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

、、、、、、、、、、

“昭要我去找徐晃?”劉璟騎在戰馬上,冷冷問道。

朱煥低着頭,恭恭敬敬道:“將軍是這個意思,他本人願意北撤,但他只是副將,沒有徐將軍的同意,他不敢撤離襄陽城。”

停一下,朱煥又道:“關鍵是其餘將領都希望北撤,看得出將軍也有點承受不住這個壓力了。”

劉璟沉思片刻道:“既然如此,你再去一趟樊城,替我給徐晃送一封信,你順便告訴他,他若要保住昭和襄陽城的五千軍隊,他只有這一次機會,明天天亮前若襄陽沒有動靜,我就認爲是他拒絕了和談!”

他當即寫了一封信交給朱煥帶走,這時,聘慢慢上前問道:“州牧覺得徐晃會答應嗎?”

劉璟胸有成竹,他笑了笑道:“如果曹仁沒有全軍覆沒,他或許不會答應,或者要去請示曹操,但曹仁全軍覆沒,我想他應該明白孰重孰輕。”

就在江夏軍向襄陽城展示軍容的同一時刻,徐晃也在樊城城頭上焦急地關注漢水對岸的情況,他隱隱可以看見對岸旌旗招展,卻沒有看見攻城的跡象。

徐晃已經接到了昭的飛鴿傳書,劉璟竟然提出了用昭五千軍隊換取襄陽城的條件,但更讓徐晃吃驚的是,曹仁軍隊竟然在編縣全軍覆沒,曹仁本人也生死不明。

此時徐晃感到了大的壓力,假如曹仁有個長兩短,他怎麼向丞相交代?而且曹仁是希望他來接應,但他擔心被江夏軍伏擊,所以他按兵不動,如果曹仁無事,他沒有責任,可現在曹仁全軍覆沒,他就無形中承擔上了救援不力的責任。

如果放棄襄陽,丞相一定會責怪他擅自做主,可如果昭和五千軍再次被殲滅,後果就更嚴重了,一時間,徐晃處於兩難的境地,他昨晚一夜未睡,都在殫精竭慮考慮對策。

這時,有士兵大喊:“將軍,江面有一葉扁舟來!”

徐晃也看見了,他當即令道:“帶來見我!”他有一種預感,這一定是劉璟派來的使者。

不多時,小舟靠岸,士兵將朱煥帶到了樊城,徐晃也認識他,立刻問道:“鎮南將軍現在何處?”

“回稟徐將軍,卑職確實不知,不過肯定沒有被抓住,另外,卑職聽說他殺出一條血逃走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徐晃也只能往好的地方想,曹仁逃脫了,他又問道:“那陳長史呢?”

“陳長史被俘了,卑職親眼所見。”

朱煥說到這,取出劉璟的信呈上,“這是劉璟給徐將軍的親筆信,請將軍過目!”

徐晃取過信看了一遍,信的內容在他的意料之中,交出襄陽城,換取曹軍渡江,徐晃並不懷疑劉璟會言而無信,以劉璟的身份,不會爲這點小事情自損名譽。

徐晃其實也同意這樣做,畢竟襄陽遲早保不住,能讓昭軍隊平安撤回也是一大收穫,關鍵是他怎麼向丞相解釋,沒有丞相的同意,他可以擅自做主嗎?

徐晃又仔細看了一遍信,信卻沒有期限,這時朱煥又道:“劉璟還讓卑職帶一句口信,他的期限是在明天上午天亮前,如果明天天亮前襄陽沒有動靜,那就視爲將軍拒絕了他的和解方案。”

‘明天天亮前!’徐晃只覺額頭一陣劇痛,他怎麼可能辦得到?

“讓我考慮一下吧!”徐晃嘆了口氣,轉身下城去了。

傍晚時分,朱煥被兩名士兵帶到徐晃的軍衙,在院裡等了片刻,徐晃從房間走了出來,他一夜未睡,又苦思了一天,顯得有些疲憊,他緩緩對朱煥道:“你回去告訴劉璟,我再加一個條件,只要他答應把陳矯也一併放回來,那我可以放棄襄陽。”

徐晃的難處是無法向曹操交代,那麼只要再多一個陳矯,那麼他擅自放棄襄陽的罪責就至少輕了一半,他又道:“如果劉璟不肯,那我也沒有辦法了。”

大帳內,劉璟負手站在沙盤前,靜靜聽着朱煥的述說,他最後點了點頭,“你先下去吧!”

朱煥退了下去,這時聘在一旁小心翼翼勸道:“州牧爲何這麼急於奪取襄陽?其實只要再來一萬軍隊,那麼攻克襄陽就有把握了,莫非州牧是擔心曹軍毀掉了襄陽?”

劉璟搖了搖頭,“我並非是擔心毀掉襄陽,我是擔心江東,我怕時間來不及,我必須在江東大軍西征之前,解決了襄陽的曹軍,逼他們退回漢水以北,並封鎖江面,不給他們南下的機會,這樣才能解除我的後顧之憂。”

聘愕然,“州牧是說,江東會和我們翻臉?”

