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誓師南征

就在蜀軍八萬大軍準備傾力攻下房陵的時候,劉備的急信自成都飛馳而來。

成都城內到處傳出許多對劉備不利的消息。有說他想佔據漢中爲根據地,自立爲王甚至稱帝;也有說他將十萬川蜀大軍帶出霞萌關,更是想擁兵造反。這些消息原本是漏洞百出,但是那些劉璋舊部和益州土著大族卻都是深信不疑,大有“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之意。

一時間西漢朝中百官紛紛上奏,請求劉辯下旨傳令諸葛亮等人撤兵。朝中武將如李嚴、嚴顏等人更是蠢蠢欲動,隨時準備發難。最近幾天更是有從成都來的神秘人出入張任的營帳。

更火上澆油的是,益州郡太守雍闓起兵造反,與之呼應的還有益州南部諸郡的各大士族和彝人,一時間整個益州南部紛紛響應,烽煙四起,叛亂大軍直奔成都,將矛頭指向劉備。

諸葛亮接到劉辯從成都八百里加急送來的聖旨,不得不下令撤軍。

八萬大軍如潮水一般退去,諸葛亮騎在馬背上回望着逐漸遠去的房陵城,忍不住仰天長嘆一聲:“爲山九仞,功虧一簣啊。眼看破城就在今日,房陵一破,即可兵鋒直指襄陽,則僞帝進退兩難也,如今卻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其大舉揮師南下,則江東危也。江東若亡,則陛下回歸中原遙遙無期也。”

……

漢水江畔,江風獵獵。

江岸兩旁旌旗密佈,密密麻麻的排列着整裝待發的士兵,槍戟如茂密的樹林一般刺向蒼穹,鋒芒凜冽的鋒刃在陽光下閃出一片片奪目的光芒。

一杆蒼勁大旗上,金龍飛舞。正中繡着一個斗大“漢”字。

江面上,艨艟鬥艦林立,堵塞了整個江面。

江邊上立着一個高達三米的三層高臺。身着冕服冕冠的劉協在衆將士的簇擁之下昂然登上高臺。

鼓樂之聲大起,劉協整了整衣裳。接過身旁徐庶遞過來的三炷香,對着空中拜了三拜。

焚香祭拜完畢,江面上和兩岸的士兵歡呼聲雷動,陛下萬歲的吼聲響徹雲霄

劉協緩緩擡起頭來,掃視了一遍臺下,全場立即寂靜無聲。

劉協神色一凜,肅然陳詞:

“嗟吾將士,爾肅爾聽。黃巾寇亂。地方割據。董賊亂朝,李儒稱王。韓遂亂涼,西域犯邊。袁術僭越,袁紹道孤。西有宗賊,南有亂臣。諸侯並起,或叛或逆。惜吾大漢,禍延十年。憐吾百姓,憂患實多。烽煙四起,千里白骨。劉協惶恐,不敢不爭。枕戈待旦。征衣不解。弔民伐罪,殲厥兇酋。

嗟吾將士,同德同心。毋忘黎民。毋憚艱辛。毋惜爾死,毋偷爾生。壯烈之死,榮於偷生。嗟吾將士,保此漢室。嗟吾將士,護此生靈。傷有何痛,英氣如虹。死有何憾,忠魂永存。吾不殺賊,賊豈肯休。勢不兩立,義無夷猶。吾不犧牲。國將沉淪。吾不流血,民無安寧。國既沉淪。家孰與存。民不安寧,民孰與生。

嗟吾將士。矢爾忠誠。華夏之精,大漢之魂。嗟吾將士,共賦同仇。揮師江南,剿滅孫賊。

嗟吾將士,同書丹青。江山一統,盛世太平。嗟吾將士,如兄如弟。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高臺上的劉協臉色激動而慷慨,聲音透過丹田之氣傳遍兩岸,清晰的印在每個人的耳中和心中。江面上一片寧靜,只聽到緩緩的江流水聲、獵獵的江風聲和劉協那充滿磁性和激情的聲音。

一席誓師詞聽得猿傾耳,虎低頭。將士們個個聽得入神,熱血澎湃,熱淚滿眶,緊緊的攥着手中的兵器,只覺全身氣力無窮。

誓詞讀完,衆人猶在夢中,不知是誰先喊了一句:“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漢江上空立即響起了崩塌雲霄的吼聲。

“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生則俱生,死則同死。蒼天可鑑,江水爲證!”

……

劉協拔出腰中的龍淵劍,劍身直刺蒼穹:“出征~”

臺下隨即此起彼伏的響起了呼喝聲。

“太平軍,出征!”

“御林軍,出征!”

“荊州軍,出征!”

