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公進言

崔鈞跟了過來,在劉赫下首的一個座位上坐了下來。

“主公不必生氣,當日只有那數十人出城相迎之時,鈞便已經察覺出不對勁之處。主公多年來在幷州與地方豪強做對,那些豪強之利益,與這些朝臣身後的世家大族休慼相關,不論是因往日的仇怨,還是考慮到主公對世家的態度,都必然會有不少人與主公作對。”

“可恨!這些人世受國恩,不思報國也就罷了,還敢在朝堂之上,說着這些冠冕堂皇的話,道貌岸然,面目可憎,吾早晚必殺之!”

劉赫甚至心中隱隱開始有些對董卓感同身受起來。

有這樣一批大臣在拖後腿,像董卓這般獨斷專行,反而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只不過劉赫終究還是有幾分理智在,知道這樣做只是壓制了一些反對的聲音,而並沒有真正消除那些反對自己的根源,越壓制反而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這些人只怕是早已摸清了主公的秉性,知道主公定然不會像董卓那般,動不動就大開殺戒,絲毫不顧慮名聲,因此纔敢這般放肆。殺又殺不得,若是不殺,他們日後只怕還會時常與主公作對,當真難辦。”

崔鈞不無憂慮地說道。

一提起這事,劉赫也是滿臉愁容。

“唉,虎牢關外一戰,袁紹等輩大敗而回,定然不甘心。只怕用不了多久,便會戰事再起,若是朝中無法安穩,我軍出征在外,總歸有所顧慮。”

劉赫想到眼前諸多麻煩事,心中一煩,忍不住一掌拍了下去。雖然只是他隨手施爲,但以他神力,硬生生將面前的桌案拍出一條巨大的裂縫,幾乎就要被拍成了兩段。

這時,門口一個人跑了過來。

“主公,太尉楊彪、司徒王允、司空崔烈前來拜訪。”

劉赫聞言有些驚喜。

“快快有請!哦不,我當親自去迎。”

劉赫帶着崔鈞,快步走出府,果然見到三駕馬車停在門外,楊彪、王允和崔烈三人,聯袂而來。

“三公齊聚寒舍,實在是蓬蓽生輝啊。劉某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劉赫恭恭敬敬對三人行禮,崔鈞也向崔烈下跪行禮。

三人也趕忙還禮。

“大將軍職銜,原在三公之上,豈有大將軍出門來迎我三人之禮?”

“三位客氣了,劉某還要三位多多指點纔是,快請入府敘話。”

衆人來到府內大殿之中,分別落座。

“不知三位駕臨,有何賜教?”

劉赫語氣恭謹。雖說大司馬和大將軍,職位都在三公之上,而且自己掌握實權,三公只是虛銜,但對方是自己的長輩,在如此關鍵之時又能挺身而出支持自己,客氣一些總是沒錯的。

三人之中,明顯以楊彪爲首,他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目光轉動,最後落到了劉赫面前那剛剛被拍出一條明顯裂縫的桌案上。

劉赫也發現了這一點,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在下一時魯莽,讓三位見笑了。”

“呵呵,大將軍性情中人,在朝堂上受了氣,能夠忍住當場沒有發作,已屬難得了。”

“是啊,老夫生怕當時大將軍會傳來羽林軍,將那些重臣當廷誅殺,如此可就要有大麻煩了。”

聽着楊彪和王允的話,劉赫也是無奈地笑了笑。

“彼時我確有此念,只不過強行忍住罷了。”

崔烈捋着鬍鬚,微微頷首。

“大將軍能夠以大局爲重,暫忍一時之爭,實爲社稷之福。否則,一旦血濺皇宮,天下人對公之評價,必然將更甚於董卓,如此只怕天下又將紛亂肆起了。”

“老夫三人冒昧前來,乃是有一件要事與大將軍相商。”

楊彪正了正臉色,開口說道。

劉赫恭聲道:“還請太尉賜教。”

“想必如今大將軍也已知曉,控制了洛陽,不過是平定天下的第一步而已。朝中局勢錯綜複雜,絕非擒住了一個董卓,便能真正掌控朝局。”

劉赫點了點頭:“不錯,我原以爲董賊禍亂朝綱,只要將其誅殺,再收服或擊敗關東諸侯,則天下自然平定。不想如今諸侯野心已然滋長,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平定。而洛陽內部的勢力,其禍患比之衆諸侯也未必遜色多少。該如何應對,還請三位教我。”

王允冷哼了一聲:“這些臣子一心爲私,他們不過是怕將軍控制了洛陽和朝廷之後,他們便不能像以往那般輕鬆安排自己的子侄擔任機要職位,甚至於擔心將軍會如當初在幷州時一樣,將這些世家門閥予以誅滅,故而多番刁難。其實明眼人皆能看出,將軍乃大漢中興之福祉所寄,若無將軍這等漢室宗親出面,只怕天下紛亂之局會愈演愈烈,遲早這社稷朝綱會分崩離析啊。”

“不錯,別的不說,就一個司隸校尉,自袁本初出逃後便虛懸空置,多少家族和重臣盯着,都想在董卓死後,將自家子弟扶上此位。而將軍手中數十萬大軍,在他們眼中更是一塊肥肉,皆欲將其瓜分而後快。如若大將軍留在洛陽,此事自然落不到他們手中,如何能夠不記恨將軍?”

