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神秘智者

劉赫太清楚不過了,十常侍引誘何進入宮,隨後將他殺死,自以爲除去了敵人,沒想到的是,守在宮外的曹操、袁紹等人,立馬就以此爲罪名,帶兵闖宮,誅殺了十常侍。

動亂之中,十常侍將皇帝和陳留王帶出宮,結果半路遇到了董卓,使其以勤王保駕的名義,順理成章入駐洛陽,接掌了洛陽禁軍,以及宮中的御林軍,實力之強,一時無兩。

如果歷史一旦重演,讓董卓如此坐大,到時候就算是自己想收拾他,只怕也是難上加難了。

“何進黨羽遍佈朝野,如今爾等不曾預先向天下昭告其罪名,就擅自將其誘殺,則其黨羽定然會殺入宮中,以爲何進報仇爲名,藉機奪權。如此一來,不但我等事情就此敗露,汝等十常侍之性命,亦難保也!”

劉赫一番話,雖是語氣極重,可是句句在理,讓趙忠頓時臉色蒼白起來。

“這……這可如何是好啊……”

劉赫恨恨地瞪了一眼這個愚不可及,又膽小如鼠的閹賊。

“爲今之計,只能盼着他們還未曾動手。你馬上休書一封,向他們說明利害,務必要先昭告天下,以太皇太后懿旨,宣何進袁隗之罪名,同時我即刻點兵,以先帝遺詔,尊奉皇子協爲帝,舉大軍討逆,如此勢必引起天下震動,誅殺何進合乎國法,其黨羽亦不敢妄動,待某大軍抵達洛陽,則大事無憂。”

趙忠本就已經慌了神,此刻被劉赫這般一威嚇,哪裡還有什麼其他主意。

“好,好好,老奴這就寫信。”

劉赫也顧不上他了,飛一般跑了出去,準備集合大軍。

“可惡,還是智謀不足啊。以我和崔州平二人之力,應對如此局勢,終究難以面面俱到。若是有諸葛亮、荀彧等絕頂智者在手,我又豈會有如此遺憾?如今只能寄希望於張讓那些傢伙手別太快了。”

千算萬算,自己還是漏算了一環。

原本歷史上,何進在與袁紹等人商議之後,決定誅殺宦官。隨後張讓等人就向何太后哭訴求情,何太后一心軟,就宣召何進入宮,這便一去不返了。

如今,在劉赫的提前安排下,飛鷹衛買通了趙忠的門客,提前向他進言,使得十常侍決議拉攏自己,主動向何進袁隗發難,劉赫原以爲自己已經提前了一步,改變了歷史。

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在這之前,何進的密謀居然已經展開了,甚至於動作比自己還要快了一步,如今那董卓,只怕已經在西涼去洛陽的途中了,自己必須得加快步伐了。

劉赫此刻忽然感覺到,自己原以爲身邊智謀之士已經足夠用了,唯一缺的就是一批政務能手,可是如今這種想法卻改變了。

自己和崔鈞如今都已經超過了90的智力,雖然已經很高了,可是要處理這樣錯綜複雜的局面,還是差了一截。

劉赫剛剛跑進軍營,二話不說,忙不迭地下令全軍集合。

關羽等人十分納悶,不過軍令難違,他們也馬上下令,自己所屬的部隊即刻整軍。

兩萬剛剛裝備齊全了一半的紫金龍騎,一萬新裝備好的漢武卒,一萬配備了全新弓弩的神機營,一萬金刀營,一百神虎騎,五百雷神騎,隊列整齊,軍容嚴整。

這五萬人,絕大多數都是安民軍的老兵,調來補上了各大部隊的缺口,集結速度之快,令人乍舌。

劉赫換上了軍裝鎧甲,正要出去誓師,崔鈞卻急急忙忙跑進了大帳。

“主公,不可出兵啊!”

劉赫十分茫然地看着崔鈞:“軍師這是何意?如今事態緊急,如若不盡快出兵,只怕就要讓董卓捷足先登了,到時候讓他掌控洛陽,我等勢必更加危急。”

崔鈞的神色,卻是比他更加急切。

“主公,董卓大軍囤於威武郡,前往洛陽的路途,雖比我等遙遠,然關中一帶,地勢平坦,道路通衢,再加上其發兵早於我等,我等要想追,怕是極難追上了。可是這大軍一旦發出,就如同離弦之箭,再難回頭,屆時唯有兵臨城下,一決生死,主公以爲這等局面可算爲上策?”

他這一番話,讓劉赫有幾分冷靜了下來。

離開了雁門南下之後,可就不是自己的地盤了,足足五萬大軍,最多也只能在上黨郡境內駐紮一段時間,如果董卓比自己提前佔據了洛陽,那自己要麼退兵,要麼強攻,這兩個選擇對自己都十分不利,一個損害名望,一個更是要面臨大軍的再次重創。

“可是……可是也不能就這樣坐失良機啊,若能搶先一步抵達洛陽,則天下大勢,盡在吾輩矣。”

崔鈞連連搖頭。

“非也,即便我等日夜兼程,先一步抵達洛陽,可是洛陽城高壕深,城中兵精糧足,城外又有董卓援軍趕來,何進等人必然堅守,我等要攻下洛陽不難,可要在董卓趕到之前攻下,卻是難上加難,一旦董卓大軍來到,則我軍危矣。”

劉赫聽完這番話,思來想去,也是句句在理,這讓他忍不住心中惱怒不已。

“可惡啊,難道當真要讓董卓佔了這個便宜?我着實是不甘心!”