……

戰鼓咚咚,號角聲聲。

一隊隊人馬自臺下轟然拔寨起營,滾滾往東南奔去。

江面上,千船競發,百舸爭流,帆影點點,波濤滾滾,隨着獵獵的江風向江漢下流飛逝而去。

多日以後,長江南岸樊口的孫策,接到“潛蛟”密使送來的漢帝誓師詞,竟然驚得手中的酒杯摔落在地,臉色煞白,魂飛魄散。

正在冀州征討袁紹的曹操接到暗靈的密信之後,久久無語,揮退了左右,獨自在大帳中靜坐了一個晚上,次日臉色憔悴,一夜之間長出許多白髮來。

而正率軍平定益州南部雍闓之亂的諸葛亮,見了秘碟送來的誓師詞,不禁仰天長嘆:“此僞帝若是先帝嫡長子,我諸葛亮必捨命輔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八萬荊州軍和大部分漢軍都走的水路,劉協帶着飛雲騎、龍騎衛、近衛營、飛龍衛和修羅三十六騎走的旱路,從襄陽出發,一路經當陽、江陵,奔往烏林。

當陽之南長阪坡,乃荊山餘脈,是南北旱路往來的必經之地。

此時的長阪坡,草木青青,鳥語聲聲,因爲南北大戰在即,所以人煙稀少,看起來頗有荒涼之意。

寂靜的大道上突然傳來如雷的馬蹄聲,隨即塵頭大起,上萬鐵騎滾滾而來,給原本荒寂的坡道帶來了勃勃的生機。

劉協饒有興趣的四處張望,尋找着歷史上那些經典場面的地點。

縱蹄行走了一陣。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個村莊,道旁的地裡還有百姓在耕種,倒也不怕奔馳而來的漢軍。而是拄鋤好奇的望着這羣騎着高頭大馬的士兵。

劉協心中一動,暗暗想到:“這個村子莫非就是當年子龍救阿斗。糜夫人投井的村莊?否則這四野荒無人煙,怎麼會突然多出一口井來給糜夫人自盡?”

想到這裡,他回頭望了一眼身邊的趙雲,暗暗苦笑道:“當年師兄在此發威,七進七出救阿斗,殺死曹營無數名將,奪青釭劍,驚退張郃。從此名揚天下。可惜這個風頭現在出不了了。”

一邊想着一邊奔馳而行,一座堅實的石木混建的橋出現在他眼前,劉協不覺一愣,突然策馬揚鞭哈哈大笑,催動飛雪從橋面上一躍而過。

張飛一聲大喝嚇退曹軍百萬的經典場面也不會出現了。自己的穿越,壞了多少猛將的英雄事蹟?

最吃虧的恐怕是二爺了,溫酒沒斬成華雄,顏良和文丑還活得鮮蹦亂跳的,過五關斬六將也沒機會了,單刀赴會也不可能了。最悲劇的是恐怕當不成千古武聖了。

……

十八萬漢軍在江北烏林一帶雲集。鬥艦千餘艘,艨艟過萬,走舸更是不計其數。

而江東軍則駐紮在赤壁和樊口一帶。擁軍六萬,樓船兩艘,鬥艦五百,艨艟過千,走舸無數。

樊口府衙,孫策臉色鐵青的坐在大堂之中,兩旁的諸將整齊的排列在兩旁。

在孫策面前的案几上擺放着一道聖旨,從江北傳來的聖旨。

“朕自十二歲御駕親征,伐李儒、滅韓遂、定西域、剿袁術。自昔日年幼在陳倉一敗之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此非朕之能也。乃漢室之運也,天下之望也。今朕治水陸軍十八萬,良將數百,旌麾南指,欲一統江南,結束戰亂,令大江南北之黎民共享盛世,不再受顛沛流離之苦,不再承人命草芥之悲。將軍有經天緯地之才,當識天下大勢,知世間大義,豈可爲一己之私慾,置江南數百萬百姓於不顧……”

孫策緩緩的問道:“漢帝前來招降,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衆將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中神色複雜,卻沒有一人應答。

一人挺身而出,大聲笑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孫策眉頭一皺,對着那人問道:“子布何意,喜從何來?”

那人正是江東名士張昭,只見他笑道:“昭以爲,無論江北之帝,還是西蜀之帝,皆爲漢室先帝骨血,皆爲正統。如今江北之漢帝,橫掃函谷關以西,輕取袁術,袁紹之覆滅也在旦夕之間,其仁德更是爲天下百姓所樂道,號爲大德仁君,其真漢家之真龍也。如今漢軍勢大,陛下又爲漢室嫡系血脈,既來招降,不如從之,既可保江南百萬之衆免於兵禍,也可全了主公忠義之名,光宗耀祖,何樂不爲?”

