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走投無路

董允快步走出帳,去後帳尋找記錄,片刻他拿一本文書走了回來,翻到具體的一頁,呈給劉璟,劉璟看了一遍,問董允道:“徐長史建議在學士基礎上再設立學吏之職,再提高錢糧補助,休昭有什麼想法嗎?”

董允看過這本文書,他笑道:“徐長史的真正意圖,應該是想建立一種官員候補制度,學士再通過考試後,獲得爲官的資格,但一時沒有空缺,他們就先在書院中研究學問,等待有實缺後再補上去,在候補期間,他們的錢糧補助就不能和學士一樣了。”

劉璟負手走了幾步,緩緩道:“其實我倒不在意增加一點補助,我只是覺得這種考試選官制度不太合適。”

“州牧是說由江夏書院考試選官不合適嗎?”

劉璟點點頭,“既然是候補官資格,就應該由軍政署統一考試,‘交’給江夏書院做這種事,有點越俎代庖了。”

董允笑了笑道:“這個問題我曾經和徐長史討論過,我們都認爲現在推行統一考試還不是時候,畢竟現在官員都是以舉薦孝廉爲主,一下子取消孝廉舉薦制,很容易遭到北方士族的反對和抵制,對我們引進人才不利。

所以徐長史就想用一種委婉的辦法,設立學吏,名義上是爲了提高錢糧補助,實際上是爲荊州選官,以後荊州普通官員都從學吏中挑選,這樣漸漸就成了一種約定,也可以被士族們接受,將來再推行統一考試也就容易很多。”

щщщ● ttκΛ n● c○

劉璟沉思良久,他也不得不承認還是徐庶考慮得比較穩妥,關鍵是先讓考試深入人心,然後再定製度,這樣循序漸進纔是穩妥之道。

劉璟從桌案上取過文書遞給董允笑道:“這件事先不慌決定,退回去,讓徐長史他們再斟酌一下,另外,不要叫學吏,太直白了,可以叫博士,比如爲官者要德才兼備,德就是要舉孝廉,而才就是須取得博士資格,至於博士,不一定是荊州書院,比如河北崔學也可以,要給北方士族一點機會嘛!”

董允點點頭,“微臣會附加一份報告,把主公的意思轉達給徐長史。”

這時,劉璟回頭看一眼‘門’口的親兵,“什麼事?”

“啓稟州牧,秭歸城內有使者到來!”

.........

簡雍心情忐忑地跟着士兵向軍營深處走去,雖然他們封鎖消息,不讓荊州知道秭歸城的糧食已絕,但簡雍覺得那不過是掩耳盜鈴,巫城都被荊州軍攻下了,劉璟怎麼可能不知道秭歸城的糧食情況,否則也不會這樣困而不打了。

還有城內‘混’‘亂’情況,荊州軍的大木臺上看得清清楚楚,那麼他的求和還有什麼意義,除非投降,否則劉璟不可能有任何讓步,劉封偏偏不肯投降,一定要讓他和劉璟討價還價,簡雍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

不多時,他們來到中軍大帳前,一名士兵高聲稟報道:“啓稟州牧,秭歸使者已到!”

“進來!”

簡雍被士兵們帶進了大帳,大帳內正面坐着劉璟,旁邊坐着一名頭戴高冠的文士,正是軍師司馬懿,簡雍卻不認識他,簡雍快走兩步,躬身施禮道:“簡雍參見州牧!”

劉璟笑了笑,“原來是簡先生,我們好久不見了。”

簡雍苦笑一聲道:“大概有五年了。”

“但簡先生卻風采依舊,看得出很受皇叔器重,這次先生受皇叔之命,爲何而來?”劉璟笑眯眯問道。

簡雍愕然,連忙解釋道:“下官是從秭歸城內而來,並非是從江對岸過來。”

“原來如此,看來是我誤會了,那先生是來下戰書嗎?”

簡雍聽出劉璟語氣中揶揄之意,他緊咬一下嘴‘脣’道:“我並非是來下戰書。”

“那是來投降嗎?”劉璟毫不給他機會,搶斷他的話頭。

簡雍從劉璟的咄咄‘逼’人的氣勢中,忽然意識到劉璟完全知道自己是來求和,所以才強勢壓制住自己,他嘆了口氣,一言不發,他實在不知該怎麼開口。

這時,旁邊司馬懿笑道:“或許簡先生是來議和,我說得對吧!”

簡雍點點頭,“請問閣下是?”

“在下司馬懿。”

“原來是司馬軍師,失敬了!”

簡雍不再和劉璟說話,而是對司馬懿道:“司馬先生說得不錯,我確實是來議和,我家公子希望能和荊州軍達成妥協,兩家罷兵。”

劉璟冷冷道:“劉封想怎麼議和,先生直接說吧!”

“我家公子願意‘交’出秭歸縣,條件是準我們的軍隊撤到對岸,我們放棄秭歸和巫城。”

劉璟搖了搖頭,“你們只能放棄秭歸,巫城已經不屬於你們了,另外,我最多允許不超過十人撤去對岸,多一人都不行。”

簡雍臉‘色’大變,這就等於軍隊全部投降,怎麼可能?他嘴‘脣’動了動,“那....帶着一半軍隊.....”

“不行!”

不等簡雍說完,劉璟便斷然拒絕,“最多十人離去,多一人都不行!”

簡雍無奈,只得施禮道:“那我回去和公子商量一下。”

劉璟立刻命令手下,“送簡先生出營。”

簡雍告辭而去,劉璟和司馬懿對望一眼,司馬懿淡淡笑道:“今晚劉封必然突圍!”

.......