聽他們一番分析,劉赫暗暗感嘆。

“終究還是我想得太過簡單了。”

這種權謀鬥爭,劉赫最是厭煩,上一世還是學生的時候,在學生會中就沒少爲此煩惱,一想到之後要面對如此複雜之局面,他就頭疼不已。

楊彪一見劉赫皺起了眉頭,反而笑了起來。

“呵呵,不想威震天下的劉大將軍,也有心憂心煩之事。”

“太尉就別取笑於我了。”

“老夫不敢。不過此事確需大將軍小心對待,否則稍有不慎,內憂只怕會更甚於外患。”

“還請太尉指點。”

楊彪捋了捋鬍鬚,緩緩說道:“拉攏一批,打壓一批,震懾一批。”

劉赫聞言一震。

“不知要如何拉攏,如何打壓,如何震懾?”

“大將軍與袁紹、曹操等人不同,他們本就是士族一員,若是由他們掌控朝政,大多數世家都會支持。而大將軍本身既非士族一員,之前在幷州時又多番表現出與士族爲敵之姿態,故而如今朝中大臣,大半以上都敵視大將軍。”

劉赫這下倒有了一絲疑惑:“三位身後家族,皆是當世一流世家,爲何卻能如此義無反顧擁護在下,可否告知緣由?”

三人相視一笑,最後崔鈞說道:“我等士族要想真正令家族利益有所保障,穩定之朝局纔是關鍵所在。自光武帝以來百十年間,四海承平,才使得士族發展壯大,規模、地位、勢力皆遠超前朝。而桓靈之時,外戚、宦官兇於內,匈奴、鮮卑肆於外,黃巾、盜匪橫於野,天下不定,朝局不穩,也使得士族大受打擊。”

“而將軍雖然在幷州對地方士族豪強並不友善,然真正出手剿除者,皆是那些爲禍一方,目無法紀,甚至於通敵賣國之輩,而那些遵紀守法,善待鄉里的良善之輩,飛但沒有被剿滅,且族中不少才俊皆被大將軍挺拔重用,甚至不少家族參與北境六郡墾荒、行商之事,大獲其利。不但令百姓安寧,胡人歸心,更使得這些家族之地位、財富皆水漲船高。如此局面,方是我三人所期盼的。”

崔鈞一番話,令劉赫茅塞頓開。

“原來如此,在下些許小事,能令三位如此看重,實在誠惶誠恐。”

“呵呵,大將軍不必過謙。不過天下世家大族數以千計,便是司隸地區也有百餘之多,真正支持大將軍者不足三成。當初隨老夫出城迎接大將軍這些人,自然是立場鮮明。而剩餘那近百家族之中,有些反對大將軍,有些保持中立模棱兩可,還有部分對大將軍多有敬仰,只是因各種緣故,不曾站出來表態而言。”

“不錯。”王允接過了話頭。

“大將軍所要做之事,便是拉攏那批已經投靠或者有意投靠的,打壓那些反對的,震懾那些中立的。不過這一切,都需建立在一個根本原則之上。”

“還請司徒明言。”劉赫請教道。

“其實此事與大將軍治軍是一般道理,只不過是四個字而已:賞罰分明。”

劉赫眼睛一亮,似有所悟。

崔烈說道:“只要大將軍一切遵照國法和禮節,行賞罰之事,便是名正言順。董賊禍亂朝綱之根本,便在於以一己之好惡,代替國法,賞無功之人,罰無罪之臣,如此他人反對於他,便是出師有名。當初劉太守在幷州誅除衆多豪強家族,不也是一樣蒐集了他們之罪證麼?正因如此,袁氏等人才只得在暗中對將軍出手,否則何須如此麻煩,只要一份奏摺,便能令將軍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了。”

“如此一來,至少可以令朝局較爲安穩,大將軍出征在外,方可無後顧之憂。而且此舉也可以令擁兵自重的諸侯有所顧慮,甚至於部分諸侯因此重新投靠朝廷,也未可知。”

王允補了一句。

“好,三位所言,一語驚醒夢中人也!”

