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再度出山

諸葛亮卻沉‘吟’不語,劉璟又道:“當年劉璟誠意不足,待先生無禮,才使劉璟和先生失之‘交’臂,今天劉璟以最大的誠意請先生再度出山,助劉璟復興大漢,望先生應允。”

良久,諸葛亮嘆了口氣,緩緩道:“我此生最大的志向就是復興大漢,重振大漢社稷,所以全力輔佐劉皇叔,怎奈天意不在皇叔,非孔明人力所能挽回,殿下的誠意孔明焉能不知,焉能不感‘激’,只要殿下答應我兩個條件,孔明願再度出山,鞠躬盡瘁輔佐殿下。”

劉璟大喜,“請先生明言!”

“第一是懇請殿下將襄陽郡學遷至隆中,隆中衰敗令孔明無比痛心,只希望在我暮年,我重回隆中之時,能聽見隆中琅琅的讀書聲。”

劉璟點點頭,“我也深有體會,當年我在隆中學武,隨處可見鴻儒談笑,看見年輕士族意氣風發,今天卻見到破敗的隆中,着實令人痛心,我會安排,在隆中建立荊州州學,再修建一條寬敞的官道連接襄陽城。”

諸葛亮大喜,起身施禮,“多謝殿下考慮周到。”

劉璟擺手笑道:“先生請坐,劉璟願洗耳再聽。”

諸葛亮坐下又道:“我的第二個條件就是希望殿下能恩待皇叔及他的後人,皇叔年事已高,雄心不再,請殿下看在孔明的面上,讓皇叔平安終老,讓他的子孫也能延綿後嗣。”

劉璟沉‘吟’一下道:“我不妨給先生明言,我之所以封劉皇叔爲太尉,主要是考慮利用他的名聲招攬中原士族,但不會讓他再掌實權,我已吸取馬超的教訓,最多讓他主管宗廟和禮祭,至於他的後人,我會給他們爵位和財富,讓他們做個富家翁,坦率地說,劉禪還真讓我沒有什麼擔憂。”

諸葛亮明白劉璟的意思,劉禪資質平庸,確實讓人失望,但劉璟已經向他表明了態度,不會放棄原則底線,諸葛亮也不指望劉備現在還有能什麼作爲,只要能讓劉備安老,他心中也就不再遺憾。

但劉璟的誠意卻讓他十分感動,諸葛亮起身跪拜道:“孔明何德何能,竟讓殿下屈身下訪,殿下若不嫌,孔明願效犬馬之勞。”

..。。

劉璟親赴隆中之行最終沒有令他失望,諸葛亮順應大勢,拋棄成見和前嫌,加入了劉璟的復漢集團,劉璟遂加封諸葛亮爲尚書僕‘射’、軍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爲漢國第七相。

半個月後,諸葛亮亮帶着全家在一隊漢軍的護衛下,抵達了長安,劉璟爲此特地在未央宮麒麟殿舉行百官大宴,爲諸葛亮接風洗塵,同時也是爲‘交’州併入漢國舉行了慶典。

此時時間已經到了六月,天氣也慢慢熱了起來,隨着漢魏兩國達成經商自由協議後,魏國境內的各處關卡悉數撤去,商人們的積極‘性’被漸漸‘激’發出來,蒲津關和潼關的官道上,到處是絡繹不絕的商隊,騾子、‘毛’驢、馬匹,馱負着大大小小的貨包和商人們興奮期待的臉龐。

漢國的‘毛’皮、茶葉、木材、紙張、‘藥’材、綢緞和各種日用器具源源不斷運往幷州和中原,而魏國的銅器、牲畜、農具、食鹽、布匹、上好石炭則運往漢國,但這只是表面上的貨物清單,但‘私’下里,漢國的生鐵、糧食和魏國的兵器、鎧甲、人口則是一些大商人謀取暴利的商品。

泥沙俱下,合法和不合法的貿易都在兩國日益繁盛的商業中流動着,曹‘操’爲了獲得漢國的生鐵和糧食,而劉璟則是爲了更深遠的目的。

長安咸陽副城,這裡是長安的三座副城之一,原來的咸陽城早已在戰爭中被摧毀,後來又重建縣城,

隨着關中和長安的迅速發展,咸陽也已有了七八萬人口,主要是匠人聚居地,城內營生以手工業爲主,木器、鐵器、釀酒、織布、造紙、製陶等等,城內到處可以聽見叮叮噹噹的敲擊聲和機杼聲。

除了民營手工作坊外,一些大型的官方工坊也位於咸陽城內,比如軍器監的弩坊、甲坊,光祿寺的酒坊以及少府寺的鑄錢工坊等都在這座新建的副城內。

這天上午,漢王劉璟在戶部尚書蔣琬以及新任少府寺卿馬良的陪同下來到了咸陽城鑄錢工坊,漢國的錢目前有兩種,一種就是原來的江夏錢,只是現在改名爲新漢錢,另一種則是金錢,也就是用黃金鑄成的五銖錢,一錢可當一百漢錢。

而從前通行的赤金在漢國已經被禁止流通,大額貿易可以使用官制金錠,有十兩錠和五兩錠兩種,金錠並不是法定貨幣,只是一種財寶,不過漢國也默許了它在市場上的流通。

爲了禁止‘私’造銅錢,漢國制定了最嚴厲的懲罰手段,一旦查獲‘私’造銅錢或者金錠,將滿‘門’抄斬,這個規定不僅僅限於漢國,包括整個天下,已經十戶人家因造‘私’錢而被公開滿‘門’處斬。

