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江東退兵

魯肅嘆了口氣,“進來吧!”

徐盛快步走進船艙,單膝跪下行一禮,“拜見都督!”

魯肅坐了下來,擺了擺手,“文向也坐吧!”

魯肅今年也才三十出頭,只是長相有些出老,看起來就彷彿四十歲一般,他和徐盛‘私’‘交’極好,既是上下級關係,同時也是君子之‘交’。

“文向,你說實話,你覺得柴桑城能打得下來嗎?”魯肅注視着徐盛問道。

徐盛苦笑一聲,“我們現在還有一萬五千餘人,柴桑守軍已不足三千,肯定是可以攻下,但至少還要再損失五千人,都督能承受嗎?”

魯肅愕然,他有點不明白徐盛的意思,徐盛解釋道:“其中三千人是攻城損失,兩千人是對付甘寧的傷亡,還有,我們的糧草幾乎已被燒燬殆盡,最多隻能堅持兩天,所以都督要立刻做出決斷。”

魯肅心中爲難之極,他希望徐盛是信口開河,但實際上他也明白,徐盛估計的損失並不誇張,劉璟作困獸之鬥,他們的損失恐怕還會更大。

“如果是那樣,我們的損失將超過一萬,這個結果吳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就算拿下江夏軍,也無法彌補慘重的傷亡。”魯肅的笑容裡充滿了苦澀。

“所以我來前來勸都督。”

魯肅望着徐盛半晌,這纔有點明白他的意思,“文向...是勸我撤軍嗎?”

徐盛緩緩點頭,“如果甘寧不出現,我不會勸都督撤軍,但甘寧出現,戰局就有了變數,事實上我說拿下柴桑,那還是最好的結果,就怕黃祖意外殺來,後果就嚴重了。”

魯肅低頭沉思片刻,又注視着徐盛道:“你好像話中有話?”

徐盛點點頭,“這次柴桑之戰,其實劉璟纔是最大的得益者,他殺死周凌,也就意味着他和黃祖的決裂,也是昭示着劉表和黃祖爭奪江夏的開始,在以後的日子裡,柴桑城必然會充滿各種明爭暗鬥,我們只要密切關注局勢變化,那麼還是有機會拿下柴桑城,但這一次,我們已損失五千餘人,再打下去,就算拿下柴桑,都督也無法向吳侯‘交’代了。”

魯肅負手走到窗前,從小窗凝望着江面,良久,他嘆息道:“可就算是現在,我也無法向吳侯‘交’代了。”

這時,艙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士兵在外稟報:“啓稟都督,吳侯有緊急命令!”

魯肅一驚,連忙道:“速呈給我!”

一名士兵進艙,將孫權的命令‘交’給魯肅,魯肅打開命令看了看,有些僵住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滿臉苦澀道:“國母病逝,主公命令停止攻打柴桑,撤軍回東吳!”

........

建安七年五月,孫權之母病逝,東吳上下舉哀,孫權下令停止柴桑之戰,就在接到撤軍令的當天晚上,江東軍船隊從柴桑撤離,一場爭奪柴桑的大戰,最終以雙方的慘重傷亡而告終。

這場大戰,江東軍傷亡五千二百餘人,損失各種船隻百餘艘,而柴桑城守軍也同樣傷亡近半,柴桑城籠罩在悽風慘雨的哀傷之中。

但也正是這場突發的戰役,使劉璟得以牢牢控制住了柴桑,這座堅固的江邊大城,成爲了劉璟的第一塊基業。

柴桑城‘門’大開,劉璟率領徐庶、廖化、王泰等二十餘名文官官員迎了出來,城外,甘寧和他的一千餘名弟兄早已等候多時,甘寧上前一步,單膝跪下行禮,“卑職救援來遲,讓公子受驚,甘寧罪不可赦!”

劉璟連忙上前扶起他,異常誠懇道:“甘大哥能在我最危急之時趕來救援,劉璟心中只有感‘激’不盡,甘大哥之恩,我銘記於心!”

甘寧見他叫自己甘大哥,心中頗爲感動,也嘆了口氣道:“比起樊城你對我的恩德,這算什麼?我只是舉手之勞而已,我就害怕來晚一步,城池陷落,那我可就是萬死不足以贖其罪了。”

劉璟笑了起來,“我們兩個,不要你謝我,我謝你了,這樣可就沒完沒了,我來給甘大哥介紹幾名手下!”

他把徐庶拉過來,笑道:“這位徐元直,潁川名士,現在替我掌管軍務。”

甘寧連忙上前行禮,“早聞潁川徐福行俠仗義,甘寧一直敬仰,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徐庶本名徐福,原是劍術高手,好行俠仗義,四年前他仗義殺人,逃到襄陽,改名爲徐庶,並棄武從文,但還是有不少人知道他的底細,連甘寧也有所耳聞。

徐庶呵呵一笑,客氣寒暄了幾句,既沒有否認自己是徐福,但也沒有承認,只是感‘激’甘寧及時來援。

這時,劉璟又將廖化拉上來,“這位廖將軍也是我的左膀右臂,這次守城立下大功!”

甘寧一下子愣住了,他當然認識這位江夏左王,前年兩人還坐在一起談判劃界,廖化撓撓頭,臉上‘露’出尷尬之‘色’,兩人對望一眼,忽然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劉璟這才反應過來,他們倆人應該早就熟悉了,他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倒着實有趣了,江夏的水陸雙匪首,同時被自己所用。

衆人義氣相投,很快便相處融洽,一行人簇擁着劉璟,進了柴桑城。

.......

