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逃離徐州

寄居在徐州的劉備,得知袁術僭越稱帝、劉協下詔書徵召各路諸侯討伐袁術之後,把自己關在房間中想了一個晚上,反覆思考着自己如何才能從中獲得利益。當初,張闓在劉備的唆使下護送曹操的父親曹嵩,誰料張闓半路反水,沒等到兗州境內,就把曹嵩全家老小數十口盡數斬殺了,讓劉備借刀殺人的計劃化爲泡影,還給徐州招來了曹操這個強敵。

從那以後,劉備就日夜思考着怎麼才能逃離徐州,還不能損害自己的名聲,免得落下貪生怕死的罵名。劉備清楚,陶謙胸無大志,一旦曹操率兵來攻打徐州,陶謙是一萬個擋不住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劉備可不想和陶謙一起死在徐州。但是自從進入徐州的這兩年,劉備無時不刻不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裝的時間久了,甚至連自己都以爲那就是自己的本性了,更是在廣大的徐州居民心中,留下了仁慈寬厚的公衆形象。如果在徐州爲難之際,讓劉備逃離徐州,劉備的名聲就算是毀了。

這次袁術稱帝,讓心機深沉的劉備看到了機會,經過一夜的思考之後,劉備決定向陶謙借兵去征討袁術。劉備明白陶謙是一定不會親自出徵的,他必需要留在徐州,以防曹操前來征討,另一方面,劉協的詔書已經遍佈天下,如果身爲徐州牧的陶謙不派出人馬前去討伐袁術,又實在是說不過去,劉備認爲,陶謙一定會象徵性的派出一隊軍馬去征討袁術。那麼,劉備的機會就來了,他完全可以主動請纓。領取這個任務,由自己率兵去征討袁術,那樣的話,劉備既能從陶謙手中得到一隊人馬,又能名正言順的離開徐州。避免和陶謙玉石俱焚的下場,這可是一舉兩得的美事啊。

第二天,一夜未睡的劉備,抖擻起精神,一大早就來到陶謙的府中,求見陶謙。見面之後。劉備稍微寒暄了幾句,然後單刀直入的說道:“明公,天子發佈詔書,號召各路諸侯討伐僭越稱帝的袁術,未知明公作何打算?”

陶謙聞言,愁眉苦臉的嘆息了一聲。用蒼老的聲調說道:“玄德啊,先些日子張闓殺了曹操之父,曹操勢必不肯善罷甘休。老夫若是離開徐州,以曹操的謀略,一定會趁着徐州空虛的時機,派軍前來攻打徐州,因此。老夫絕不能在此時離開徐州。可是,天子的詔書中,態度很是堅決,老夫又不能不從,兩難啊,兩難啊……”

見到陶謙和自己心中猜測的想法一樣,劉備連忙藉機說道:“明公是萬不能離開徐州的,否則境內將士、子民將會人心浮動,再也無力抵抗可能前來攻打徐州的曹操。備建議明公,可派麾下一上將軍。率領一隊人馬前去討伐袁術即可。只是,明公派出的統帥,一定得是當世名士才行,否則,會有別有用心之人。說明公是在敷衍天子詔書。”

陶謙聽着劉備的話,開始時心存疑慮,聽到一半的時候,眉頭漸漸舒緩,顯然是認爲劉備的話很有道理,可是聽到最後,陶謙舒展開的眉頭,不知不覺間又皺到了一起。帶着一絲苦澀的笑意,陶謙開口說道:“玄德啊,你在徐州的時間也不短了,你覺得在徐州境內,誰人稱得上是當世名士呢?”

劉備心中暗自滿意陶謙的配合,事情已經在按照劉備的設想穩步發展了。當下,劉備假意說道:“糜竺、糜芳二兄弟,雖然是商賈出身,但也是明公帳下的幕僚,可堪此任否?”陶謙搖着頭嘆息道:“這二人經商、治政都算得上是郡守之才,但若是行軍打仗,實在是勉爲其難了。”

自己推薦的兩人被否定之後,劉備心中更加歡喜了,他就要是要這種效果,把徐州境內有名望的人一一列舉出來,然後讓陶謙一一否定,最後,劉備再來個毛遂自薦,請纓帶兵出征,藉機離開徐州。

