不敢有所欺瞞。”

趙雲聽說劉備留在雍奴督糧的人是田豫,心中釋然,依然臉色平靜地對王鬆說道:“田豫此人,本都尉在劉玄德帳前曾經見過數面,是個清儉約素之人,有他負責督糧,確實難纏。”

王鬆心裡一陣嘀咕,心道田豫雖然難纏,可跟你比起來,還是差着火候。

“既然王縣尊如此爲難,本都尉也不好逼着你向縣裡的百姓加重負擔,那便按照去歲一半的數目辦理吧!”趙雲經過一番思慮,淡淡地說道。

王松本來已經咬牙做好了再挨一刀的思想準備,咋聽趙雲忽然改口,只要一半數目的糧草和軍資,頓時大喜,急忙恭維說道:“趙都尉時刻心繫黎民百姓,真乃義士也!”

趙雲擺手,說道:“王縣尊不必替雍奴百姓謝我,要謝也該是我家公子。雲出薊城時,大公子再三叮囑,一定要體恤各縣百姓疾苦,不可擅自加重百姓的負擔。既然雍奴百姓多向奮武將軍繳納了五成的糧草,我們便少收五成好了。”

座中大小官吏見趙雲說的煞有介事,於是紛紛感念起尚在薊城的劉和公子來。其實,趙雲離開薊城時,劉和只交待他見機行事,快去快回,還真沒說過體恤百姓這麼上層次的話來。

王鬆卻是不知,趙雲如此輕易的改口,卻跟他接到的命令有關。劉和派給趙雲的任務裡面,本來就沒把雍奴當成徵糧的重點,趙雲抱着“有棗沒棗打一竿”的心態前來雍奴,如今可以輕鬆募到一批糧草,也就不會真的跟王鬆計較了。

趙雲心裡清楚,如果自己黑着臉緊逼王鬆,估計雍奴縣裡咬緊牙關真能如數上繳糧草,但無疑會給百姓身上增加沉重的負擔,所以便自己做主,直接降低了雍奴上繳糧草一半的數目。

定下了需繳糧草的數目,席間原本有些壓抑的氛圍一掃而空,衆人活躍起來,紛紛又向趙雲敬酒。

劉放看似無意地問道:“最近從冀州那邊傳來一條軼聞,皆言趙都尉是大公子以一國之地從奮武將軍麾下換來的,不知果有此事?”

對於趙雲而言,劉放這個問題看似隨意,其實不好回答。趙雲若是否認,則有自貶之嫌,而且這事日後傳到劉和耳朵裡去,也容易產生誤會;趙雲若是當場承認,則有自誇之嫌,雖然成就了劉和愛惜人才的美名,卻讓自己落下一個妄自尊大的名聲。

然而,趙帥哥就是趙帥哥,不僅人長得帥氣,腦子反應更是迅速,他很快就回答了劉放的問題。

“承蒙公子錯愛,雲心中時常惴惴不安。每每念及此事時,公子便會笑曰:‘吾以國士待子龍,何愁天下仁人志士不來投效?’方纔入城之時,吾已託王縣尊將《納賢告示》張貼出去,諸位不妨仔細一觀,由此可見公子惜才愛才之心!”

趙雲這個回答,謙遜而又得體,一句“承蒙公子錯愛”,既承認了事實,又不顯得張狂,足以引得座中官吏士人們好感,而隨後的話,更是替劉和道出了心聲,順帶的還對《納賢告示》做了很好的“推銷”。

劉放聽了趙雲的回答,心中頗爲意動,於是又問:“不知雍奴事了之後,趙都尉下一步將往何處去?”

趙雲回答:“北方戰事日緊,此地事了,吾將立即前往安次縣!”

劉放建議說道:“雍奴此去安次,有六十里路程,趙都尉若是押送着糧隊而行,則需時至少兩日。鄙人建議趙都尉不妨委派放心之人,直接將雍奴糧草裝船後逆流而上,直接從灅水走,如此一來,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節省人力”。

趙雲聽完劉放這番話,心中大爲意動,覺得面前這個年輕的文士是個胸有才華之人,值得爲公子招攬一番。

“子棄先生之言,甚爲可行!有道是‘一事不煩二主’,既然辦法是你想的,本都尉便將此事委託於你,不知可否?”趙雲一臉誠懇地對劉放說道。

劉放繞來繞去地說了這麼多,心裡自然就是等着趙雲這句話,不過他不能立即就答應下來,這樣顯得太過猴急了一些,對老主子王鬆也不夠尊重。劉放有些猶豫地說道:“一切還憑縣尊大人定奪。”

王鬆的年紀已過四旬,正是人生當中不惑的時候,他在城門口時就察覺劉放盯着《納賢告示》反覆的看,後來更是頻頻向趙雲敬酒,還不時問這問哪,現在更是主動替趙雲謀劃起來,哪裡還不知道劉放的心思。

對於劉放此人,王鬆是真心的器重和喜歡的,但他也知道劉放胸有大志,不是自己這個小小縣令便能留得下來,於是笑着說道:“既然趙都尉有此請求,本縣自當鼎力相助。只是還請子棄離開雍奴時,別忘了將城門口那張告示一併揭了去,不然過不得幾日,本縣手下的官吏便要跑個乾淨了!”

