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火燒歷城

入夜,歷城內一片安靜,城內的月光顯得很暗淡,東面的大山擋住了月‘色’,將巨大‘陰’影投入城中,在昏暗的夜‘色’中,士兵們都紛紛入睡了,只有城頭上的數百當值守軍在來回踱步,警惕地注視着城外。

曹軍很依賴南面的三座烽燧,儘管他們知道大戰即將爆發,但每個人都抱着一絲僥倖,或許敵軍會從陳倉道殺去關中,畢竟從武都郡走陳倉道也並不遠。

所以他們一直在關注烽燧,烽燧每天清晨和黃昏時各報一次平安,沒有異常火光燃起,使守城士兵們都定下了心。

就在城池以東約三裡外的一片樹林背後,一支千餘人的軍隊正快速向山上奔跑,這一支來自蜀中的山地軍,每個士兵都是在山中長大,極擅於負重爬山,每個士兵都揹着重重的裝備,由大將張任率領,在斥候任平的引領下,沿着山路疾奔。

這座大山原本無名,因西面山麓修建了歷城而得名,叫做歷東山,歷城實際上就修建在這座大山的半山腰上,地勢很高,居高臨下,扼守住了北上祁山的必經之路。

張任率領士兵們一路奔跑,半個時辰後,他們來到了一處稍微平緩的山坡上,這裡已經是歷城的上方了,這就是龐統的計謀,他發現了歷城的弱點,那就是修建在山上,那麼他的軍隊就可以上山去居高臨下,反控制住城池,使歷城的優勢一下子變成了劣勢。

這也是山地戰中最常用的利用地勢取勝,不過當初修建城池人也考慮到了這種劣勢,所以歷城並不是緊靠山崖,從一個坡度緩緩向上,使這處山坡和城池之間有了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離,用弓箭也‘射’不進城內。

可如果用的是超過兩百步以上的投擲武器,那麼這種距離就沒有作用了,當然,一般軍隊是不可能將大型投石器之類的重型武器搬上山,可自從荊州有了匠學後,這就變得可能了。

馬鈞發明的投石機不僅打得遠,建造得堅固耐用,而且他充分考慮到了運輸的便利,將投石機變得非常容易拆解並組裝,只需兩百名士兵就可以揹負一架大型投石機,在山地也能隨時使用。

這一千山地兵便揹負五架重型投石機,可以將數十斤的重物拋到四百步外,僅拋竿就有四丈長,這是唯一需要用十名士兵扛着奔跑的零件,張任找到了攻擊城內的空地,他一聲令下,百名工事兵開始迅速組裝架巨型投石機。

一個時辰後,五架儼如巨人般的投石機矗立在山坡上,張任探頭看了看城內,隱隱可以看見城內密集的帳篷,他冷冷一笑,下令道:“準備火球!”

這一次漢軍使用的是火球,用麻布浸滿火油後一層層包裹起來,形成一個直徑有三尺的大球,重四十餘斤,可拋出四百步遠。

五隻巨大的火球放進了銅兜之中,士兵們向後拉拽,拋竿索鉤住了木架,這時,士兵們開始推動絞盤,吱吱嘎嘎的繃緊了,士兵們舉火把點燃了五隻大球,五隻大球開始燃燒起來,燃燒的火焰在夜晚顯得格外刺眼,遠處埋伏在樹林內的趙雲看得清清楚楚,他的拳頭慢慢捏緊了。

張任看了看兩邊,都已準備就緒,他大喊一聲,“放火球!”

士兵們扳開了鐵鉤,拉拽拋竿的繩索沒有了拉力,拋竿猛地向前方彈出,只見五隻赤亮燃燒的大火球騰空而起,火球在夜空中翻滾,直向歷城內砸去......

歷城依然在才沉睡之中,包括警惕守衛城牆的士兵,他們誰也沒有想到危險已悄悄來臨,他們更沒有料到,危險竟然是從天而降。

當守城士兵忽然發現頭頂上赤亮的火球時,爲時已晚,火球轟然砸入了城內,砸癟了數頂帳篷,巨大的火球在地上翻滾,一路衝進帳篷羣中,點燃了一頂又一頂的帳篷。

城牆上的守軍大聲驚呼,警鐘聲噹噹敲響,很多士兵都從大帳裡赤着腳奔出,驚恐地望着大帳燃燒,已經有數十頂大帳被點燃,火借風勢,大火燃燒得愈加迅猛,牙將單‘挺’騎馬飛奔而來,他急得大喊:“速速拆除帳篷!”

他已經意識到,這不是天降烈火,而是敵軍在山上襲擊城內,可他事先一點準備都沒有,令他心急如焚,揮刀大喊:“所有士兵從帳中出來!”

就在這時,又有五隻火球從天而降,呼嘯着砸進了西面的帳羣之中,數十頂大帳迅速被點燃了,十幾座民居店鋪也被大火點燃,火焰熊熊燃燒,蔓延得極爲迅速。

燃燒失控的帳篷碎片被風吹到空中,整個城內四處都有大火燃燒,濃煙瀰漫,士兵們四處奔逃,哭喊聲響徹全城。

此時趙雲的軍隊就在城西兩裡外的一片森林內,儘管他們在低處,但已經看到從城頭冒出的火光,以及滾滾濃煙,趙雲不由對龐統讚道:“軍師果然厲害,不費一兵一卒便將曹軍‘逼’出歷城。”

龐統得意地捋須一笑,“這就叫天時不如地利,曹軍依山建城,雖然居高臨下,但也留下了隱患,而地利又不如人和,我們有最有力的投石機,這就註定了歷城的毀滅,曹軍最多支持半個時辰,將軍準備出擊了。”

趙雲點點頭,回頭大喊:“傳令下去,準備出擊!”

