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

南陽失守、曹純在淯水中伏陣亡的消息傳到了長安,先是夏侯淵在祁山陣亡,隨即又是曹純身死,都是曹‘操’至親之人,也是他最爲倚重的左膀右臂。

而且南陽是中原的大‘門’,南陽失守,意味着中原‘門’戶大開,一連串的沉重打擊讓曹‘操’再也經受不住,終於病倒了。

謀士董昭憂心忡忡地來到病房‘門’前,見許褚正站在‘門’前,他向許褚招了招手,兩人走到一旁。

“丞相的情況怎麼樣?”董昭低聲問道。

董昭原是袁紹的謀士,因被袁紹猜忌而投奔了曹‘操’,深得曹‘操’信賴,只是他主要對內而不對外,所以不像郭嘉、荀彧那樣出名,但很多政治上的重大事件他都參與了策劃,比如迎漢帝到許昌,比如曹‘操’進封魏公、受九錫等等,這些都是董昭的建議,他的意見深得曹‘操’重視。

許褚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他搖搖頭道:“赤壁大戰後,丞相的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一年不如一年,上次妙才之死他就徹痛於心,抑鬱而不得排減,這次曹純將軍陣亡,讓他再也經受不住打擊,先生,我真的很擔心。”

“軍醫怎麼說?”

“軍醫說,丞相身體衰弱,病勢沉重,體病可醫,但心病難治。”

董昭默默點了點頭,“我去勸勸丞相吧!”

董昭進了曹‘操’病房,病房裡點着火盆,十分溫暖,只是半拉着簾子,光線稍顯黯淡,曹植垂手站在一旁,兩名‘侍’妾正在服‘侍’曹‘操’喝‘藥’,曹‘操’頭上扎着白巾,身着寬袍,臉‘色’蒼白,氣‘色’非常不好,他見董昭進來,便笑着點點頭,“公仁來了。”

董昭躬身施一禮,“微臣前來探望丞相!”

“多謝公仁關心。”

曹‘操’又對曹植道:“吾兒替爲父招呼董先生坐下。”

曹植連忙上前施禮,“先生請坐!”

董昭笑着點點頭,在旁邊坐了下來,曹‘操’又對兩名‘侍’妾,“你們退下吧!”

兩名‘侍’妾慢慢退了下去,曹‘操’又給曹植使了個眼‘色’,曹植會意,向董昭行一禮,這才退了下去,待他們都走了,曹‘操’這才嘆息道:“公仁,恐怕我不能長久了。”

董昭嚇得俯身跪下,連連磕頭道:“丞相萬萬不可說此話,望丞相保重!”

曹‘操’苦笑一聲,“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我也時常病倒,那有此次嚴重,我甚至感覺到生命將逝,公仁,這種感覺讓我很難過。”

董昭咬緊牙關道:“丞相併非是身體問題,而是心病,心病去了,丞相會比誰都康健。”

“這話說到根子上了。”

曹‘操’輕輕嘆息一聲,“我的心病是劉璟,可是....這個病根不容易去啊!”

董昭沉默了,這個問題他確實不好回答,曹‘操’注視他半晌,問道:“你告訴我實話,你對劉璟奪取隴西怎麼看?”

董昭低下頭,又搖了搖頭道:“微臣不好說。”

“不好說也要說,我要聽實話。”

“微臣的意見,丞相還是不要去隴西了。”

這就是很含蓄地暗示曹‘操’,隴西可能保不住了,曹‘操’聽懂了他的暗示,沉默片刻問道:“你爲何會這麼說?”

“丞相想一想,劉璟攻打隴西快三年了,一次比一次成功,最影響他北征的糧食問題已經解決,現在他已拿下上方谷,兵進渭水,奪取冀縣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曹‘操’黯然,他長長嘆口氣道:“我當年一念之差,放了此人,現在他卻成了我的掘墓人,這就是上蒼的安排,是我的命。”

“丞相身體不適,自然會感到壓力很大,等丞相身體康健,那時劉璟的威脅也不算什麼了,丞相不必再爲過去耿耿於懷。”

“或許你說得不錯。”

曹‘操’想起一事,沉思片刻道:“上次公仁勸我進魏王,我這段時間反覆考慮,我覺得進魏王倒不急,先確定下世子倒是當務之急,我想聽聽公仁的意見。”

董昭心中一跳,這個問題讓他怎麼回答,從內心而言,他是支持曹植,曹植待人寬厚,不像曹丕那般刻薄‘陰’毒,只是曹丕在爭奪世子的鬥爭中明顯佔據了上風,丞相已經封他爲副丞相,主管政務,這其實就是將魏國託付給他了,這個時候讓他董昭表態,不就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嗎?

曹‘操’笑了笑道:“我也聽人說過,公仁比較支持植兒,怎麼,現在想法有變了嗎?”

“微臣確實是支持植公子,但植公子經驗不足,這是他很明顯的弱點,爲此很多人......”

不等董昭說完,曹‘操’擺了擺手道:“我知道他經驗不足,這個問題不大,我只是想知道,你爲什麼支持三公子,而不支持長公子。”

董昭居然從曹‘操’口中聽到‘經驗不足,問題不大’,這讓董昭頓時看到了一線希望,從曹‘操’的語氣中,似乎植公子也有可能繼承世子之位,他便小心翼翼道:“微臣支持植公子,是因爲他寬厚仁德。”

“你的意思,長公子不夠寬厚,也不夠仁德,是吧!”

董昭沒有說話,也就是默認了曹‘操’的意思,曹丕何止不夠寬厚仁德,簡直就是‘陰’狠毒辣,曹‘操’點了點頭,“我明白公仁的意思了,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

董昭起身慢慢退下了,曹‘操’又躺了下來,這時,曹植又走進來,關切地問道:“父親要休息嗎?”

