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7章:薛仁貴敗鄧禹,孫策戰無支岐

第2527章:薛仁貴大敗鄧禹,孫策鏖戰無支岐

楚吳兩國的正式開戰,自然和荊北戰事有關。

卻說,管仲靠着坑蒙拐騙,讓魏吳兩國都出兵助秦後,宋國也不請自來的摻和了進來。

五千秦軍,五千宋軍,三萬魏軍,三國共計四萬聯軍,共同駐守在章陵郡

劉秀不願和魏宋兩國開戰,致使秦國漁翁得利,於是叫停了魏章的所部的攻勢,卻依舊與三國聯軍對峙。

同時,薛仁貴和管仲二人,則各率一萬五千大軍,共計三萬大軍,迎戰鄧禹的五萬五千楚軍。

鄧禹見薛仁貴這麼點兵力,竟然還敢分兵作戰,於是就起了逐個擊破的心思,卻不想這正是管仲的計策。

管仲就是要讓鄧禹集中兵力,待楚軍五萬五千大軍抵達宜城後,卻發現要面對的不止薛仁貴,還有管仲所部。

薛仁貴和管仲的三萬大軍,以呈東西夾擊之勢,對鄧禹大軍展開包圍。

對此,鄧禹雖有些驚怒,卻依舊不慌,畢竟他手中的兵力將近是秦軍的兩倍之多,哪怕處於包夾之勢也依舊能嬴,只是傷亡可能會大些。

鄧禹親自坐鎮衆將,命李密執掌右翼,宋缺執掌左翼,緊接着就率五萬五千楚軍,和三萬秦軍,在宜城地界展開決戰。

兩軍鏖戰了兩天兩夜,卻依舊難分勝負。

直至第三天時,鄧禹有些熬不住了,猜測薛仁貴是想拖垮楚軍,於是傾巢而動,準備一舉打垮秦軍。

鄧禹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宋缺的反對。

宋缺覺得鄧禹應該更耐心一些,如今開戰纔不過兩天,敵我之間的局勢尚未徹底明朗,此時就是全力以赴的話,並非是明智之舉。

宋缺反對,李密卻支持,長達兩天的高強度鏖戰,李密不認爲薛仁貴還有什麼底牌,所以支持鄧禹傾巢而動。

鄧禹思索再三後,最終還是決定發動決戰,不想大軍才全部出動,後方就出現了一支敵軍。

原來,

早在薛仁貴進駐宜城之前,楊再興就已率五千秦軍提前抵達,並隱藏在了東部山區,所爲的就是等待戰機。

得知鄧禹傾巢出動後,楊再興也就無須繼續藏匿了,直接率軍出現在了等於鄧禹軍的後方,並突襲其背後。

直至此時鄧禹才明白,他一直被管仲牽着走,但卻已經晚了,如今的他除了硬拼之外已經無路可退了。

薛仁貴和管仲見底牌已出,於是也不做任何保留,三路大軍聯手,分東西南三路共同出擊,準備一舉擊潰了鄧禹所部。

混戰中,鄧禹的中軍被薛仁貴率部鑿穿,而薛仁貴更是在萬軍之中,一箭射殺了楚軍主將鄧禹。

鄧禹的戰死加劇了楚軍的潰敗。

左路軍主將李密,右路軍主將宋缺,都意識到大勢已去,於是都默契的選擇了撤軍。

薛仁貴自然不可能放過他們,指揮三萬秦軍全速追擊,並一舉徹底擊潰了楚軍。

李密和宋缺兩部,一邊收攏潰軍,一邊撤往江陵,可只要收攏的兵力超過五千,就會遭到薛仁貴的重點照顧。

李密所部在逃亡途中,被荊州大將文聘追殺,交手不到一個回合,就被文聘斬殺。

至於宋缺所部,也同樣沒能逃回江陵,而是在撤至當陽地界時,被楊再興、贏華、任鄙三將追上。

半步大宗師境界的宋缺,以一人之力獨戰三將,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肯投降,最終因力竭而死在楊再興的槍下。

