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劍閣天險

(感謝“sw3825‘大大每月都月票支持,感謝“木無言”大大的月票打賞)

已經進入初秋季節,成都依舊炎熱如火。

皇宮,御花園,涼亭。

劉辯端坐在一架瑤琴之前,指間琴聲若流水一般潺潺而出。身旁兩個太監在殷勤的爲其扇風驅暑,身後則站着何獻和幾個天龍衛。

一曲終了,劉辯按住琴絃,若有所思的朝東面望去,許久才緩聲道:“四五個月之間已經攻破霞萌關了……倒也挺快的。征戰疆場、治理天下,朕的確不如他……”

何獻急聲道:“陛下……”

劉辯微微擺了擺手,嘆了口氣道:“朕累了……與其在此和他們鬥個死去活來,倒不如遂了協弟的願,讓漢室江山得以統一,百年之後也不至於無顏見列祖列宗。”

他仰起頭來,再次凝望東面方向,淡淡的笑道:“就算朕輸了又如何,終究是輸給自己的親弟弟,總比輸給外人好。”

他轉向何獻道:“傳朕密旨,令衛將軍及其掌控軍士,沒有朕的旨意,無論如何不得離開京師,以守護京城爲唯一使命。”

“遵旨!”

何獻應諾離去。

劉辯望着何獻離去的背影,又思索了一會,臉色突然黯淡了下來,許久才微微嘆氣道:“漢中易取,霞萌易破,然而那劍閣天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只要他等不出現內亂,就算插翅也飛不過來的……”

丞相府內。

劉備、諸葛亮兩人正襟危坐。滿臉憂慮之色。

諸葛亮痛心的嘆道:“霞萌關被破,則僞帝可率軍自霞萌關西北而上,威逼白水關,如此則白水關腹背受敵,若是再被斷了糧草,則決計是守不住的,李嚴危矣!”

劉備搖頭道:“三弟貪酒誤事。說了很多次都不聽,終究被水家之子矇蔽。丟了霞萌關,幸虧自己得以安然脫險。”

諸葛亮道:“我已派人查清,那水禹原本是當年僞帝部將水無塵之遺腹子,他前腳隨大軍啓程。其家眷就舉家買舟順江南下,恐怕早已有反心。”

“水無塵?”

劉備神色一愣,沉默不語。

諸葛亮嘆道:“劍閣天險,若是強攻,僞帝就算擁兵百萬,也攻不上劍門關半步。唯一所慮的就是人心叵測,再出一個水禹,則成都危矣。”

劉備憤然道:“宮內那位坐山觀虎鬥,即便國勢已如此。依舊無動於衷,真是氣煞我也。如今來看,難免劍門關守軍之中不出一個內賊。當何以處之?”

諸葛亮嘆道:“劍門關事關我蜀漢國運,只要堅守個數月,則漢軍糧草無以爲繼,自然退回。若是一旦劍門關被僞帝攻破,憑着其的神兵利器,恐怕涪城難以堅守。則成都危矣。爲今之計,只有我親自出馬。率無當飛軍前往劍閣,禦敵於劍門關之外。”

劉備騰身站起,緊緊的抓住諸葛亮的雙手道:“事關重大,有勞太尉了!”

諸葛亮蹙眉道:“只是有兩件事,還須丞相出面處理,讓我無後顧之憂方可。”

劉備急忙道:“但聽太尉大人吩咐。”

諸葛亮道:“其一,兩位關小將軍被斬,二將軍悲痛欲絕、怒氣攻心,一心求戰,還望丞相安撫之,我若率無當飛軍走,則須二將軍掌控京師軍政大局,否則恐怕我等在前面血戰,後院倒失了火。”

劉備點點頭道:“小不忍則亂大謀,二弟是明事理之人,我去勸之。”

諸葛亮又道:“其二,三將軍過於重義,曾與僞帝有香火之緣,恐一時被矇蔽,故待我率軍到達劍門關之時,則須將三將軍調回,鎮守江由城。”

劉備神色一愣:“江由?”

