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變法

當夜,敖烈放下了手上所有的事物,陪同着家人共進晚餐。

劉虞坐在主位之上,敖夫人坐在劉虞的身旁,劉虞的右手邊坐的是蔡邕,蔡琰依偎着蔡邕,孫尚香卻依偎在蔡琰的身邊,敖烈則是坐在敖夫人和孫尚香之間。

現在,敖烈已經知道爲什麼孫尚香會出現在後院之中了。當初回到幽州之後,敖烈讓賈詡安排孫尚香的食宿問題,賈詡思來想去,總覺得把孫尚香一個女兒家安排到軍營中頗爲不妥,於是賈詡自作主張,悄悄找到蔡琰,請求她讓孫尚香住進內院。但是以賈詡的老謀深算,自然不會把孫堅強迫敖烈娶孫尚香之事告訴蔡琰,只說孫尚香的孫堅的女兒,在戰場上救了敖烈一命,此次前來幽州,是爲了跟在華佗身邊,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療。

誰料孫尚香這個女霸王和他大哥孫策的性子一樣,喜歡直來直去,見到蔡琰沒超過一天,就把自己的心事全部告訴了蔡琰,蔡琰感動於孫尚香捨身爲敖烈擋下毒箭,再加上蔡琰心地善良又單純,不但接受了孫尚香,還把孫尚香帶到了敖夫人那裡,幾日相處下來,敖夫人對孫尚香也頗爲喜歡,於是就有了敖烈進入後院時看到的那一幕。

原本一直對孫尚香之事難於啓口的敖烈,見到母親和妻子都已經知道了,也就不再隱瞞,當下把和孫尚香從相識到相知,以及孫尚香在沙縣一戰中,奮不顧身爲自己擋下毒箭和後來爲孫尚香輸血的情況,一一詳盡的說了出來。

說完之後,敖烈緩緩站起身來,向着父母、岳丈和妻子各自行了一禮,又說道:“並非是某用情不專,實在是孫太守相迫甚急,某又不能不顧及尚香的名節。因此心中十分爲難。現在說了出來,心中舒服多了。此事,全憑父母大人裁定。”

坐在敖烈身邊的孫尚香,臉上帶着緊張,悄悄地看向了劉虞,她生怕劉虞會說出不同意的話來。劉虞爲人清廉剛正是出了名的,窮其一生也只娶了敖夫人一個妻子。所以孫尚香十分擔心劉虞的態度,有些忐忑的攥着衣角,顯示着她內心中的不安。

劉虞擡頭看了孫尚香一眼,忽然笑了:“尚香乃是當時奇女子,於情於理,爲父都沒有拒絕這樣好兒媳的理由啊。親家。你說呢?”蔡邕嘆息着說道:“老夫也沒有意見,只是恐怕要委屈老夫的掌上明珠了。”

蔡琰嬌羞的拉了蔡邕一下,不依的說道:“父親,您說什麼呢,尚香妹妹救了夫君一命,就是救了琰兒一命,琰兒哪裡還有可委屈的地方呢?”

劉虞笑道:“那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來了。尚香。你就暫時住在後院之中,待你年滿十六歲,就給你們完婚。不過,烈兒,齊人之福已經是極限,今後不許你在娶妻了,免得冷落了爲父的兩位好兒媳。”

“他敢!”蔡琰和孫尚香同時薄嗔輕怒的說道。二女聽到對方和自己說的話完全一致,忍不住相識一笑。各自遞出一支素手,相互交纏着握在了一起。

看到二女結成了統一戰線,劉虞笑哈哈的說道:“齊人之福果然不是那麼好享受的啊。”

蔡邕的更是簡單直接:“烈兒,你完了……”

一頓飯,在輕鬆愉快且充滿溫馨的氣氛中結束,當夜,敖烈回到了許久未曾踏入的臥房中。看着蔡琰在半明半滅的燭火下,嬌羞無限的脫去外衣換上睡袍的時候,敖烈再也無法按捺心中最原始的衝動,探出兩支魔爪。抓向了蔡琰玲瓏有致的胴體,惹得蔡琰迸發出一陣陣撩人的"shen yin"……

次日一早,敖烈精神煥發的來到大堂,見到麾下文武早已等候在堂中了。等到敖烈坐穩了身體之後,諸葛亮手捧一份絹冊遞了過來:“主公,這是文和先生、文若先生、子敬先生和亮等數十人編訂的新法,請主公過目。”

