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殺雞儆猴

程昱告辭而去,曹‘操’卻將鍾繇留了下來,書房內,曹‘操’負手緩緩踱步,他今天並沒有派人去請鍾繇,鍾繇是自己過來,當然另有事情,而且曹‘操’也知道鍾繇爲什麼來找自己。

鍾繇慢慢喝茶,心中略略有些忐忑,他感覺曹‘操’已經知道自己爲何而來,如果是這樣,恐怕崔林之事就不是曹丕擅自所爲了,鍾繇心中一陣陣寒意,如果真是曹‘操’同意,崔林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這時曹‘操’停住腳步,似乎在自言自語道:“剛纔程軍師說得很對,我是該和劉備聯繫,利用劉備來牽制劉璟,或許比江東效果更好。”

說到這,曹‘操’回頭瞥了一眼鍾繇,緩緩道:“就煩請軍師辛苦跑一趟‘交’州如何?”

鍾繇半晌嘆道:“多謝魏公保全之恩!”

曹‘操’會意地笑了起來,鍾繇果然很練達,‘洞’悉自己的心思,他又略略沉‘吟’片刻道:“有些事情不是軍師想的那麼簡單,我固然不希望曹魏再發生內訌,但用崔林做文章,也並非只是爲了世子之爭。”

鍾繇默默無語,曹‘操’又嘆了口氣道:“權力鬥爭是很殘酷的事情,尤其在權力‘交’接之時,我只想在餘年能順利把權力‘交’接,不希望再變成袁本初第二,望軍師能理解。”

鍾繇輕輕點頭,“微臣能理解!”

曹‘操’欣慰笑道:“你明白就好,好了,我們再談談如何與劉備合作之事吧!”

..。。

回程的馬車慢了很多,鍾繇望着大街上的人來人往,心中卻在想着曹‘操’對他說的話,‘出丁令能否執行下去,事關曹魏生存大計,如果出丁令失敗,那麼曹魏必將會步江東後塵,我希望在剩下的時間內把出丁令推行下去。’

..。

‘有些事情不是軍師想的那麼簡單,我固然不希望曹魏再發生內訌,但用崔林做文章,也並非只是爲了世子之爭!’

鍾繇微微嘆息一聲,他終於明白曹‘操’爲什麼要對崔林下手了,世子之爭只是表象,更深的意圖卻是要推行出丁令,清河崔氏是天下名‘門’,家族擁有大量土地和佃奴,崔林又是繼楊彪後的士族領袖,拿崔林開刀,無疑爲推行出丁令起到了殺‘雞’儆猴的效果。

可是.。真正擁有大量土地的卻是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曹‘操’不從本族入手,卻拿士族開刀,怎麼能讓天下人心服,這隻會將士族更加推向漢國。

鍾繇心中很惆悵,他根本不看好曹‘操’的改革,一個改革光靠權術,而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是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又能理解曹‘操’的苦衷,曹魏軍隊被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控制,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又怎麼會去觸動這兩個家族的切身利益。

鍾繇不由想到劉璟,他沒有龐大的家族作爲後盾,在某種情況下,這又何嘗不是好事,沒有家族利益羈絆,很多事情就容易得多,或許這就是劉璟同樣在土地改革上比曹‘操’成功的緣故。

“老爺,先回府嗎?”馬車走到十字路口,一名家丁打斷了鍾繇的思路。

鍾繇想了想道:“先去軍署,另外你回去告訴夫人,我明天要出遠‘門’,讓她現在就準備行裝。”

馬車調頭,向不遠處的軍署駛去。

鍾繇辦公所在的軍署全稱叫做大將軍府,也是曹軍的最高指揮軍衙,和曹丕管理政務的丞相府平行,目前曹丕雖然得到了一點軍權,但那只是後勤、募兵以及軍屯等等,而軍隊真正核心的軍隊調動權和將軍任免權以及軍令虎符都依然牢牢控制在曹‘操’手中。