他越說越高興,說得神采飛揚,津津樂道,卻不見孫策的臉色越來越黑,眼中的殺氣越來越盛。

孫策靜靜的聽他說完,默然的擺了擺手道:“子布之意,且容商議,不知其他諸公尚有何高見。”

話音剛落,一人冷笑一聲站了起來說道:“子布爲自家老小計,而誤將軍耳。昔日老將軍對僞帝忠心耿耿,先是助其驅逐董賊,免於傀儡之尷尬,後在北氓山之亂時更是捨命相護,不惜與袁氏兄弟交惡,結果如何?先帝爲何而攻伐劉表,爲何而不幸夭折,諸位應當心知肚明。如此無道之君,豈可降之?黃蓋願隨將軍與昏君決一死戰,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接着又有一人挺身而起:“昔日我等四人隨主公南征北戰,情逾兄弟。如今祖將軍和韓將軍不幸戰死,老將軍也含冤而去,全拜昏君所賜,若將軍果要降於漢帝,程普願以頸血濺於此堂。”

孫策聽了之後沉默了半響,突然拔劍而起,一劍將案几砍下一角,激聲道:“吾與昏君,勢不兩立,再敢言降者,如同此案。”()

第312章 訣別成都第87章 攻城神器第52章 風雲乍起第164章 漢帝大婚第203章 神醫華佗延遲公告第310章 劍閣天險第200章 請爲皇妃第16章 大鬧相府第286章 十萬火急第59章 私藏玉璽第219章 血旨第73章 血劫第297章 開門死戰第303章 敢死精兵請假第96章 血戰長安第162章 一夜看盡雒陽雪第6章 深夜來客第107章 三年之期第162章 一夜看盡雒陽雪第80章 初戰告捷第266章 彭蠡澤鱷戰第277章 橫穿大漠第183章 拜祭第293章 水淹三軍第68章 老鷹第228章 刺龍第1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299章 暗靈第166章 再過潼關第114章 絕世武者第75章 西涼叛亂(一)第185章 月下風情第122章 北地郡太守的公子請假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137章 五大殺手組織第278章 大破連環馬第276章 卿願遵否?第176章 與朕紅塵中修佛第207章 師太,你就從了老衲吧第281章 奔喪第240章 鐵鎖橫江第1章 千騎萬乘走北邙第118章 修羅騎逞威第236章 絕世虎將第190章 治理西涼第34章 恩仇難了二百二十一章 火燒博望坡第229章 恍然如夢第16章 大鬧相府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222章 宛城告破第101章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第48章 最後一擊第58章 論功行賞第11章 救兄第112章 暴露身份第156章 卻是故人來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110章 奔赴西涼第224章 圍殲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85章 張對張第30章 初得名將第8章 武林三絕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309章 霞萌關夜變第86章 龍弩激射第312章 訣別成都第285章 忠義不能兩全第302章 定軍山之戰第94章 來自臨涇的歡呼第261章 衡山故人來第227章 潛龍秘碟第135章 神秘“姑姑”第186章 積石山之伏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239章 漢水夜襲第166章 再過潼關第98章 暗流涌動第144章 決戰(五)第238章 龍女出世第17章 鐵匠翻供第114章 絕世武者第1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25章 過舌不忘第69章 刺虎多情的殺手多情的皇帝第181章 羣英戰呂布第107章 三年之期第25章 李儒的陰謀第314章 魂壯綿竹關第213章 回京第225章 袁術授首第165章 西涼再亂第236章 絕世虎將第264章 袁紹之死
第312章 訣別成都第87章 攻城神器第52章 風雲乍起第164章 漢帝大婚第203章 神醫華佗延遲公告第310章 劍閣天險第200章 請爲皇妃第16章 大鬧相府第286章 十萬火急第59章 私藏玉璽第219章 血旨第73章 血劫第297章 開門死戰第303章 敢死精兵請假第96章 血戰長安第162章 一夜看盡雒陽雪第6章 深夜來客第107章 三年之期第162章 一夜看盡雒陽雪第80章 初戰告捷第266章 彭蠡澤鱷戰第277章 橫穿大漠第183章 拜祭第293章 水淹三軍第68章 老鷹第228章 刺龍第1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299章 暗靈第166章 再過潼關第114章 絕世武者第75章 西涼叛亂(一)第185章 月下風情第122章 北地郡太守的公子請假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137章 五大殺手組織第278章 大破連環馬第276章 卿願遵否?第176章 與朕紅塵中修佛第207章 師太,你就從了老衲吧第281章 奔喪第240章 鐵鎖橫江第1章 千騎萬乘走北邙第118章 修羅騎逞威第236章 絕世虎將第190章 治理西涼第34章 恩仇難了二百二十一章 火燒博望坡第229章 恍然如夢第16章 大鬧相府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222章 宛城告破第101章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第48章 最後一擊第58章 論功行賞第11章 救兄第112章 暴露身份第156章 卻是故人來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110章 奔赴西涼第224章 圍殲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85章 張對張第30章 初得名將第8章 武林三絕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309章 霞萌關夜變第86章 龍弩激射第312章 訣別成都第285章 忠義不能兩全第302章 定軍山之戰第94章 來自臨涇的歡呼第261章 衡山故人來第227章 潛龍秘碟第135章 神秘“姑姑”第186章 積石山之伏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239章 漢水夜襲第166章 再過潼關第98章 暗流涌動第144章 決戰(五)第238章 龍女出世第17章 鐵匠翻供第114章 絕世武者第1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25章 過舌不忘第69章 刺虎多情的殺手多情的皇帝第181章 羣英戰呂布第107章 三年之期第25章 李儒的陰謀第314章 魂壯綿竹關第213章 回京第225章 袁術授首第165章 西涼再亂第236章 絕世虎將第264章 袁紹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