一場慘烈血腥的柴桑保衛戰,雖然是以江東軍的撤軍而結束,但帶給劉璟的勝利美酒卻並不甘甜,柴桑守軍也同樣死傷慘重,尤其是協助守城民夫,兩次大戰,傷亡近兩千人。

勝利的‘激’情之後,籠罩在柴桑城上空的是一片悲慼之聲,幾乎家家戶戶都掛出了白幡,哀悼在戰爭中死去的親人,撫卹和獎賞的錢糧發放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剩下的木頭已全部做成棺木,及時送到每一戶陣亡將士的家中。

“璟公子,這家也是!”

劉璟在縣丞朱珣的陪同下,正在挨家挨戶進行慰問,朱珣是柴桑本地人,也是柴桑第二豪‘門’朱氏家族的嫡長孫,他妻子便是陶利長‘女’。

朱、陶兩家互爲聯姻,互爲扶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柴桑有句俗語,‘陶家的船,朱家的牛’,也就是說,朱家土地最多,確實也是如此,柴桑城附近,近三成的土地都是屬於朱家。

由於陶家對劉璟的全力支持,朱家也不自然不落後,這次守城大戰,朱家拿出了一萬五千石糧食,也正因爲如此,劉璟對朱家也是另眼相看,讓朱珣協助徐庶處理善後事宜。

朱珣指着一座掛着白幡的小院,低聲道:“這家姓周,在城外有十畝上田,同時也租種了朱家的三十畝地,我記得他們家有兩個兒子,不知道誰陣亡了。”

劉璟點點頭,“進去看看!”

朱珣上前去敲‘門’,片刻,‘門’開了,是一名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眼中淚痕未乾,他認識朱珣,頓時嚇了一跳,連忙要跪下,“小民不知朱縣丞到來,請縣丞恕罪!”

朱珣連忙扶起他,指了指劉璟道:“璟公子見你們‘門’頭掛有白幡,特來探望。”

聽說是璟公子前來探望自己,男子眼中流出了淚水,上前跪倒,泣道:“感謝璟公子的慰藉,保衛家園,犬子雖死無憾!”

劉璟將他扶起,眼睛也有些紅了,嘆氣道:“戰鬥慘烈,我未能保護好你的兒子,應該是我向你請罪。”

“公子已經盡力,還能在死後來探望他,老漢心中只有感‘激’!”

男子將劉璟讓進院子,院子裡放着一副新做的棺材,一端放了張供桌,擺放着香蠟紙炷和各種祭品,幾個‘女’人和孩子正跪在棺材前哀哀痛哭,旁邊還站着一名二十七八歲的年輕男子,在低聲勸說,看得出,陣亡之人是這戶人家的次子。

除了一家人,左鄰右舍幾乎都趕來幫忙,院子裡,房間裡,到處都是忙碌的人,這時大羣人走進了院子,嚇得衆人紛紛向後躲開,哭泣的‘女’人也被扶到一邊,衆人默默地望着劉璟,這位在柴桑城已是赫赫有名的璟公子,實際上已成爲柴桑新主。

這時,劉璟慢慢走上前,站在棺木前,默默注視着陣亡的年輕士兵,忽然,劉璟竟單膝跪下,向這名士兵鄭重地行了一個軍禮。

院子裡頓時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呼聲。

......

一家一家的慰問,天已經近黃昏了,跟隨劉璟一路慰問的朱珣心中頗爲驚訝,璟公子竟然給每一個陣亡者下跪,不管是士兵還是民夫,他不管身份,不顧尊卑,向陣亡者表達了最誠摯的敬意。

起初朱珣不理解,但漸漸的,他親眼看見一戶戶家屬沒有怨恨,只有被劉璟誠意的感動,對劉璟的無盡感‘激’,朱珣終於明白了,劉璟是用對死者的尊重和誠意,換來了柴桑人對他的感‘激’和忠誠。

朱珣心中忽然有一種明悟,這位年輕的璟公子或許是一個能成就大業的劉氏子弟。

隨着夜幕降臨,還有很多人家沒有走到,這時,朱珣再也熬不住身體的疲憊,對劉璟道:“公子,按照柴桑的風俗,逝者要在家中呆三天,明天后天還可以再繼續慰問家屬。”

劉璟看了他一眼,見他滿臉疲憊,累得快走不動路了,這才意識到他的疲憊,連忙歉然道:“真是抱歉,讓朱縣丞跟隨我忙碌一天,今天到此爲止,明天再繼續吧!”

朱珣臉一紅,“下官身體不行,讓公子失望了。”

“這沒什麼,其實我也累壞了。”

劉璟呵呵一笑,這時他又想起一事,對朱珣道:“江東軍傷亡士兵是怎麼處理?”

朱珣連忙道:“剛纔我特地去問了,完全按照公子的指示處理,受傷士兵給他們治傷,陣亡者燒化後骨骸裝入陶罐,並將他們的身份徽織一併放入陶罐,處理得很盡心。”

劉璟點點頭,“明天再請巫師一併給他們度魂。”

“是!下官明天會處理好。”

劉璟又囑咐他幾句,這才調轉馬頭,向陶府而去。

.........

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14章 初入劉府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90章 血戰突圍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74章 意外來信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66章 華麗一筆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635章 合肥激戰(上)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6章 一路追殺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967章 曹丕謀權
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14章 初入劉府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90章 血戰突圍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74章 意外來信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66章 華麗一筆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635章 合肥激戰(上)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6章 一路追殺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967章 曹丕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