“孫臺的兒豈是偏安江東之人。”

劉璟微微嘆息道:“這明明是曹操離間之計,卻成功了,可知天意如此,一旦曹操知道程普在江夏被驅逐,他肯定會下令死守襄陽,以造成和江東夾擊之勢,我必須要抓住這個消息傳遞的時間差,以最快的速拿下襄陽。”

聘這才明白過來,劉璟爲什麼急於拿下襄陽,他點點頭,“屬下明白了,堅決支持州牧儘快奪取襄陽。”

劉璟又笑道:“對於我而言,一個陳矯算不了什麼,雖然有才華,但我現在不缺有才華的人,我現在要缺的是時間,收復江陵和襄陽,穩住劉璋,我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和江東開戰,必須要把江東打瘸一條腿,我才能從容實施我的西進策略,這裡面環環相扣,一環都不能出意外。”

當天晚上,劉璟正式答應了徐晃的要求,把放回陳矯作爲附加條件,雙方達成共識,劉璟便撥出了五十艘渡船,開始運送曹軍渡河,直到四更時分,五千曹軍才全部渡過漢水。

天矇矇亮,一些留在襄陽的民衆和平常一樣早起出門,但他們卻意外地發現城中守軍變了,不再是曹軍,變成了荊州軍,而且有人聽士兵說是璟公回來了。

璟公重回襄陽的消息不徑而走,襄陽城內頓時滿城歡騰,近萬名留守襄陽的民衆紛紛奔上大街,敲鑼打鼓,縱聲歡呼。

天沒有大亮,劉璟率領一萬軍隊開始列隊入城,舉行重回襄陽的入城式,在大街兩邊,上萬民衆夾道熱烈歡迎荊州軍隊的歸來,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很多老人更是喜而泣,跪在地上向蒼天磕頭。

“荊州軍萬歲!璟公萬歲!”

人們激動萬分,振臂高呼,這一刻,整個襄陽城都沸騰了。

江東,程普在江夏遭遇阻攔並威脅的消息已經傳到了京口,孫權爲之震怒,連夜召集軍政高官商議對策。

內堂上,數十名官武將列坐兩旁,張昭力要求利用這個機會統一荊州,他慷慨激昂的聲音在大堂裡迴盪。

“各位,自初平二年破虜將軍跨江擊劉表以來,西取荊州一直是江東既定國策,至今已歷世,計二十五年,江東兒郎爲此前仆後繼,捐軀獻國者已有數十萬之衆,今天劉表雖死,但其侄劉璟依然佔據荊州,雖兩國有短暫聯盟共抗曹軍,但這並不足以改變江東國策,如今曹操勢弱,河北關中不穩,再無力難顧,這正是我們統一南方的機會,如果我們不抓住這個機會西進,將無顏以對兒孫。”

張昭說完,議郎張溫也起身向孫權行一禮道:“啓稟吳侯,微臣認爲軍師所言是,雖然我們和江夏簽署盟約,但江夏軍粗暴毀船在先,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必理會什麼合約,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全力出擊江夏,請吳侯決斷。”

在座官紛紛表示贊同,這時,孫權又向周瑜望去,雖然孫權心意已定,但作爲主公,他還是需要平衡各派利益,尤其是周瑜這樣掌握軍隊重權之人。

“公瑾,你今晚似乎很沉默?”孫權淡淡問道。

周瑜確實一直很沉默,他很清楚吳侯的心思,赤壁之戰後,曹操勢力北撤,吳侯深藏已久的野心開始迅速膨脹起來,江陵守事件不過打開吳侯野心的一把鑰匙。

只是這把鑰匙竟然是曹操交給吳侯,這讓周瑜的心中不是滋味,應該說,曹操成功地挑起了江東和江夏的矛盾,江東的最大弱點已經被曹操抓住了,那就是吳侯的野心。

周瑜嘆了口氣道:“我沒有什麼可說的,如果吳侯一定想聽,我只想說,多年前我們敗在江夏軍的手中,這次還會是一樣。”

“你說什麼?”

孫權勃然大怒,重重一拍桌,“你敢亂我軍心!”

周瑜也站起身,行一禮道:“屬下並非亂軍心,屬下說的是事實,江夏軍的實力已經能和我們抗衡,一場赤壁大戰已使他更加強大,如果一定要攻打他,我們只會自取其辱.....”

“夠了!”孫權一聲怒喝,打斷了周瑜的話。

大堂上頓時安靜下來,靜得彷彿連一根針落地都聽得見,孫權冷冷哼了一聲,起身一甩袖,快步向後堂走去。

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6章 孫權野望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75章 許都之謀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68章 綿裡藏針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31章 婉拒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20章 蔡氏劍館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45章 矛盾激化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74章 意外來信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330章 益州使者
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6章 孫權野望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75章 許都之謀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68章 綿裡藏針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31章 婉拒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20章 蔡氏劍館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45章 矛盾激化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74章 意外來信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330章 益州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