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6章:明國參戰,朱棣親征

第2356章:明國參戰,朱棣親征

周瑜命徐晃率一萬大軍、一萬降軍,率先於石見國登陸,自然是因爲石見銀山大部都在石見國的緣故。

沒錯,石見銀山並不是一座礦山,而是一整片的礦山山脈。

出雲、安藝、備後三國境內,同樣也有不少的銀山,這纔是周瑜將本州西部六國都拿下的主要原因。

分出去兩萬兵力後,周瑜手中可調度的兵力還有六萬,則由他親自統帥從本州島中部的越後國登陸,主攻越後、越中、越前、能登四國之地。

周瑜之所以選擇在你越後國登陸,自然是因爲內越後國境內,有着倭國第一的金山,佐渡金山,這是周瑜這次徵倭必須要拿下的目標。

越後國是上杉家的領地,也就是說,周瑜此次出征,會再一次對上上杉謙信這個老對手。

至於甲斐國的甲斐金礦,等奪下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之後,周瑜自然會出兵前去佔領甲斐國。

周瑜並不知道上杉謙信,就是曾服侍過他的女僕尚珊珊,若是知道的話恐怕會被嚇出一身冷汗,畢竟尚珊珊擁有不止一次的機會能殺了他。

這次秦魏宋吳四國相約一同出兵本州,財大氣粗的秦軍選擇直接兵分兩路,同時從本州西部的石見國和中部的越後國登陸,魏宋吳三國遠沒有秦軍那麼財大氣粗,所以都是集中兵力猛攻一路。

魏軍會在因幡國登陸,主攻因幡、伯耆、但馬、丹後四國之地。

宋軍會在備前國登陸,主攻備前、備中、美作、播磨四國之地。

吳軍則會在丹後國登陸,主攻丹後、丹波、若狹、近江四國之地。

按照四國如此佈置,進行出兵的話,整個本州的西部和中部,鬥將面臨徵倭聯軍的兵鋒,並將被四國瓜分。

就在四國聯軍準備攻入本州之前,卻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意外的事,那就是明國水軍突然出現,並靠突襲攻上了四國島。

明軍的突然參戰,不僅是讓東瀛勢力猝不及防,連中原諸侯也同樣感到極爲意外,顯然都沒想到明國也會來搶蛋糕。

朱棣本就有意通過徵倭,來獲取大量的錢糧,用來發展本國內政,之所以一直按耐不動,只是想讓四國聯軍打頭陣,來試探一下倭國的虛實。

在收到了四國聯軍,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愛佔領九州島的消息後,朱棣覺得倭國簡直不堪一擊的軟柿子,於是決定親率兩萬水軍、四萬陸軍徵倭,通過吸倭國的血來壯大自己。

朱棣本想讓朱天蓬擔任徵倭主將,但卻被范增給勸住了,理由也很簡單,不能在加大朱天蓬的威望了。

朱天蓬一直想促成明齊兩國合併,但過程卻並不順利,並不是所有齊將都願意加入明國。

底子本就薄弱的明國,也沒有那個財力,無法將齊國一口氣消化掉,而強行合併的話指揮消化不良。

所以,哪怕如今齊明已形同一國,但朱棣依舊沒有正式宣佈齊國併入明國。

只要這個合併聲明一天不公佈出來,哪怕齊明已經在軍事上合併了,可從法理上來說,兩國依舊不是一個國家,朱棣和朱天蓬也是平等的存在。

朱天蓬的威望本就比朱棣高,無私的讓齊國併入明國的舉動,更是獲得了大量明軍的好感,若是再讓他擔任徵倭主將,繼續立威的話真的會功高蓋主。

范增是爲了保護朱天蓬,所以才阻止他擔任主將,並提議讓朱棣親自徵倭立威。

如今齊軍中有很多將領,對朱天蓬投靠明國頗有微詞,甚至還有部分朱天蓬的心腹,覺得朱棣壓根就比不上朱天蓬,所以明國才應該併入齊國。

朱棣威望不夠,無法讓齊國將領信服,所以必須要立功提高自己的威望才行,而這次徵倭對於朱棣來說就是一個立功立威的好機會。

至於朱棣親征會不會遇到危險,遭到四國聯盟的聯合針對?甚至是爆發大戰?