“植兒,爲父問題,假如爲父有一天不在人世,把魏國‘交’給你,你準備怎麼對付劉璟?”

曹植嚇得跪下了,“父親何出此言?”

曹‘操’有些不耐煩道:“人總是要死,劉璟比我年輕三十歲,自然會死在我身後,我就問你,你若爲魏主,怎麼對付他?”

“孩兒....孩兒不擅軍事,但孩兒會用名將名臣,比如張遼、徐晃、張郃、荀攸、董昭等大臣,全權‘交’給他們。”

曹‘操’又半撐起身子,目光銳利地注視曹植問道:“你怎麼知道他們可靠?他們都是外人,萬一他們爲了自身家族利益,投降了劉璟,幾十萬軍隊不就全完了嗎?”

曹植緊咬嘴‘脣’,又道:“孩兒以誠相待,以心換心,相信他們不會背叛,就像父親信任荀軍師一樣。”

曹‘操’注視曹植半晌,又慢慢躺下,“爲父想睡一會兒,你退下吧!”

曹植退了下去,曹‘操’凝望屋頂半晌,又從旁邊‘玉’盒裡取出一封信,這是夏侯惇今天送來的快信,曹‘操’緩緩打開信,只見信中寫道:‘荀攸並未和荀彧有書信往來,所動用兵力弟都一一知曉,暫無不妥,從目前看,荀攸尚無異心.....’

曹‘操’慢慢閉上眼睛,心中充滿了無比的失落。

三天後,曹‘操’命曹仁率五萬軍駐防武關,又任命曹植爲徵西大將軍,坐鎮關中,命董昭和鍾繇輔佐,他趁病勢稍好,便啓程赴許昌而去,南陽失守,威脅最大的是許昌,曹‘操’無法顧及隴西戰局,親自去許昌坐鎮。

劉璟已經在一個月前返回了成都,漢軍兵分兩路,一路由趙雲率四萬軍駐紮在上邽城,一路由黃忠率八萬軍駐紮在祁北堡。

時間漸漸到了十二月,正是一年中最寒冷之時,隴西連下兩場大雪,渭水冰凍,天地間,一片冰雪世界,戰爭停止了,雙方軍隊都在寒冬中等待,等待明年開‘春’。

........

冬去‘春’來,時間又漸漸到了建安十八年的‘春’天,山巒解凍,冰雪融水,到處溪水潺潺,鳥語‘花’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但對於冀城而言,‘春’天的到來,意味着新的戰役即將拉開。

軍衙內,一名士兵拿着一封信,小心翼翼地走進房內,輕輕推了推伏在桌案上入睡的荀攸,“軍師,醒一醒!”

荀攸坐起身,身上的‘毛’毯刷地落下,他連忙一把抓住,有些疲憊地問道:“什麼時辰了?”

“軍師,天已經亮了。”

荀攸點點頭,天居然已經亮了,他只覺頭一陣疼痛,便起身長長伸一個懶腰,又推開了窗,頓時大片陽光灑進房間,一股清新而寒冷的空氣撲面而來,荀攸‘精’神爲之一振。

“軍師,有您的信!”士兵提醒他道。

荀攸這才注意到桌上有一封信,他走過拾起,不由一下愣住了,竟然是荀桀寫來的信,他擺了擺手,“你退下吧!”

士兵點燃火盆,便退了下去,荀攸這纔打開信,仔細看了一遍,眉頭漸漸皺了起來,信中說他們父子二人在宛城,父親荀彧得到了名醫張仲景的治療,身體漸漸好轉,一些多年的沉珂也慢慢消除,讓他不要掛念。

儘管只是一些家常小事,但荀攸還是從中讀到了很多深意,宛城已經被漢軍佔領成爲荊州一部分,荀彧爲何不離開?信中說他們還去一趟襄陽,拜訪隆中老友,這說明荀彧並沒有被限制自由,只是他不想離開宛城。

而且張機是南郡醫學的學正,要教授上千弟子,非常忙碌,如果沒有劉璟的面子,張機怎麼可能專程去宛城給荀彧治病。

荀攸放下書信,心中着實有些憂慮,他知道荀志跑去襄陽考試,並錄取任官,這件事事先得到過荀彧的默許,荀彧已經開始偏向劉璟了,當然,荀攸知道叔父爲何做出這樣的選擇,實在是他對劉協失望了,一心指望劉璟能中興漢朝。

其實這也是荀攸痛苦之處,他也是忠心於漢朝,他明明知道劉璟是爲了復興大漢,也明明知道曹‘操’受九錫、建魏國,就已經有了代漢之心,這又是他絕不能接受的現實,只是曹‘操’還沒有晉封魏王,還留有最後一點‘操’節,令他心抱幻想。

同時也是他礙於曹‘操’對他多年的恩德,他還依然幫助曹‘操’對付復興漢朝的劉璟,這種違揹他內心意願的做法着實令他深感痛苦,常常也不能眠。

荀攸又看了一遍荀桀的信,他相信這封信是得到荀彧的默許,其實就是荀彧對自己的一個暗示,當然,荀彧並不是因爲投降了劉璟而來勸自己,他相信荀彧的‘操’守,他不會投降劉璟,如果他投降劉璟,現在就應該身在益州,而不是宛城。

他暗示自己,只是希望自己能堅守忠漢的原則,可是......荀攸不由‘露’出一絲苦笑,讓他怎麼選擇,難道讓他故意輸掉這場戰爭嗎?怎麼可能。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即有人問:“軍師在嗎?”

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280章 謀長沙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1章 舌戰蔡瑁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59章 二見甘寧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86章 初戰于禁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
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280章 謀長沙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1章 舌戰蔡瑁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59章 二見甘寧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86章 初戰于禁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