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

兩天後,夏侯惇率領的九萬主力軍隊抵達了漢軍大寨,在距離漢軍大寨約三裡外紮下連營,夏侯惇站在一座小土丘上,遠遠眺望龐大的漢軍大寨,他心中有着說不出的堵塞,短短兩三天時間漢軍造不出這樣規模的大寨,只能說明他們早就有準備。

半晌,夏侯惇才恨恨道:“劉璟想與我打持久戰,可惜他打錯了主意!”

夏侯惇回頭對郭淮喝令道:“郭將軍,你可率本部從東面進攻漢軍大寨。”

旁邊張遼連忙建議道:“大將軍,現在漢軍居高臨下,我軍強攻必然會損失慘重,不如趁夜間掩護,命騎兵先鋪設一條上崗的斜道,明日再發動進攻!”

郭淮也贊同道:“文遠說得有道理,請大將軍三思!”

夏侯惇也是經驗豐富的大將,雖然在政治上他野心勃勃,缺乏寬容之心,但在領軍打仗時他卻能聽從部將的建議,張遼確實說得有道理,夏侯惇點頭接受了張遼的建議,他隨即又下令道:“再修建三座二十丈墩臺,用以安裝投石機!”

當天下午,一萬曹軍在距離大營不遠處的一處廢棄河道內用布袋裝泥土,準備在夜間鋪設上崗斜道,與此同時,數千曹軍則在距離大營約三百步外修建土墩,準備用來安裝投石機,居高臨下打擊漢軍大營,這是建安六年曹軍和袁紹軍決戰鄴城時的戰術,築二十丈高的土臺,用霹靂車居高臨下打擊袁軍,使曹軍佔據了進攻優勢。

但歷史不會重演,漢軍也不是袁紹軍,漢軍的投石機技術要遠遠超過曹軍,漢軍的巨型投石機可將百斤重大石投擲到四百步外,比曹軍最大的投石機的‘射’程還要遠百步。

就在曹軍士兵正在搬運石塊修築地基時,部署在大營南部的漢軍投石機驟然發‘射’了,四十架投石機連續將巨石發出,重達百斤的巨石鋪天蓋地投擲而來,數百士兵躲閃不及,被砸得頭骨碎裂,渾身血‘肉’模糊,慘不忍睹,而剛剛打下的地基也被呼嘯而至的巨石悉數摧毀,其餘曹軍紛紛向南奔逃,逃出漢軍投石機的打擊範圍。

夏侯惇氣得暴跳如雷,又下令道:“搭建投石機,晚上攻擊漢軍大營!”

此時太陽已落下地平線,天空晚霞消失,變成了青灰‘色’,夜幕漸漸降臨,劉璟站在哨塔上,觀察着曹軍大營的動靜,儘管暮‘色’昏暗,但劉璟還是依稀看見曹軍大營內矗立的巨大黑影,那應該就是曹軍的投石機了。

劉璟回頭對司馬懿笑問道:“仲達認爲我們需要堅持多久?”

司馬懿笑了笑道:“這需要看殿下願意承受多大的風險,如果殿下願意承受五成的風險,不妨派人去下戰書,約好兩軍決戰,或許這正中夏侯惇下懷,如果殿下取得七成以上勝機,那就要耐心等候,堅守住曹軍的種種衝擊,只要子龍將軍攻下鄴都,曹軍大勢已去,自然就無心戀戰了。”

劉璟自嘲地笑道:“這個方案還是我先提出,我自己卻堅持不住了,仲達說得對,要靜下心來等待。”

夜幕完全降臨了,夜‘色’漆黑,張遼率領兩萬騎兵埋伏在數裡外的一片樹林內,所有戰馬都包裹住四蹄,騎兵都沒有攜帶長矛兵器,每人只帶一把戰刀和一面盾牌,每個士兵則攜帶三袋泥土。

他們的任務是在南面投石機大戰的掩護下,利用騎兵的速度在東面填出一條進攻坡道,當然,僅僅六萬袋泥土還不夠,張遼估計過,至少需要二十萬袋泥土,也就是需要他們三次來回。

張遼耐心等候,他的目光遠遠向南面眺望,這時,在月‘色’中,他隱隱看見了曹軍巨大的投石機身影正緩緩前行,他的心不由緊了起來,如果曹軍的火攻能奏效,說不定他們今晚就能攻破漢軍大營。

“保持安靜,等待我的命令!”張遼將他的命令傳達下去。

漢軍大營內,劉璟也在冷冷的注視着遠處慢慢靠近的曹軍投石機,大概有百步之多,以曹軍北上的行軍速度,他們不能攜帶這樣的輜重,這應該是他們臨時砍伐樹木製成,這種粗糙的投石機不能持久,最多發‘射’四五次。

此時漢軍也在積極備戰,軍營內所有的大帳都收了起來,這是防止曹軍的火球‘射’入大營,引發營帳大火,兩萬名士兵準備擋板和泥土,他們各施其責,隨時可以將火球撲滅。

而漢軍的四十架投石機則吱吱嘎嘎拉起來,等待敵軍進入‘射’程,在投石機身後,八千漢軍士兵已經準備就緒,在地上擺放着十丈長的牛皮幡子,用木杆高高挑起,會臨時拼成一道巨大的牛皮屏障,使曹軍的火球無法‘射’入漢軍大營。