大將軍府平時由三位軍師坐鎮,處理各種日常事務,有時候曹丕也會過來,由於程昱年事已高,他已不過問政務,主要由鍾繇和劉曄兩人負責大將軍的日常運轉。

明天鍾繇要代表曹‘操’出使‘交’州,曹‘操’指定主簿司馬朗來暫時接手他的事情,他需要把手中的事務和司馬朗做個‘交’接。

馬車剛剛在軍署前停下,便一名身材極爲魁梧之人從大‘門’衝了出來,直奔鍾繇的馬車,十幾名家丁嚇得手忙腳‘亂’,一齊拔出戰刀。

“住手!”

鍾繇一聲喝喊,叫住了魯莽的家丁,他已認出向自己馬車走來之人,正是前將軍、豫州大都督夏侯惇,他見夏侯惇面有怒容,便拉開車簾笑道:“元讓是幾時回的鄴都?”

夏侯惇剋制住心中的怒火,向夏侯惇施一禮,“我今天一早剛回鄴都,軍師身體可好?”

“還好吧!剛剛去見了魏公,得了一件新差事,我可能要出一趟遠‘門’了。”

夏侯惇一怔,這個時候鍾繇居然要出去,他連忙問道:“軍師要去哪裡?幾時回來?”

鍾繇看了看兩邊‘侍’衛和家丁,微微笑道:“這裡不是說話之地,請到我官房一談。”

夏侯惇跟隨鍾繇進了官房,兩人坐下,鍾繇便道:“魏公今天讓我出使‘交’州,和劉備建立聯繫。”

夏侯惇頓時急了,“現在世子爲打壓異己大興文字獄,軍師卻在這個關頭要去‘交’州,植公子豈不是要滿盤皆輸?”

鍾繇暗暗嘆息,傳言說曹氏家族支持曹丕,夏侯氏則支持曹植,現在看來傳言果然不假,連夏侯惇都赤膊上陣爲曹植奔‘波’了,看來他們的‘交’情確實非同一般。

鍾繇沉思片刻道:“今天我因爲崔府被查抄之事去向魏公求情,但現在我改變主意了,我決定明天就出發去‘交’州,我也奉勸元讓立刻返回許昌,沒有魏公的准許,元讓擅離職守,這會被人抓住把柄,不要再錯下去了。”

“爲什麼?”夏侯惇沉聲問道。

鍾繇知道夏侯惇雖是武將,卻極爲‘精’明,想隨口應付他,幾乎不可能,鍾繇只得嘆口氣,語重心長道:“我只告訴元讓一句話,最近發生的事情,魏公都知曉,崔林之事也並非世子之爭那麼簡單,而是和出丁令有關,聽我一言,元讓立刻回許昌,不要再捲進這件事中來。”

夏侯惇明白了鍾繇的意思,如果自己觸怒了魏公,恐怕出丁令就會輪到自己頭上,那時世子趁機落井下石,自己軍權就難保了,他心中嘆息一聲,起身施禮道:“多謝軍師提醒,我這就返回許昌。”

..。。

就在夏侯惇返回鄴都沒有多久,曹丕便接到了消息,他立刻命人找華歆前來商議,華歆已被曹‘操’任命爲‘侍’中,這也是曹‘操’對曹丕的妥協,合‘肥’之戰中,曹丕承擔了戰敗的責任,被免去五官中郎將之職。

作爲對曹丕的補償,曹‘操’重用了曹丕的幾大心腹,任命華歆爲‘侍’中,王朗爲郎中令,吳質爲大理寺卿,又加封曹真爲中堅將軍、淮北都督。

這實際上是加強了曹丕的權力,也是爲了平穩‘交’接權力做準備,但對於曹丕而言,他最渴望的軍權卻一直得不到,曹丕也沒有辦法,他只能用另一種手段攫取軍權,那就是與掌軍權大將‘交’好,尤其使曹氏家族,曹仁、曹真、曹休等人更是曹丕拉攏的重中之重。

