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羣雄爭鋒

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當荊南在穩定中迅速發展,王旭也大刀闊斧地囤積物資、增強軍備、積累實力,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時,北方卻在短短几個月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袁紹拉攏衆人,立劉虞爲帝的事情徹底破產後,就意味着他想自上而下,通過控制新皇帝來謀得權位,從而讓天下臣服的路走不通。可若是單憑實力,他現在又根本算不得什麼,就連一個車騎將軍還是自封的。雖然靠着袁家的聲望,藉着祖上的恩澤,得到很多門生故吏的擁戴,也有不少諸侯願意依附於他,但其本身實力卻不夠強盛,僅僅掌控着渤海一郡之地。

自討董聯盟名存實亡之後,他的兩支直系兵馬,其中一支在冀州東邊的渤海留守,而另一支則屯駐在司隸北部的河內,中間隔着韓馥的地盤,與王匡、曹操、張楊等人的駐地相距不遠。如果排除掉其它諸侯的勢力,他的實力可能連袁術都不如。

而現在,他擁立新帝的事情又失敗了,如果不迅速想辦法改變現狀,長此以往,必然會讓依附的諸侯失去信心,逐漸離散,那時就更沒有他說話的份。更何況,他那個名義上的堂兄弟,實際是同父異母親兄弟的袁術,還正與他爭鋒相對,彼此嫉恨。

就在他心中憂慮,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冀州牧韓馥卻剛好送上門來。本來,兩人的關係不錯,而且韓馥還是袁家的上一代提拔的,算是袁家的門生。在袁家兩兄弟中,也選擇了袁紹作爲支持對象,可隨着形勢的發展,袁紹的勢弱,也讓他漸漸升起了異心。想不通他堂堂一個州牧,統管冀州軍政大權,憑什麼要對自己的下屬唯命是從。

畢竟袁紹事實上僅僅只是一個渤海太守而已,而渤海只是冀州的一個郡,雖然韓馥的實權一直管不到渤海,也管不了袁紹,但於情於理,他都有資格去管。至於袁紹自封的車騎將軍,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根本就是扯淡,一個虛號而已。如果買賬,那他就是,如果不買賬,那就屁也不是。

只是,明着與袁紹作對,他還不敢,畢竟現在曹操、張揚、王匡、公孫瓚等諸侯,甚至他治下的部將也有不少是支持袁紹的。所以,思來想去,這韓馥靈機一動,就想到了一個爛招,突然斷了袁紹河內大軍的糧草供應。希望藉此來讓袁紹的大軍自己潰散,進一步削弱其力量,然後再想辦法收回渤海郡。

但這可就真是炸開鍋了,袁紹等人屯兵洛陽北邊的河內郡,雖然實際上沒做什麼事兒,但名義上可是仍在堅持與董卓對抗,這些日子來,也在河東郡與董卓部下小打小鬧地幹過幾仗。他這番作爲頓時遭到了無數的反對之聲,哪怕已經遠在幽州,與討董沒有半點關係的公孫瓚、劉虞等人也是發文喝斥。

不得不說,韓馥挺可憐的,作爲一方豪強,他的想法沒有錯。但卻操之過急,沒有想過作爲袁家的門生,也是袁家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做出現在這種事情,在這個忠義的年代意味着什麼。也沒看清目前的局勢,不知道在義士多如牛毛的冀州阻撓討董,會得罪多少人。更沒看清他自己,目前的聲望究竟有多高,基礎夠不夠紮實,有沒有那個能力震住所有人。

不久,他部下大將鞠義便率先領着本部兵馬叛變,佔據常山,與袁紹相結。韓馥親自率兵攻打,卻反而被其擊敗。隨後,其部下文官武將更是離心離德,不少人都升起讓袁紹入主冀州之意。見此形勢,袁紹帳下謀臣也不傻,紛紛提議,讓他藉此時機,逼迫韓馥讓位。

袁紹正愁沒有立足之地,慨然應允,當即秘密寫信給公孫瓚,邀其發兵共討韓馥,並承諾在功成之後,與其平分冀州之地。同時,他自己也率兵回返,做出要與韓馥對戰的架勢。

韓馥這下可就真的慌了,眼見公孫瓚的騎兵快速逼近,當即再次率兵迎戰。可他哪裡是公孫瓚的對手,雖然兵馬比對方還多,可連戰三場,皆敗!就在他騎虎難下,後悔不已的時候,袁紹聽從逢紀之言,派外甥高幹,以及擁戴他的辛評、荀諶、郭圖等人去說服韓馥。

