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8章:楚吳宋三分廬江,司馬懿暗助孫權

第2528章:楚吳宋三分廬江,司馬懿暗助孫權

吳楚兩國爭奪廬江郡的激烈程度,簡直堪比秦楚爭奪江陵郡,宋明爭奪廣陵郡。

江陵郡在秦楚兩國之間反覆易手,廣陵軍則在宋明兩國之間反覆易手,而廬江郡也在楚吳兩國之間反覆易手。

廬江郡本來歸屬於廬江太守陸康,但由於陸康之兄陸紆,以及長子陸俊,全都戰死於孫家之手,使得以陸康爲首的陸家對孫堅恨之入骨。

所以,在孫堅攻取江東的過程之中,廬江也是反抗力度最大的一郡。

無論孫堅怎麼勸說,陸康說什麼都不願意降孫。

後來孫堅先後奪取了吳郡、丹陽、會稽、豫章四郡,以及九江郡南部的部分區域,又攻取廬江過半數的縣城,統一江東之勢已成。

陸康自知不敵孫堅,於是乾脆禍水東引,帶着陸績、陸游、陸遜等親族,以及尚未被孫吳攻取的廬江南部五縣:皖縣、舒縣、居巢、尋陽、銅鄉,直接向當時還是的楚侯劉秀投降了。

劉秀得知後自然是大喜過望,畢竟字節舉五縣之地歸順,而且還是五座富裕的城池,這對於當時只有荊南四郡的劉秀來說,可是從來都沒碰到過的好事呀,所以自然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劉秀沒有任何猶豫,選擇接受了陸康的歸順,以及廬江五縣之地,自然就要承擔陸家和孫家之間的恩怨。

廬江是江東的西面門戶,孫堅也絕對不可能放棄廬江。

所以,之後圍繞着爭奪廬江郡,吳楚兩國發生過多次大戰,而且每次都打的極爲激烈,互有勝負。

最爲艱險的一次,哪怕是楚王劉秀親自領軍,也依舊被被孫武打的節節敗退,接連丟失了皖縣、舒縣、居巢、銅鄉四座城池,只剩下最後一座尋陽城苦苦支撐。

不過這次危機最終還是被劉秀用謀略給化解了。

時值倭寇進犯東部沿海,吳郡和會稽兩郡遭劫。

孫堅派孫權前去鎮壓後方的倭寇,結果孫權卻反被倭寇擊敗,不得不撤走前線的部分兵力,並調前線的孫策前去鎮壓倭寇。

劉秀得知此事後,

挑撥江東各地的山越,共同發起反叛,差點就一舉掀翻了整個吳國,而這也逼得孫堅不得不從廬江撤軍,前去平定山越叛亂。

孫堅主力大軍這一走,劉秀才不費吹灰之力,又重新收回了淪陷的廬江三城,只剩舒縣一城未能收復。

舒城有魯肅坐鎮,劉秀強攻數次,不但未能攻破,反而還損兵折將嗎,無奈之下只能暫時放棄強攻,先圍城,等攻嚇了北部的潛縣、六安等八縣之地後,再攻打舒縣不遲。

孫堅忙着鎮壓山越叛亂,根本顧不上廬江郡,爲了防止廬江北部被楚國奪取,於是遣使者前去壽春,遊說宋王趙匡胤,從江淮地區出兵廬江,宋吳兩國聯手對抗楚軍。

江淮地區,位於長江以北,淮河以南,指的其實就是徐州廣陵郡的,以及揚州九江郡和廬江郡。

只不過這三郡都是面積大郡,三郡加起來比中原任何一州都要大。

除此之外,江淮地區溝通南北,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再加上江淮地區又是水土肥沃,人口稠密的豐饒膏腴之地,所以纔會被單獨劃分出來,並被宋明兩國反覆爭奪。