別人不知道董卓的德行,他可是太清楚不過了。這傢伙進洛陽之前,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漢末名將,在軍中賞罰分明,對羌人多有拉攏,使其在隴西一帶,威望極高。

可是一進洛陽,馬上就暴露本性,變成了一個專橫跋扈,殘暴不仁,野心勃勃的賊臣。如果說漢末大亂,黃巾之變屬於第一步的話,那董卓進京就是第二步,他的出現,將這個亂世推向了巔峰。

崔鈞這時與劉赫不同,他沒有半點惋惜之意。

“主公以爲,此時我等如果得以成功進入洛陽,其結果會是如何?”

劉赫有些不解地看着他,說道:“軍師何以有如此疑問?如今朝綱崩壞,天下混亂,我等舉大軍,挾遺詔,一旦進入洛陽,自可安定朝局,進而奉天子以討不臣,安邦定國,中興大漢,不在話下。此事之前我等不是已然有公論了麼?”

崔鈞笑道:“之前鈞年輕識淺,以至於誤導了主公,今日正當匡正謬誤。”

這下劉赫來了興趣了,忙問道:“如何謬誤?”

“如今國亂歲凶,天下紛爭,野心勃勃之輩,遠不止何、袁而已。越是這種關頭,我等越不可做出頭之鳥,誰第一個佔了洛陽,便立馬會成爲天下羣雄攻訐之目標,雖得強橫一時,最終卻難逃敗亡一途。”

“這……”崔鈞的話倒是提醒了劉赫,他受情緒和仇恨所左右,一直把入主洛陽作爲自己的目標,卻從未想過,天下有這般想法的絕對不止自己一個,如果自己做了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就意味着馬上要成爲天下公敵。

“軍師之意是,我等不能去洛陽,而應當以靜制動?”

“正是!今日我等看似手握先帝遺詔,如果在這雁門,自是無事,可一旦到了洛陽,這遺詔就會成爲羣雄攻訐我等的憑據。他們大可說我們矯詔,誅殺輔政大臣,行廢立之事,妄圖謀逆,屆時無論我等如何辯解,也難逃被圍而攻之的結局。何進也好,袁隗也罷,董卓亦可,他們既願意做這出頭鳥,自讓他們去爭就是,我等何必攙和?”

劉赫聽着崔鈞的話,緩緩坐了下來,這時關羽等人也都紛紛進賬。

“大哥,大軍已集結完畢,就等您發令了!”

劉赫一揮手:“且先不急。”

他看向了崔鈞,似乎有些疑惑。

“數日前,軍師還是萬分贊同發兵洛陽勤王的,爲何如今忽然改變了主意?”

崔鈞大笑了起來,從袖口中取出了一卷錦帛。

“鈞如何能有這等見識,實是家父今日有書信送來,信中如此囑咐於我。”

劉赫一聽是崔烈的信,趕忙接過一看。

果不其然,信中所說,正是崔鈞方纔所述之理,只是沒有提到趙忠帶來的遺詔而已。不過如此一來,劉赫卻是更加疑惑了。

“非是赫對廷尉公有所不敬,只是……只是令尊往日種種,似乎不曾有過如此卓絕之見識啊。”

崔鈞聽這話,倒也絲毫不怒,爽朗一笑。

“呵呵,主公明鑑,此信雖是家父所書,然信中所提之事,卻非家父之意,乃是另有高人指點。”

“哦?不知是何方高人,赫當親往一書,以表謝意!”

劉赫這份激動,一是確實爲了感謝,畢竟對方所說,句句屬實。

原本歷史上,董卓被十八路諸侯征討,又被朝中百官暗中爲難,雖有他倒行逆施之故,可是那十八路諸侯,又幾個是真心爲國討賊的?還不是爲了自己的名利,藉着一個爲國盡忠的旗號罷了。

自己如果進了洛陽,即便如何奉公安民,他們也定然會找諸多理由來反對自己,這種事自己從狼調縣一路到現在,可沒少見了。只是這重回中原,掌控洛陽,早已成了劉赫心中的魔障,故而此次才被亂了心神。

不過這感謝只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劉赫想結識下這位高人。此人遠見卓識,智謀之高,雖說此次能看破關鍵點,跟其旁觀者清,以及看問題立場角度不同有關,但此人單論智力,絕對不會低於自己的92,甚至極有可能在這之上,而且此人顯然是有心相助自己,如果能收入麾下,那可是一大助力啊!

