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四章 司馬抉擇

虎牢關外,廝殺正酣,而在數百里外的潁川,卻是一片安寧。

雖然剛剛在劉赫跟曹操的手中反覆了一圈,但潁川郡作爲豫州大郡,又是豫州幾大士族豪門共同的駐所,無論是誰掌管此地,都對百姓沒有半點騷擾。

司馬府,在河內司馬氏從劉赫朝廷的治下逃離之後,暫時居住的地方。

當初司馬防因劉赫大肆屠戮心懷異心的士族門閥,讓其心驚膽戰,再加上被抄家的諸多家族中,不乏與司馬氏私交甚密,乃至有姻親關係的,在起事之前,不少家族也曾經給司馬防來信,邀請一同參與。

雖然都被司馬防回絕了,可他總歸心存憂慮,因此不敢辭去了官職,準備歸隱,一路來到了潁川,雖說潁川郡長時間爲張勇駐軍之地,但是東可去徐州,南可下荊州,一片坦途,總算是有了退路,才讓司馬家安下心來。

在曹操重奪豫州之後,司馬防稱病不出,拒絕了曹操的徵辟,包括已經成年的司馬朗,即將成年的司馬懿、司馬孚等人,也都沒有在劉協爲帝的這個朝廷中擔任職位,全族安安靜靜,在潁川過着耕讀的生活。

可是,就是這樣看起來讓外人豔羨不已的家族,這幾日來,家主司馬防,卻是坐立不安。

“父親。”

司馬朗帶着一衆弟弟們,從書房中一路來到大堂,齊聲向司馬防問安。

司馬防擡眼看了看他們:“書都讀完了?”

長兄司馬朗上前一步,拱手回道:“回稟父親,今日孩兒帶弟弟們讀《公羊春秋》,如今第三卷《莊公》業已讀畢,請父親考校。”

司馬防掃視了這幾個孩子一圈,擺了擺手,沒有要出題考考他們的意思。

司馬懿見到父親眉眼之間,充滿了愁緒,不由得上前道:“父親所憂慮之事,孩兒以爲大可不必。”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哦?”司馬防帶着幾分驚奇地看着他:“你怎知爲父所慮何事?”

司馬懿恭謹道:“自曹操、劉備、孫堅聯軍,攻打虎牢關之日起,父親便是悶悶不樂,寢食不安,孩兒冒昧猜度,父親必是爲此戰勝負而惆悵。”

司馬防頓時露出了幾分欣慰,但轉瞬間,又再次堆上了愁容。

“唉……”他輕輕嘆息一聲。

“既然你們問起,那爲父也不妨與你等探討一番。”

說完,他指了指身邊兩側的座位,示意衆人落座,在司馬朗的帶領下,總共八個兄弟,依照長有次序,分別坐下。

司馬防隨即開口:“爲父辭去官職,離開洛陽,從河內舉家遷移到此地,一來是要避開當今天子對我士族門閥之刀鋒,二來也想借機觀看天下局勢走向。”

“曹操也算一時雄主,如今與朝廷激戰於虎牢關,勝負之數實在難料。我本有心投之,又恐其非陛下敵手,一旦戰敗身死,難免牽連全族。若要重歸朝廷之中,卻又擔心陛下難以見容。”

司馬朗首先說道:“父親何不等戰事分明之後,再做計議?”

司馬孚搶先一步反駁了起來:“大哥此言差矣。曹操數月前剛剛徵辟過父親和大哥你,彼時既然回絕,若曹操得勝歸來,手握乾坤,那時我司馬一族前往投靠,豈不淪爲笑柄?”

