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奸雄”殺不殺?

絲竹聲聲,香氣騰騰。

劉協靜靜的躺坐在浴池邊,秦雪和另一名被他賜名爲“楊琳”的宮女身着小衣一左一右的在他身上按捏着。兩個宮女年歲都在十五歲以上,身體已逐漸發育成熟,該凸的凸,該翹的翹,再配上那如花的笑靨和羊脂玉一般嫩滑的皮膚,是個正常男人就會血脈賁張,恨不得一把拉入懷中摸個夠親個夠。

但是劉協不算是個正常男人,至少現在不是,他只是個身體正常的兒童,雖然發育稍稍早熟。而且從心理上來說他是個情場老手,也是個冷血無情的殺手。殺手可以享受女人,但是不能對女人動情,不能被女人的**俘虜。而他恰恰是因爲動了那麼一下情,便被“雪龍”趁虛而入,一挺衝鋒槍沒把他打成篩子,但卻把他打得退回了一千八百年。

兩個宮女按捏的很舒服,經過幾個月的摸索,她們不再是亂按,而是會根據穴道來按捏,力道也越來越合適,手感越來越恰到好處。

劉協一邊享受着這種舒服愜意的感覺,一邊卻眉頭緊鎖。

董卓的話猶在耳畔。

“老臣若不在京師,何進餘黨必然重擁劉辯上位,陛下就算逃得生天也須亡命江湖一生。”

“西涼諸軍,盡受老臣節制,老臣若死,二十萬大軍必然禍亂京師,殺戮更甚。”

他一遍遍回憶着三國演義裡的情節,驀然驚醒。

“給朕更衣,傳王越前來見朕。”

傍晚,司徒府。

王允手撫弄着那把家傳的七星寶刀,臉上神色陰晴不定。

王允,字子師,太原祁人,出身名門世族,祖輩世代爲官。十九歲出仕,被舉爲郡吏,四十七歲任豫州刺史。其中多次被宦官張讓陷害,兩次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大將軍何進,太傅袁隗(袁紹的叔父)等人聯名上書請靈帝赦免,方脫得大難,然後不得不隱姓埋名於鄉野。後何進起事時又迎他進京拜爲從事從郎。十常侍之亂後,又被拜爲三公之一的司徒之職。

董卓進京以來,他看到皇室微弱,不敢輕動。董卓行廢立之事,雖然從主觀來講,他也是何進一黨,經常承蒙何進關照,他還是很擁護劉辯的。但是畢竟廢立的都是先帝之後,皇室血統,對他來說牴觸也不是那麼強烈。但是奈何新皇帝年紀幼小尚成不了大事,朝政完全被董卓操控,抑或說新皇帝只是董卓操控朝政的一個工具而已。

前日袁紹從渤海來密書道“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紹今集兵練卒,欲掃清王室,未敢輕動。公若有心,當乘間圖之。如有驅使,即當奉命。”

可是他毫無辦法。昔日十常侍橫行,他尚可向陛下死諫。張讓雖然專橫,但是也只是靠討好陛下而專橫,陛下若動怒則他小命不保。而且當時兵權掌握在大將軍何進手中,只要陛下一聲令下,張讓等人即死無葬身之地。但是如今董卓爲刀俎,而文武百官皆爲魚肉,整個京師全部操控在他手中,爲之奈何?

昨晚他假託生日,邀集文武百官中忠義之士前來商討。可惜衆官員除了滿堂哭泣,也是別無辦法。

幸虧有一英雄出面。

今晚,他就是在等這位英雄,以家傳七星寶刀相送。這把七星寶刀削鐵如泥,已傳三世,可謂世之珍寶。當年他就是持着這把寶刀蕩平豫州黃巾之亂的。但是爲了扶持漢室,得盡臣子忠義本分,區區一把寶刀又算得了什麼。