諸葛亮眉頭緊皺,憂心忡忡的說道:“據我所知,陰平有一條古道,可直通江由城,雖已年久失修被草木所佔,且罕有人知,即便是當地百姓所知者也不多,但是卻不得不防。僞帝部將徐晃駐軍在橋頭一帶,若是派軍重闢陰平古道,直攻江由,再破涪城,則成都危矣。”

劉備一驚,隨即失笑道:“姑且不說我等入蜀中今已十五年,尚不知陰平有古道之事,即便蜀中老人,也未曾聽說此道,僞帝又如何能得知?更何況陰平至江由足足七百餘里,此道至少近百年失修,早已不復存在,重闢七百里古道,談何容易?太尉多慮了,將三弟從劍門關撤回,其已必定深受委屈,若再將其發配到江由,恐怕會和我翻臉,哈哈。”

諸葛亮長長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就讓三將軍鎮守綿竹關,以防萬一。”

劉備點點頭道:“太尉大人行事慎重,我甚爲佩服,就依太尉之計。”

“陰平古道,失修數百年,或許是我多慮了……”

諸葛亮走出丞相府大門,擡頭朝東北面望了一眼,心中微微有一絲不安。

“噫籲嚱!,危呼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此時的劉協、張遼和龐統率着數十名飛龍衛,正行走在李白驚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劍閣棧道上。

說是行走。倒不如說是攀爬,山路十八彎,又窄又險。稍不小心就可能摔個粉身碎骨。

更驚險的是那些懸在空中的棧道,那橫插在絕壁上的木樁不知已經多少年,踩在上面只感覺心驚肉跳,不知會不會把一腳把那木樁踩斷,墜身懸崖之下。

啊~

一名飛龍衛驚叫一聲,悽慘的嘶鳴聲在山谷之中迴盪着,驚飛了幾隻不知名的鳥兒。

一道白影如電而起。隨即一道寒光往崖下衝去。

只見劉協站在懸崖邊,將手中的天蠶絲繩飛抓緩緩的往上提。飛抓緊緊的抓着那名墜崖的飛龍衛的腰帶上。

啪!

那名飛龍衛摔落在懸崖邊的草地上,全身癱軟在地,懸崖邊的飛龍衛們個個臉色蒼白,嘴脣發抖。

兩道斷崖之間。雲霧嫋嫋,斷崖下隱隱傳來水流聲,不知高有幾千尺。

幾道鐵索橫貫在斷崖之間,原本搭在鐵索之上的木板已被蜀軍抽走,只殘留幾塊碎裂的木板。

索道之下深不可測,望而心驚。剛纔那名飛龍衛就是朝下望了一眼,便魂飛魄散、腳下發軟,一個踉蹌滑落山崖。

不但久居中原的飛龍衛們恐高,就是身經百戰、看慣生死的張遼都忍不住兩股戰戰。而一路被劉協攙着走來的龐統是面無人色,全身衣衫早已被冷汗溼透。

劉協長吁了一口氣,抓着鐵索。噔噔噔飛身而過,在對面一塊石碑面前停了下來。

碑上書:“步步知艱,夷可送,險亦可送;頭頭是道,路放平,心乃放平。”

落款是“大漢太尉諸葛孔明”。

劉協細細的讀了一遍碑文。回頭朝山崖對面的衆人望去,不覺微微嘆了一口氣。喃喃的自語道:“如此天險,莫要說是前往進攻劍門關了,恐怕這猿猴愁渡的劍閣道都走不過去,縱然有百萬兵馬又能如何?怪不得歷史上鍾會的魏軍雖衆,卻無法逾越劍門關半步。”

劉協率着衆人怏怏而回,歸途上又遇到毒蛇猛獸,若非劉協曾常年在山林之間行走,深知山中險惡提前出手相救,恐怕又有人會慘遭毒手。

龐統喟然嘆道:“如此天險,如何得過,若非陛下聖明,另取他路,我等大軍勞師而來,只落得倉皇而歸,別無他路。”