此時的宋國已經佔據了江淮大部區域。

九江郡十四縣之地,宋國佔據北部十一個縣,南部三縣則爲吳國所有。

廣陵郡十二縣之地,宋明佔據西部六縣,而明國則佔據東部六縣。

江淮三郡之地,宋國已得一半,乃是當之無愧的江淮霸主,自然也想要徹底佔據江淮地區。

可奈何明國太過於難纏,哪怕宋魏兩國聯手,發動了十三次中原大戰,雖強行攻佔了明國數郡之地,卻也同樣付出了極爲慘痛的代價,並未能佔到太多便宜。

反觀明國,經過三次中原大戰的削弱後,竟然直接和齊國合併了,綜合實力不但沒有絲毫縮減,反而還比之前更強了。

面對這樣的明國,哪怕宋國發動傾國之兵,也討不到多少好處。

除了明國之外,宋國還和魏秦吳三國接壤。

秦國乃是諸侯霸主,不主動來攻打自己就不錯了,宋國根本不敢招惹秦國。

至於魏國,和宋國乃是盟友,而且脣亡齒寒的那種。

宋魏兩國任何一個滅亡,另一個都無法獨存,所以魏宋都不會覬覦對方的。

宋國總共四國接壤,秦魏明三國都不能碰,那唯一的擴張方向,也就只剩下同處於江淮之地,歸屬於吳國的廬江郡了。

對於宋國來說,拿下廬江郡的好處太多了,不但能獨霸整個江淮流域,而且還能完善國都壽春的防務。

廬江郡的安豐縣,距離宋都壽春的距離,可是隻有區區百里。

雖說在吳國徹底穩定江東,將楚國勢力驅逐出廬江之前,不太可能會對同爲盟友的楚國動手,可確實距離自己家門口太近了,哪怕是盟友也會讓宋國上下都睡不着覺的。

宋國雖決定對廬江下手,可吳國畢竟是盟友,直接撕毀盟約的話,吃相就有些太過於難看了,所以必須要找個好的藉口,讓天下人不要說閒話才行。

爲此,趙匡胤苦思冥想,一直都沒找到適合的理由,卻沒想到吳國主動給他們送了過來。

對於吳使請求出兵的請求,趙匡胤自然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原因無他,吳國所給的好處太少了。

吳國想請宋國出兵,幫吳國保住廬江,可是卻只願付出糧草和錢財。

趙匡胤想要的是底盤和人口,吳國這種吝嗇的作法,顯然是無法讓他滿意的。

宋國拒絕出兵,自然讓吳國焦急萬分,畢竟此時的吳國根本無力支援廬江,而僅憑廬江的守軍又根本擋不住楚軍,在這麼拖下去的話廬江北部八縣都將爲楚國所有。

吳國也知道宋國對廬江郡的覬覦,可相比於對宋國的不滿,吳國上下都對楚國卻是深惡痛絕,所以寧願便宜宋國也不願意便宜吳國。

最終,吳國同意以割讓廬江最北部的安豐、雩婁、陽泉三縣爲代價,以換取宋國出兵廬江郡。

此時,廬江北部的八縣,已有四縣被楚國攻佔,另外三縣又被吳國割讓給了宋國,吳國在廬江北部反倒只剩下了一縣之地。

趙匡胤在接收了三縣之後,卻以籌措糧草爲由拒不出兵,直至這最後一縣都被楚國攻取後纔出兵。

趙匡胤之所以會這麼做,自然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地盤,畢竟吳國的地盤被楚國佔了之後,他在奪回來的話,那可就不是從吳國手中搶的,而是從楚國手中搶的,自然也就不用在還給吳國了。

這麼做,既不用撕毀和吳國的盟約,又能擴張勢力,可謂兩全其美。

趙匡胤這次出兵呂江,共舉十萬大軍,分別從九江和汝南兩地,分兩路出兵,共同征討廬江楚軍。

九江這一路六萬宋軍由趙匡胤親自統軍。

而汝南的四萬宋軍則由趙光義領軍。

劉秀得知宋軍來犯,並且還是十萬大軍,自然是大驚失色。

楚國攻略廬江的不過是一支偏師,又豈能擋得住宋國十萬大軍?

