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波濤暗涌

“看看吧,你們都看看吧,敖烈竟敢威脅某,是可忍孰不可忍,還說什麼劉備是狼子野心,以某看,他敖烈纔是最大的野心家!”漢中太守府中,張魯用怒不可遏的聲音咆哮着說道,一邊咆哮,一邊把敖烈寫的書信扔在了地上。

張魯手下的第一謀士閻圃走過去把敖烈的書信拾了起來,認真仔細的觀看了一遍,然後又把書信交到其他人手中,讓衆將官傳閱。

“主公。”另一位張魯十分倚重的謀士楊松說道:“敖烈被天子親封爲燕王,觀其種種舉動,倒也不似大奸大惡之人,不過這封書信寫的毫不客氣,威脅之意躍然紙上,以某看來,主公大可不必理會,但也不必出兵,讓敖烈和劉備殺個你死我活,我們坐山觀虎鬥,豈不美哉?”

對楊松的話,閻圃立刻表示贊同:“主公,正該如此。我軍的實力比起燕軍和荊州軍,都是略有遜色,眼下只是受地理之勢的限制,敖烈和劉備不能把全部人馬調動到東川來罷了,這就給我我們左右逢源的機會,我們應該保存實力,先讓他們兩家決個勝負再說。”

其實閻圃和楊松一向是不對盤的,閻圃爲人正直,而楊松貪財好色,這兩人很少有意見統一的時候,但是在漢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之時,這兩人卻站到了同一條戰線上。這兩大謀士的意見達成一致,帶動的張魯麾下其他將官也都是紛紛附和,表示支持這兩人的觀點。

張魯沉思了一會兒,同意了兩大謀士的意見,然後坐下身子,提筆給敖烈寫了一封回信,信中大概意思是願意聽從燕王的忠告。暫不出兵攻伐西川,以免讓劉備有可乘之機。張魯還在信中提出一點要求,如果劉備出兵攻伐東川,希望敖烈以大義爲重。帶兵前來救援。在這封信中。張魯的語氣極爲客氣,任誰也想不到。他在接到敖烈的書信伊始,是那麼的憤怒。政治家的嘴臉,在張魯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解釋。

議會結束,張魯揮手讓衆將官退出大堂。楊松的弟弟楊柏悄悄來到楊松身後。看看四下無人,低聲問道:“大哥,你是怎麼想的?那劉備不是派人來給大哥送了許多財寶,讓大哥教唆主公出兵西川嗎?爲何剛纔在議會時,大哥竟然反其道而行之?”

楊松伸手比劃了一個噤聲的手勢,轉頭又向四周看了一遍,確定周圍無人。這才陰沉着臉說道:“你想死嗎?這裡是什麼地方?竟敢議論這樣的事?有什麼事回家再說。”受到了楊松的訓斥,楊柏立刻一縮脖子,一言不發的跟在楊松身後,一路回到了家中。

進入自家的府門之後。楊松給楊柏使了個顏色,兄弟二人向着書房走去。來到書房,關好房門,楊松這纔開口說道:“二弟,不是爲兄說你,小心駛得萬年船,咱們暗中做的買賣,是不能宣諸於口的,否則,遲早會掉了腦袋!”

楊柏連忙說道:“是是是,大哥教訓的是,小弟記下了。”看到楊柏知道錯了,楊松的臉色這才鬆弛了下來,然後悠然的說道:“劉備何許人也?當初投效劉表,卻逼得劉表暴病身亡,他劉備卻乘機佔據了南部荊州四郡,狼子野心可見一斑。現今又入川來勾搭劉璋,早晚必將益州據爲己有,可笑劉璋昏庸闇弱,引狼入室猶然不知。若沒有敖烈橫插一腳,咱們把劉璋賣給劉備,倒也沒什麼,但是敖烈的到來,咱們卻不能那麼做了,咱們賣主,就是爲了求榮,他劉備出的價錢,還遠不足以讓咱們賣掉張魯的。東西兩川雖有爭鬥,但卻是脣亡齒寒之勢,咱們要是貪圖那點蠅頭小利,把西川賣給了劉備,東川也就失去了依靠,敖烈若果真進兵東川,咱們勢必死無葬身之地啊。”

楊柏聽了楊松的解釋之後,這才恍然大悟的說道:“原來是這樣啊,那咱們以後該怎麼辦?”