漢國的銅錢因爲成‘色’足,含銅量高,早已經成爲了天下的通行貨幣,而金錢更是搶手,市場上很難看見蹤影,基本上都被普通人家儲存起來,作爲戰‘亂’時的硬通貨。

鑄錢工坊佔地極大,足有上千畝,有一百多座鑄錢爐,近兩千名鑄錢匠在這裡勞作,但漢國的鑄錢工坊不止長安這一座,在成都和武昌還各有一座,另外準備在江東也修建一座工坊,每年漢國的鑄錢量達到兩億錢,另外還有一千萬枚金錢和百萬金錠。

儘管如此,還是滿足不了日益增大的貨幣需求,很多地方依舊是以物易物。

尤其在漢曹兩軍發生了南陽衝突事件後,曹‘操’爲平息事端而被迫答應劉璟提出的商人自由貿易的條件,很明顯,雙方的商人貿易將走向更大的繁榮,在這種情況下,貨幣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

當務之急,就是要增大鑄錢量,這也是當前很迫切的要求,在短短半個月內,劉璟已經是第二次來視察位於咸陽的鑄錢工坊了。

衆人來到原料庫,原料庫用巨石砌成,和儲錢庫在一起,一共有二十座巨大的倉庫,被士兵嚴密把守,士兵們推開了一扇鐵‘門’,少府丞張晉請衆人進庫,倉庫內整齊地碼放着數千塊銅錠,每塊銅錠都重百斤以上。

張晉對劉璟等人介紹道:“啓稟殿下,上次殿下視察後,從荊州又運來大批銅料和金錠,目前我們的原料充足,所有工匠分爲三班,日夜不停地鑄造錢幣和金錠,爭取今年內鑄錢量達到四億錢,金錠達一千萬錠。”

目前漢國的銅、金等原料主要來自四郡,江夏郡、豫章郡、丹陽郡和犍爲郡,漢國在這四郡有十幾座礦山,採礦、冶煉、運輸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規模也不斷擴大,有力支撐着漢國的繁榮。

劉璟點點頭,又回頭道:“上次我吩咐的事情完成了嗎?”

“已經完成,殿下這邊請!”

張晉把衆人請進了一間寬敞的屋子裡,這裡原來是一座倉庫,但現在已經改爲了陳列室,陳列着目前天下所有的錢幣和漢國曆年鑄造的錢幣。

張晉請衆人坐下,他取來一隻木匣,木匣裡是漢魏兩國的錢幣,都已經被橫截剖開。

“殿下請看!”

張晉將兩枚五銖錢放在劉璟面前,“一枚是我們的新漢錢,一枚是魏錢。”

劉璟回頭問馬良道:“這是最新的魏錢嗎?”

馬良點點頭,“按照殿下的吩咐,我們每個月都會從鄴都採樣來進行專‘門’的研究,這枚魏錢正是上個月魏國新鑄銅錢,配方已經有了變化。”

劉璟將兩枚銅錢託在手中細看,兩枚銅錢的橫截面都是澄黃‘色’,相差不大了,說明魏國也採用了漢國的含銅比例,將含銅量提高到了九成。

劉璟點點頭笑道:“看來曹丕也意識到他們的錢出現了問題,不得不採用和我們一樣的含銅量了。”

蔣琬在一旁道:“微臣派人去鄴都調查過,從前的漢錢和董卓錢都已經不見蹤影,赤金由於我們禁止流通,鄴都也漸漸不用了,市場上主要是我們的新漢錢和魏錢,以我們的新漢錢爲主,魏錢只佔了兩成,一枚新漢錢在黑市上可兌換三枚魏錢,而官方依舊是一兌一,結果引發了嚴重的擠兌,現在官方已經停止兌換了。”

劉璟又問道:“那金錢和金錠呢?”

“回稟殿下,前年魏國也效仿我們鑄造金錢和金錠,但去年便停止了,微臣估計是他們黃金庫存不足,去年初魏國糧價暴漲,魏國曾用黃金向我們購買了不少糧食。”

准許魏國用黃金購買糧食是劉進下達的命令,無論如何,劉璟要將鑄造金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時,張晉有些憂心忡忡道:“現在魏錢的含銅量和我們一樣了,會不會衝擊新漢錢在魏國的地位?”

馬良搖搖頭笑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魏國鑄造了大量的劣錢,早已名聲毀壞,不是一天兩天能挽回名聲,而且以前的魏錢怎麼辦?所以就算他們提高了含銅量,也改變不了漢優魏劣的局面。”

劉璟又補充道:“現在漢國已不認魏錢,我們成立了官方商隊,將鑄造的金錢和金錠投入魏國,換回大量物資,勢必會造成魏國物資短缺,魏國遲早會注意到這個嚴重問題,魏國要麼停止貿易,要麼只能跟着我們鑄造新漢錢,反過來購買我們的物資,我相信他們會選擇後者,這樣下去,魏錢很快就會消失,我們的錢幣就首先統一了天下。”

這時,張晉又將另一枚錢遞給劉璟,“殿下請看這枚錢!”

劉璟接過這枚錢,頓時愣住了。

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37章 少女人質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36章 赤壁酒館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57章 餞別送友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68章 綿裡藏針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89章 同進共退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96章 欲迎還拒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956章 突襲葉城
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37章 少女人質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36章 赤壁酒館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57章 餞別送友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68章 綿裡藏針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89章 同進共退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96章 欲迎還拒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956章 突襲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