劉封臉‘色’鐵青地聽完簡雍的稟報,劉璟的苛刻條件令他怒火萬丈,他捏緊拳頭咆哮道:“我寧可戰死,也絕不受辱!”

“公子息怒,現在不是發怒之時,我們要冷靜想想對策。”

劉封長長吐了一口悶氣,恨聲道:“還能有什麼對策,難道還要我掉頭去打巫城嗎?那隻會讓我死得更快。”

簡雍思慮半晌,他也無計可施,他們除了突圍外,就只能接受劉璟苛刻的條件,那實際上就等於投降,可留在城中沒有糧食,三天後也會全軍崩潰,簡雍左思右想,一時也拿不出一個合適的方案。

這時,劉封冷笑一聲道:“或許我可以驅民爲先鋒,這樣突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簡雍大驚失‘色’,連連擺手,“不可!那樣會把皇叔的名聲毀壞殆盡,要鑄下大禍。”

劉封只是一時之言,他也知道父親把名聲看得極重,自己驅民作戰,就算一時成功,父親絕不會饒恕自己,或許還會殺自己向秭歸人謝罪,劉封負手走了幾步,他在考慮怎麼向父親‘交’代,如果不打一仗,六千軍隊就丟掉了,巫城和秭歸也完了,父親絕不會饒他。

想到這,他停住腳步,咬牙切齒道:“左右是個死,若不打一戰,我怎麼甘心!”

夜幕降臨,高高木臺上,荊州軍石砲攻勢依然在繼續,整個城內瀰漫着嗆人的粉塵,在靠近東城‘門’處,六千軍隊已經全部集結完畢。

劉封將一部分糧食分給了士兵,每人只分到兩合米,這讓所有的士兵都憂心忡忡,就算衝出重圍,這點米又能讓他們支持多久。

“弟兄們放心,前面還有信陵縣,那裡沒有什麼守軍,還有足夠的糧食,只要我們衝出重圍就有希望了。”

劉封頂盔披甲,手執一杆亮銀槍,胯下一匹雄駿的白馬,他不停地安撫士兵,或許士兵們被他‘迷’‘惑’,但軍官們卻不傻,信陵縣怎麼可能沒有守軍,就算殺過信陵縣,那西陵縣怎麼辦?殺過西陵縣,他們又怎麼渡江?根本就沒有一點希望。

這時,劉封將心腹大將趙威叫到一邊,低聲對他道:“你率五百軍守住秭歸,等我返回後,你可立刻關閉城‘門’,不準讓荊州軍殺進來。”

趙威抱拳應道:“請公子放心,卑職不會有任何閃失。”

“開城‘門’!”

劉封低低一聲令下,城‘門’緩緩開啓了,士兵們開始列隊向城外奔去,劉封長槍一揮,“給我殺出去!”

六千士兵衝出城‘門’,直向荊州大營殺去,在夜‘色’中,劉封卻漸漸放慢速度,他壓根就沒有打算突圍,他只是想作戰一次,給父親一個‘交’代,然後他再答應劉璟的條件,丟下軍隊回對岸,這些士兵的死活,他纔不會管。

士兵們剛衝出一里,對面忽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戰鼓聲響,“咚!咚!咚!”喊殺聲震天,三萬荊州軍從南北兩個方向殺來,聲勢浩大,瞬間便和劉備軍迎面撞在一起,兩軍展開廝殺。

這時,劉備軍士氣早已低‘迷’,在軍官們的帶領下,士兵們紛紛跪地投降,後面的軍隊則無心戀戰,掉頭向城內奔逃,劉封見對方早有埋伏,他第一個調轉馬頭回城。

不料城‘門’已緊閉,士兵們奔回卻無法進城,劉封急得大喊:“城上快開‘門’!”

城頭上出現一員大將,正是他留下的守將趙威,他率五百軍守城,當大軍剛出城,他便立刻關閉了城‘門’,趙威在城頭冷冷道:“劉封,我已決定投降荊州軍,你要突圍,自己去吧!恕我不奉陪。”

劉封氣得幾乎暈倒,他又哀求道:“趙將軍,我一向待你不薄,你何必斷我後路?”

“呸!”

城上趙威大罵道:“你爲一己之利出賣將士,還有臉回來?去死吧!”

他暗暗張弓搭箭,猛地一箭‘射’向劉封,劉封急躲,卻慢了一步,被一箭‘射’中肩窩,他大叫一聲從馬上栽落。

就在這時,廖化率領三千軍掩殺而來,士兵們見大勢已去,無路可逃,紛紛跪地投降,趙威也下令開啓城‘門’,率軍出降。

秭歸城破,鋪天蓋地的荊州軍殺進了城內,這時,劉璟在數百騎兵護衛下縱馬疾奔而至,他忽然看見被俘的簡雍,便勒住戰馬,緩緩來到簡雍面前,簡雍雙手被縛,垂頭喪氣,不敢擡頭看劉璟一眼.

劉璟笑了笑,“簡先生不必害怕,我們是老相識了,我不會爲難你,煩請先生過江一趟,替我給劉備送一封信,如何?”

簡雍有點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就這麼放自己嗎?劉璟微微一笑,“如果先生是諸葛亮,或許我就不會放了。”

簡雍臊得滿臉通紅,劉璟這是在暗示自己無能,不值得一用,他長長嘆了口氣,“簡雍確實是無能之輩,南征北戰二十年,卻不能替主分憂,罷了,簡雍願爲州牧送信。”

劉璟看了他一眼,隨即令道:“放了他,給他一艘船送他過江!”

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72章 無理取鬧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6章 一路追殺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9章 初見劉備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98章 告密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83章 進營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204章 初談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
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72章 無理取鬧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6章 一路追殺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9章 初見劉備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98章 告密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83章 進營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204章 初談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