楊松目光陰沉的看向天花板,低沉的說道:“奇貨可居啊,咱們手裡有寶貝,還怕賣不出好價錢嗎?誰出的價錢高,咱們就把東西兩川賣給誰。你去派人通知劉備,現在事情有變,敖烈已經駐紮到武威了,若想張魯出兵西川,讓劉備再送這個數過來,少一個子兒,這事絕無可能辦成。”一邊說着,楊松一邊緩緩伸出了五根手指。

楊柏一愣,隨即小聲問道:“讓劉備再送五百斤黃金?”楊松扭頭怒視向楊柏,喝道:“五百斤黃金就能買走東西兩川嗎?你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是五千斤!告訴劉備,一口價,絕不還價!你這個蠢貨!”

正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敖烈駐軍武威郡的消息,同樣傳到了成都。劉璋連忙召集衆臣,商議敖烈到底有何意圖。在益州的官員中,不少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認爲益州是天府之國,歷來引人覬覦,凡是帶兵來到益州的,不分青紅皁白,一律被這些人認爲是想要謀取益州。所以,相當一部分官員,對敖烈這位天子親封的燕王,一點好感都沒有,認爲敖烈一定是來謀取益州的,奉勸劉璋不要放敖烈入川。

有固執的人,就一定會有變通的人,法正就在變通的行列中,他站出來對劉璋以及衆將官說道:“主公,諸位。先前讓劉備入川,某曾極力勸阻,最後劉備依然還是入川了,那個時候,可沒聽諸位說劉備入川是來謀取益州的啊,爲何敖烈一來,諸位就如此的竭力反對呢?論名望,敖烈是漢室宗親,是天子親封的燕王,而劉備卻已經被革除出宗親行列;論實力,敖烈雄踞北方六州,現今又拿下了涼州,地盤何止是劉備的十倍:論品行,敖烈屢屢力挽狂瀾於即倒,其心志日月可鑑;而劉備卻趁劉景升病重之際,謀篡了荊州。這兩人相比,孰高孰劣,一目瞭然,某實在不明白爲何諸位對劉備推崇備至,卻偏偏對敖烈,畏如蛇蠍呢?”

“法孝直(法正的字)此言差矣!正因爲劉備出身毫末,羽翼未豐,纔可以爲我所用,相反,敖烈就像是一尊下凡的大羅金仙,實力遠在我益州之上,豈是我等可以操控的?我等只爲去除張魯之患,一切考慮都應在這個角度出發,其他的方面,和我等並無相干!”頑固派的龐義站出來反駁着法正。

隨着兩人的辯論,劉璋麾下的官員逐漸涇渭分明的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以法正爲代表的變通派,其中包括黃權、王累、張鬆、張任、嚴顏吳班、吳懿、張嶷、張翼等名望頗高的二十幾位文武大臣,另一派則是頑固派,其中代表人物有許靖、張肅、孟達、高沛、楊懷等四十餘人。有趣的是,變通派的張鬆,是頑固派張肅的親弟弟,這兄弟二人竟然分處兩個派系之中。除了這兩派之外,還有一些不發表任何意見的大臣,其中有劉巴、秦宓等官職並不顯赫的人,這些人大多是專長於某一方面,比如劉巴就善於管理錢財,秦宓善於觀察日月星相,顯然兩派的討論,並不是他們喜歡參與討論的話題。

兩派的爭吵讓劉璋頓時感到頭疼無比,大聲喝道:“好了!都住嘴吧!現在討論這個沒有任何意義!本府是讓你們來討論敖烈此番前來的目的的,不是讓你們比較他和劉備誰更優秀的!”