此三人都是潁川名士,荀諶更是荀家族人,荀彧的親弟弟。再

加上一直在冀州做官,所以很得韓馥信任。他們這麼的勸說,很快就讓韓馥就決定放棄手中權位,不顧帳下忠直義士,耿武、閔純、李歷、趙浮、程渙的勸阻,毅然要將冀州拱手讓給袁紹。自此,韓馥部下原來那些忠誠的官員將領,也盡皆對他心灰意冷,轉而投效了袁紹。唯獨耿武、閔純二人怒而阻攔衆人。

不久,袁紹率兵輕鬆到達魏郡郡府,也是冀州治所鄴城。隨後,結果韓馥手中的州牧大印,正式接受了整個冀州,除了耿武、閔純二人處斬外,其餘人皆有封賞。而對於韓馥倒也沒有太狠,表奏其爲奮威將軍,只不過沒有任何實權,既沒讓他統兵,也沒讓他設立官署。

而且新上任的都官從事朱漢,因爲曾經被韓馥輕慢,現在又自認爲想迎合袁紹心意,就趁機報復,帶人衝到韓馥家中。韓馥自己雖然逃掉,可他的長子卻因此而被打斷了雙腿。袁紹聞訊後,當即大怒,將朱漢收押處死,也算對得起韓馥讓位之事。不過,韓馥終究還是擔心被殺,無奈之下向袁紹請辭,舉家離開了冀州,不知所蹤。

倒是這件事情,深深地刺激了公孫瓚。

雖然因爲王旭的關係,歷史有些小小的變化,發生時間也提前。孫堅在討董前後沒有成爲袁術的附庸,也沒有做豫州刺史,而是迅速返回了吳郡。所以袁紹也就不可能讓周昂攻打孫堅,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也就不可能因爲袁術的指派而死在交戰之中。所以,公孫瓚和袁紹之間似乎失去了仇恨的可能。

但袁紹此次利用他來吞併冀州,卻只將渤海一郡分給他,卻讓公孫瓚憤怒異常,只是時機未到,也只能暫時隱忍。只不過,河北團結一致支持袁紹的情況,就此發生了改變。

很快,曹操眼見袁紹勢大,而且私慾迅速膨脹,也是對這個昔日的舊友徹底失望。

恰好這時候,青州黃巾軍侵略兗州東郡,劉岱任命的東郡太守王肱不能抵禦,退回了濟陰。在濟北相鮑信的勸諫下,曹操果斷地向袁紹辭別,毅然率兵度過黃河,剿滅了黃巾。袁紹爲了繼續拉攏曹操,便表奏其爲東郡太守。

而隨着河內的空虛,沒過多久,董卓部下的李傕郭汜二將便趁着河內空虛之際,突襲王匡,王匡大敗。無奈之下只能率領殘兵返回泰山郡老家募兵。隨後,本來已經依附於袁紹的南匈奴單于於撫羅見機不對,突然叛變,轄制張揚迎合董卓,反叛袁紹。董卓也樂得坐享其成,趁勢改任張揚爲建義將軍,河內太守。

如此,倒是平靜了兩個月,直到公元191年正月末,經過隆冬的消耗,食物大缺的青州黃巾主力纔再次興兵。三十萬餘萬部衆攻打渤海,意欲穿過冀州,與同樣是黃巾殘部的黑山張燕匯合。公孫瓚聞訊,當即率領步、騎二萬人在東光縣以南迎擊,大破黃巾軍,斬殺三萬餘人。隨後一路追殺,斬殺數萬,俘虜七萬,餘者逃回青州,一時間威名大震。

就在這時,幽州牧劉虞之子,朝廷侍中劉和,卻偷偷奉獻帝之命,逃出長安,從武關離開司隸,想去幽州找劉虞,希望劉虞出兵迎獻帝東歸。可惜,半道上卻被南陽袁術獲得消息,截了下來。而且爲了迫使劉虞支持他,對方袁紹,還扣留着不放人。

劉虞得到消息後,便派數千名騎兵南下,趕往南陽見劉和。而公孫瓚名義上是劉虞部下,早就看出袁術有自己稱帝的野心,就勸阻劉虞,可劉虞卻不聽。公孫瓚又害怕袁術知道此事後怨恨自己,也派堂弟公孫越率領一千名騎兵去見袁術,並暗中挑唆袁術扣留劉和,吞併劉虞派去的隊伍。

哪知袁紹卻聰明,不但照做,而且還把這事兒又想辦法透露給了劉虞。這可就了不得了,公孫瓚本是劉虞提拔栽培起來的,劉虞對公孫瓚也是一向忍讓,但兩人之間此刻卻產生了仇怨。再加上一直以來,兩人在對塞外民衆的處理辦法就有矛盾,所以關係變得極爲緊張。