敖烈伸手接過絹冊,認真的看了起來。絹冊內的合衆人之力新制定的律法,相當規整,而且覆蓋面極廣,幾乎除了已經沒法在改進的軍中令九禁十八斬之外,其他各個方面都有涉及。結合幽並二州的具體情況,做出了因地制宜的相應政策。

其中比較突出的地方,分別體現在農事、商業和州內治安上。在農事方面,衆人集思廣益,推出了屯田制度,根據幽並二州內大量良田被荒廢的情況,制定出招募流民、租借農具等一系列的合理政策;在商業方面,削弱了大漢開國以來重農抑商的方針,鼓勵商人來境內經商,並制訂出比較低廉且合理的抽稅制度,針對那些沒有店鋪的商人,諸葛亮等人還提出修建一條新的街道,專供來往商人買賣交易,並將建成的鋪面低價租給信譽可靠的商販;在治安方面,將以頗具法家意味的律法來約束人民,對盜竊搶劫殺人等重罪,制定了相當嚴格的條款,這將有效地遏制因長年和異族交戰而形成的剽悍民風,讓普通民衆能夠做到令行禁止,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看完了手上的絹冊之後,敖烈陷入了沉思的狀態。堂下衆人誰也不敢打擾他,使大堂陷入了沉靜之中。

良久,敖烈緩緩睜開了雙眼,開始對新編律法做着修改:“屯田制在加一條,百姓用自家耕具的,每年只需上繳三成糧食;租用官府耕具的,則上繳四成。商業方面,把租金定的在低一些,幽並地處偏遠,又連年遭受異族入侵,不讓那些商人們嚐到甜頭,他們是不會來的,等到大局逐漸穩定之後,在相應的提高租金。另外,還要在加強一下對民間鹽鐵的控制,鹽和金屬這兩樣物資,必須要掌控在咱們自己的手中。”

隨着敖烈的拍板,他麾下各個文臣謀士在接下來的數日內,暫時放下了手中的一切事物,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編訂新律法的行列中來。新的律法之所以被稱之爲新,自然是針對舊有律法而言的。在幽並二州境內,不存在足以影響時局的世家望族,因此新的律法,廢除了很多士族階層所擁有的特權,以面向大衆、服務民生爲宗旨,以維護敖烈的統治權、大力發展幽並生產力爲中心,經過三次修改之後,最終敲定了下來。

新的律法被統稱爲幽並都督令,囊括了農商軍政等各個領域。每個領域的律法,又有各自的別稱。如,軍中的律法,就叫做軍中令,含九禁令十八斬;農事上的律法,叫做屯田令,含具體條款二十四條;限制民間鹽和金屬的律法,叫做鹽鐵令,含十八條詳盡的規定……整個都督令,共有各類條款一百三十六條,比之原來數以千計的律法,精簡了許多,並且十分有針對性,讓普通民衆便於理解、接受,在經過大力的宣傳,假以時日,幽並二州內將不會再有法盲的存在。

新的律法推行出去之後,贏得了民衆的一片讚譽之聲。對於普通的民衆而言,他們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能不能安穩,自己的錢袋是否充足。現在敖烈制定出的都督令。讓他們感到心中無比的踏實,每個人都陷入了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之中。敖烈在幽並二州內的聲望,再次拔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都督令正式施行之後,敖烈上表劉協,把改制之事詳細的寫進了奏摺中。劉協很快對敖烈做出了回覆,讓敖烈放手施爲,並把薊郡改名爲燕京,升級爲備用都城。於是,改名後的燕京,繼長安、鄴城、臨淄、宛城和成都五大備用都城之後,成爲了大漢第六個備用的都城。

劉協之所以會把薊郡改名爲燕京,也是受到了敖烈的影響。在此之前,敖烈曾數次在劉協的面前提起過,薊郡地處燕趙中心,久後必定會成爲經久不衰的大城市。至於敖烈爲何會如此篤定的這樣認爲,那就得歸結到敖烈是穿越者的緣由上了。燕京,在後世那可是歷經數個朝代的都城,是繁榮昌盛的國際化大都市,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各種便利的條件。

爲了促使都督令的推行,敖烈還在幽並大都督府中,專門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名爲監察處,專職負責新律法的推行和監督,維護新律法的威嚴。並把經過師父王敖老祖和師叔童淵初步訓練成型的暗影部隊,併入監察處,或明或暗的散佈在燕京城中及四周,隨時探聽境內的各種動向。賈詡以司馬之職,暫時代領監察處首席長官的位置,李儒作爲副手,一邊協助賈詡處理各種事物,一邊進一步訓練暗影成員。