見到劉璋動怒,兩派人這才停止了爭論,安靜了下來。片刻之後,黃權站出來說道:“主公,某以爲,敖烈此番前來,其本意不外乎兩點,其一,爭奪漢中;其二,限制劉備。而這兩點,對益州均是有利無害,因此某建議,對敖烈,不如不聞不問,任其發揮。”

法正立刻附和道:“正是如此!敖烈此番只帶了不足五萬的兵力,對益州根本構不成任何威脅,而涼州初定,他想要在涼州抽調人馬,也絕非一時半刻便能做到的,以此推斷,敖烈絕難在一年之內,對益州形成真正的威脅,這一點,敖烈自己想必也是心知肚明,絕不會做以卵擊石的愚蠢舉動,出兵來犯益州,更何況,敖烈是漢室宗親,論起輩分還是主公的子侄輩,以下犯上的罪名,他敖烈可承擔不起。”

黃權和法正的推斷,已經無限接近事實,不但讓變通派的人大點其頭,甚至就連頑固派的人也不得不認可。說到本質上,這兩派只是政見不同,但他們的本心都是爲了維護益州的統治,對內或許會有爭吵,但是對外,他們卻是齊心協力,一致對外的。

“好吧,那就任由敖墨寒去吧,散會。”劉璋對黃權、法正的推斷深信不疑,揮手結束了這次議會。

另一邊,葭萌關內,劉備也正在和龐統商量着敖烈的目的,得出的結論和黃權、法正的推斷相差無幾,對此,劉備很是惱怒,每次敖烈都會出現在最關鍵的時刻,阻擋自己更進一步的夢想,但是在龐統的勸說下,劉備還是無奈的接受了這樣的結果,取消了出兵東川的打算,安心在葭萌關經營起來,眼下劉備的當務之急,不是攻打東川,而是儘快在益州境內站穩腳跟,這纔是長久之計。

第446章 麒麟喚夜(一)第70章 拜將封侯第193章 大鬧鄴城(三)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436章 惡戰不休(三)第9章 義結金蘭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65章 短兵相接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52章 八方來賀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336章 失魂落魄第181章 返回幽州第468章 驅虎吞狼第152章 針鋒相對第405章 再次賣主第309章 以假作真第156章 誰說歌姬無情義!第272章 堅辭不受第370章 兄弟想見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267章 封狼居胥(三)第327章 喜訊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1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四)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48章 漢中爭奪戰(六)第234章 風雲際會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117章 天怒人怨第373章 喜訊頻傳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81章 損人不利己(一)第228章 孫策崛起(二)第158章 束手就擒第227章 孫策崛起(一)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140章 射術的較量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9章 義結金蘭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258章 連敗誘敵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390章 魏王曹操第416章 美人計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419章 奸雄難過美人關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80章 血殺再揚威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37章 惡戰不休(四)第30章 龍爭虎鬥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127章 奔赴酸棗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34章 擒賊擒王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43章 天子詔書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325章 南柯一夢第188章 何去何從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120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第33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392章 不世奇才第306章 勇冠三軍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120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324章 血濺七步第436章 惡戰不休(三)第58章 更上層樓第355章 不歡而散第207章 一戰而定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5章 生財之道第160章 恩斷義絕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441章 棄車保帥第446章 麒麟喚夜(一)第403章 收服白毦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
第446章 麒麟喚夜(一)第70章 拜將封侯第193章 大鬧鄴城(三)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436章 惡戰不休(三)第9章 義結金蘭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65章 短兵相接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52章 八方來賀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336章 失魂落魄第181章 返回幽州第468章 驅虎吞狼第152章 針鋒相對第405章 再次賣主第309章 以假作真第156章 誰說歌姬無情義!第272章 堅辭不受第370章 兄弟想見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267章 封狼居胥(三)第327章 喜訊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1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四)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48章 漢中爭奪戰(六)第234章 風雲際會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117章 天怒人怨第373章 喜訊頻傳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81章 損人不利己(一)第228章 孫策崛起(二)第158章 束手就擒第227章 孫策崛起(一)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140章 射術的較量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9章 義結金蘭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258章 連敗誘敵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390章 魏王曹操第416章 美人計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419章 奸雄難過美人關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80章 血殺再揚威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37章 惡戰不休(四)第30章 龍爭虎鬥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127章 奔赴酸棗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34章 擒賊擒王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43章 天子詔書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325章 南柯一夢第188章 何去何從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120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第33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392章 不世奇才第306章 勇冠三軍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120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324章 血濺七步第436章 惡戰不休(三)第58章 更上層樓第355章 不歡而散第207章 一戰而定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5章 生財之道第160章 恩斷義絕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441章 棄車保帥第446章 麒麟喚夜(一)第403章 收服白毦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