曹軍的投石機越來越近,巨大的木輪在平地上緩緩滾動,每架投石機由兩百人推動,這兩百人同時也是‘操’縱投石機的士兵,曹軍共投入了一百架投石機,全部用來發‘射’火球,夏侯惇很清楚漢軍的反擊力量,他只能用數量衆多的優勢來贏得發‘射’得機會。

曹軍投石機終於進入了漢軍投石機的‘射’程範圍,士兵們齊發一聲吶喊,加快了投石機的前進速度,而就在這時,漢軍大寨內發出砰砰的悶響,緊接着天空出現了數十個小黑點,發出奇異的嘯聲,向曹軍頭頂上呼嘯砸來,曹軍士兵驚恐大叫,紛紛躲在投石機後面。

只聽一片轟然巨響,十幾座投石機被巨中砸中,頓時支架斷裂,皮帶崩斷,高大的身軀轟然倒塌,巨石還翻滾着砸進曹軍士兵人羣中,血漿四濺,慘叫聲不斷,千餘曹軍士兵承受不住這種巨大的恐懼,紛紛大喊大叫向後奔逃。

漢軍的第一輪進攻便造成了曹軍十五架投石機被摧毀,但曹軍士兵卻利用漢軍投石機短暫的發‘射’空隙,又重新推動投石機繼續前進,行走不到二十步,天空一片怪嘯聲,又一輪巨石呼嘯着向曹軍士兵頭頂砸來。

就在南面雙方展開投石機大戰之時,張遼終於等來了出兵的時機,他低聲大喝:“出發!”

兩萬曹軍騎兵驟然發動,黑壓壓的騎兵從樹林內奔出,向含龍崗奔去,儘管戰馬四蹄都裹着厚厚的麻布,但兩萬騎兵奔跑發出的巨大能量,依舊使大地顫抖起來,立刻驚動了東面軍寨的守軍。

東面軍寨約有一萬守軍,由大將蔣欽統帥,蔣欽得到哨兵的稟報,月光下發現大批曹軍騎兵,他同時也感受到了大地震動,蔣欽一方面派人去向漢王稟報,另一方面他命令漢軍士兵準備弓弩防禦,同時部署在東寨的三十架投石機也開始啓動。

曹軍騎兵如狂‘潮’般鋪天蓋地衝來,漢軍投石機也率先發作了,一塊塊巨石拋出,砸向奔跑中的曹軍騎兵,曹軍騎兵的機動能力極強,拼命躲閃頭頂上呼嘯砸來的巨石,巨石轟然落地,‘激’起一片塵土,但曹軍騎兵太過於密集,還是有騎兵被砸中,或者被翻滾的巨石掀翻,戰馬慘嘶,騎兵墜地。

不斷呼嘯投來的巨石阻攔不住曹軍騎兵的步伐,他們高舉盾牌,衝進了暴雨般‘射’來的密集箭矢之中,騎兵紛紛被箭矢‘射’翻,死傷慘重,但大量騎兵還是將一袋袋泥土拋入山崗下,很快便形成了一座土丘,數百名曹軍緊貼着山崗,這裡倒是一個漢軍進攻的盲點,他們負責整理泥袋,將散‘亂’的泥袋堆積成型,漸漸地,一條狹長的坡道漸漸出現在含龍崗的東面山崗之下。

與東面曹軍的進展相比,南面的投石機大戰卻令人沮喪,短短百步距離內,漢軍密集的巨石摧毀大部分曹軍投石機,最後只有十三架曹軍投石機進入了發‘射’距離,在曹軍震耳‘欲’聾的鼓聲中,十三顆巨大的火球驟然騰空而起,劃出十三亮麗的曲線,撲向山崗上的漢軍大營。

八千漢軍士兵紛紛舉起了皮幡,拼成一面高十丈寬百丈的皮幕,遮蔽住了後面的漢軍大營,小山丘上,夏侯惇被突然出現的巨大皮幕驚得目瞪口呆,原本充滿期望的眼神又再次黯淡下來。

十三顆火球砰砰擊中皮幕,彈跳着又從山崗上滾落下來,竟然沒有一顆火球能突破皮幕,夏侯惇長長嘆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失落,曹軍投石機在連續兩輪進攻後便偃旗息鼓了,剩下的十三架投石機全部被漢軍摧毀,同時被摧毀的還有曹軍抱以巨大期望的火攻計劃。

一夜的戰鬥,曹軍臨時打造的一百架重型投石機全部被摧毀,跟隨投石機的兩萬曹軍死傷三千餘人,最後卻只有一顆火球突破皮幕‘射’入了漢軍大營,但沒有收到任何效果,火球被漢軍士兵撲滅了,這讓夏侯惇明白了一個事實,火攻對漢軍不會產生任何效果。

不過火攻雖然失敗,但東面的張遼率領的騎兵隊卻獲得了成功,在傷亡一千餘騎兵後,東面山崗前出現了一條寬五丈,長二十餘丈的坡道,曹軍終於打開了一個進攻的缺口。

..........

第9章 初見劉備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290章 攔路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1章 冤家路窄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43章 可疑之人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67章 竹林試刀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4章 再陷困境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224章 議婚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59章 二見甘寧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809章 連鎖反應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40章 痛惜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240章 痛惜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700章 許昌夜話
第9章 初見劉備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290章 攔路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1章 冤家路窄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43章 可疑之人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67章 竹林試刀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4章 再陷困境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224章 議婚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59章 二見甘寧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809章 連鎖反應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40章 痛惜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240章 痛惜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700章 許昌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