司馬朗對此,倒也不以爲忤,反而面帶讚許之色:“嗯,三弟言之有理,愚兄受教了。”

司馬防臉上凝重之色愈發深沉起來:“唉,爲父擔憂之處,也正在於此。我司馬氏本就不是豫州和荊州士族,諸如陽翟郭氏,潁川程氏等諸多曹操麾下的大族而言,我等終究勢弱,倘使能在危難之際,雪中送炭,尚能博得幾分地位與名聲,只是如此一來,便將全族綁在了曹操戰車之上,稍有不慎,便是滅族之禍,實在難以取捨啊。”

司馬懿挺直胸膛,說道:“孩兒以爲,此事最容易辦不過了。”

“哦?仲達有何高見,不妨說來參詳一二。”司馬防滿臉期待。自己這八個兒子,個個都是聰慧無比,哪怕是尚且年幼的司馬通、司馬敏,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智,可在這些人中,這個二兒子司馬懿,又是最爲出衆的,自己對他一直抱有極高的期望。

司馬懿說道:“孩兒如此說,是因爲孩兒以爲,父親既無法回洛陽朝廷,也不能去投曹操。”

司馬防卻是詫異了:“這是爲何?不回洛陽,倒是在情理之中,爲何曹操也不能投效?”

司馬懿面色恭謹:“曹操此人,禮賢下士,行事果決,又有霹靂手段,雖也不失爲明主,但孩兒算定,此人絕非陛下敵手,即便虎牢關一戰不至全軍覆沒,早晚也必爲陛下所虜。”

“嘶……二哥,你好大的口氣啊。”三弟司馬孚,一臉震驚:“當今陛下自狼調起兵以來,幾乎未嘗一敗,只有在曹操手中,曾有過幾次敗績,甚至於一度讓陛下本人都險些遭難。你如何就敢斷定他必敗無疑?”

“孚兒,且讓你二哥說完。”司馬防帶着威嚴的話語,讓司馬孚立刻閉口不言。

“多謝父親。”司馬懿拱手謝過之後,便繼續說了下去。

“三弟說得也並非有錯,曹操此人,確爲當世梟雄,若是在大亂之時,此人實在是陛下的大敵,彼此爭鋒,鹿死誰手,實未可知。然而如今天下局勢,卻是不同。”

“如何不同?”司馬防追問着。

“其一,曹操最初與陛下決裂之時,陛下已然掌控了並、冀、司、幽四州之地,如今更是將涼、兗二州掌控於手中,此六州之地,承平多年,農桑興盛,百姓安居,其人口戶數,佔大漢十有其七,國力強盛,比之昔日桓靈二帝坐擁天下十三州之時,只怕都還有過之。曹操以區區一二州之力,便是張良復生,韓信再世,也難以力挽狂瀾。”

“其二,如今雖明面上,是曹操、劉備、孫堅三方聯軍,再加上一個益州劉焉,也是蠢蠢欲動,然而,無論是陛下也好,天下人也罷,都認定曹操纔是陛下的頭號心腹大患。在這三方聯軍之中,也隱隱有以曹操爲首之勢。”

司馬朗點了點頭:“二弟這一點說的不錯。曹操無論實力、兵馬,都在孫、劉之上,畢竟單憑豫州之富庶,就不下於青徐二州之總和了,何況還有一個人口四百餘萬的荊州,雖然曹操只佔據荊南,可實力也絕對在其餘諸侯之上。以他爲首,也是理所當然。”

“問題就在這裡了。”司馬懿說道:“所謂聯軍,不過是烏合之衆。孫、劉二人,與曹操並非一心,豈會真正與他齊心合力,討伐朝廷?虎牢關一戰,必定是曹操出力最多,也就難免爲陛下所針對。以陛下的神勇,朝廷大軍之強橫,三方勠力同心,尚且沒有十成勝算,朝廷主攻曹操一方,曹操焉有不敗之理?”

