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防禦武器

江東軍已經撤到漕河口,半夜偷襲和凌晨的激戰,使江東軍損失慘重,傷亡近千人,陣亡了六名伯長和兩名屯長,連主將徐盛也受了箭傷,可謂損兵折將,士氣遭到重挫。

一艘大船內,徐盛袒露上身,左臂穿進木環,口中咬着皮革,身邊一名軍醫正小心翼翼給他拔出左臂上的箭矢。

一陣劇痛傳來,徐盛疼得滿頭大汗,閉上了眼睛,‘噹啷!’一聲,箭頭落入銅盤中。

“好了!”軍醫也長長鬆了口氣,“所幸箭頭無毒,也未傷及筋骨,將軍休息一兩個月便可痊癒。”

徐盛取過帕子擦擦額頭上的冷汗,他也緩緩出了口氣,這時,旁邊一名親兵道:“將軍,卑職已經打聽到這支箭是何人所射?”

“是誰?”徐盛眉頭一皺問道。

一般而言,戰場上中冷箭是極爲正常之事,也不會去專門打聽是誰放的箭,這並不重要。

但徐盛對那個少年將軍印象極深,難以忘懷,他究竟是誰?

“有參戰的弟兄說,當時敵軍都稱呼那個少年將軍爲璟公子,極可能此人就是劉表之侄劉璟。”

‘原來是他!’

徐盛又想起戰俘供述,周凌通敵被殺,他嘴角不由露出一絲苦澀的笑意,自己率軍攻打柴桑,豈不是白白便宜了這個劉璟。

這時,潘璋快步走進房間,雖然徐盛攻城失敗,但他進攻水門也同樣失利,使他心中沮喪,在徐盛面前擺不出姿態。

“文向的傷勢可嚴重?”潘璋關切地問道。

徐盛搖搖頭,“未傷及筋骨,問題不大。”

“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徐盛沉吟一下道:“現在我們只剩下兩千軍,想攻下城顯然不現實,只有等待都督派援軍過來。”

潘璋半晌沒有說話,最後嘆息一聲,“我們不該只率領三千軍隊,有點失策了。”

“三千軍隊只是爲了偷襲,本身沒有失策,我的失策在於奪取柴桑的方式。”

說到這裡,徐盛的臉上也露出懊悔的神情,早知昨晚那個守將如此貪財愛賄,他們之前就應該先買通他,有那個守將的策應,他們奪取柴桑就易如反掌了。

現在卻是一步錯,步步錯,改由劉璟鎮守柴桑,恐怕他們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

.........