在這種驚心動魄的天險之前,就連鳳雛先生也忍不住英雄氣短。

劉協擡頭望着西北方向,眉頭微蹙。

“但願馬超和徐庶不負衆望,開闢出一條天路,否則這西征大計只會鎩羽而歸。這一戰費盡兵糧無數,若是無功而返,就只能等待來年了。”

……

白水關。

一月之前,徐晃率無憂軍自橋頭而出圍住關樓西門,典韋率御林軍自霞萌關北上堵住東門。兩山之間的白水關,東西兩條山道盡被堵,關內的蜀軍已成孤軍。

關南的牛頭山糧倉也被蜀軍所急襲攻破,數十萬斛糧草盡數被漢軍所獲。

這不能怪李嚴無能,只怪霞萌關被破的太快。

蜀漢的車騎將軍,威震天下的張翼德,居然連三天都沒守住,就讓漢軍不費一兵一卒的取了霞萌關。

白水關南面的屏障一夜之間被破,剛剛取下霞萌關的漢軍,經鳳雛先生龐統獻策,連夜直奔白水關而來,令蜀軍措手不及,未能及時作出應對。

糧倉被毀,關內原本不過只存半月之糧,如今只能大斛換小斛,勒緊肚子度日,強撐了一個多月,已經到了糧盡的時候。

飢餓的恐懼不在於這一餐沒吃飽,而在於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如今白水東西兩門被堵,援軍遙遙無期。而李嚴更是心知肚明,此時的諸葛亮不可能派軍強攻霞萌關,與漢軍硬撼,只會退守劍門關,等待漢軍糧草盡絕之時,無功自返。

可以預見,如果只是強自守關,在他們餓死之前,漢軍是不會退兵的。

白水關,議事廳。

李嚴端坐正中,兩旁分別坐着孟獲、祝融、王平、馬忠等將。

“如今我等已糧盡援絕,若是再等下去,只會坐以待斃,爲今之計,只有以死相拼,殺出一條血路,你等可敢隨李某一戰?”

李嚴的聲音慷慨而激昂。

一人騰身而起,激聲道:“大丈夫死則死耳,有何不敢?馬某受陛下和丞相之恩,豈敢不拼死相報?”

正是馬忠。

衆將也情緒高漲,紛紛請戰。

李嚴激聲道:“好,今晚將庫中餘糧發與衆將士飽食一頓,三更之後,全軍突擊!”

夜色如潑墨,三萬蜀軍全體進入戰備狀態,只待三更一到,便趁夜衝殺而出。

老天似乎也在照顧他們,月黑風高,正適合突圍,衆將士懷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突圍時刻的到來。

殺啊~

突然一陣驚天動地的聲音傳來,劃破的黑夜的靜寂,在白水關上空激盪迴響。

只見北門方向火光大亮,喊殺聲震天。

十數騎飛馬急急奔來:“逆賊馬忠,勾結敵軍徐晃部,開了北門,如今敵軍已殺入城門,請將軍定奪!”

話音剛落,從南門外也傳來無數漢軍的喊殺聲,直朝關門殺來。

衆將士大驚失色,紛紛擡頭望着李嚴,等候他的指令。

孟獲大喝道:“事已至此,不如殺個痛快,與敵軍拼了!”

李嚴臉色陰晴不定,眼中神色閃爍,似乎在做一個艱難而重大的決定。

終於,他將手中的長刀噹啷一聲扔在地上,怒吼道:“殺個屁,他們兄弟相爭,爲何要讓三萬蜀中兒郎白白葬身此地?老子也降了!”()

