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人用其才

、、、、、、、、、、

漢中之戰只能算巴蜀之戰的一個附加戰役,在進軍巴蜀之初,上庸伏筆和劉璋出兵便爲最後奪取漢中打下了基礎。

在劉璟入主益州後,奪取漢中便成了水到渠成之事,而走投無的張魯最後在閻圃的勸說之下,逃往鄴都,投降了曹操。

十天後,劉璟抵達了南鄭城,此時魏延和甘寧也率軍趕到南鄭和趙雲的荊州軍匯合。

城門外,西城門外,數十名荊州軍將領迎出城來,當劉璟在數千士兵的簇擁下抵達才城門時,衆人一起單膝跪下,向劉璟行軍禮,“參見州牧!”

劉璟翻身下馬,上前將趙雲等人一一扶起,他重重拍了拍趙雲的肩膀,目光中充滿了讚許,趙雲躬身抱拳道:“趙雲只是略建微末之功,不值州牧讚賞。”

劉璟微微一笑,“趙將軍若只有微末之功,那別人怎麼辦?謙虛可不見得讓人喜歡啊!”

衆人一起笑了起來,“州牧說得不錯,趙將軍若謙虛,可就堵了我們的發財...那個...厚賞之。”

趙雲苦笑一聲,沒有再說什麼,劉璟又對衆人笑道:“這一次攻取漢中大家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會一一厚賞諸位,以表彰大家的功績。”

衆人大喜,再次躬身行禮,“感謝州牧嘉獎!”

這時,一輛無蓬馬車停在劉璟面前,趙雲笑道:“請州牧進城!”

劉璟欣然上了馬車,在數名騎兵的左右護衛下,馬車緩緩向南鄭城內駛去,衆人紛紛上馬,跟隨在馬車之後,馬車在南鄭城的中心大街上緩行。

劉璟挎劍站在馬車之上,目光威嚴地打量這座漢中大城,城中建築非常整齊,街道乾淨而寬闊,看不見破爛的茅屋竹舍,看得出張魯將漢中治理得很不錯。

街道兩邊,家家戶戶都在門外擺上香案,跪迎劉璟入城,劉璟頗有感觸,對跟在旁邊的趙雲低聲笑道:“兄長還記得當年汝南之事否?”

趙雲微微點頭,感嘆道:“當年賢弟說有天下之志,我也只是一笑了之,可誰能想到,九年後,分天下已得其一,沒有誰比我更清楚你的底細了。”

劉璟大笑起來,趙雲心中感慨萬分,又想起當年他和劉璟逃難,那個卑微的少年竟然是一代雄才大略的英雄,不得不令人感嘆上蒼的神奇安排,想到這,趙雲臉上也露出一絲由衷的笑意。

這時,數千民衆涌上大街,載歌載舞歡迎劉璟,劉璟見他們服飾駁雜,又對趙雲笑道:“漢中和成都又大不相同,成都內大多是當地蜀民,服色一致,但南鄭城卻似乎各地服飾都有,似乎有楚人、蜀人,還有很多秦人。”

趙雲笑道:“漢中民衆其實秦人最多,大多從關中逃來避難,具體情況微臣也不知道,可以問問法先生。”

劉璟倒想起一人,問道:“楊松可投降?”

“他倒是想投降,但他名聲不好,貪賄重,我便暫時沒有答應他。”

劉璟點點頭,“等會兒先帶他來見我!”

漢中原本屬於益州,被張魯割裂出去,管轄漢中、武都、魏興郡,實行軍政教者合一,最高官衙叫做天師府,是張魯處理軍務、政務和教務之所。

不過現在劉璟佔領了漢中,漢中郡便重歸益州管轄,但在軍事上漢中依然保持獨立,這座天師府便改名爲漢中軍衙。

劉璟在內堂暫時休息,不多時,孟優領着楊松匆匆走來,他讓楊松在院裡稍微等候,他進去稟報劉璟。

此時楊松心裡異常緊張,他想投降荊州軍,卻被趙雲拒絕,而且派軍隊控制了他的府宅,使楊松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恐慌。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孟氏兄弟,劉璟能不能看在他收留孟氏兄弟的份上饒他一命,這時,孟優從內堂出來,對他笑道:“楊公請進來吧!”

楊松戰戰兢兢向內堂走去,走到門口,他又顫聲問孟優,“楚侯.....可要殺我?”

孟優笑着安慰他,“放心吧!事情沒有那麼嚴重。”

走進內堂,劉璟正坐在榻上慢慢喝茶,楊松‘撲通!’跪下,伏身連連磕頭,“罪臣楊松拜見楚侯!”

劉璟瞥了他一眼,笑眯眯道:“我們很早以前就打過交道了吧!”

楊松一愣,自己什麼時候和劉璟打過交道?他心念急轉,忽然明白過來,當年陶家販馬經過漢中,便是他吃了賄賂放行。

他驀地明白劉璟的意思,就是暗指他受賄,想通這一點,他嚇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起來。

劉璟冷冷地看着他,這個人確實有大才,理財之能堪稱天下無雙,不過他的弱點也很明顯,貪賄心重,劉璟也想啓用他,但用他之前,必須要好好敲打敲打他。

“這些年你攢了多少錢財,置辦了多少土地?給我從實招來!”

