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黃巾猛將

徐和身爲青州渠帥,很有威嚴,平素手下將帥無不聽從命令,不過卻有一人例外,此人就是管亥。

名義上徐和的族弟徐當乃是青州黃巾第一猛將,不過那是因爲他哥徐和的原因,諸將不敢與之爭鋒。不過實際上管亥纔是營中第一猛將,當年在青丘山徐和還做大當家的時候,管亥就已經是二把手了。

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席捲八方,青州太平教徒早就聽說徐和的威名,因此極力蠱惑徐和率衆起義。徐和起兵時兵不過三千,攻打縣城時曾經損兵折將。結果二當家管亥夜襲城池,以撞木打破城門,一人揮刀死守城門,這才使得徐和率領賊兵入城,挾裹了上萬百姓,從而使得隊伍越打越大,如今已經聚衆六萬餘人,打得青州刺史都只能困守孤城。

“管帥,徐帥請您出戰。”

聽到這句話之後,一位懶洋洋躺在地上,頭綁黃巾,身形粗壯的壯漢吐出了嘴裡的一根草,睜開了惺忪的睡眼。

“俺沒聽錯吧?大哥要點俺的將。”管亥嘿嘿一笑,眼神中有一絲淺淺的嘲笑。

他和徐和不一樣,徐和就是個草民,落草爲寇也沒什麼,他管亥好歹也是寒門出身,從小讀書習武。結果徐和成了青州渠帥,卻反而忌憚起他來,一直留在營中軟禁還奪了兵權。

徐和親衛低頭道:“是啊,臨淄城外來了官兵,爲首的頗有幾分勇武,全軍上下除了管帥怕是無人能制。”

管亥哼了一聲,站起來拍拍屁股,大搖大擺道:“給老子牽馬!”

徐和的親衛急忙從旁邊牽過了管亥的戰馬,管亥大搖大擺的向前走着,而身後的高頭大馬同樣趾高氣昂,粗大的鼻孔裡噴出粗粗的氣息,跟在主人身後,一人一馬倒真是相得益彰。

等到管亥慢悠悠的走到了兩軍陣前,恰好看到劉燁奮起一槊,刺死了一名黃巾小帥,隨手就把屍體甩在一旁,而此時在地上已經有了整整五具屍體了,也就是說劉燁從剛纔到現在已經斬殺了黃巾賊足足五員將領。

徐和麪色鐵青,見到管亥到來頓時面色大喜,好似變了一個人一樣。

“賢弟!你可算是來了,你看到這個劉燁的兇狠了吧?全軍上下怕是除了你之外無人能制啊。”徐和怒容忽而轉爲喜悅,他要是去學川劇變臉,肯定能夠青史留名。

看到徐和伸過來要拍自己肩膀的手,管亥不動聲色的避讓過去,然後哈哈一笑:“渠帥說的這是哪裡話,徐當兄弟勇武非凡,難道不能和這廝一戰麼?”

徐和聽完頓時面色一僵,管亥眉頭一皺,地上的五具屍體明明沒看到徐當的啊?他不由得舉目一望,剛好看到徐當的腦袋放在地上,一雙眼睛怒目圓睜,死不瞑目。

徐和神色恢復過來,握住管亥的手:“賢弟要是能夠殺了這廝,某弟麾下部屬盡歸賢弟所屬。”

管亥聽到這話頓時動心了,如今正是亂世,手裡有兵,說話腰板才硬,更何況這個漢將看上去好像有幾分本事,不由得讓他有點手癢難耐。

“好說,渠帥稍待片刻,且看我擒他!”

管亥手按馬背,一躍而上,雙腿一夾馬腹,跨下戰馬昂首長嘶,如箭一般疾馳而出,灰色的戰馬好似一道灰影飛射而出,快的有些模糊。

看到管亥出戰,黃巾賊陣營之中頓時傳來一陣歡呼之聲,他們無人不知管亥的勇武,因此紛紛出聲吶喊爲管亥鼓氣。一時之間數萬人齊聲吶喊,遼闊的喊聲鋪天蓋地的傳了出去,徐和更是命令鼓手擂鼓助威,一時間隆隆的戰鼓聲和萬衆如一人的吶喊聲疊加在一處,當真是山呼海嘯,聞者爲之震動。

管亥的兵刃與衆不同,是一把雙手合握的巨大戰刀,厚背寬刃,足足有六尺長,跨下戰馬好久沒有這麼肆意的奔騰過了,心中歡愉,載着管亥飛馳而出,直奔劉燁而來。

劉燁雙目一凝,對面這黃巾賊將雖然還未交戰,不過已經感到與衆不同,當即抖擻精神,雙臂奮力,一槊橫掃而出,空中呼喝。

“來得好,來將通名!”

當!

巨大戰刀與長槊猛然碰在一起,發出了金鐵交鳴之聲,雙方不約而同手臂一震,兩馬瞬間交錯而過,各自暗暗佩服對方。

管亥甩甩手,嘿嘿一笑:“好漢子,某家管亥,汝一身好本領,何苦爲那昏庸無道的狗皇帝效力?”