可就這麼放棄廬江北部的底盤,劉秀自然也不甘心,於是一面遣使去和趙匡胤談判,一面向廬江北部增兵。

趙匡胤對於廬江郡勢在必得,又豈會輕易被楚使說退?

無論劉秀提出什麼條件,趙匡胤全都置之不理,他的目標只有廬江郡。

劉秀雖往廬江北部增派了兵力,並且親自前去指揮軍隊,可奈何雙方兵力相差懸殊。

在連續三座城池被攻破,折損了近萬大軍之後,劉秀意識到敵我實力懸殊,與之正面對抗殊爲不智,於是決定主動放棄六安和潛縣,並撤銷對舒城的圍困,全軍撤回了廬江南部,並集中兵力死守居巢。

劉秀這麼做等於是將廬江北部八縣拱手讓給了宋國,但宋國若想繼續攻略廬江的話,就必須拔掉舒縣這枚釘子,才能繼續攻略廬江南部地區。

宋國若是真攻打舒城的話,等同於主動撕毀了和吳國的盟約。

若是不攻打的話,則無法驚全攻,佔據整個廬江郡。

不得不說,劉秀這招讓趙匡胤很難受,他確實很想要廬江郡,可是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想徹底交惡吳國。

除此之外,楚吳兩國在廬江的總兵力,加起來也有五六萬之多。

宋國若是不顧一切,強行佔領廬江的話,最終就算是贏了,恐怕也只會是慘勝。

在趙普、閻象、趙雍等人的勸說下,趙匡胤決定見好就收,只佔據廬江北部八縣。

至於廬江南部的七城之地,讓楚吳兩國去爭吧,反正最大的好處已經被宋國摘走了。

孫堅得知後,雖對趙匡胤極爲不滿,卻也無可奈何,畢竟除了主動割讓的三縣之外,其餘五縣都是宋國從楚國手中奪來的。

吳國自己保不住廬江北部,難道還不許宋國攻取嗎?

自此之後,廬江郡一分爲三,北部八縣歸宋國所有,西南四縣歸楚國,東南三縣則歸吳國。

這次孫策出兵伐楚,就是從舒縣和豫章出兵,分水路兩路共同進軍,攻打廬江的西南四城。

楚國上任廬江太守是宋缺,因打退過數次吳軍的進犯,甚至和孫武對陣都不落下風,而接連晉升好幾級。

也正是因爲如此,這次楚軍北伐,宋缺纔有資格成爲鄧禹的左翼主將。

宋缺被調走之後,接替他位置的人是郭子儀。

郭子儀纔剛升任爲廬江太守,都還沒能徹底掌控廬江西南四縣,孫策的八萬吳軍打了過來,絕對堪稱是楚國最倒黴的一任廬江太守了。

對於郭子儀來說,這次是吳軍來犯無疑是個極大的挑戰,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只能在他能力範圍內盡力做到做好。

郭子儀手上總共只有兩萬兵力,面對孫策來勢洶洶的八萬大軍,根本無力出擊,只能死守這一條路可走,同時向江夏的劉秀求援。

結果,開戰纔不過三天,重鎮桐鄉就失守了,守將郭濤被孫策斬殺。

第六天,居巢失守。

居巢守將無支岐,雖擋住了慄虎、慄鹿、慄羊三將的聯手,可再加上一個孫策的話,卻也依舊不是對手。

居巢失守後,無支岐不得不率殘軍突圍,退守皖縣,可郭子儀卻讓他放棄皖縣,集中兵力死守尋陽。

郭子儀和無支岐匯合後,集中兵力死守尋陽城,而孫策則率水路兩路大軍進逼尋陽。

吳軍連戰連捷之接,開戰不過十日,就連破三座堅城,眼看着就要徹底攻佔廬江南部,士氣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孫策打了勝仗,吳國上下都很開心,可是卻唯獨一人除外,那就是複雜押運糧草的孫權。