王鬆這番話說的風趣,頓時引得廳中一陣會心的笑語。

酒宴到了這裡,皆大歡喜,差不多也到了散去的時候。不想有個小吏見劉放要去薊城投靠大公子,頓時也動了同往的心思,於是大聲對趙雲說道:“啓稟趙都尉,雍奴其實可以如數上繳糧草!”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這不是當面打縣令王鬆的臉麼?這不是擺明了要與全縣官員和豪紳大族爲敵麼?這貨想要在趙雲面前表現,也太過了吧?

王鬆黑着臉看着那個小吏不語,劉放一臉的愕然,只有趙雲依然面帶微笑,朝那小吏點頭說道:“還請足下詳細道來。”

那位小吏有些忐忑地向王鬆和衆人作揖行禮,急忙解釋說道:“諸位千萬不要誤會,我向趙都尉提的建議絕對不是加重縣裡百姓負擔。雍奴城外有幾處塢堡,每年將大量的糧食囤積在堡內,到了青黃不接之時便高價出售給附近的百姓,而有的窮苦百姓爲了度日,只得將田產抵押賣出,如此一來,這些塢堡日見勢大,越發的變本加厲!”

“卑職覺得不能坐視這些塢堡坐大,繼續橫行鄉里!趙都尉勇武不凡,如今又帶着千騎而來,不如好好敲打一番,將他們巧取豪奪而來的糧草資財充作軍資!”

小吏這番話說完,王鬆的臉色好看了一些,劉放則是若有所思地看着趙雲。

趙雲心想這次來雍奴還真是頭痛,這羣傢伙怎麼接連給自己出難題呢?先是王鬆和劉放出語試探自己,接着這個不知名的小吏又給自己出了個“殺富集糧”的主意,如果稍微決策不慎,都可能影響到後續的催糧任務。

衆人見趙雲自入城以來,第一次將劍眉擰了起來,頓時不敢說話,靜靜地等候着趙雲的決定。

片刻之後,趙雲說道:“關於那幾個塢堡的事情,本都尉以爲此時不易強取,如今全州上下需要保持同心,協力防禦北方鮮卑的入侵纔是頭等大事。煩請王縣尊即刻派人出城向這幾家塢堡曉以大義,若是他們願意資助州里一些糧草軍資,本都尉會一一記下,回頭懇請州里頒下褒獎的公文,傳遍各縣;若是他們不肯答應,也不強求,但卻不能在這緊要的時候繼續逼迫鄉里百姓!”

“這位縣吏能以大局爲重,不顧個人安危,向本都尉仗義執言,精神可嘉!明日你便與子棄從雍奴同行,本都尉會留下一百名騎士護衛你們的安全!”

趙雲的這番決定,既不示弱,也不用強,始終是站在整個幽州的大局去思考和決策。更爲難得的是,他在顧全大局的同時,還不忘記保護一個敢於直言的小小縣吏,這份睿智和冷靜,令人欽佩。

PS:大雪紛飛,滿地打滾的求推薦啊!

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5章 張網以待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481章 借糧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436章 勸說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344章 鎮胡碑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97章 危急關頭第62章 追趕第136章 分官咯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123章 大掃除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7章 子龍往事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77章 謀定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152章 強硬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10章 豈能無信第87章 子龍督糧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40章 雞飛狗跳第70章 如此打臉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9章 坐地分贓第269章 愁婚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60章 信都會盟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152章 強硬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203章 環環相扣(中)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302章 添油加火
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5章 張網以待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481章 借糧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436章 勸說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344章 鎮胡碑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97章 危急關頭第62章 追趕第136章 分官咯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123章 大掃除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7章 子龍往事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77章 謀定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152章 強硬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10章 豈能無信第87章 子龍督糧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40章 雞飛狗跳第70章 如此打臉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9章 坐地分贓第269章 愁婚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60章 信都會盟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152章 強硬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203章 環環相扣(中)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302章 添油加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