爲他們謀取利益,爲他們擴大軍權,以獲得他們的堅定支持,而對於支持曹植的夏侯家族,曹丕則不遺餘力打擊,利用他手中權力縮減糧草供給,降低補充兵源的質量,‘精’壯新兵送去徐州及青州,而老弱新兵則送去許昌和太原等等,諸如此類。

現在曹丕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爲曹真謀取豫州大都督之職,現在曹真守淮北及譙郡一帶,已經屬於豫州的範圍了,但軍權依舊遠遠不如夏侯惇,在合‘肥’戰役結束後,曹仁便向曹丕委婉提出這個想法,可以把夏侯惇調去冀州,而讓曹真坐鎮豫州,便可豫、徐、青三州連爲一片。

對於曹丕而言,把夏侯惇調走,便使曹植沒有了軍隊支持,消除了最大隱患,再用曹真去監視並控制曹植,那他曹丕的世子之位就徹底坐穩了。

調走夏侯惇既可以強化和曹氏家族的聯盟,又能削弱曹植的勢力,可謂一舉兩得,曹丕也極爲賣力推動此事,兩次向父親提出調夏侯惇爲冀州大都督,但他父親卻沒有任何反應。

但今天曹丕聽聞夏侯惇擅自來了鄴都,他意識到或許這是個機會,便立刻將華歆找來商議。

華歆是權術高手,對權力鬥爭有極高的天賦,他也是曹丕的軍師,這次建安七子被抓事件,以及崔府被抄,都是他一手策劃。

他知道該怎麼掌握分寸,該如果循序漸進,他見曹丕急於扳倒夏侯惇,便勸他道:“殿下不要急於求成,夏侯惇在軍中地位太高,若沒有絕對的把握,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微臣建議世子還是集中‘精’力辦到崔林案。”

“可是我覺得夏侯惇從許昌趕來,恐怕就是爲了崔林一案,他若勸服了父親,我會前功盡棄。”曹丕依舊有點不甘心道。

華歆眯眼笑了起來,“崔林案是魏公的意思,夏侯惇恐怕還不清楚,讓他去觸怒魏公豈不是更好,世子不要出面,不要讓魏公看出世子有謀軍權之意,一旦被魏公看出,那纔會前功盡棄,假如夏侯惇觸怒了魏公,我倒要勸勸世子替他求情。”

曹丕若有所悟,他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這時,有‘侍’衛在‘門’口稟報道:“啓稟世子,軍署那邊傳來消息,夏侯都督和鍾軍師一番談話後,已經返回了許昌。”

曹丕一怔,繼而又忍不住惱怒道:“他跑得倒‘挺’快!”

華歆也輕輕鬆了口氣,笑道:“這應該是鍾繇把他勸回去了。”

曹丕沉‘吟’片刻道:“我剛剛得到消息,今天上午父親單獨接見了鍾繇,派他出使‘交’州,你覺得這是什麼意思?”

“魏公的意思很明顯,這是在保護鍾繇,其實也是暗示世子,不要把打擊面擴大。”

曹丕有些疑‘惑’不解了,“如果是這樣,父親爲什麼暗示我對崔林下手?”

華歆嘆了口氣,“世子還不明白了,魏公打擊崔林,不是爲了植公子,而是爲出丁令之事,土地和人口問題纔是魏公的心腹大患啊!”

曹丕的心中變得沉甸甸起來,父親不肯放棄出丁令,他肩頭的壓力將再次加重了。

.........

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161章 誘兵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77章 新野急報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56章 再回劉府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4章 初入劉府第83章 進營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23章 一戰成名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71章 賈詡到來
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161章 誘兵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77章 新野急報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56章 再回劉府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4章 初入劉府第83章 進營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23章 一戰成名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71章 賈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