范增認爲絕對不會,畢竟現在各國的主旋律都是修養,誰也不願意率先打破現階段的平衡。

中原四國之中,無論哪一個的國君出現動盪,最終獲益的都只會是秦國。

所以,秦國若是針對朱棣的話,魏宋吳三國絕不會坐視不理,甚至還會站出來阻止。

況且,周瑜也是個聰明人,在徹底解決東瀛本土勢力之前,絕對不會冒着和盟友翻臉的風險,去針對朱棣的。

朱棣覺得范增的話很有道理,於是果斷決定親自徵倭。

他這次親征倭國是抱着立威,和收服齊國衆將的心態去的,所以自然不敢有絲毫大意,而徵倭的將領陣容也同樣極爲豪華。

明軍主將:朱棣

軍師:姚廣孝

隨軍將領:張燕、周倉、臧霸、項莊、李巖、李過、常遇春、常茂、湯和、沫英、藍玉、馮國用、馮勝、傅友德、康茂才、郭興、郭英、周德興、王彥章、王彥童、夏魯奇……

兵力:水軍兩萬,陸軍四萬(霸王騎三千,五軍營三千)

徵倭明軍之中光是戰神,就有常茂、王彥章、夏魯奇三位。

哪怕是秦魏宋吳四國聯軍之中,也就只有大秦出動戰神比明國多而已。

朱棣出動這樣的陣容,足可見他徵倭的決心之大。

朱棣沒有貿然攻上本州,而是消防周瑜,先打下一個穩定的後勤基地,於是四國聯軍看不上四國島,也就成爲了明軍的目標。

四國島百分之八十都是山地,耕地面積稀少就算了,而且還沒有金銀礦,所以極爲的貧瘠,總人口不過五十萬而已,甚至都不到九州的的一半。

正是因爲四國島太過貧瘠,根本壓榨不出太多油水來,就更別說是四個國家刮分了。

所以,四國聯軍在攻下九州島後,壓根就沒想過攻打四國,而是選擇了直接進攻本州。

四國聯軍看不上的四國島,是因爲已經在九州島嚐到了甜頭,吃慣了大餐自然吃不下康咽菜。

可明國只是想將四國作爲跳板,而且若能獨佔整個四國島的話,島上人口和資源也算是一道美餐,於是就將目標鎖定了四國島。

四國島只有今川和北條兩家勢力,卻都不是四國的本土勢力,而是在被織田家滅國之後被迫退入四國島,隨後滅亡了四國本土的各大勢力後兩分四國島。

今川義元和北條氏康,都收到了秦魏宋吳四國聯軍,即將出兵攻打本州的消息。

兩人都意識到了中原聯軍,可能看不上貧瘠的四國島,心中雖都有些屈辱,但更多的還是鬆了口氣,在防備上也稍稍有些鬆懈了。

今川義元和北條氏康怎麼也沒想到,徵倭的漢人聯軍,除了秦魏宋吳四國之外,竟然還有一個國家明國,而且還會盯上貧瘠的四國島。

明軍突然的襲擊,打的今川北條兩家猝不及防,等反應過來之後,四萬明軍已經全部登陸,並且還派水軍搗毀各大港口,準備徹底封鎖住整個四國島。

得知明軍的行爲後,今川北條兩家大爲驚恐,連忙組成聯軍共同抗明,同時聯絡本州的各大勢力,求取支援希望他們可以派人前來支援四國。

本州島六大勢力的六位大名,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伊達政宗、毛利元清、蠣崎信廣,在收到四國島的傳訊後都大爲驚恐。