同時,敖烈還責令魯肅對燕京進行擴建,讓燕京的城防和規模,達到備用都城的規格。並在擴建後的城中,選擇一條新的街道,專供城中百姓和往來商販進行買賣。期間,敖烈親自在燕京城內的東南,選擇了一個風景宜人的地方,作爲即將開辦的學院地址。在整個的建設過程中,王渾被調令過來,協助魯肅進行整體的規劃和具體的建設。敖烈還把後世一些帶有特色的建築,畫成圖紙交到他們的手上,力求把燕京,打造成一個兼防禦與宜居、雄壯與優美於一體的大都市。

第388章 攝政王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286章 袁紹的反應第285章 先拔頭籌第320章 奮勇爭先第331章 波濤暗涌第278章 龐統獻計第405章 再次賣主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417章 曹操的決定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478章 金戈鐵馬(三)第215章 用糧草釣魚(二)第102章 東風破、百花殘(一)第298章 血戰洛陽(三)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319章 距離產生美第46章 洛陽來使第255章 挺進大漠第183章 一鳴驚人第72章 招賢納士第453章 誰是誰的菜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8章 惡戰第217章 匯合呂布第459章 交州歸漢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221章 平定中部鮮卑第295章 樂極生悲第20章 歸心第286章 袁紹的反應第289章 瘋狂的袁紹第149章 王允獻貂蟬第467章 暗影疏香第397章 三線開戰(一)第34章 擒賊擒王第283章 祭師出征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151章 爭端乍現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415章 放虎歸山(三)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22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226章 袁術稱帝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227章 孫策崛起(一)第90章 遼西危局第449章 恩威並施第480章 金戈鐵馬(五)第251章 決戰烏桓山(一)第153章 鬥陣!第374章 劉備稱王第474章 氣吞山河第332章 撕破僞裝第17章 路遇王敖第424章 圍城十日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19章 定親第490章 決戰官渡(五)第321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第57章 毒士賈詡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298章 血戰洛陽(三)第396章 火力全開第328章 兼而有之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42章 再收虎將第38章 請君入甕第383章 讓勇氣飛(三)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379章 最後一詔第153章 鬥陣!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355章 不歡而散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320章 奮勇爭先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433章 鷹視狼顧第471章 喪家之犬(三)第445章 千里之外第22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57章 毒士賈詡第289章 瘋狂的袁紹第71章 巧遇臥龍第25章 倒履相迎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37章 全軍覆沒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7章 金絲葉第482章 大混戰
第388章 攝政王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286章 袁紹的反應第285章 先拔頭籌第320章 奮勇爭先第331章 波濤暗涌第278章 龐統獻計第405章 再次賣主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417章 曹操的決定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478章 金戈鐵馬(三)第215章 用糧草釣魚(二)第102章 東風破、百花殘(一)第298章 血戰洛陽(三)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319章 距離產生美第46章 洛陽來使第255章 挺進大漠第183章 一鳴驚人第72章 招賢納士第453章 誰是誰的菜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8章 惡戰第217章 匯合呂布第459章 交州歸漢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221章 平定中部鮮卑第295章 樂極生悲第20章 歸心第286章 袁紹的反應第289章 瘋狂的袁紹第149章 王允獻貂蟬第467章 暗影疏香第397章 三線開戰(一)第34章 擒賊擒王第283章 祭師出征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151章 爭端乍現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415章 放虎歸山(三)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22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226章 袁術稱帝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227章 孫策崛起(一)第90章 遼西危局第449章 恩威並施第480章 金戈鐵馬(五)第251章 決戰烏桓山(一)第153章 鬥陣!第374章 劉備稱王第474章 氣吞山河第332章 撕破僞裝第17章 路遇王敖第424章 圍城十日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19章 定親第490章 決戰官渡(五)第321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第57章 毒士賈詡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298章 血戰洛陽(三)第396章 火力全開第328章 兼而有之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42章 再收虎將第38章 請君入甕第383章 讓勇氣飛(三)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379章 最後一詔第153章 鬥陣!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355章 不歡而散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320章 奮勇爭先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433章 鷹視狼顧第471章 喪家之犬(三)第445章 千里之外第22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57章 毒士賈詡第289章 瘋狂的袁紹第71章 巧遇臥龍第25章 倒履相迎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37章 全軍覆沒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7章 金絲葉第482章 大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