“這……”司馬防一時間陷入沉思。

司馬懿繼續說下去:“孫堅攻打函谷關,劉備坐山觀虎鬥,或許都會有所斬獲,唯獨曹操,強攻也好,偷襲也罷,絕不會有半點機會。朝廷大軍,至少八成心力,都在防備他,有關、程、張、朱、高等將領之用,二荀、崔、徐等人之謀,可謂是無懈可擊,如此情勢之下,曹操戰敗,不過遲早而已。”

“一旦虎牢敗亡,便是兵敗如山倒,數十萬曹軍,當棄甲卷旗而退,那時朝廷大軍趁勝追擊不說,孫、劉兩家,也絕對會調轉槍頭,轉而瓜分曹操所佔之城池。不出幾日,看似強橫的曹操,便會消失殆盡。”

他這一番話,讓司馬防等人,都爲之感到震驚不已。

司馬防上下打量了自己這個兒子一番:“那依你之見,我司馬一族,莫非要投益州?”

聞言,司馬懿卻是不顧父親和長兄面前,便直接嗤笑了起來,滿臉不屑之色。

“劉焉老賊,此刻都不知是否還有喘氣之力,其子劉璋,連守家之犬,也未必稱職,我司馬氏何等英雄,豈能明珠暗投?”

司馬防震驚之後,又十分歡喜起來:“說得好,說得好啊。那劉備、孫堅二人,你以爲如何?”

司馬懿不假思索道:“此二人都是當世英雄,在大亂之時,都有稱雄於世之資本,如今雖然劉赫獨霸一方,然也並非絕無機會。我司馬氏若能輔佐其中一方成就不世之功,纔是真正青史留名,家族萬代的良機。”

“嗯……”司馬防微微頷首:“劉備向有仁義之名,田豐、審配、陳登等人,投其麾下之後,多得重用,且言聽計從,短短几年,幾乎兵不血刃,奪取青徐之地,實在是有旁人所不能及之智。”

“至於江東孫氏,歷來十分倚重地方豪族,我司馬氏文武兼備,實力雄厚,若是前往投效,也必能在江東有一席之地。只是這二者之間,不知如何抉擇?”

司馬懿豎起了一根手指:“此事同樣簡單,一言以蔽之,但看我等有何進階之資了。”

“哦?我司馬氏有何資本?”

司馬懿指了指南方:“荊州一地,當初是如何落入曹操手中的?”