“啪啪”門外突然兩聲響聲,然後便聽到衛士倒地的聲音。

“何人?”王允大驚,起身抽刀直指門口。

門被踢開,闖進兩個蒙面黑衣人。一高一矮,一大一小。

“七星閃耀,寒氣逼人。好一把七星寶刀,好一個司徒大人。”當先的矮個子黑衣人笑道。

“你等何人?何事造訪?”王允驚道。

黑衣人尚未答話,後面八道刀光襲來。

高個黑衣人冷冷一笑,反身躍起,迎向刀光。只聽噹噹幾聲刀劍相碰之後,八個衛士全部被震飛翻落在地。衆衛士落地之後立刻又躍起拱護在王允身旁。

矮個黑衣人大笑道:“王允造反,特奉詔前來捉拿。”

王允楞了一下,也哈哈大笑道:“我道閣下聲音似曾相識,原來是董賊手下之人。董賊很給老夫薄面,居然派刺客來殺老夫。以董賊之勢,只需派幾百軍馬將我這司徒府團團圍住即可,何必如此偷偷摸摸。難道董賊也怕天下人之口嗎?”

高個黑衣人怒道:“大膽王允,胡亂牽扯,你且看看是何人駕到。”

說完便將一張折起的蔡侯紙平平的扔向王允。

王允狐疑的將紙張打開,立刻臉色大變,眼中充滿驚訝和不信。盯了矮個黑衣人許久才揮手對衆衛士道:“都出去,沒本官的指示,不許任何人進來。”

待衆衛士一退,矮個子黑衣人立刻將蒙面布扯下,露出一張俊美的面容來。

王允此時再無疑慮,立刻倒地而拜:“罪臣王允,不知陛下大駕光臨,多有冒犯,還望陛下饒恕。”

劉協連忙向前扶道:“司徒大人平身,朕微服私訪,怪不得司徒大人。”

三人坐定後。劉協靜靜的望着王允,想起歷史上的他爲除董卓而殫精竭慮,巧施連環計和美人計,令董、呂兩人反目,只是因心胸狹隘,最後令李傕和郭汜兩人反進長安,不得不自刎以護主。其一生對自己,對大漢倒是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曾經有人說,三國這個時代,是歷史上最爲燦爛的一個年代,凡是能叫得出名字的,都不是等閒之輩,只是大部分都是既有其璀璨的一面,也有致命的缺陷。例如曹操的多疑,諸葛亮的事必親躬不放權,張飛的魯莽,關羽的剛愎自用,王允的心胸狹隘等等。最後曹操因多疑敗於赤壁,諸葛亮因不放權而累死,張飛因魯莽而喪命,關羽因自負而大意失荊州,王允因心胸狹窄而導致長安被破。

王允見劉協久久不說話,忙問道:“不知陛下深夜來訪,所爲何事?”

劉協突然滿面寒霜,冷氣逼人,厲聲喝道:“王允,你可知罪?”

王允大驚,立刻又跪倒道:“不知老臣何罪?”

劉協怒道:“你世受漢祿,官拜三公,理應爲朝廷竭力效忠。如今董卓橫行,欺我漢室,你等不奮力競爭,反而退守府邸,安享富貴,則與逆賊何異?”

王允不禁大汗淋漓,磕頭道:“董賊橫行,漢室蒙塵。臣心如刀割,日夜難安,奈何勢微力薄,不得其策。昨日幸得一英雄,可解我漢室之危也。”

劉協心道,解漢室之危?只不過白白送董卓一把寶刀而已。

看他忠心耿耿,心裡不忍,連忙把他扶起。然後問道:“何方英雄,可憑一己之力解我漢室之危?”

王允正色道:“此人乃我大漢開國功臣曹參之後,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能,現居驍騎校尉之職,姓曹名操,字孟德。”

劉協不覺騰的一下站了起來,此人的確“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能”。三國羣星璀璨,然第一人當非曹操莫屬。即使是在赤壁擊敗他的周瑜和孫權,也遠遠不及他的皓月之光。如果說諸葛亮如仙如妖,他就是無敵魔王。你可以一時擊敗他,但是最後的勝者依然是他。唯一能擊敗他的,只有時光。

自己終身傀儡,就是拜此人所賜。

劉協心頭一陣血氣涌上,雙拳緊握,良久才緩緩說道:“莫非就是昔日任雒陽北部尉,棒殺中常侍蹇碩之叔者?”

