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攻城血戰

但當天‘色’大亮後,徐晃便明白了漢軍在一夜之間填平壕溝的秘密了,他終於發現四百步外出現了十幾座小石牆,他便猜到了原因。

很簡單,漢軍趁夜間掩護挖掘了十幾條地道,這些地道直通壕溝,而入口則在投‘射’機的‘射’程之外,就算被曹軍發現,也無法重擊漢軍,漢軍便通過地道運送泥袋,一夜之間便填平了兩條壕溝。

徐晃的猜測完全正確,這正是法正的地道之計,先在營中打井,探明地下水位,然後在一丈深的地下挖掘地道,最終填平了壕溝。

隨着壕溝被填平,漢軍進攻不再有阻礙,趙雲命令大將關興和張苞各率一萬軍隊,發動對函谷關全面進攻。

函谷關上空的朝陽‘射’出萬道金光,漢軍大營前的曠野裡,兩萬漢軍已列隊就緒,殺氣騰騰,等待着進攻的命令。

在隊伍之中,巨大的巢車、雲梯和棚車隨時發動,城頭上,八千曹軍和五十部重型投石機和五百部‘牀’弩也已準備迎戰,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趙雲戰刀一揮,喝令道:“出擊!”

‘咚!咚!咚!’

‘激’烈的戰鼓聲驟然敲響,兩一萬漢軍士兵如狂‘潮’奔騰,向函谷關掩殺而來,拉開了漢軍的全面攻城之戰。

或許這只是第一次進攻,但絕不是試探進攻,而是正式進攻,在漢軍兩軍多年的戰爭中,彼此間早已熟悉對方的套路,不需再試探。

漢軍早已清楚曹軍的防禦套路,遠以投石機和‘牀’弩,而近以弓箭防禦,再近就是滾木礌石。

尤其漢軍之前已探到了消息,在洛陽還有一萬餘守軍,那就是意味着曹軍不會死守函谷關,如果守城不利他們就會後撤洛陽。

正是這個原因,漢軍一開始便全力以赴進攻,漢軍士氣如虹,有了這五萬大軍的底氣,他們便可以集中兵力,將曹軍的關隘城池一一攻克。

這時長安又傳來消息,蒲津關的五萬漢軍也開始對河東郡曹軍發動了進攻,壽‘春’方面也有了進攻的跡象。

也就是說,漢軍已經從幷州、洛陽、南陽、壽‘春’四個方向同時發動了對曹軍的進攻,這便給趙雲帶來很大的壓力,他必須要最快速度拿下函谷關,將曹軍‘逼’入洛陽,漢軍的關鍵戰略才能實施。

正是長安傳來的消息的令趙雲下定了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速度奪取函谷關。

在轟隆隆進攻的鼓聲中,漢軍兩萬大軍分爲四個方陣,一起向關城前沿推進,人數密集,從高處望去,黑‘色’的漢軍軍密密麻麻,如蟻羣一般,將函谷關外的大地覆蓋住了。

“前進!”在鼓聲中,漢軍大將張苞高聲吶喊。

“殺啊!”

在滾雷般的吶喊聲中,漢軍大軍如排山倒海般地向函谷關推進,這一次漢軍軍使用了很多攻城武器。

首先是巢車和雲梯,這是漢軍攻城的主力武器,這些重型武器都是拆散後從關中運來,又臨時拼裝而成,巢車和雲梯下面都裝有巨大的木輪被漢軍士兵推動着前進。

其次是斗車,這是漢軍抵禦投石機巨石衝擊的傳統防禦武器,所謂斗車就是一種用粗木搭成的架子,上面覆蓋了數層牛皮,牛皮塗上厚厚的油脂,滑膩無比,又有一定的斜角。

當巨石砸上牛皮,則容易被卸力滑飛,儘管不是每一塊巨石都能防禦住,但至少可以防禦住四成的巨石飛‘射’。

一架鬥寬三丈,長五丈,下面裝有木輪,可以緩緩推行,而下面則躲藏了三四百名漢軍士兵。

在戰鼓聲中,漢軍進攻陣型一步步向前推進,巢車、皮鬥、雲梯以及浩浩‘蕩’‘蕩’的漢軍士兵匯成了一道壯觀的黑‘色’大‘潮’向城池奔涌而來。

城頭上,曹軍已經準備就緒,多達五十架重型投石機吱嘎嘎地拉開了,皮兜裡放上了一塊百十斤重的巨石,每一架投石機需要一百人來拉拽,曹軍無法分出這麼多兵力,便從弘農郡各縣徵來三千民夫補充拉拽投石機。

漢軍大軍越來越近,已經進入了四百步線,如果是兩百人的超大型投石機便可以投‘射’了,但函谷關的投石機略小,‘射’程只有三百步遠。

負責指揮投石機的曹軍大將名叫霍寧,是徐晃同鄉,跟隨徐晃近二十年,南征北戰,一步步升爲校尉,合‘肥’大戰時,就是他率軍伏擊趙儼之軍,最終使漢軍在六安縣遭遇慘敗。

主將徐晃注視着漢軍的進攻‘浪’‘潮’一步步迫近城池,前軍鋒頭已至四百步了,徐晃下達了‘射’擊命令,首先是‘牀’弩‘射’出,五百支四尺長的鐵箭和無數密集的小箭一齊‘射’向漢軍大軍。

衝在前方的漢軍一陣人仰馬翻,數百名漢軍士兵被‘射’倒,強烈的‘射’擊‘欲’望‘誘’‘惑’着霍寧,他低聲提醒徐晃,“將軍,火球可以發‘射’了!”