只這一句話,便讓司馬防似乎恍然大悟,拍着大腿,大笑不止。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踏營第一千九十三章 早有暗招第一千五十七章 張妤之智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門大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治亂之語第二十一章 發下宏願第九百四十七章 孫劉異心第八百三十八章 絕對強勢第二百章 王晨陽謀第一千八十六章 擦肩而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司馬出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審配闖山第一百八十三章 最後準備第七百二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二十二章 破門而出第三百九十章 聯軍盟主第八百零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七十五章 武聖一怒第一百七十五章 獸王登場第一千十八章 弓神之射第八百四十九章 水戰鬥法第二百九十七章 霹靂驚雷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羽沉淪第八百四十四章 曹劉角逐第一千三十七章 關羽出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丁原大軍第九百二十二章 爭奪書籍第一百八十章 靜思閉關第五章 收第一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劉袁會面第八百二十九章 松林四傑第六百八十五章 雙戰齊發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死我活第五百一十二章 藺縣異狀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戰慎陽第二百一十三章 第一勇士第九百三十七章 雙槍追擊第二十五章 組團忽悠(謝衆書友加更)第三十七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戰上黨第五百八十四章 劉袁會面第四百六十四章 左賢王部第二百八十七章 城外衝突第四百四十四章 雙雄同歸第三百二十二章 丁原抉擇第一千六十一章 學生而已第六百十六章 狠辣奸雄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三百五十一章 洛陽動向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定內患第一千二十二章 孫堅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五百七十章 臨陣突破第五百零三章 故技重施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五百三十四章 荀璟送禮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關羽之怒第一百二十章 六大神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朱燁中伏第七百零六章 殺出重圍第七百零六章 殺出重圍第七百一十九章 涼州再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連環計發第六十一章 攻打五虎第二百五十六章 甄家出手第八百二十八章 九死一生第八百三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激烈拍賣第九百十一章 臥龍之見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收新將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戰結局第八百九十六章 羌人內亂第八百七十四章 援軍趕到第五百一十三章 錢理催命第一千一百章 操縱輿論第四百九十二章 宮門被破第七百六十七章 曹操出戰第三百六十章 袁何苟且第二章 危急覺醒第四百三十二章 馳援趙府第三十五章 遭遇夜襲第六百二十七章 工程進度第八十章 議定方針第四百一十一章 曹操抉擇第六百五十六章 羣臣反對第一百八十章 靜思閉關第一千二十六章 漢家天子第三百零七章 劉赫登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雷霆手段第九百七十章 誰中計了第八百八十五章 徐庶首功第四百五十七章 合開酒樓第十章 好日子啊第六百三十五章 司徒夜宴第四十七章 政委開訓第九百八十三章 再戰惡虎第四百二十九章 趙氏危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馳援趙府第三百七十二章 修建官道第四百三十四章 三英戰呂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踏營第一千九十三章 早有暗招第一千五十七章 張妤之智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門大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治亂之語第二十一章 發下宏願第九百四十七章 孫劉異心第八百三十八章 絕對強勢第二百章 王晨陽謀第一千八十六章 擦肩而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司馬出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審配闖山第一百八十三章 最後準備第七百二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二十二章 破門而出第三百九十章 聯軍盟主第八百零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七十五章 武聖一怒第一百七十五章 獸王登場第一千十八章 弓神之射第八百四十九章 水戰鬥法第二百九十七章 霹靂驚雷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羽沉淪第八百四十四章 曹劉角逐第一千三十七章 關羽出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丁原大軍第九百二十二章 爭奪書籍第一百八十章 靜思閉關第五章 收第一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劉袁會面第八百二十九章 松林四傑第六百八十五章 雙戰齊發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死我活第五百一十二章 藺縣異狀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戰慎陽第二百一十三章 第一勇士第九百三十七章 雙槍追擊第二十五章 組團忽悠(謝衆書友加更)第三十七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戰上黨第五百八十四章 劉袁會面第四百六十四章 左賢王部第二百八十七章 城外衝突第四百四十四章 雙雄同歸第三百二十二章 丁原抉擇第一千六十一章 學生而已第六百十六章 狠辣奸雄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三百五十一章 洛陽動向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定內患第一千二十二章 孫堅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五百七十章 臨陣突破第五百零三章 故技重施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五百三十四章 荀璟送禮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關羽之怒第一百二十章 六大神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朱燁中伏第七百零六章 殺出重圍第七百零六章 殺出重圍第七百一十九章 涼州再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連環計發第六十一章 攻打五虎第二百五十六章 甄家出手第八百二十八章 九死一生第八百三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激烈拍賣第九百十一章 臥龍之見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收新將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戰結局第八百九十六章 羌人內亂第八百七十四章 援軍趕到第五百一十三章 錢理催命第一千一百章 操縱輿論第四百九十二章 宮門被破第七百六十七章 曹操出戰第三百六十章 袁何苟且第二章 危急覺醒第四百三十二章 馳援趙府第三十五章 遭遇夜襲第六百二十七章 工程進度第八十章 議定方針第四百一十一章 曹操抉擇第六百五十六章 羣臣反對第一百八十章 靜思閉關第一千二十六章 漢家天子第三百零七章 劉赫登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雷霆手段第九百七十章 誰中計了第八百八十五章 徐庶首功第四百五十七章 合開酒樓第十章 好日子啊第六百三十五章 司徒夜宴第四十七章 政委開訓第九百八十三章 再戰惡虎第四百二十九章 趙氏危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馳援趙府第三百七十二章 修建官道第四百三十四章 三英戰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