“那,陳元龍聰明機智,可擔此重任否?”劉備裝作思考的樣子,繼續推薦着根本不可能勝任的人選。陳元龍就是陳登,徐州下邳人士,是徐州的名士,元龍是他的字。陳登少時出任縣令,因政績出衆,深的民心,後來被陶謙任命爲典農校尉。他的父親陳珪也是徐州的名士,字漢瑜。無論是陳珪還是陳登,父子二人的專長都是治理郡縣內政,和帶兵打仗根本就不沾邊。因此,陶謙還是搖了搖頭,否定了劉備再次的推薦。

平心而論,徐州在漢代,本就算不得人傑地靈之地,有才能的人極少,再加上陶謙胸無大志,一心只爲守住徐州,一些胸懷大志的人也因此離開了徐州,改投他處。綜合這兩個原因,導致陶謙的部下根本就沒有行軍打仗的大將。

又先後說出幾個人的名字之後,劉備看到陶謙一如自己意料之中的那樣,均是搖頭拒絕,劉備認爲時機已經成熟了。於是,劉備擺出一副慷慨激昂的神色,對陶謙說道:“明公,雖然天子受小人矇蔽,革去了備這一支宗脈,但是不管怎麼說,備始終是漢室宗親,怎能坐視袁術如此猖狂?如果明公相信劉備,備願借兵數千,前往江淮和袁術決一死戰!”

陶謙哪裡知道劉備的真實想法?他還以爲劉備是在激憤於袁術自立,同時宅心仁厚的一徐州着想,這才毛遂自薦,甘願領兵數千去和袁術拼死一戰呢。不明就裡的陶謙感動的幾乎都要掉下眼淚來了:“玄德啊,你的苦心,老夫自然是明白的,可是現在徐州根本就不可能拿出大軍去和袁術開戰啊,最多隻能抽調五千人馬,那樣的話,不是讓你去送死嗎?老夫怎能爲了徐州,眼睜睜看着你去送死呢?”

劉備裝作感激涕零的樣子,上前一步握住了陶謙的雙手,把殺手鐗使了出來,流着淚說道:“明公,劉備自入徐州以來,深受明公厚恩,徐州子民在明公的治理下,人人安居樂業,徐州可以沒有劉備,但是不能沒有明公啊,備願意代替明公,去和袁術一戰,無論成敗,都算是報答明公的厚恩了,請明公准許!”

劉備的眼淚,一直以來,都是他最爲犀利的武器,可以說上到八十歲的老人,下到八歲的孩童,只要是通人情世故的,絕少有人能逃過劉備的眼淚攻勢。陶謙也不例外,反握住劉備的雙手,被劉備的眼淚和話語感動的一塌糊塗,哽咽的說道:“玄德啊,宅心仁厚啊……也罷,老夫便與你五千精兵,代老夫走上一遭。記住,一旦戰事不利,即刻返回徐州,不可因一時意氣,而陷入險境啊。”

返回徐州?這次藉着討伐袁術的名義,就是要離開徐州,劉備怎麼會在返回徐州呢?返回來做什麼?等着曹操大軍攻來,和你陶謙玉石俱焚,一起做曹操的刀下之鬼麼?心裡雖然這樣想,但是劉備的臉上一點也沒表現出來,反而哭的更厲害了,大有爲陶謙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架勢。

在陶謙府中出來之後,劉備臉上的悲傷瞬間消失不見了,緩緩露出一個陰謀得逞之後的微笑,然後帶着一絲惶急的心情,快馬加鞭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剛一進門,劉備就急不可耐的呼喊道:“雲長、翼德,速速整軍!”正在院子裡對練的兄弟二人,聽到劉備的呼喊之後,張飛一挺手中蛇矛,怒道:“大哥,是不是曹操殺來了?來的正好,看俺戳他一萬個透明窟窿去!”

劉備上前扯住張飛,搖頭說道:“曹操沒來,是咱們要代替陶使君,率領五千精兵奉天子詔去征討袁術了。”聽到劉備的解釋之後,張飛怒氣更盛了:“原來是要去打袁術啊,那更好了,這個袁術狂妄自大,竟敢自立爲天子,俺一定要戳他一萬……兩萬個透明窟窿!”

關羽和張飛都是頂天立地的好漢子,早就看不慣袁術那副囂張跋扈的樣子了,自從聽說袁術僭越稱帝之後,張飛就天天嚷嚷着要去殺了袁術。關羽雖然不像張飛那樣,每天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但他心中對袁術的恨意,也是無法掩蓋的。當即,關羽冷哼了一聲,隨即說道:“大哥,稍後讓三弟去整軍,某現在到徐州大營中,親自去挑兵!明日一早,咱們就出發!”