孫權一直不服大哥孫策,想要取而代之,而此番孫策伐吳成功的話,他的野心將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

此時,孫權大帳內,一個黑衣人正不緊不慢的對孫權道:“二公子,考慮的怎麼樣了?還繼續猶豫下去的話,吳王之位可就與你徹底無緣了。”

而他正是失蹤已久的司馬懿。

晚上還有一章

(本章完)

2966.第2893章 荊天明的新發明,小人物沒有選擇第1226章:兵不血刃奪軒轅關第751章:鏖戰第941章:巔峰之戰(上)第1550章:瞞不住了第722章:長安亂(下)第1361章:三百勇士第43章:雁門軍制 三千對兩萬第1251章:戰啓(上)第1973章:剛烈第1946章:帝隕(下)第989章:楊堅的野望第2234章:精銳不夠,雜兵來湊第1536章:兵仙3025.第2951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1043章:錯的不是我們,而是這個亂世第121章:臭味相投第90章:爲了大小姐死而無憾第1489章:十年生死兩茫茫第1250章:論戰第2082章:賈君文百卒突襲(中)第2541章:賈文和之謀,新太子孫權第64章:秦溫收趙雲第611章:騎士王第659章:巔峰之戰(八)之酣戰第2486章:第二次玄武門事變(終)第2397章:秦政治理嬴州第233章:斬將如切菜第1314章:蒼狼重騎第2753章:野牛山決戰六,李牧又殺瘋了第2073章:瞬息萬變(上)第2364章:鬼神VS五神第1084章:秦昊仗劍闖江湖(4)第1728章:九大戰神爭超神第763章:流星火雨(下)第1548章:疑兵之計(下)第450章:屠殺150萬 大水之後第118章:單雄信歸降第202章:精練步騎十萬軍第163章:商城兌換系統通知:紂王的名字改爲殷受第995章:獎勵與聖王第1134章:人設崩了第749章:難纏的劉秀第2079章:章邯VS苻堅第445章:水淹七軍 十面埋伏第1528章:秦明合併第2776章:飛虎軍VS霸王騎,李存孝敗牛莫忘第1144章:龍女一笑傾衆生第1600章:臨戰撤軍第471章:張角死 百姓哭第2070章:智取盧龍塞(終)第472章:無敵李元霸第695章:鬼谷子與太清道人的一戰第313章:鬼神VS戰神第2617章:蜀楚攻蠻,秦南聯姻第842章:呂布戰馬超第1641章:五路伐秦(下)第732章:南下攻襄陽第856章:慘烈攻城第1481章:第7位穿越者朱允炆第893章:目標秦昊第657章:巔峰之戰(六)之兇威蓋世第332章:破軍無敵 冉閔VS典許第1988章:大破龍門陣(中)第825章:大風起兮雲飛揚(上)第1994章:撤出司州第854章:閉關吧存孝第1016章:冢中枯骨第2352章:佔據九州,展望本州第2849章:范蠡VS賈詡,大明正統在大秦第2533章:孫武圍魏救趙,鄭成功詐降自保第2404章:嬴昊突破半步大宗師第1173章:召喚霍去病與蒙恬第762章:流星火雨(上)第1970章:屠龍第2207章:陳平在明,蘇秦在暗第224章:離間換帥之計第1415章:忘恩負義第1614章:四神槍之金槍夏魯奇第1687章:作繭自縛(上)第2309章:港名輕眉,水神火神第14章:秦本姓贏 嬴政的贏第2772章:漢人聯軍徵中亞,李存孝VS牛莫忘…第2107章:梁山五虎大戰粘得力第611章:騎士王第668章:跳崖第1566章:立地金刀公孫述第2437章:李靖盡起七軍,雍州遍地烽火第1257章:楊玉環被俘第717章:靈帝崩(上)第2159章:攤牌了,我不裝了第550章:李元霸的挑戰第1578章:被囚近千章的孫武第1851章:秦王VS清帝第1302章:楊四郎之死第1987章:大破龍門陣(上)第2697章:殷紂大戰黃飛虎,牛莫忘敗鄔文化第1654章:斬顏良誅文丑(上)第2360章:太一不是人,他是仙人