畢竟秦魏宋吳四國,就已經夠他們受的了,如今竟然又多了一個明國,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六位大名雖都想支援四國,但秦魏宋吳四國的大軍,已經擺明了要攻打本州了,而且還不知道會從哪裡登陸。

本州島的海岸線太長,六國又都是靠海國,兵力都不足以守住自家的海岸線,被動挨打之下本就缺乏安全感,又怎麼可能分出兵力去支援四國島呢。

可是若是一點忙都不幫的話,一旦明國徹底佔領四國島的話,定會以此作爲跳板進攻本州,到時候本州勢力的壓力就更大了。

所以,對於本州勢力來說,四國戰局最好的形勢,就是讓明軍陷入四國島的泥潭,分不出兵力來攻打本州島。

六家雖分不出兵力來支援四國道,但卻能給予了軍械和物資支援,幫助今川北條兩家擴軍,以此來利用今川北條兩家拖住明軍。

至於秦魏宋吳四國,對於明國徵倭的態度,那自然也是歡迎的態度。

大家畢竟都是漢人,而倭國的領土面積也不算小,明國想打哪裡是他的自由,只要不搶四國劃定好的地盤,影響到各自的利益就行了。

不過爲了防止今後大家因利益而內訌,周瑜還是決定派遣使者,代表四國聯軍嚮明國表明態度。

四國聯盟可以允許明國進入倭國,也可以不干涉明軍的行動,甚至可以接納明軍進入聯盟,但明軍不能損害到四國聯盟的利益,也不能攻打四國已經佔領的地盤,否則將遭到四國聯盟的聯手打壓。

朱棣本就無意和周瑜爲敵,他徵倭只有兩個目的,一是積累功勳,二是撈錢。

大家的目的既然一樣,而倭國的這塊蛋糕又足夠大,足夠五個國家分,那根本沒必要爭,一致對外,先將倭國打趴下才是上策。

所以,在得知秦魏宋吳四國聯盟,盯上了本州西部和中部地區之後,朱棣就決定等佔據了四國之後,他會率軍攻打本州東部地區,儘可能的避開四國聯盟不與其起衝突。

不過對於是否加入四國聯盟?

朱棣本來是有意加入的,畢竟另外四國是盟友,自已一國孤軍奮戰,未免勢單力薄,但在姚廣孝的勸說下,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明國和秦魏宋吳可不一樣,秦魏宋吳四國之所以能結成同盟,相互之間配合無間,是因爲另外三國都是秦國的小弟。

明國可不是秦國的小弟,也不願意當秦國的小弟,若是加入聯盟的話,反而更容易被四國暗中針對,所以還不如孤軍奮戰呢。

朱棣婉拒了入盟,並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了信上,讓使者代爲轉交給周瑜。

周瑜拉朱棣入盟,本是想給朱棣挖坑的,可看過朱棣的回信後,也意識到朱棣身邊有高人,不太可能輕易中他的算計,於是也就暫時放棄繼續給他挖坑的打算。

神武二年,四月十日。

秦國大將徐晃,率兩萬大軍,在本州島石見國登陸,拉開了本州大戰的序幕。

緊接着,魏宋吳三國的大軍,也分別在因幡、備前、丹後三國登陸。

一時間,本州島西部和中部地區,可謂是遍地戰火。

織田信長、毛利元清等大名,收到消息後都大爲驚恐,連忙調集大軍前去抵禦。

其實在對馬海戰結束之後,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三人,在逃回之後的這段時間內,做了很多對抗中原聯軍的準備,比如:重新打造戰船、大肆打造兵器、以及對內宣傳漢人的殘暴等等。