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十八章 意上之喜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取勝第四百八十六章 憑空誣陷第二百零八章 真的敵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凱旋迴城第一百十五章 出門買馬第七百二十章 死皮賴臉第一千八十章 夜襲漢中第五百零六章 幷州大禍第四百九十八章 驚神連弩第一千六十三章 程良魏延第二百七十四章 罷戰言和第一千二十三章 劉赫找死第一百十五章 出門買馬第二百三十七章 驚神連弩第二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七百一十五章 對峙曹操第二百七十章 鮮卑王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真正決戰第五百零八章 兩大重犯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孫回軍第九百零三章 司馬動向第三十四章 巧舌收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以一敵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聲威大震第四百零九章 最後時刻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謀劉赫第二百三十二章 合謀暗害第九百八十二章 誰的援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太行之主第七百七十六章 有青樓否第九百五十五章 少年身份第三百九十七章 兩頭忽悠第九百八十六章 劉赫神技第九百八十章 奇怪命令第五百九十章 審配田豐第八百七十章 最強程良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羽騎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鮮卑囚徒第四百八十章 簡單難題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軍回朝第一千五十四章 司馬抉擇第一千五十二章 雙劉之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陳宮泄密第四百二十章 開府治事第九百八十九章 徐晃孫策第五百九十章 審配田豐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事將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黑山內鬥第三百四十一章 誰是叛徒第七百八十五章 三曹鬥張第一千章 西域列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草原異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驚神連弩第五百八十八章 最終決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二十章 死皮賴臉第二百六十七章 徐晃任務第五百九十五章 沮授跪諫第二百三十三章 最大危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翻手滅寇第一百十二章 狼調鉅變第六百三十三章 江東霸王第一千五十六章 孫策登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雁門第五百四十八章 混戰之夜第七百三十八章 計定幽兗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漢中之戰第一千六十二章 虎騎出動第一百零八章 槓桿原理第九百四十九章 大軍圍城第四百零五章 騙取函谷第一千零二章 大胃公主第九百七十二章 互爲敵後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局勢嚴峻第七百五十三章 四將霸薊第九百五十八章 周瑜出動第二百四十三章 幕後功臣第二百四十四章 特殊部隊第六百三十二章 角逐縣尉第六百八十一章 關朱之爭第九百六十章 訪諸葛亮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騎之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彧首計第一千七十二章 全面進攻第九百四十七章 孫劉異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給的膽第三百五十五章 皇甫清冷第九百七十一章 諸葛首謀第五百五十二章 少年約定第六百二十章 生死一瞬第十三章 聰明丫頭第六百五十七章 各有算盤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國本第九十二章 喜事臨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謀劉赫第一百零三章 誰是神棍第一百十八章 意上之喜
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十八章 意上之喜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取勝第四百八十六章 憑空誣陷第二百零八章 真的敵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凱旋迴城第一百十五章 出門買馬第七百二十章 死皮賴臉第一千八十章 夜襲漢中第五百零六章 幷州大禍第四百九十八章 驚神連弩第一千六十三章 程良魏延第二百七十四章 罷戰言和第一千二十三章 劉赫找死第一百十五章 出門買馬第二百三十七章 驚神連弩第二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七百一十五章 對峙曹操第二百七十章 鮮卑王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真正決戰第五百零八章 兩大重犯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孫回軍第九百零三章 司馬動向第三十四章 巧舌收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以一敵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聲威大震第四百零九章 最後時刻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謀劉赫第二百三十二章 合謀暗害第九百八十二章 誰的援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太行之主第七百七十六章 有青樓否第九百五十五章 少年身份第三百九十七章 兩頭忽悠第九百八十六章 劉赫神技第九百八十章 奇怪命令第五百九十章 審配田豐第八百七十章 最強程良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羽騎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鮮卑囚徒第四百八十章 簡單難題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軍回朝第一千五十四章 司馬抉擇第一千五十二章 雙劉之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陳宮泄密第四百二十章 開府治事第九百八十九章 徐晃孫策第五百九十章 審配田豐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事將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黑山內鬥第三百四十一章 誰是叛徒第七百八十五章 三曹鬥張第一千章 西域列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草原異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驚神連弩第五百八十八章 最終決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二十章 死皮賴臉第二百六十七章 徐晃任務第五百九十五章 沮授跪諫第二百三十三章 最大危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翻手滅寇第一百十二章 狼調鉅變第六百三十三章 江東霸王第一千五十六章 孫策登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雁門第五百四十八章 混戰之夜第七百三十八章 計定幽兗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漢中之戰第一千六十二章 虎騎出動第一百零八章 槓桿原理第九百四十九章 大軍圍城第四百零五章 騙取函谷第一千零二章 大胃公主第九百七十二章 互爲敵後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局勢嚴峻第七百五十三章 四將霸薊第九百五十八章 周瑜出動第二百四十三章 幕後功臣第二百四十四章 特殊部隊第六百三十二章 角逐縣尉第六百八十一章 關朱之爭第九百六十章 訪諸葛亮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騎之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彧首計第一千七十二章 全面進攻第九百四十七章 孫劉異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給的膽第三百五十五章 皇甫清冷第九百七十一章 諸葛首謀第五百五十二章 少年約定第六百二十章 生死一瞬第十三章 聰明丫頭第六百五十七章 各有算盤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國本第九十二章 喜事臨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謀劉赫第一百零三章 誰是神棍第一百十八章 意上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