可憐宋缺,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甚至有突破大宗師的潛力,可他好不容易得到劉秀的重用,都還沒來得及大放異彩,就在管仲的算計下憋屈戰死。

至此,楚國兩路北伐軍中的西路軍,主將鄧禹,副將李密和宋缺,已經全部戰死。

薛仁貴以三萬五千秦軍,對陣楚國五萬五千大軍,並在鏖戰兩日後正面將其擊潰。

戰後經過統計,秦軍取得了殺敵三萬,俘虜一萬五千,自損八千的傲人戰績。

來犯時的五萬五千楚軍,再被秦軍擊潰後,也只剩近萬潰軍,在馬援、曹參、曾國藩等將的率領下,無比艱難的逃回了江陵。

薛仁貴擊敗楚國北伐軍之後,更是率軍一路追到了江陵城,大有一舉奪回江陵的架勢。

就在這時,城內的守將之一的馬援,假裝願意開城向薛仁貴投降,可實際上卻是在拖延時間。

薛仁貴雖猜到了有詐降的嫌疑,但他麾下大軍接連追擊三日,也已是人困馬乏,需要休整,於是就給了馬援一天的時間。

一天之後,馬援聲稱已經說服了大部分人,但還有少部分守將不願意,希望薛仁貴能夠再給他三天時間。

薛仁貴表面上雖同意,可實際上已經不報希望,並在暗中卻在打造雲梯等攻城器械。

薛仁貴自然不會老老實實的等三天,他在第二天就是下令大軍猛攻江陵。

在馬援的拖延之下,江陵守軍已經做好了應對準備,並在馬援、曾國藩等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進行守城戰。

江陵城易守難攻,薛仁貴猛攻了三日,折損了近兩千士兵,卻未能撼動江陵分毫。

“難怪岳飛會三打江陵城。”

薛仁貴心中輕嘆,時至此時,他才體會到了岳飛的無奈。

經過多次擴建的江陵城,防禦力絲毫不比襄陽城遜色。

而沒有中央的支援,只靠荊州地方軍,想要奪取江陵這種堅城,其難度可想而知。

薛仁貴強攻江陵遇挫,無奈之下只能暫時先選擇撤兵,準備穩定好後方之後,再率大軍再次前來奪取江陵。

與此同時,江夏的劉秀,也收到了西路北伐軍爲薛仁貴所敗,主將鄧禹戰死的消息。

“什麼?鄧禹李密宋缺三人都戰死了?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劉秀一臉的難以置信,心中則悲痛至極。

鄧禹不但是西路軍主將,楚國的丞相,而且還是劉秀的第一個謀主。

雖說後來有了龐統、劉巴、廖立、主父偃等謀士後,鄧禹的謀主地位已經大大降低,可是他依舊是劉秀最信任的人,所以纔會讓其擔任楚國丞相一職。

這麼多年來劉秀和鄧禹互相扶持,相互成就,這才一點一點的攢下了楚國如今的基業。

對於劉秀而言,鄧禹早已不是臣子,而是患難與共的兄弟,所以鄧禹戰死的消息後,自然會難以接受。

鄧禹這次戰敗折損了近五萬精兵,直接讓楚國損失了五分之一的精兵,對於楚國的創傷不可謂不大。

不過人死爲大,再加上劉秀和鄧禹等關係,衆楚臣也不好在追究鄧禹的責任。

“主公,還請節哀,人是不能復生,當前最重要的是抵擋秦魏吳宋四國聯軍,保住江夏和江陵……”

“不。”