與此同時,曹操親率五萬大軍踏上了征討袁術的征途。這次出征,雖然曹操沒想着能夠依據擊潰袁術,但必要的準備還是要做到位的,因此,剛剛組建成軍的精銳部隊虎豹騎和虎衛軍,都被曹操帶在了身邊,再加上三萬名精壯,共同組建成了這支討伐袁術的大軍。爲了表示對天子的尊重和重視,曹操麾下的大將盡出,夏侯惇、夏侯淵兄弟,曹洪、曹純等宗族兄弟,于禁、李典等外姓大將以及謀士程昱和鬼才郭嘉,都跟隨着曹操一同出征。

在臨出征之前,曹操悄悄叫過留守兗州的曹仁,讓他時刻注意徐州的動向,一旦徐州也分兵討伐袁術的話,就讓曹仁和荀攸、戲志才商量,可擇機對徐州用兵。爲此,曹操特意把樂進和曹休留了下來,作爲曹仁的副手,並告訴曹仁,必要時刻,可以以曹操的名義,動用鎮守在青州的臧霸所部,聯合攻打徐州。(未完待續。。。)

第170章 血色歸途(二)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153章 鬥陣!第440章 奔射!第57章 毒士賈詡第260章 是真還是假第461章 雙雄歸附(二)第51章 敖烈大婚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18章 拜師第404章 噩耗!還是噩耗!第78章 幽州鉅變第375章 劉協的尊嚴第416章 美人計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337章 天降異象第279章 寶馬的盧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242章 問君何所願第365章 張飛醒來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477章 金戈鐵馬(二)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294章 鹹魚翻身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8章 惡戰第138章 西涼錦馬超第158章 束手就擒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379章 最後一詔第416章 美人計第382章 讓勇氣飛(二)第15章 再遇佳人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337章 天降異象第253章 決戰烏桓山(三)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303章 兵者詭道第43章 天子詔書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40章 約法三章第186章 燕京學府第295章 樂極生悲第268章 封狼居胥(四)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65章 短兵相接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388章 攝政王第104章 東風破、百花殘(三)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491章 大決戰(上)第2章 漢末重生第326章 大賞羣臣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483章 大巧不工第206章 半渡而擊之(二)第278章 龐統獻計第159章 裡應外合第73章 拔刀相助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415章 放虎歸山(三)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59章 豪氣干雲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44章 三年之後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119章 敖烈的決定第238章 袁術的末路(三)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132章 溫酒斬華雄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366章 抉擇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10章 雄踞中原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334章 戰死雒城第469章 喪家子犬(一)第274章 成立監察處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69章 秘寶現世第191章 大鬧鄴城(一)第395章 風起雲涌(三)第404章 噩耗!還是噩耗!第238章 袁術的末路(三)第214章 用糧草釣魚(一)第72章 招賢納士第15章 再遇佳人第147章 士族的力量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
第170章 血色歸途(二)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153章 鬥陣!第440章 奔射!第57章 毒士賈詡第260章 是真還是假第461章 雙雄歸附(二)第51章 敖烈大婚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18章 拜師第404章 噩耗!還是噩耗!第78章 幽州鉅變第375章 劉協的尊嚴第416章 美人計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337章 天降異象第279章 寶馬的盧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242章 問君何所願第365章 張飛醒來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477章 金戈鐵馬(二)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294章 鹹魚翻身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8章 惡戰第138章 西涼錦馬超第158章 束手就擒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379章 最後一詔第416章 美人計第382章 讓勇氣飛(二)第15章 再遇佳人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337章 天降異象第253章 決戰烏桓山(三)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303章 兵者詭道第43章 天子詔書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40章 約法三章第186章 燕京學府第295章 樂極生悲第268章 封狼居胥(四)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65章 短兵相接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388章 攝政王第104章 東風破、百花殘(三)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491章 大決戰(上)第2章 漢末重生第326章 大賞羣臣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483章 大巧不工第206章 半渡而擊之(二)第278章 龐統獻計第159章 裡應外合第73章 拔刀相助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415章 放虎歸山(三)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59章 豪氣干雲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44章 三年之後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119章 敖烈的決定第238章 袁術的末路(三)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132章 溫酒斬華雄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366章 抉擇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10章 雄踞中原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334章 戰死雒城第469章 喪家子犬(一)第274章 成立監察處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69章 秘寶現世第191章 大鬧鄴城(一)第395章 風起雲涌(三)第404章 噩耗!還是噩耗!第238章 袁術的末路(三)第214章 用糧草釣魚(一)第72章 招賢納士第15章 再遇佳人第147章 士族的力量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