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北渡黃河

197年4月,劉燁親率五萬大軍,北渡幷州,而這一任務則是由新組建的朝廷水師來完成。

“伯安,水師組建的如何了?”劉燁站在座船之上,對身旁的高寵問道。

高寵回答道:“如今我水師已經有二十艘艨艟戰艦,百餘艘走舸,水師數量超過四千人,假以時日縱橫長江都不是問題。”

劉燁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好,伯安你要繼續努力,某會繼續向軍中徵發善於水戰之士,將來等到我軍南下飲馬長江之時,你的水師少說也得有萬人以上規模。”

高寵聞言自然欣喜,他身爲水師都督,水師數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都督,我軍快要靠岸了。”

一艘走舸漂流而來,船上的士卒大喊道。

高寵迴應道:“知道了,準備靠岸!”

一百多艘由艨艟和走舸組成的聯合艦隊朝着對岸緩緩的靠了過去,運載能力並不足以將五萬將士一口氣運送過來,總共分成三次才把五萬將士全部都運到了河對岸。

不過剛一下岸,劉燁便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充當先鋒的徐晃面色陰沉道:“大將軍,此番冀州軍在行陘口布防,我軍一時之間恐怕難以突破。”

“行陘口?”郭嘉若有所思道:“行陘口乃是幷州要害所在,冀州軍一旦堵住行陘口,我軍強行突破必定要付出沉重代價。”

行陘口地形複雜,其中甬道很多,但是最終的出口卻是固定的,換而言之涼州軍進入其中,最終都要從一定的口徑之中殺出來,而冀州軍只需要以逸待勞就沒有問題。

當年楚漢爭霸時,韓信率兵征伐趙國,趙國的廣武君李左車正是建議主帥陳餘率軍封鎖行陘口,堵住漢軍。但是陳餘自恃麾下大軍二十萬,完全沒必要懼怕韓信,因此最終主張與韓信決戰。

而韓信則是率領漢軍輕騎背水一戰,結果二十萬趙軍大敗,韓信聽說了李左車的計謀之後,當即奉爲上賓。就連號稱兵仙的韓信都對李左車的計謀如此推崇,可見李左車的計謀的確是老成之見。

劉燁眉頭一皺:“封鎖行陘口的敵將是誰?”

“主將乃是文丑,副將乃是麴義。”

“文丑,麴義?”劉燁尋思一陣,道:“聽說文丑和顏良並列,乃是袁紹麾下的猛將,麴義更是率領先登死士擊破了白馬義從,看來這一次想要突破行陘口是個難事。”

“不錯。”賈詡點頭道:“行陘口乃是戰略要地,我軍想要強行突破是一件難事,只怕需要另想辦法。”

“可是行陘口乃是我軍突破幷州最短的路程,若是不走行陘口,我軍只能夠借道黑山。”徐晃皺眉道:“張燕會答應麼?”

劉燁和張燕算得上是一對冤家,兩個人的恩怨最早從黃巾之亂時期就開始了,後來陸陸續續激戰多次,要張燕給涼州軍讓步,實在是……

“不管如何,還是應該試試。”劉燁看向賈詡:“文和,此事交給你安排。”

賈詡沉穩的點了點頭:“諾,大將軍放心便是。”

……

“什麼?劉燁要從我黑山借道?”

張燕大大咧咧的坐在主位之上,冷笑着說道。

“呵呵,張平難所言正是。”賈詡派來的使者討好的笑道:“大將軍想要北上救援幷州,希望張平難能夠行個方便,到時候大將軍必定有所感謝。”

張燕故作不解道:“可是大將軍北上幷州有很多途徑,爲何卻非要借道黑山呢?”

“大將軍只怕不是北上救援幷州,而是要假道滅虢吧?”張燕冷笑道:“只怕是本帥借了這條道,我黑山到時候就會不復存在了吧?”

使者冷汗直流,假笑道:“張平難這是說的哪裡話?大將軍已經允諾,只要張平難肯讓出一條道路,朝廷必定不吝封賞,而張平難不需要動員大軍,僅僅是讓道就夠了。”

張燕站了起來,冷笑道:“算了吧,大將軍不是一向神通廣大麼?本帥還是擔心大將軍另有所圖,還是請使者回稟大將軍。”

“張平難!請你再考慮考慮!”

“送客!”張燕冷冷道。

黑山軍士卒站了起來,走到使者身邊,伸手道:“使者,請吧。”

使者嘆了一口氣,還想要勸勸張燕,可是直接被黑山軍士卒給帶了下去。等到使者退卻之後,張燕的面色卻是徹底冷了下來。

“哼!劉燁當真是欺人太甚。”張燕冷冷道:“之前他與我黑山連番大戰,不知道死傷了多少士卒,這一次竟然想要從我黑山借道?”

楊鳳小心翼翼道:“可是大帥,若是我軍不給劉燁借道,劉玉卿萬一惱羞成怒攻打我黑山又當如何?”

“那就和他打!”

張燕嘿嘿一笑:“楊鳳,你知道這一次劉燁爲什麼要卑躬屈膝,來向我黑山借道麼?”

楊鳳搖了搖頭:“屬下不知,大帥有何見解?”