龐統的話都還沒說完,劉秀就悲憤的咆哮了起來,隨後一個人跑出去,躲了起來,他需要靜一靜。

次日,冷靜下來的劉秀主動現身,此時的他已沒有了昨日的悲愴,不過觀其通紅的眼眶,就能看出鄧禹之死對他的打擊有多大。

“江陵城內尚有兩萬守軍,我軍依城而守的話,以薛禮目前所擁有的兵力,哪怕傾巢出動,也能夠堅守兩三個月,而有這個時間,足以荊南的援軍前去支援了。

江陵的當務之急,乃是選出一員合適的守將。

不知諸位先生覺得誰適合擔此重任?”劉秀問道。

蒯越第一個站了出來,進言:“曾國藩曾任武陵太守,善於防禦,曾多次以少數兵力,打退過武陵蠻,應能替我楚國守住江陵。”

此言一出,龐統卻站出,反對道:“蒯大人怕是忘了,薛仁貴是何等的勇猛,讓曾國藩一介書生守江陵,他未必能擋得住啊。

主公,曾國藩可爲副將,卻不能爲主將。”

聽到龐統此言,劉秀問道:“那龐軍師覺得誰可任主將?”

“馬援。”龐統堅定道。

廖立連忙站出發對道:“不可,馬援乃馬騰之弟,馬騰之子馬超已經降秦,若是馬援掌兵後也降秦怎麼辦?”

“沒錯,沒錯。”

劉巴、蒯良也跟着符合起來。

聽到此言後,劉秀眉頭微皺,心中開始糾結起來。

龐統則道:“吾觀馬援,乃是忠義之人,主公若能用之信之,馬援又豈能不捨命相報?

至於馬超那個只會呈匹夫之勇的莽夫?諸位大人殊不知,他們叔侄之前的關係早已破裂。

當初馬騰戰死,馬援輔佐馬超繼位,可是馬超繼位之後,卻因多疑,而屢屢中了楊廣的反間計,甚至起了謀害親叔叔的想法。

這也讓馬援對馬超徹底失望,卻又不願意和馬超叔侄相殘,這才主動離開前來投靠楚國。

所以,馬援絕不可能爲馬超而降秦。

主公若是實在有顧慮的話,也可以派一位監軍過去,監督馬援。”

聽到此言,衆人也都反應過來,馬援確實不太可能會叛變。

劉秀也點了點頭,他本就更傾向於馬援,聽到龐統此言後再無任何顧慮,下令道:

“既然如此,就任命馬援爲南郡太守,兼領江陵都督,曾國藩爲副都督。”

說完,劉秀看向下方末尾的一個年輕人,道:“陸遜,本王命你爲監軍。”

陸遜站出,抱拳道:“末將尊命。”

“江陵問題已經解決,至於章陵郡那邊,魏宋兩國的軍隊,也不會爲了秦國和我軍死磕的,所以只需讓魏章堅守即可。

現在對於我楚國而言,唯一需要顧慮的,就只有屯兵廬江的吳軍。”劉秀一臉嚴肅的說道。

不同於秦魏宋三國,吳國一旦和楚國開戰的胡,那很可就是國戰。

若只是和吳國單挑的話,那楚國自然不會懼怕。

可現在楚國剛經歷了宜城慘敗,又被秦魏宋三國牽制了不好兵力,還要跟吳國開戰的話,顯然是非常危險的,所以由不得劉秀不謹慎。

“報……啓稟主公,吳國太子孫策,率水路大軍八萬吳軍,進犯我廬江郡,廬江太守郭子儀求援。”

此言一出, 滿堂皆驚。

吳國選在這個時候打過來,無疑知道了楚軍宜城戰敗的消息,才故意卡在了楚國最艱難的時候出兵。

“諸位軍師,孫策此番來勢洶洶,我楚國又該如何應對?”劉秀問道。

龐統則嚴肅道:“主公,此戰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該如何智取?”