劉赫喜不自勝。

打仗講究出師有名,這朝政之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他們今日以國法和大義反對於我,那我便以牙還牙。”

劉赫握了握拳頭,胸中頓時信心百倍,將之前的鬱氣一掃而光。

第六百三十二章 角逐縣尉第五十七章 逗你們玩第一百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胡市興榮第八百九十四章 那就加稅第一千七十一章 八門金鎖第四百二十七章 梟雄本色第八百章 程良領罪第十九章 大豐收啊第五百零八章 兩大重犯第八百五十二章 周瑜尋死第一千七十四章 雙槍對決第四百一十九章 辯論完虐第二百零一章 對戰呂布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勇神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夜襲匈奴第六十七章 噩夢降臨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司馬出兵第一千五十四章 司馬抉擇第六百十二章 張妤教夫第九百十五章 無名俠士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鮮卑第七百三十七章 劉焉瘋狂第一百四十五章 可怕戰意第六百五十五章 雲海落成第四百零八章 劉赫駕臨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牢異動第六百四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二十一章 張馬交鋒第九百零八章 絕世寶物第四百五十一章 瞬間懾服第三百六十八章 宦官末日第四十九章 鄉民齊動第一千七十三章 真正殺招第八百九十八章 奸猾首領第一百八十四章 出發北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藺縣異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託孤重臣第一千六十九章 虎牢絕響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後手連出第五十四章 剿匪生活第三十九章 打上山去第四百七十七章 張燕跑跑第九百二十章 驚呆士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薊縣安頓第七百八十六章 路遇猛虎第一千九十七章 劉正犯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會師高順第九百零五章 招賢空館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羽剋星第六百二十五章 雙雄對話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丹陽歸降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八百十三章 權謀之術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朝堂變革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猛犯傻第八百十二章 幕後較勁第九百六十二章 劉備動手第六十一章 攻打五虎第九十章 神兵初現第二百五十五章 騎兵擴張第五百八十二章 援兵到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山中風雲第七百二十八章 氣死蜀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兵臨柴桑第二百一十二章 艱險戰局第八百四十二章 殺神張飛第八百四十二章 殺神張飛第五百一十二章 藺縣異狀第七十一章 積分土豪第一千三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十四章 少爺長工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上黨第七百七十七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六十四章 高順後手第九百七十章 誰中計了第五十六章 關朱神威第八百十八章 漢中得手第六百十一章 衆臣心思第八百五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六百五十七章 各有算盤第九百五十八章 周瑜出動第七百一十二章 曹劉激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瑜亮之爭第五百八十三章 壺關對峙第一千二十五章 再次增強第四百六十八章 蔡氏文姬第八百三十三章 荊州之變第九百五十二章 無名小將第五十八章 又中埋伏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漢帝第八百十五章 證人華佗第六百三十七章 貂蟬入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投羅網第九百六十八章 馳援慎陽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殺四方第七百七十六章 有青樓否第八十八章 五狼鑄兵第六百零五章 父子約定
第六百三十二章 角逐縣尉第五十七章 逗你們玩第一百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胡市興榮第八百九十四章 那就加稅第一千七十一章 八門金鎖第四百二十七章 梟雄本色第八百章 程良領罪第十九章 大豐收啊第五百零八章 兩大重犯第八百五十二章 周瑜尋死第一千七十四章 雙槍對決第四百一十九章 辯論完虐第二百零一章 對戰呂布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勇神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夜襲匈奴第六十七章 噩夢降臨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司馬出兵第一千五十四章 司馬抉擇第六百十二章 張妤教夫第九百十五章 無名俠士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鮮卑第七百三十七章 劉焉瘋狂第一百四十五章 可怕戰意第六百五十五章 雲海落成第四百零八章 劉赫駕臨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牢異動第六百四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二十一章 張馬交鋒第九百零八章 絕世寶物第四百五十一章 瞬間懾服第三百六十八章 宦官末日第四十九章 鄉民齊動第一千七十三章 真正殺招第八百九十八章 奸猾首領第一百八十四章 出發北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藺縣異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託孤重臣第一千六十九章 虎牢絕響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後手連出第五十四章 剿匪生活第三十九章 打上山去第四百七十七章 張燕跑跑第九百二十章 驚呆士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薊縣安頓第七百八十六章 路遇猛虎第一千九十七章 劉正犯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會師高順第九百零五章 招賢空館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羽剋星第六百二十五章 雙雄對話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丹陽歸降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八百十三章 權謀之術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朝堂變革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猛犯傻第八百十二章 幕後較勁第九百六十二章 劉備動手第六十一章 攻打五虎第九十章 神兵初現第二百五十五章 騎兵擴張第五百八十二章 援兵到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山中風雲第七百二十八章 氣死蜀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兵臨柴桑第二百一十二章 艱險戰局第八百四十二章 殺神張飛第八百四十二章 殺神張飛第五百一十二章 藺縣異狀第七十一章 積分土豪第一千三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十四章 少爺長工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上黨第七百七十七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六十四章 高順後手第九百七十章 誰中計了第五十六章 關朱神威第八百十八章 漢中得手第六百十一章 衆臣心思第八百五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六百五十七章 各有算盤第九百五十八章 周瑜出動第七百一十二章 曹劉激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瑜亮之爭第五百八十三章 壺關對峙第一千二十五章 再次增強第四百六十八章 蔡氏文姬第八百三十三章 荊州之變第九百五十二章 無名小將第五十八章 又中埋伏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漢帝第八百十五章 證人華佗第六百三十七章 貂蟬入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投羅網第九百六十八章 馳援慎陽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殺四方第七百七十六章 有青樓否第八十八章 五狼鑄兵第六百零五章 父子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