王允望着這神秘莫測的少主,心頭一驚:“陛下登基以來不理政事,竟對文武百官之事如此熟悉,老臣佩服。”

每天那麼多上朝的,名字都記不全,我哪裡有本事每個人的事情都瞭解到。我只不過恰好看過一本叫三國演義的書而已。

劉協問道:“孟德何在?”

王允啪啪拍了兩下掌,外面立刻進來兩個衛士。

王允問道:“客人可來了?”

衛士道:“正在客廳等候。”

王允笑道:“孟德果然是信人,帶他進來。”

過了一會,一人昂然走了進來。

此人身材不高,一米六左右,細眼長鬚,單看長相的確很平凡,如果不是那雙炯炯的眼神和傲然不凡的神態,放在人羣裡的確很難找出來。不比呂布那種古人中的巨無霸,放在哪裡都是鶴立雞羣,一目瞭然。

然而就是此人在歷史上成爲三國第一諸侯,橫掃黃河以北,若不是赤壁之戰陰溝翻船,恐怕不用到西晉就一統天下了。

歷史上自己的大半生都在他的傀儡之下,連自己的皇后以及未成年的兒子都被此人殺死。最後又被此人之子篡位,廢爲山陽公,鬱鬱而終。

心頭一陣血氣上涌,劉協將手按在劍柄上,微微發抖。雙眼狠狠的、緊緊的盯着曹操。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我能否將此人化奸雄爲能臣?還是一劍殺了以絕後患?

曹操看到屋內有兩個黑衣人,不禁一怔。隨即恢復神色,對着王允一揖道:“拜見司徒大人。”

王允立即喝道:“陛下在此,還不趕快下拜?”

曹操一驚,立即朝劉協這邊看來,剛好看到兩道殺氣騰騰的寒光迎面射來。曹操看個真切,不禁嚇了一跳,立刻跪倒在地拜道:“叩見陛下。”

劉協緊緊的抓緊劍柄,手都抓出一手汗來。眼看那歷史上一生的宿敵就跪在眼前,只要拔劍一砍,就可一了百了,永絕後患。

殺,還是不殺?劉協心裡不斷的問着自己,痛苦的抉擇着。

朦朧之間,劉協腦海中莫名的跳出一個畫面:一個美麗的少婦和兩個嬌小的男童被一羣如狼似虎的披甲勇士推出宮殿,三人哀哀大叫:“陛下救我!陛下救我!”

那美麗少婦就是他的愛妻伏皇后,而那兩個小小的男童都是他的兒子……

曹賊!曹賊!你喪盡天良,我非殺你不可!

嗆啷一聲,劍光如電,冷氣逼人,劉協將劍舉在空中,嘴角抽搐了一下,終於又回劍入鞘。

屋內寂靜無聲。王允和王越雙眼驚惶而不解的盯着劉協,不知道這個小皇帝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曹操跪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頭上汗如雨下。

良久,劉協才嘆了口氣,卻又變臉對曹操喝道:“卿爲絕世良才,國之棟樑,卻意欲孤身冒險行刺,效飛蛾撲火之事,不如由朕一劍斬之,免得讓董賊笑話。”

曹操大驚失色,轉眼望着王允道:“司徒大人已將我等計劃向陛下稟報?”

ps:此章不求票,只爲北青蘿默哀——仙本無雙,卿亦無雙;從此天下,再無青蘿。章節目錄 第十九章 “奸雄”殺不殺?

