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黃家地產

清晨,太陽還沒有出來,天色剛麻麻亮,一層若隱若現的白霧籠罩在江漢平原之上。

此時已是秋末冬初,江漢平原雖然不似北方朔風初起,寒風刺骨,但也有了幾分寒意,一望無盡的田野裡凝了一層白霜。

秋收早已結束,田野裡冷冷清清,除了一羣羣覓食的鳥雀外,還有幾個早起的老農,收拾着剛剛播下種的麥田。

這是一個寧靜的早晨,但很快,一陣激烈的馬蹄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在武昌縣以西的官道上,一支由五百餘士兵組成的隊伍正疾速行軍,爲首年輕大將,銀盔鐵甲,身材魁梧,臉色棱角分明,話語不多,目光深沉地注視着遠方的田野,正是劉璟。

在他身旁卻是一名文官,武昌縣令鄧龍,特地陪同劉璟前去黃氏山莊。

今天蘇飛沒有陪同,他剛接手郡丞之職,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處理,魏延等人也在忙碌地訓練士兵,無暇陪同他前來。

黃氏山莊並不遠,在武昌縣以西五十里處,背靠一片煙波浩淼的湖泊,其實所謂山莊也是徒有虛名,不過是後院有一座不到百尺高的人造假山。

“公子!”鄧龍指着遠方笑道:“順着這條官道一直走下去,大概中午時分就能抵達黃氏山莊。”

鄧龍十分健談,一路上給劉璟講述武昌的人情官場、世家淵源,雖然大多時候劉璟並沒有說話,但鄧龍看得出,劉璟是在很認真地聆聽,他便興致勃勃地說下去了。

不過有一點讓鄧龍爲難,那就是對劉璟的稱呼上,他也知道,作爲下屬,再稱劉璟爲璟公子,有點說不過去了,但稱司馬也不妥,畢竟司馬是柴桑的別部司馬,現在是武昌縣。

其實稱太守是最合適,不過沒有得到州牧的任命,鄧龍總覺得稱太守有點不太符合官場規矩。

當然他也知道,有的時候不能太講規矩,比如蘇飛被任命爲郡丞就沒有講規矩,可萬一劉璟被調走,來了一個講規矩的新太守怎麼辦?

所以鄧龍還是硬着頭皮,稱劉璟爲公子,好在劉璟也沒有計較,讓他略略鬆了口氣。

他一路介紹風土人情,隊伍又走了一個時辰,這時他們已經從一片林地走出,進入了更加廣闊的耕作區。

這裡是江漢平原的腹地,從武昌到夏口,方圓數百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向來是江夏郡的產糧重地。

可以說,這片方圓數百里的區域是整個江夏郡最富庶的中心,掌握了這片區域,也就握住了整個江夏郡。

也正是這個緣故,黃家幾十年來不斷蠶食這片富庶之地,已經佔有了近四成的良田,蓄奴數千,並控制了上萬戶佃農,使黃家牢牢佔據了江夏郡的主導地位。

不過這一切已經隨着江東軍的東擴之戰而灰飛煙滅了,除了黃射下落不明外,整個黃家已被滅門,他們的萬頃良田也就成爲了無主之地。

隊伍從田野中的官道中走過,劉璟見田地裡有不少農民在幹農活,他又回頭看了看士兵,衆人似乎都有點疲憊了,便對鄧龍笑道:“鄧縣令,休息一會兒吧!”

“正好,我也有點疲憊了,喝點水,休息一下再繼續趕路。”

劉璟回頭對衆人道:“大家休息片刻!”

一聲令下,士兵們紛紛尋找草地田埂坐下,取出水壺喝水聊天。

劉璟卻沒有休息,而是慢慢走進了田野裡,不遠處,幾名鋤地的老農正提心吊膽地望着這支軍隊,卻見他們爲首軍官向自己走來,幾名老農嚇得轉頭要走,劉璟卻叫住了他們,“幾位父老請留步!”

幾個老農不敢再走,紛紛回頭行禮,“這位將軍有什麼事?”

劉璟儘量用一種溫和的語氣,滿臉笑容道:“想和幾位父老聊一聊,佔用一點點時間,是否方便?”

幾個老農當然不敢說不好,不過劉璟和顏悅色也令他們心中稍稍平靜,衆人席地而坐,圍成一圈。

“幾位父老,今年糧食收成如何?”劉璟像聊家常般地隨口問道。

老農們對望一眼,其中一人搖搖頭道:“今年是小年,稻子普遍比去年減產兩成,不過夏天的麥子收成不錯,彌補了秋收減產不足。”

“這次江東軍入侵,影響到各位了嗎?”

“還好吧!基本上沒有什麼野外打仗,聽說黃公子一戰便被擊潰了,也沒有什麼影響,不瞞將軍,我們甚至連江東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劉璟點點頭,這倒也是實情,江東軍主要走水路,並沒有從陸路殺向夏口。

這時,鄧龍也走了過來,他穿着文官袍服,而且又常常下鄉視察,在武昌縣頗有人緣,幾名老農都認出了他,慌忙起身跪下:“小民給縣公叩頭!”