柴桑城內卻是另一番景象,城內所有的成年大樹幾乎都被砍倒,一根根木頭被拖到柴桑最大的校場內,也就是劉璟練武並埋葬黃勇的那座校場,木料和鐵器堆積如山。

校場內已搭建了上百座帳篷,集中了柴桑城的兩千餘名工匠,木匠、鐵匠、皮革匠、石匠,他們在按照圖紙打造石砲和投石機。

不僅是工匠,幾乎整個柴桑城都動員起來,家家戶戶捐出私藏的兵器、盔甲、皮革,甚至打磨得光滑的壓房石料也捐了出來。

包括陶家、朱家等柴桑大戶更是積極捐錢捐物,僅陶家便拿出一億錢和一萬石存糧,這是存放在陶家宅堡中的所有錢糧。

在校場另一邊,王泰率領一百餘名陶府家兵在訓練三千民夫,教會他們最起碼的兵器技能。

三千青壯民夫都已配置了兵器盔甲,不再是普通布衣,除了作戰技能薄弱,以及使用兵器笨拙外,從外面已經看不出他們和正規士兵的區別。

徐庶被臨時任命爲兵曹主事,主管柴桑軍務,由於劉璟本身在柴桑也沒有職務,所以徐庶的兵曹主事也是一個虛職,只是劉璟的幕僚。

儘管如此,這畢竟是徐庶在荊州的第一個職務,而且權大責重,所有的錢糧物資以及工匠都歸他主管,他也兢兢業業,不敢有半點懈怠。

劉璟知道他一人忙不過來,又從陶府借了五名精明能幹的管事協助他,再撥給他一百士兵。

徐庶得到劉璟的全權委託,很快便發揮出了他的卓越才幹,不到半天時間,他便將一切都整理得井井有條,打造投石機也開始順利地運轉起來。

其實無論是徐庶還是諸葛亮,他們的真正才幹並非是軍事謀略,而是在處理政務上,就像一員大將的才幹在於統帥軍隊,而不在戰場拼殺一樣。

從徵集工匠、砍伐樹木、管理物資,到繪製圖紙,安排工錢食宿、組織工匠分工協作等等,千頭萬緒,事務非常繁雜,幾乎每一件事做好都不容易。

但徐庶只用了半天時間便把一切都處理妥當了,處理得井井有條,這不得不令所有人都感到驚歎,這個書生竟然有如此卓越的才幹。

此時,徐庶正陪同劉璟視察守城武器的製造進度,作爲柴桑城的最高指揮者,劉璟並不需要親力親爲,他要把精力放在統籌防禦之上。

劉璟也同樣獲得了柴桑軍民的普通支持,一方面因爲他是劉表之侄,身份尊貴。

另一方面則是陶家對劉璟的全力支持,帶動了柴桑大族對劉璟的認可,而另一大族周家則保持沉默沒有反對柴桑對劉璟的支持。

有了大族豪門的帶頭,普通小民自然唯馬首是瞻,紛紛踊躍支持劉璟抗擊江東軍。

也正是這個緣故,柴桑城才能做到滿城動員,出錢出力,支持劉璟防禦抗擊江東。

劉璟見一羣羣工匠們各自忙碌,材料的運送有條不紊,他心中也很奇怪,便對徐庶笑問道:“才半天時間,這些工匠就步入正軌了,元直是怎麼做到的?”

徐庶微微一笑,“其實很簡單,每座城池的工匠都有匠頭,我只管找到這些匠頭,給他們十倍的利,規定什麼時候完成,並承諾每造成一架石砲或投石機給多少獎賞,然後一切都不用我操心了,他們自然會加緊督促工匠。”

劉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徐庶又找了一堆項目經理,難怪能進展如此神速,這是深諳管理之道。

“那最快什麼時候能造成第一架?”劉璟又好奇地問道。

徐庶神秘一笑,“公子請跟我來。”

劉璟跟他走進一座大帳,一下子愣住了,只見大帳擺放着一架巨大的石砲,幾名工匠正在忙碌地檢查。

石砲又叫發石車,官渡之戰時,曹操曾大量使用,用來攻擊袁紹的軍隊,效果巨大。

它的外形實際上就是一部放大的弩,可以發射巨箭,也可以發射石塊,射程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間,對於守城有着積極的防禦作用。

打個比方,滾木礌石是對付攻城軍隊的利器,但一般而言,需要人站在城牆邊向下拋石,這樣就極容易被下面攻城軍的弩箭射中。

但有了石砲便可以隔空發射,避免了守城人員的傷亡,同時射程更遠,殺傷範圍更大,對付船隻和各種攻城武器也是一種有效的防禦利器。

劉璟上前輕輕撫摸這第一架發石車,是用新伐的樹木做成,甚至還有樹皮未剝,略顯粗糙,但看得出綁紮得很結實。

徐庶把一名六十餘歲的老工匠叫上前,給劉璟介紹道:“這名老匠人叫秦五,原在曹軍大營裡造過軍械,去年底帶領全家來到柴桑,這次石砲和拋石機的圖紙都是由他繪製,這架石砲也是他帶領徒弟造出來。”

老工匠跪下行禮,“小民拜見璟公子!”

劉璟連忙扶起老工匠,“秦老漢不必多禮。”

他看了一眼石砲又笑道:“能造出石砲和投石機,這可是大功,我一定會重重獎賞你。”

秦五臉上露出慚愧之色,他嘆息一聲道:“其實這架石砲最多隻能用十天,只能臨時用一用。”

劉璟愕然,“此話怎講?”

“回稟公子,一架合格的石砲,對木料特別講究,最好使用堅固的棗木或者柞木,而且必須風乾三年以上,這架石砲是樟木,倒也可以,但沒有風乾,十幾天後就會變形開裂,無法再使用。”

劉璟點點頭,木頭風乾,這個他能理解,只是需要風乾三年,難道曹操三年前就開始準備了嗎?

秦五彷彿知道劉璟的想法,苦笑道:“在北方地區,風乾的木頭比比皆是,到處是無人居住的空屋,把房子拆掉,橫樑就是。”

原來如此,劉璟這才明白,他笑了笑道:“這些橫樑木或許我以後能弄到,但不管怎麼說,有這些石砲和投石機,我就能守住柴桑,還是很感激你們。”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一聲歡呼,一名工匠飛奔進來,萬分激動道:“秦五爺,投石機做成了!”

衆人快步走出大帳,只見不遠處矗立着一座投石機,高兩丈左右,長長的拋竿像釣魚者拋出的魚竿一樣,一羣工匠圍住它周圍歡呼雀躍。

劉璟心一熱,剛要上前,這時一名士兵快步跑來,在劉璟耳邊低語幾句。

劉璟心中頓時大喜,也顧不上投石機,對徐庶打聲招呼,便翻身上馬向南城而去。

柴桑有南北兩座城門,目前南城已經封死,只留北城進出,而北城因爲戰爭的緣故,也不再允許人隨意進出。

但此時,南城外出現了一隊兵馬,約五六十人,服色雜亂,兵器各異,爲首大將手執大刀,騎在一匹馬上。

此人正是從荊城鎮趕來的廖化。

.......

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93章 好消息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66章 華麗一筆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34章 圍剿亂賊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56章 再回劉府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248章 清船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290章 攔路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40章 蒯越之勸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
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93章 好消息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66章 華麗一筆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34章 圍剿亂賊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56章 再回劉府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248章 清船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290章 攔路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40章 蒯越之勸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