“佈下的暗子,可以啓動了。”

聽到龐統此言,劉秀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另一邊,屯兵襄安的孫策,收到鄧禹戰敗的消息後,當即率八萬吳軍攻打楚屬廬江郡,並且首戰就遭遇了郭子儀和無支岐;

抱歉,上個週末有聚會,耽擱了

(本章完)

第13章:國仇家恨第1427章:琴仙蔡琰第427章:生擒張良 獄友黃忠第1872章:想騙過敵人就得先騙過自己人第2688章:司空長風斬楊森,白起大破白馬渡第1180章:戰略性撤退第2800章:破軍營VS虎豹騎,張遼刀斬夏侯惇第1909章:劉徹之死(中)第299章:車輪戰(三)第1420章:我高要爲廚師代言第495章:禍水東引 荀韓來投第670章:天下大勢第889章:飛將軍李廣第436章:裝完B就跑第2377章:決戰東京第375章:決戰前的小戰第953章:七劍合璧(下)第2292章:馬超降秦,五虎得三第1184章:壺關第164章:北宋名相專場第2631章:蜀南之戰結束,和親公主抵秦第565章:不良人的誕生第326章:疑點重重 攻城開始第2108章:‘武宗’的真正用法第543章:成-都戰項羽(下)第2098章:蒸籠戰(上)第205章:分配裝備第1641章:五路伐秦(下)第231章:秦昊急馳虎牢關第296章:暴擊第309章:呂布VS項羽(下)3058.第2984章 宿命難逃,時間閉環(上)第343章:百家魁首與弟子第1081章:秦昊仗劍闖江湖(1)第2013章:嶽韓聯手(下)第822章:聯軍的破綻第2378章:東京攻防戰第501章:宇文成-都與亞歷山大第539章:項羽百騎劫營第532章:‘天神’李存孝第793章:盟主(上)第860章:阿青第2234章:精銳不夠,雜兵來湊第1182章:奪船渡黃河第1645章:急擴軍十萬第120章:鬼才天妒第1586章:太史慈VS魯智深第2527章:薛仁貴敗鄧禹,孫策戰無支岐第1765章:葉赫那拉·杏貞第1727章:這一棒叫你灰飛煙滅(下)第822章:聯軍的破綻第2500章:蜀隋秦三國分唐(上)第1238章:奴隸成軍第2324章:明國想加入,驚恐的倭國第2394章:嬴州刺史府,移民與聯姻第2295章:楚吳之爭,帝王時代第522章:四十萬條人命的交易第374章:天衣有縫了第2220章:改姓風波第1081章:秦昊仗劍闖江湖(1)第2327章:天照、月讀、須佐第2062章:第八路軍(上)第1228章:岳飛懵劉秀更懵第2812章:冥河欲自救,收賈復爲徒?第631章:將星璀璨第27章:黃巾隱患 漢室作死第2390章:支援吳起?戰爭已結束第2803章:曹操的選擇,新梁山五虎第2601章:滇黔三關,蜀蠻六戰第1910章:劉徹之死(下)第1798章:大宗師李存孝(上)第1054章:冷麪寒槍第578章:天字一號密探第707章: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209章:撕破臉皮,正面交鋒2983.第2909章 東海四國海戰,援軍至海戰啓(中)第463章:國號爲明 大明帝國第1247章:秦昊和項羽的雙簧春秋戰國至秦一統的人口數量第2129章:祖安在哪?第673章:江東二喬第109章:鐵木真的血誓第2672章:嬴昊出兵郟縣,祝融生擒紀靈第536章:李元霸轟塌大谷關第873章:贈劍青萍第1641章:五路伐秦(下)第2856章:鄧九公VS殷受,傅友德的游擊戰第2335章:對馬大捷,登陸九州第1281章:龍城築京觀(終)第1646章:大敗廉頗(上)第2769章:顯美之戰,龍且VS高歡第1548章:疑兵之計(下)第1603章:一人敵一國第1418章:韓世忠與梁紅玉第233章:斬將如切菜第35章:‘縱橫’爆發第729章:董卓入長安第1103章:連斬宗師(上)第2262章:一臉懵逼的嬴昊第1421章:廚神高要