楊松渾身冒冷汗,額頭頂在地上,雙股一陣陣戰慄,半晌才結結巴巴道:“我不喜歡置地,只有......一千兩畝,錢財.....我數不清了。”

他並非數不清,自己有多少錢,他比誰都清楚,只是他不敢說出來。

“你有幾個兒女?”劉璟又問道。

“有兩....一女。”

“看來你的兒女也不多,那你積攢這麼多財富,又怎麼花出去呢?”

楊松一句話說不出來,他天生就愛斂財,這已成了他的樂趣,至於錢財怎麼花出去,他考慮得並不多。

劉璟笑了笑又道:“我給你指條吧!你可以光明正大地賺錢,可以做貿易,開店鋪,一樣有滾滾財源。

其實你不必去冒險貪賄,不僅損害你的德,還會給你帶來殺身之禍,我的荊州有巡風所,都是暗探,一旦查出貪腐之事,輕則革職坐牢,重則全家抄斬,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楊松愣住了,他有點聽出了劉璟的意思,就是讓他以後走正道賺錢,不要再貪賄賂了,他心中彷彿看到一線希望,砰砰磕頭道:“罪臣不敢再貪賄賂了。”

“好吧!我的話就說到這裡了,你從前的土地和錢財我都不動,就當是你的祖傳,但從今天開始,你膽敢再貪污受賄一枚錢,我便將你滿門抄斬,家財全部充公,你記住了嗎?”劉璟聲色俱厲道。

“罪臣.....記住了!”

“起來吧!”

楊松戰戰兢兢爬了起來,垂手而立。

劉璟喝了一口茶,想了想道:“我任命你爲漢中守,好好替我經營漢中,廉潔奉公,將來我自會封你侯爵,讓你光宗耀祖,在史書上也留下一個英名。”

楊松的淚水驀地涌了出來,他心中感動之,再次跪倒,泣道:“臣願肝腦塗地,以報主公的知遇之恩!”

楊松告辭退下了,劉璟看了一眼站在門口的親兵,見他欲言又止,便問道:“什麼事?”

“法先生來了,在外等候。”

親兵見劉璟滿臉倦色,遲疑一下又道:“要不我請他晚一點再來?”

劉璟一兼程北上,着實有些疲憊了,他本想休息片刻,但法正既然已經來了,劉璟便強打精神道:“不用了,還是請他進來吧!”

親兵退了下去,不多時,法正被領進了後堂,他跪下行一拜禮,“微臣拜見州牧!”

“不必客氣,先生請起!”劉璟擺擺手笑道。

法正坐直身體,將一份清理好的清冊遞給劉璟,“這是漢中的人口府庫情況,請州牧過目。”

劉璟接過清冊,並沒有打開細看,而是笑道:“我晚上再慢慢看,先生不妨先給我說說。”

“遵命!”

法正略略整理一下思道:“說起來,漢中的境況好得確實出乎人意料,人口超過十萬戶,六十餘萬人口,僅南鄭的存糧就有四十萬石,布帛八十五萬匹,金兩萬斤,官府的牲畜有十餘萬頭,錢堆積如山,很多都腐爛了,不得不承認張魯治理漢中有方,而楊松善於理財,厚積薄發,才掙下一份厚實的家底。”

這些數字令劉璟心中大爲歡喜,這次進軍漢中和巴蜀,竟得到如此豐厚的收穫,着實令他始料不及,劉璟輕輕鬆了口氣,這樣一來,荊州的壓力就徹底緩解了。

這時,法正又道:“漢中在十幾年前也只有兩萬戶人家,主要是董卓之亂和李催之亂使大量的關中人口涌入漢中,人口迅猛增加了五倍,這些天微臣也調查了近千戶人家,他們對州牧入主漢中多少懷有疑慮,關鍵是稅賦,如果稅賦增加,很多人就打算返回關中了。”

劉璟沉吟一下問道:“關中稅賦多少,孝直可知?”

“大概十五稅一,另外還有口賦和算賦,以及徭役,算起來也不算低,和益州差不多,更重要是關中大量土地擱荒多年,他們想回關中也只能是說說而已,在漢中安定多年,要他們回關中面對戰爭風險,我估計沒有人願意。”

“說得有道理。”

劉璟也笑道:“佔領漢中也不是爲了他們這點賦稅,就維持現狀吧!”

“微臣明白。”

這時,法正又遲疑着問道:“州牧的意思,是要微臣留在漢中?”

劉璟搖了搖頭,“讓孝直留在漢中,委屈了。”

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32章 興師問罪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1章 舌戰蔡瑁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80章 初獲良才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74章 意外來信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61章 緊急補救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290章 攔路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237章 宜城收官
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32章 興師問罪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1章 舌戰蔡瑁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80章 初獲良才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74章 意外來信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61章 緊急補救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290章 攔路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237章 宜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