劉燁聽到這句話,頓時咧嘴一笑。

管亥?就是當年讓梨君老孔被黃巾賊給圍住了,爲首的黃巾賊首領正是管亥。管亥頗爲勇武,殺得北海城無人膽敢應戰,多虧猛將太史慈出城報訊。關二爺一聽有黃巾賊作亂,二話不說,撥馬迎上,沒有幾個回合便斬了管亥。

管亥雖然沒能擋得住二爺幾刀,不過倒也算是黃巾賊中難得的猛將了,想不到今天竟然會在這裡遇上。不過想想倒也不無道理,歷史上管亥就帶兵在青州一帶活動,曾率兵上萬圍攻北海,說明在黃巾賊中有一定威望。

劉燁同樣笑道:“某乃歷城劉玉卿,看你也是一身好本事,豈不聞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不如歸順了我,博個封侯拜將,封妻廕子如何?”

管亥不由失聲一笑:“廢話少說,我們手底下見真章吧!”

劉燁哈哈一笑:“正合我意,來我們大戰三百回合!”

他一摧戰馬,手中長槊挺身便刺,數點寒星迎面便到,管亥也不閃躲,手中大刀一橫,寬厚的刀面頓時叮叮噹噹多了幾點微痕,兩個人你來我往,雙馬交錯而過十幾次,轉眼之間已經打了二十個回合。

古代武將單挑,兩馬交錯而過叫做“合”,縱馬轉過身來叫做“回”,其實所謂的一回合就是兩將兵刃交鋒各一次,一回合的時間其實很短暫,不過每一次交鋒都是以命相博,極其兇險,稍有不慎便是腦袋搬家。

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939章 萬事俱備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14章 家賊難防(2)第43章 苦戰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495章 夏侯神射第542章 河北首戰第742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65章 暫緩攻城第120章 波才督軍第16章 爭權奪利第269章 勝利餘暉第575章 水師發威第661章 冀州受阻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637章 兩軍對壘第204章 岌岌可危第318章 引狼入室第628章 馬蹄鐵第212章 快去尋劉將軍!第392章 黑雲壓城第803章 致命背刺第266章 飛熊軍第190章 江東子弟第664章 洛神凌波第15章 輕重緩急第1017章 曹操決斷第1002章 步度根的背刺第559章 鄴城攻防戰第853章 前後夾擊第780章 長沙亂起第749章 懸羊草人第91章 聚散如狼第613章 小勝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313章 再遇萬年第51章 遠道而來的幽州軍第893章 嚴防死守第345章 滿月戰陣第383章 大戰前夕第215章 所向披靡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956章 兩路齊出第312章 迎陳留王第365章 黑山賊第932章 老當益壯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434章 上前領死第974章 荀彧之死第148章 河間張雋義第863章 水上蛟龍第730章 炮轟陽平關第29章 成羣結隊第735章 大軍會師第968章 形勢瞭然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666章 刺殺孫策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157章 威逼三輔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200章 暗流涌動第466章 萬民請願第974章 荀彧之死第59章 一戰定青州(下)第844章 求救於曹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802章 兵發綿竹關第898章 于禁撤兵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422章 丹陽精兵第781章 伏兵四起第249章 189年第727章 遠道而來第855章 劉表病死第984章 曹休督軍第187章 大潰逃第574章 火油退敵第729章 霹靂車第110章 波才調兵第1章 黃巾來襲第639章 萬箭齊發第31章 名將之姿第524章 袁使來京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483章 十萬大軍第199章 錦馬超第788章 難以下口第45章 黃巾猛將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113章 無路可退第619章 曹操決斷第545章 一舉壓上第687章 龜縮城中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733章 張魯投降第401章 截獲糧草
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939章 萬事俱備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14章 家賊難防(2)第43章 苦戰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495章 夏侯神射第542章 河北首戰第742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65章 暫緩攻城第120章 波才督軍第16章 爭權奪利第269章 勝利餘暉第575章 水師發威第661章 冀州受阻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637章 兩軍對壘第204章 岌岌可危第318章 引狼入室第628章 馬蹄鐵第212章 快去尋劉將軍!第392章 黑雲壓城第803章 致命背刺第266章 飛熊軍第190章 江東子弟第664章 洛神凌波第15章 輕重緩急第1017章 曹操決斷第1002章 步度根的背刺第559章 鄴城攻防戰第853章 前後夾擊第780章 長沙亂起第749章 懸羊草人第91章 聚散如狼第613章 小勝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313章 再遇萬年第51章 遠道而來的幽州軍第893章 嚴防死守第345章 滿月戰陣第383章 大戰前夕第215章 所向披靡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956章 兩路齊出第312章 迎陳留王第365章 黑山賊第932章 老當益壯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434章 上前領死第974章 荀彧之死第148章 河間張雋義第863章 水上蛟龍第730章 炮轟陽平關第29章 成羣結隊第735章 大軍會師第968章 形勢瞭然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666章 刺殺孫策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157章 威逼三輔第762章 賀齊退兵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200章 暗流涌動第466章 萬民請願第974章 荀彧之死第59章 一戰定青州(下)第844章 求救於曹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802章 兵發綿竹關第898章 于禁撤兵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422章 丹陽精兵第781章 伏兵四起第249章 189年第727章 遠道而來第855章 劉表病死第984章 曹休督軍第187章 大潰逃第574章 火油退敵第729章 霹靂車第110章 波才調兵第1章 黃巾來襲第639章 萬箭齊發第31章 名將之姿第524章 袁使來京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483章 十萬大軍第199章 錦馬超第788章 難以下口第45章 黃巾猛將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113章 無路可退第619章 曹操決斷第545章 一舉壓上第687章 龜縮城中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733章 張魯投降第401章 截獲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