張燕冷冷一笑:“袁紹進攻幷州,所以劉燁纔要帶兵來援,不過如今冀州軍已經控制住了行陘口,所以劉玉卿纔不得不向我軍借道。”

“哦,這倒是好事。”楊鳳興奮道:“若是袁紹能夠佔據幷州,那麼他將徹底佔據河北,就能夠與劉玉卿劃分而治,甚至是威脅劉燁,我軍就輕鬆了。”

張燕點了點頭:“不錯,不僅如此,我軍不但不能夠把道路借給劉燁,而且還要出兵封鎖。”

楊鳳聞言嚇了一跳:“可是大帥,涼州軍向來兵鋒所向披靡,我軍若是出兵封鎖黑山,到時候劉燁萬一興兵攻打我們又當如何?”

劉燁此番氣勢洶洶,攜帶五萬大軍而來,黑山賊雖然兵力不少,可是裝備落後,士氣低迷,想要與精銳的涼州軍相抗衡,那無疑是癡人說夢。

張燕聞言之後卻是冷冷一笑:“放心吧楊鳳,劉燁這一次北上的主要目的就是援救幷州,時間要緊,他是絕對不可能浪費時間和我軍爭鋒的。”

楊鳳見到張燕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有意見也只好憋了回去。

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704章 收縮陣勢第265章 東守西進第633章 山雨欲來第847章 地道奔襲第69章 賊不敢出第588章 火攻破敵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854章 席捲荊南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255章 董卓入京第829章 連殺二將第69章 賊不敢出第273章 衝上土山第941章 城陷第1008章 毅然決然第1006章 互相攻伐第562章 大戟士第639章 萬箭齊發第935章 大戰前夕第623章 必勝無疑第483章 十萬大軍第318章 引狼入室第561章 身先士卒第117章 結陣迎敵第18章 縋城而出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870章 裡應外合第198章 募兵令第104章 利刃出鞘第374章 甕中捉鱉第61章 如之奈何?第441章 蔡文姬第669章 孫策託孤第16章 爭權奪利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519章 官拜都督第690章 水火無情第550章 北上白馬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454章 平定江東第801章 張頜奮命第606章 野蠻?第272章 首戰破敵第471章 法正奇謀第45章 黃巾猛將第150章 將信將疑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419章 連環之謀第73章 朝廷撤帥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467章 誓師出征第280章 毒士賈詡第468章 袁軍動向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810章 前後皆至第120章 波才督軍第572章 張頜定策第539章 高順夜襲第117章 結陣迎敵第378章 內外呼應第460章 暗流涌動第640章 蹋頓大怒第5章 暗箭第266章 飛熊軍第884章 喋血江陵第899章 困守孤城第724章 攻破房陵第926章 火燒泉陵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847章 地道奔襲第87章 夜攻長社第115章 鐵桶合圍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857章 劉琦遁逃第803章 致命背刺第251章 鴻門宴第86章 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361章 非我族類第235章 肅清涼州第471章 法正奇謀第598章 正面交鋒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525章 真實意圖第317章成皋會盟(下)第705章 曹操到來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734章 興師問罪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423章 劉關張趙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468章 袁軍動向第897章 保衛主帥!第722章 漢中震動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911章 淮南諸軍
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704章 收縮陣勢第265章 東守西進第633章 山雨欲來第847章 地道奔襲第69章 賊不敢出第588章 火攻破敵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854章 席捲荊南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255章 董卓入京第829章 連殺二將第69章 賊不敢出第273章 衝上土山第941章 城陷第1008章 毅然決然第1006章 互相攻伐第562章 大戟士第639章 萬箭齊發第935章 大戰前夕第623章 必勝無疑第483章 十萬大軍第318章 引狼入室第561章 身先士卒第117章 結陣迎敵第18章 縋城而出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870章 裡應外合第198章 募兵令第104章 利刃出鞘第374章 甕中捉鱉第61章 如之奈何?第441章 蔡文姬第669章 孫策託孤第16章 爭權奪利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519章 官拜都督第690章 水火無情第550章 北上白馬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454章 平定江東第801章 張頜奮命第606章 野蠻?第272章 首戰破敵第471章 法正奇謀第45章 黃巾猛將第150章 將信將疑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419章 連環之謀第73章 朝廷撤帥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467章 誓師出征第280章 毒士賈詡第468章 袁軍動向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810章 前後皆至第120章 波才督軍第572章 張頜定策第539章 高順夜襲第117章 結陣迎敵第378章 內外呼應第460章 暗流涌動第640章 蹋頓大怒第5章 暗箭第266章 飛熊軍第884章 喋血江陵第899章 困守孤城第724章 攻破房陵第926章 火燒泉陵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847章 地道奔襲第87章 夜攻長社第115章 鐵桶合圍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857章 劉琦遁逃第803章 致命背刺第251章 鴻門宴第86章 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361章 非我族類第235章 肅清涼州第471章 法正奇謀第598章 正面交鋒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525章 真實意圖第317章成皋會盟(下)第705章 曹操到來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734章 興師問罪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423章 劉關張趙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468章 袁軍動向第897章 保衛主帥!第722章 漢中震動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911章 淮南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