身居海島的本州各國,若是不奪回制海權的話,就會一直被動挨打,永遠沒有止境。

所以,哪怕明知倭國的造船技術比不上中原,各大勢力還是都選擇了繼續造船,這樣起碼能縮短一點差距。

可是能夠出海的戰船,和軍械可不是一個概念,並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造出來的。

所以,除了造船之外,六大勢力還都在大肆打造兵器,並且大肆宣傳漢人的殘暴,以此來激發民衆對漢人的仇恨,從而大規模的進行擴軍。

除此之外,織田信長甚至還徵召了聯軍,準備調往最前線的九州島,助大友、毛利、島津三家對抗中原聯軍。

可讓織田信長等人怎麼都沒想到的是,他們的大軍都還沒徵調完畢,九州島就已經全境淪陷了。

漢人聯軍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不但滅了大友、島津兩家,而且還佔領了九州島全境。

速度快到讓織田信長等人根本來不及反應。

如今九州島已經全境淪陷,漢人水軍也已經封鎖九州,支援的大軍什麼都登不上九州島,自然也就失去了意義馳援的意義。

第1535章:五子同心第2198章:孔宣歸順第2406章:周瑜回朝,羅馬來使第156章:人間煉獄第1573章:白起VS韓信第1518章:斬殺羅士信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天發生在作者身上的事第2668章:李定國VS夏侯淵,韓信奇襲昆陽城第418章:薛仁貴捨命戰項羽第1683章:真·缺心眼第1843章:吳用來使第1656章:強化天寶第1866章:四郡戰事(上)第2368章:兵敗如山倒第1424章:詩仙李白第2071章:戰遼西(上)第797章:歃血爲盟第1414章:四庭一柱第1976章:河北秦軍第2264章:秦唐洛陽條約(上)第2224章:關中戰況,五路攻唐第211章:秒殺劉備戰關羽第2252章: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593章:土豆小麥紅薯 唐刀宋弩明船(上)第2130章:自作聰明第1240章:李靖出擊第152章:火燒雁門關(上)第2277章:斬劉備胡亥,盛大閱兵式第1720章:碾壓第1644章:空間換時間第1464章:蜀軍西來第895章:新的幽州之主弟132章:固若金湯(明天上架求訂閱)第2796章:五子良將VS曹魏八虎騎(上)第2244章:孫靈明大戰孔鵬(下)第2964章 生死棋下定生死第466章:徹底封鎖 希望破滅第2377章:決戰東京第1757章:傻眼的八阿哥第745章:有敵無我2992.第2918章 孫臏巧施離間計,司馬懿機智自救第299章:車輪戰(三)第574章:橫貫八方第2371章:八岐大蛇的背叛第798章:推廣高產糧第950章:伏羲撫琴第1762章:被架空的陳霸先第780章:弒帝(上)第1474章:三議稱王第2344章:水君VS雷將第605章:和平土改第13章:國仇家恨第1092章:奇襲破函谷(下)第707章: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641掌:殘唐五代二十七猛將,鯤鵬上撫紅雲下…第1182章:奪船渡黃河第574章:橫貫八方第750章:黃漢升聽音盲射第2122章:戰前會議第1794章:李存孝大戰楊戩第1548章:疑兵之計(下)第1162章:餓到涼軍主動乞降第2413章:雅典娜、托爾與應龍第2744章:西遊第六十四難,孫靈明擒超神將第575章:不死不休第802章:李存孝的師傅2979.第2905章 秦明贛榆之戰,張歸霸戰敖申(中)第351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1052章:龍虎鬥第2022章:龍槍第2642章:系統62級,解鎖組合功能第676章:百合?第378章:張飛戰典韋第2862章:大戟士VS虎豹騎,孔宣至亂戰啓第247章:逃出生天第1357章:李唐援劉裕抗劉季第1852章:一硬到底第573章:女劍神第1132章:秦昊的兩個第一次第264章:找虐的兩帝第963章:秦昊的替身第2325章:江戶會盟,賭運國戰第1653章:四庭柱爆發第2219章:國號爲秦,定都洛陽第1803章:絞肉機第1804章:一人敵一國(上)第790章:酸棗會盟(下)第782章:弒帝(下)第2295章:楚吳之爭,帝王時代第2193章:戰神時代(上)第137章:岳雲拜師秦用第1391章:美麗的神話(上)第473章:天公寶藏 大明立國第1180章:戰略性撤退第1125章:楊業VS慕容恪(下)第847章:將隕第1374章:我荀彧反對封王第2239章:讓出長安就停戰第1479章:偏見第1864章:顏值即正義