但徐晃始終沒有鬆口,使霍寧手中的紅旗無法揮下,紅旗不揮下,五十名投石機指揮手便不敢下達‘射’擊的命令。

三百步,漢軍終於進入了投石機的‘射’程,徐晃點點頭,霍寧手中的紅旗終於揮下了,“‘射’!”五十名曹軍指揮手幾乎是同時嘶聲大喊。

重型投石機發動了,五十根長長的拋杆揮出,將五十塊巨大的石頭向漢軍大陣中砸去,巨石發出尖利的呼嘯聲,在空中翻滾,迅疾無匹地出現在漢軍軍的頭頂,漢軍士兵一陣大喊,紛紛向兩邊躲閃,或者躲到斗車後面。

‘轟!’的一聲悶響,巨石砸下,塵土飛揚,幾名漢軍士兵躲閃不及,被砸成了‘肉’醬,強大的衝擊力使巨石繼續翻滾,直衝進漢軍士兵羣中,頓時慘叫聲一片,十幾名士兵被撞死,血水四濺,整顆巨石被染成了紅‘色’。

又是一聲巨響,一塊巨石砸中了斗車,‘嘭’的一聲震響,牛皮上的滑膩使磨去了棱角的巨石無法打實,滑飛出去二十餘步,這一塊巨石沒有達到效果。

但並不是每一部斗車都能承受巨石衝擊,這取決於石塊本身的光滑程度,如果石塊粗糙‘毛’棱,那鬥鬥就很難發揮效果。

又是一聲悶響,伴隨着支架的碎裂聲,一架斗車被砸塌了,數百名藏身皮鬥下的漢軍士兵跌跌撞撞爬出,不少人被倒塌的木柱砸傷,在斗車下痛苦呻‘吟’。

第二輪投石機再次發‘射’,五十塊巨石在空中翻滾,呼嘯着砸來,砸得漢軍士兵人仰馬翻,血‘肉’橫飛,斗車破碎,雲梯折斷,緊接着第三輪、第四輪.....

每一輪投石發‘射’便有數百人傷亡,儘管投石機威力巨大,但畢竟數量少,無法形成巨大的殺傷力,一萬餘名漢軍大軍已經奔涌到了城下,城上曹軍萬箭齊發,箭如冰雹急雨,鋪天蓋地向漢軍士兵‘射’去。

漢軍士兵舉盾相迎,不斷有人中箭慘死,在箭雨中,幾千漢軍士兵推動數十部巨大的雲梯靠近城牆,形成了二十幾處攻城點,一架架數丈高的攻城梯搭上了城頭,一羣羣兇悍的漢軍兵衝上梯子,開始向上攀爬。

曹軍的箭雨斜‘射’而至,滾木礌石迎頭砸下,一串串漢軍士兵慘叫着從樓梯上摔下,身上被箭‘射’中,頭顱被砸碎,城牆下死屍堆積如山,緊接着又有漢軍士兵瘋狂地攀上樓梯,不顧一切向上衝鋒。

這時,漢軍大營中再次鼓聲大作,又有五千名漢軍弓騎兵飛馳而至,塵土飛揚,他們是用最快的速度穿過兩百步到三百步這一段巨石和‘牀’弩的‘射’程區。

巨石呼嘯而至,將騎兵砸翻,‘牀’弩之箭強勁快疾,鐵箭能‘射’穿騎兵身體,戰馬慘嘶,士兵翻滾,大石下,到處是慘不忍睹的屍體和血漿。

此刻,漢軍軍已投入了兩萬五千名攻城士兵,城池攻防戰進入了最白熱化的階段。

........

和漢軍血戰函谷關不同,漢軍在幷州一線的戰鬥卻稍顯輕鬆,在去年漢軍攻克離石縣、佔領西河全郡後,曹軍被迫在幷州進行戰略收縮,駐紮在河東郡的三萬軍隊不得不東撤到上黨郡,和太原郡連爲一體,成爲鄴都的第一道西線防線。

這個時候,土地和人口已經不是那麼重要,而構築對漢軍的防禦線纔是當務之急,河東郡和太原郡之間隔着平陽郡和上黨郡,一旦漢軍從西河郡向東進軍,太原和河東就會面臨被各個擊破的風險。

在曹軍無法再增兵的情況下,只能收縮防線,將五萬曹軍主力集中放在上黨郡和太原郡上,只要守住這兩個郡,漢軍就難以突破太行天險。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曹軍實際上便放棄了河東郡和平陽郡,當大將關羽,軍師諸葛亮率領五萬漢軍從蒲津關殺入河東郡後,守衛河東郡的五千軍隊不戰而潰,迅速向上黨郡撤退。

關羽和諸葛亮並沒有再繼續向北進軍,而是鞏固對河東郡的佔領,按照漢王劉璟的戰略部署,關羽令關平爲後援,大將吳蘭和冷苞率一萬步騎兵向東進發,三天後,漢軍攻克王屋山脈的箕關和軹關,大軍‘挺’進河內郡,向西南方向的孟津渡殺去。

........

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17章 禮尚往來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6章 一路追殺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34章 圍剿亂賊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36章 赤壁酒館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55章 元日到來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34章 圍剿亂賊第89章 同進共退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80章 初獲良才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61章 緊急補救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14章 下馬威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56章 再回劉府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80章 初獲良才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
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17章 禮尚往來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6章 一路追殺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34章 圍剿亂賊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36章 赤壁酒館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55章 元日到來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34章 圍剿亂賊第89章 同進共退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80章 初獲良才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61章 緊急補救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14章 下馬威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56章 再回劉府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80章 初獲良才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