第155章 威逼京師第73章 血劫第247章 初次水戰第121章 隆門客棧第161章 大地迴歸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27章 復仇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252章 將計就計第101章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第229章 恍然如夢第251章 江東周郎第61章 與民同耕第290章 大戰伊始第313章 夜襲鹿頭山第52章 風雲乍起第136章 初賽第218章 怒攻徐州第182章 平定關中第224章 圍殲第183章 拜祭第88章 危難之時故人來第87章 攻城神器第180章 四面並歌第29章 仙翁左慈第166章 再過潼關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158章 京城大亂第233章 白馬之殤第57章 全面清算第70章 梟雄隕落第193章 翦發垂項的女子第200章 請爲皇妃第256章 雨夜突襲第165章 西涼再亂第236章 絕世虎將第177章 先平關中第154章 神秘的幽州軍第226章 狗急跳牆第47章 垂簾聽政?第284章 血染臨淄第128章 深夜被圍第4章 魔王來訪第151章 天降神兵第104章 傷逝第233章 白馬之殤第95章 灞橋相會第86章 龍弩激射第115章 天馬第262章 廣陵散第254章 渡江大戰第133章 故人相見第208章 陽城之戰第59章 私藏玉璽第78章 大漢神兵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196章 雷動草原第23章 十八諸侯第50章 一箭震三軍第70章 梟雄隕落第110章 回馬槍第262章 廣陵散第96章 血戰長安代發公告第73章 血劫第53章 貂蟬拜月第153章 退出幽州第8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17章 曹嵩之死第2章 永樂宮主第115章 天馬第97章 氣勢如虹第107章 三年之期第62章 三位皇叔第293章 水淹三軍第198章 敵寇求和第142章 決戰(三)第63章 名匠試水第89章 來年再戰第108章 千里尋君第224章 圍殲第8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19章 血旨第2章 永樂宮主第49章 邙山圍獵第135章 神秘“姑姑”第138章 徐庶之謀引子第147章 故人相逢第43章 大祭亡靈第186章 積石山之伏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240章 鐵鎖橫江第52章 風雲乍起第243章 同門之戰第157章 兵臨虎牢關第56章 失敗的代價第218章 怒攻徐州第223章 水淹定穎
第155章 威逼京師第73章 血劫第247章 初次水戰第121章 隆門客棧第161章 大地迴歸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27章 復仇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252章 將計就計第101章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第229章 恍然如夢第251章 江東周郎第61章 與民同耕第290章 大戰伊始第313章 夜襲鹿頭山第52章 風雲乍起第136章 初賽第218章 怒攻徐州第182章 平定關中第224章 圍殲第183章 拜祭第88章 危難之時故人來第87章 攻城神器第180章 四面並歌第29章 仙翁左慈第166章 再過潼關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158章 京城大亂第233章 白馬之殤第57章 全面清算第70章 梟雄隕落第193章 翦發垂項的女子第200章 請爲皇妃第256章 雨夜突襲第165章 西涼再亂第236章 絕世虎將第177章 先平關中第154章 神秘的幽州軍第226章 狗急跳牆第47章 垂簾聽政?第284章 血染臨淄第128章 深夜被圍第4章 魔王來訪第151章 天降神兵第104章 傷逝第233章 白馬之殤第95章 灞橋相會第86章 龍弩激射第115章 天馬第262章 廣陵散第254章 渡江大戰第133章 故人相見第208章 陽城之戰第59章 私藏玉璽第78章 大漢神兵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196章 雷動草原第23章 十八諸侯第50章 一箭震三軍第70章 梟雄隕落第110章 回馬槍第262章 廣陵散第96章 血戰長安代發公告第73章 血劫第53章 貂蟬拜月第153章 退出幽州第8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17章 曹嵩之死第2章 永樂宮主第115章 天馬第97章 氣勢如虹第107章 三年之期第62章 三位皇叔第293章 水淹三軍第198章 敵寇求和第142章 決戰(三)第63章 名匠試水第89章 來年再戰第108章 千里尋君第224章 圍殲第8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19章 血旨第2章 永樂宮主第49章 邙山圍獵第135章 神秘“姑姑”第138章 徐庶之謀引子第147章 故人相逢第43章 大祭亡靈第186章 積石山之伏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240章 鐵鎖橫江第52章 風雲乍起第243章 同門之戰第157章 兵臨虎牢關第56章 失敗的代價第218章 怒攻徐州第223章 水淹定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