第13章:國仇家恨第1427章:琴仙蔡琰第427章:生擒張良 獄友黃忠第1872章:想騙過敵人就得先騙過自己人第2688章:司空長風斬楊森,白起大破白馬渡第1180章:戰略性撤退第2800章:破軍營VS虎豹騎,張遼刀斬夏侯惇第1909章:劉徹之死(中)第299章:車輪戰(三)第1420章:我高要爲廚師代言第495章:禍水東引 荀韓來投第670章:天下大勢第889章:飛將軍李廣第436章:裝完B就跑第2377章:決戰東京第375章:決戰前的小戰第953章:七劍合璧(下)第2292章:馬超降秦,五虎得三第1184章:壺關第164章:北宋名相專場第2631章:蜀南之戰結束,和親公主抵秦第565章:不良人的誕生第326章:疑點重重 攻城開始第2108章:‘武宗’的真正用法第543章:成-都戰項羽(下)第2098章:蒸籠戰(上)第205章:分配裝備第1641章:五路伐秦(下)第231章:秦昊急馳虎牢關第296章:暴擊第309章:呂布VS項羽(下)3058.第2984章 宿命難逃,時間閉環(上)第343章:百家魁首與弟子第1081章:秦昊仗劍闖江湖(1)第2013章:嶽韓聯手(下)第822章:聯軍的破綻第2378章:東京攻防戰第501章:宇文成-都與亞歷山大第539章:項羽百騎劫營第532章:‘天神’李存孝第793章:盟主(上)第860章:阿青第2234章:精銳不夠,雜兵來湊第1182章:奪船渡黃河第1645章:急擴軍十萬第120章:鬼才天妒第1586章:太史慈VS魯智深第2527章:薛仁貴敗鄧禹,孫策戰無支岐第1765章:葉赫那拉·杏貞第1727章:這一棒叫你灰飛煙滅(下)第822章:聯軍的破綻第2500章:蜀隋秦三國分唐(上)第1238章:奴隸成軍第2324章:明國想加入,驚恐的倭國第2394章:嬴州刺史府,移民與聯姻第2295章:楚吳之爭,帝王時代第522章:四十萬條人命的交易第374章:天衣有縫了第2220章:改姓風波第1081章:秦昊仗劍闖江湖(1)第2327章:天照、月讀、須佐第2062章:第八路軍(上)第1228章:岳飛懵劉秀更懵第2812章:冥河欲自救,收賈復爲徒?第631章:將星璀璨第27章:黃巾隱患 漢室作死第2390章:支援吳起?戰爭已結束第2803章:曹操的選擇,新梁山五虎第2601章:滇黔三關,蜀蠻六戰第1910章:劉徹之死(下)第1798章:大宗師李存孝(上)第1054章:冷麪寒槍第578章:天字一號密探第707章: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209章:撕破臉皮,正面交鋒2983.第2909章 東海四國海戰,援軍至海戰啓(中)第463章:國號爲明 大明帝國第1247章:秦昊和項羽的雙簧春秋戰國至秦一統的人口數量第2129章:祖安在哪?第673章:江東二喬第109章:鐵木真的血誓第2672章:嬴昊出兵郟縣,祝融生擒紀靈第536章:李元霸轟塌大谷關第873章:贈劍青萍第1641章:五路伐秦(下)第2856章:鄧九公VS殷受,傅友德的游擊戰第2335章:對馬大捷,登陸九州第1281章:龍城築京觀(終)第1646章:大敗廉頗(上)第2769章:顯美之戰,龍且VS高歡第1548章:疑兵之計(下)第1603章:一人敵一國第1418章:韓世忠與梁紅玉第233章:斬將如切菜第35章:‘縱橫’爆發第729章:董卓入長安第1103章:連斬宗師(上)第2262章:一臉懵逼的嬴昊第1421章:廚神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