鄧龍有點尷尬,劉璟就在旁邊,老農們不向他行禮,反而向自己磕頭,他偷眼向劉璟望去,劉璟卻若無其事。

鄧龍心中明悟,恐怕劉璟不想讓人知道他的身份,想到這,他微微笑道:“幾位父老請起,大家隨意聊幾句。”

既然縣公發話,衆人不敢不聽,又都坐下,鄧龍也坐下,他不知劉璟的用意,本來十分健談的話,此時也沉默了。

劉璟又微微笑道:“幾位父老有給黃家種地嗎?”

“那當然!”一名老農道:“我們都是他的佃戶,租種黃家的爲生。”

另一名老農手一指,“不瞞將軍說,這一帶土地,一直到北面的湖區,都是黃家的土地,不過聽說黃家出事,大家心中都忐忑不安。”

劉璟笑了起來,“黃家出事,你們秋收的租賦就不用交了,不是好事嗎?”

“這個當然是好事,但以後呢?如果官府把土地收走,我們何以爲生?”

幾名老農這樣說着,目光都望向縣令鄧龍,這是他們的精明之處,趁縣令老爺在時,最好問一問這件事。

鄧龍苦笑一聲,雖然土地地契都在縣衙,但最後怎麼處理,那是由劉璟決定,他可無權做什麼解釋。

其實劉璟今天出來視察,倒不是想去看什麼黃氏山莊,那裡不過是一處莊園,值錢的金銀細軟早被江東軍搶走,糧食則被蘇飛運走,只剩下一些笨重的傢俱和器物。

或許風景不錯,但他現在是最忙碌的時候,可沒有時間做什麼莊園一日遊,等以後有空再攜陶湛去細看。

劉璟今天出來巡視,其實是爲了土地,在他看來,黃家最大的財富就是土地,足有萬頃之多,如何把這萬頃土地處理好,關係到他對江夏的控制。

而解決土地,關鍵又是人的問題,這萬頃土地牽涉到萬戶佃農的切身利益,稍不慎就會引起民亂,他怎能不謹慎處理?

劉璟又笑道:“大家放心,土地總是需要人來耕作,總不能讓鄧縣令親自下田耕種吧,一萬頃土地啊!大家覺得鄧縣令的身板扛得住嗎?”

劉璟說得很幽默,衆人都笑了起來,同時也放下心,說得很對,總是需要人種田,以前是爲黃家種田,大不了以後是爲官府種田。

不過兩名世故的老農有點回過味來,這位軍官如此公然打趣縣令,而縣令卻一臉苦笑,不敢生氣,這豈不是說明,這軍官的地位要遠遠高於縣令嗎?

他是誰?好幾人心中都同時生出了疑問。

“假如吧!”

劉璟笑道:“我只說假如,假如你們交出一半的土地,而另一半的土地正式歸你們私有,不用再交田租,只是正常向官府繳納田稅,你們覺得這種處理辦法能接受嗎?”

幾個老農都沒有吭聲,咋一聽確實讓人難以接受,居然要交出一半的土地,不過後面的話他們又動心了,另一半土地歸他們私有,這可不得了,也就是把黃家的土地分給了他們。

每個人都會算賬,每年的收成要交一半給黃家,將來土地歸自己,就不用再交田租,雖然土地少了一半,但勞作也少了。

而且可以提高產量,實際上並沒有損失,更重要是,從此土地歸自己,那可是一大筆財富,這樣的條件,誰也無法拒絕。

只沉默了片刻,幾個老農都激動起來,“這當然好,但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不用我們再出錢買土地嗎?”

“那黃家的牛能不能也一起給我們?”

.......

衆人七嘴八舌地問,這一次他們並不問縣令鄧龍,而是都圍着劉璟,大家都看出來了,恐怕這個年輕的軍官就是一個能做主的人。

其實這個方案劉璟也反覆考慮過,他需要穩定的自耕農,把黃家的佃農和奴隸恢復爲自耕農,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但他也需要土地,用來獎勵軍功,撫卹陣亡士兵的家屬,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益對半,一半利益留給原土地上的農民,而另一半利益他要掌握在手中,這樣分割,就能利益均衡,做到皆大歡喜。

旁邊鄧龍也終於明白了劉璟的思路,他心中暗暗敬佩,他原以爲劉璟是想把黃家的財富土地佔爲己有,一般人都會這樣做。

卻沒有想到,劉璟考慮的是恢復自耕農,這樣一來,不僅江夏民衆會對他感激涕零,更重要是,將極大增加官府的稅賦收入。

如果整個荊州都能按劉璟的思路處理,那荊州就會很快強大起來。

鄧龍暗暗忖道:“這是一個極有長遠眼光之人,說不定他真能成就一番大業。”

.........

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36章 赤壁酒館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68章 綿裡藏針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80章 初獲良才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99章 黃忠授藝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311章 迎頭痛擊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38章 錦帆賊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55章 元日到來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863章 匈奴奇兵
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36章 赤壁酒館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68章 綿裡藏針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80章 初獲良才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99章 黃忠授藝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311章 迎頭痛擊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38章 錦帆賊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55章 元日到來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863章 匈奴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