“準備出擊!”

一道道命令傳下去,九千漢軍劍拔弩張,躍躍‘欲’試。

此時山上拋出的不再是火球,而是變成了一桶桶火油,四十斤一桶,裝在密封的木桶之中,一桶桶火油從天而降,砸進了城內。

木桶落地碎裂,火油四濺,更加助燃了火勢,此時,整個歷城都被大火籠罩了,上百棟房屋全部被點燃,烈火肆虐,只衝十幾丈高的天空。

士兵們都已嚇破了膽,眼看着火勢越來越大,開始有士兵翻城而逃,很快,城‘門’開啓了,無數士兵和家眷從城內涌出,很多年輕‘女’子跌跌撞撞,哭喊連天。

單‘挺’急得大喊大叫,命令士兵們上南城躲避,他已經發現了一點端倪,那就是山上投來的火球衝不到城池另一端,另一端被大火點燃,完全是因爲帳篷碎片引燃,那隻要逃上城牆,便可躲過這一劫。

雖然單‘挺’發現了逃生的辦法,卻沒有多少士兵聽他的指揮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只有逃出城纔會安全,逃生的本能使越來越多的士兵向城外逃去。

“將軍,快走吧!”

幾名士兵對單‘挺’大喊,“弟兄們都逃出城了!”

單‘挺’見四周哭喊聲已聽不見了,奔跑的身影也越來越少,他身旁只有當值的一百餘士兵跟着他,此時他知道已經大勢已去,只得嘆息一聲,回頭對士兵們喊道:“城外必有敵軍埋伏,大家可隨我衝出重圍。”

單‘挺’撥馬向北城‘門’奔去,北城‘門’大開,士兵和民衆都已逃亡殆盡,他縱馬衝了出去,後面的百餘士兵也跟着奔出城‘門’。

此時漢軍已經包圍了南北兩座城‘門’,曹軍士兵剛逃出不久,便立刻被漢軍從四面包圍,大部分曹軍士兵都是從睡夢中驚醒,沒有披掛盔甲,沒有帶兵器,甚至還赤着腳,再加上心中惶恐,被敵軍包圍,他們紛紛跪地投降,沒有人敢反抗。

牙將單‘挺’率領百餘士兵從北‘門’奔出,他知道外面必然有敵軍,這個時候他只能依仗戰馬,看能不能衝出重圍,單‘挺’看見前方有敵軍攔路,官道兩旁跪滿了投降的士兵,他揮動長槍大喝一聲,“擋我者死!”

話音剛落,只見斜刺裡殺出一員大將,身材八尺,手執大刀,儼如一聲霹靂大喊:“魏延在此!”

魏延奔馬如迅雷,霎時間奔至單‘挺’面前,手起刀落,大刀如一道閃電劃過,單‘挺’躲閃不及,人頭被劈飛出數丈,死屍從馬上栽落。

主將既死,跟隨單‘挺’逃出的百餘士兵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丟下兵器,跪地舉手投降。

天漸漸亮了,歷城內大火也熄滅了,一場大火將這座軍城燒成白地,數百人被大火吞噬,兩千多士兵和民衆從城內逃出,卻全部被漢軍俘虜,漢軍只付出了輕傷數人的代價,這一戰打得極爲‘精’彩。

趙雲隨即命人將戰俘和民衆送回武都請功,這時,龐統催馬上前笑道:“趙將軍,我有一事和將軍商議。”

這一戰使趙雲十分敬佩龐統,以前跟隨皇叔時,他感覺不到龐統有什麼過人之處,皇叔對他也不滿意,常常冷淡於他,但這一戰使趙雲徹底改變了趙雲對龐統的看法,他也終於發現龐統真是一塊美‘玉’,從前藏在石中,皇叔沒有能發現,而劉璟卻是一個能工巧匠,是他將龐統這塊美‘玉’充分雕琢出來。

趙雲在馬上抱拳道:“龐軍師請說!”

龐統也同樣很喜歡趙雲,趙雲爲人謙虛,對他有足夠敬重,讓龐統找到了尊嚴,此時龐統並不滿足這一戰的勝利。

他捋須笑道:“前方三十里外有一處隘口,叫白龍谷,扎有軍寨,寨中有駐兵三百餘人,雖然不象歷城那樣難以攻打,不過我略施小計,便可將這座軍寨輕鬆拿下。”

趙雲大喜,連忙躬身道:“請軍師指示!”

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34章 圍剿亂賊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0章 新官上任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96章 欲迎還拒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6章 不傳之秘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40章 痛惜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75章 許都之謀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68章 綿裡藏針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198章 告密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
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34章 圍剿亂賊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0章 新官上任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96章 欲迎還拒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6章 不傳之秘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40章 痛惜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75章 許都之謀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68章 綿裡藏針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198章 告密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