第1535章:五子同心第2198章:孔宣歸順第2406章:周瑜回朝,羅馬來使第156章:人間煉獄第1573章:白起VS韓信第1518章:斬殺羅士信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天發生在作者身上的事第2668章:李定國VS夏侯淵,韓信奇襲昆陽城第418章:薛仁貴捨命戰項羽第1683章:真·缺心眼第1843章:吳用來使第1656章:強化天寶第1866章:四郡戰事(上)第2368章:兵敗如山倒第1424章:詩仙李白第2071章:戰遼西(上)第797章:歃血爲盟第1414章:四庭一柱第1976章:河北秦軍第2264章:秦唐洛陽條約(上)第2224章:關中戰況,五路攻唐第211章:秒殺劉備戰關羽第2252章: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593章:土豆小麥紅薯 唐刀宋弩明船(上)第2130章:自作聰明第1240章:李靖出擊第152章:火燒雁門關(上)第2277章:斬劉備胡亥,盛大閱兵式第1720章:碾壓第1644章:空間換時間第1464章:蜀軍西來第895章:新的幽州之主弟132章:固若金湯(明天上架求訂閱)第2796章:五子良將VS曹魏八虎騎(上)第2244章:孫靈明大戰孔鵬(下)第2964章 生死棋下定生死第466章:徹底封鎖 希望破滅第2377章:決戰東京第1757章:傻眼的八阿哥第745章:有敵無我2992.第2918章 孫臏巧施離間計,司馬懿機智自救第299章:車輪戰(三)第574章:橫貫八方第2371章:八岐大蛇的背叛第798章:推廣高產糧第950章:伏羲撫琴第1762章:被架空的陳霸先第780章:弒帝(上)第1474章:三議稱王第2344章:水君VS雷將第605章:和平土改第13章:國仇家恨第1092章:奇襲破函谷(下)第707章: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641掌:殘唐五代二十七猛將,鯤鵬上撫紅雲下…第1182章:奪船渡黃河第574章:橫貫八方第750章:黃漢升聽音盲射第2122章:戰前會議第1794章:李存孝大戰楊戩第1548章:疑兵之計(下)第1162章:餓到涼軍主動乞降第2413章:雅典娜、托爾與應龍第2744章:西遊第六十四難,孫靈明擒超神將第575章:不死不休第802章:李存孝的師傅2979.第2905章 秦明贛榆之戰,張歸霸戰敖申(中)第351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1052章:龍虎鬥第2022章:龍槍第2642章:系統62級,解鎖組合功能第676章:百合?第378章:張飛戰典韋第2862章:大戟士VS虎豹騎,孔宣至亂戰啓第247章:逃出生天第1357章:李唐援劉裕抗劉季第1852章:一硬到底第573章:女劍神第1132章:秦昊的兩個第一次第264章:找虐的兩帝第963章:秦昊的替身第2325章:江戶會盟,賭運國戰第1653章:四庭柱爆發第2219章:國號爲秦,定都洛陽第1803章:絞肉機第1804章:一人敵一國(上)第790章:酸棗會盟(下)第782章:弒帝(下)第2295章:楚吳之爭,帝王時代第2193章:戰神時代(上)第137章:岳雲拜師秦用第1391章:美麗的神話(上)第473章:天公寶藏 大明立國第1180章:戰略性撤退第1125章:楊業VS慕容恪(下)第847章:將隕第1374章:我荀彧反對封王第2239章:讓出長安就停戰第1479章:偏見第1864章:顏值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