2966.第2893章 荊天明的新發明,小人物沒有選擇第1226章:兵不血刃奪軒轅關第751章:鏖戰第941章:巔峰之戰(上)第1550章:瞞不住了第722章:長安亂(下)第1361章:三百勇士第43章:雁門軍制 三千對兩萬第1251章:戰啓(上)第1973章:剛烈第1946章:帝隕(下)第989章:楊堅的野望第2234章:精銳不夠,雜兵來湊第1536章:兵仙3025.第2951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1043章:錯的不是我們,而是這個亂世第121章:臭味相投第90章:爲了大小姐死而無憾第1489章:十年生死兩茫茫第1250章:論戰第2082章:賈君文百卒突襲(中)第2541章:賈文和之謀,新太子孫權第64章:秦溫收趙雲第611章:騎士王第659章:巔峰之戰(八)之酣戰第2486章:第二次玄武門事變(終)第2397章:秦政治理嬴州第233章:斬將如切菜第1314章:蒼狼重騎第2753章:野牛山決戰六,李牧又殺瘋了第2073章:瞬息萬變(上)第2364章:鬼神VS五神第1084章:秦昊仗劍闖江湖(4)第1728章:九大戰神爭超神第763章:流星火雨(下)第1548章:疑兵之計(下)第450章:屠殺150萬 大水之後第118章:單雄信歸降第202章:精練步騎十萬軍第163章:商城兌換系統通知:紂王的名字改爲殷受第995章:獎勵與聖王第1134章:人設崩了第749章:難纏的劉秀第2079章:章邯VS苻堅第445章:水淹七軍 十面埋伏第1528章:秦明合併第2776章:飛虎軍VS霸王騎,李存孝敗牛莫忘第1144章:龍女一笑傾衆生第1600章:臨戰撤軍第471章:張角死 百姓哭第2070章:智取盧龍塞(終)第472章:無敵李元霸第695章:鬼谷子與太清道人的一戰第313章:鬼神VS戰神第2617章:蜀楚攻蠻,秦南聯姻第842章:呂布戰馬超第1641章:五路伐秦(下)第732章:南下攻襄陽第856章:慘烈攻城第1481章:第7位穿越者朱允炆第893章:目標秦昊第657章:巔峰之戰(六)之兇威蓋世第332章:破軍無敵 冉閔VS典許第1988章:大破龍門陣(中)第825章:大風起兮雲飛揚(上)第1994章:撤出司州第854章:閉關吧存孝第1016章:冢中枯骨第2352章:佔據九州,展望本州第2849章:范蠡VS賈詡,大明正統在大秦第2533章:孫武圍魏救趙,鄭成功詐降自保第2404章:嬴昊突破半步大宗師第1173章:召喚霍去病與蒙恬第762章:流星火雨(上)第1970章:屠龍第2207章:陳平在明,蘇秦在暗第224章:離間換帥之計第1415章:忘恩負義第1614章:四神槍之金槍夏魯奇第1687章:作繭自縛(上)第2309章:港名輕眉,水神火神第14章:秦本姓贏 嬴政的贏第2772章:漢人聯軍徵中亞,李存孝VS牛莫忘…第2107章:梁山五虎大戰粘得力第611章:騎士王第668章:跳崖第1566章:立地金刀公孫述第2437章:李靖盡起七軍,雍州遍地烽火第1257章:楊玉環被俘第717章:靈帝崩(上)第2159章:攤牌了,我不裝了第550章:李元霸的挑戰第1578章:被囚近千章的孫武第1851章:秦王VS清帝第1302章:楊四郎之死第1987章:大破龍門陣(上)第2697章:殷紂大戰黃飛虎,牛莫忘敗鄔文化第1654章:斬顏良誅文丑(上)第2360章:太一不是人,他是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