第49章 邙山圍獵第53章 貂蟬拜月第112章 暴露身份第262章 廣陵散第二百零五章第254章 渡江大戰第55章 歸來兮第106章 福禍難測第287章 君臣舌辯第77章 七勝七敗第263章 致命的誘惑第88章 危難之時故人來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241章 劃江而治第295章 易幟第309章 霞萌關夜變第7章 劍聖第128章 深夜被圍第295章 易幟第131章 劍舞公主第44章 白馬和猛虎第186章 積石山之伏第81章 伏龍大計第282章 靈堂驚變第213章 回京第199章 大破玉門關第142章 決戰(三)第66章 初習馬戰第252章 將計就計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305章 祁山之戰第252章 將計就計第156章 卻是故人來第285章 忠義不能兩全第34章 恩仇難了第181章 羣英戰呂布第134章 喜得單福第94章 來自臨涇的歡呼第309章 霞萌關夜變第272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3章 大祭亡靈第208章 陽城之戰第48章 最後一擊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43章 大祭亡靈第313章 夜襲鹿頭山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253章 只欠東風第118章 修羅騎逞威第157章 兵臨虎牢關第315章 天下歸心第161章 大地迴歸第42章 弔唁袁氏第155章 威逼京師第223章 水淹定穎第257章 樊口大戰第185章 月下風情第245章 誓師南征第164章 漢帝大婚第32章 龍劍出鞘一些心裡話第3章 帝兄後母第38章 董母斥子第39章 且行且自重第267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36章 初賽第24章 溫酒敗華雄第195章 決戰在即第69章 刺虎第253章 只欠東風第251章 江東周郎第54章 山中遇救第122章 北地郡太守的公子第46章 誰敢不服第172章 夜鷹出擊第49章 邙山圍獵第68章 老鷹第114章 絕世武者第70章 梟雄隕落第15章 復仇第159章 內外夾擊第214章 治天下容易治後宮難第238章 龍女出世第269章 稽落山之圍第188章 攻破允吾第73章 血劫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263章 致命的誘惑第127章 以血還血第30章 初得名將第269章 稽落山之圍第129章 突圍第192章 哪裡逃第183章 拜祭第232章 幽州激戰第60章 孫劉大戰第144章 決戰(五)第209章 飛雲騎破敵第266章 彭蠡澤鱷戰第86章 龍弩激射
第49章 邙山圍獵第53章 貂蟬拜月第112章 暴露身份第262章 廣陵散第二百零五章第254章 渡江大戰第55章 歸來兮第106章 福禍難測第287章 君臣舌辯第77章 七勝七敗第263章 致命的誘惑第88章 危難之時故人來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241章 劃江而治第295章 易幟第309章 霞萌關夜變第7章 劍聖第128章 深夜被圍第295章 易幟第131章 劍舞公主第44章 白馬和猛虎第186章 積石山之伏第81章 伏龍大計第282章 靈堂驚變第213章 回京第199章 大破玉門關第142章 決戰(三)第66章 初習馬戰第252章 將計就計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305章 祁山之戰第252章 將計就計第156章 卻是故人來第285章 忠義不能兩全第34章 恩仇難了第181章 羣英戰呂布第134章 喜得單福第94章 來自臨涇的歡呼第309章 霞萌關夜變第272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3章 大祭亡靈第208章 陽城之戰第48章 最後一擊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43章 大祭亡靈第313章 夜襲鹿頭山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253章 只欠東風第118章 修羅騎逞威第157章 兵臨虎牢關第315章 天下歸心第161章 大地迴歸第42章 弔唁袁氏第155章 威逼京師第223章 水淹定穎第257章 樊口大戰第185章 月下風情第245章 誓師南征第164章 漢帝大婚第32章 龍劍出鞘一些心裡話第3章 帝兄後母第38章 董母斥子第39章 且行且自重第267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36章 初賽第24章 溫酒敗華雄第195章 決戰在即第69章 刺虎第253章 只欠東風第251章 江東周郎第54章 山中遇救第122章 北地郡太守的公子第46章 誰敢不服第172章 夜鷹出擊第49章 邙山圍獵第68章 老鷹第114章 絕世武者第70章 梟雄隕落第15章 復仇第159章 內外夾擊第214章 治天下容易治後宮難第238章 龍女出世第269章 稽落山之圍第188章 攻破允吾第73章 血劫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263章 致命的誘惑第127章 以血還血第30章 初得名將第269章 稽落山之圍第129章 突圍第192章 哪裡逃第183章 拜祭第232章 幽州激戰第60章 孫劉大戰第144章 決戰(五)第209章 飛雲騎破敵第266章 彭蠡澤鱷戰第86章 龍弩激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