只可惜,劉虞是個完全沒有野心,也是一心爲國的人,他的眼中只有如何守衛邊疆,根本就沒想去爭權奪利,所以錯過了殺公孫瓚的最佳機會。

轉眼間,時間已是公元192年二月。得知中原變化的王旭也是有些急切起來,召開了半年來,第一次高層會議……

第284章 齊聚張府第673章 撲朔迷離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865章 興兵伐吳第843章 你沒資格!第618章 主戰之力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524章 幕後主使?第31章 單挑王飛第675章 軍法無情第433章 三杯酒第822章 何爲仁?完本感言第267章 爾虞我詐第387章 揮師北伐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216章 平南將軍第817章 失蹤了第519章 非同凡響的周瑜第767章 出人意料第86章 彭脫之死第683章 火燒阿林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81章 暗度陳倉第437章 敗走湖陽第59章 兄弟反目(下)第709章 風雲變換第761章 西涼人的恨第249章 幕後主使第856章 天大的誤會第188章 舉薦賢才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287章 洛陽亂,迎貂蟬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302章 攻克敖倉第346章 神秘的提親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214章 強大的手段第763章 馬韓爭雄第176章 美人情重第240章 組建騎兵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309章 破陣揚威第651章 好毒的賈詡第153章 詭異的洞第472章 等你八年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728章 破局者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746章 靈柩裡的人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294章 張遼、張文遠第482章 三個臭皮匠第550章 法正的急智第172章 驚魂一幕第692章 正確的選擇第679章 驚人的諸葛亮第542章 三路大軍第600張 最奢侈的婚禮第688章 一刀震死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233章 郭嘉、郭奉孝第418章 算計劉焉第339章 混戰中原第697章 真相大白第26章 朝廷的中央軍(上)第127章 置之死地第493章 貂蟬輕舞第565章 牧野遇路人第315章 豫章太守第759章 混血美人第49章 高順第332章 恩人劉逸第822章 何爲仁?第152章 兄弟情深第591章 陰差陽錯第68章 大斧徐晃第334章 賊曹掾第230章 深夜造訪第539章 紙包不住火第89章 小美女貂蟬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42章 山村少年(下)第846章 相同的部署第813章 隴關城下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295章 酸棗會盟第300章 再戰滎陽第109章 顏明的秘密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348章 免死令第655章 亂世用重典第153章 詭異的洞第142章 全軍送行第641章 無可奈何第420章 真實的目的(上)
第284章 齊聚張府第673章 撲朔迷離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865章 興兵伐吳第843章 你沒資格!第618章 主戰之力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524章 幕後主使?第31章 單挑王飛第675章 軍法無情第433章 三杯酒第822章 何爲仁?完本感言第267章 爾虞我詐第387章 揮師北伐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216章 平南將軍第817章 失蹤了第519章 非同凡響的周瑜第767章 出人意料第86章 彭脫之死第683章 火燒阿林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81章 暗度陳倉第437章 敗走湖陽第59章 兄弟反目(下)第709章 風雲變換第761章 西涼人的恨第249章 幕後主使第856章 天大的誤會第188章 舉薦賢才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287章 洛陽亂,迎貂蟬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302章 攻克敖倉第346章 神秘的提親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214章 強大的手段第763章 馬韓爭雄第176章 美人情重第240章 組建騎兵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309章 破陣揚威第651章 好毒的賈詡第153章 詭異的洞第472章 等你八年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728章 破局者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746章 靈柩裡的人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294章 張遼、張文遠第482章 三個臭皮匠第550章 法正的急智第172章 驚魂一幕第692章 正確的選擇第679章 驚人的諸葛亮第542章 三路大軍第600張 最奢侈的婚禮第688章 一刀震死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233章 郭嘉、郭奉孝第418章 算計劉焉第339章 混戰中原第697章 真相大白第26章 朝廷的中央軍(上)第127章 置之死地第493章 貂蟬輕舞第565章 牧野遇路人第315章 豫章太守第759章 混血美人第49章 高順第332章 恩人劉逸第822章 何爲仁?第152章 兄弟情深第591章 陰差陽錯第68章 大斧徐晃第334章 賊曹掾第230章 深夜造訪第539章 紙包不住火第89章 小美女貂蟬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42章 山村少年(下)第846章 相同的部署第813章 隴關城下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295章 酸棗會盟第300章 再戰滎陽第109章 顏明的秘密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348章 免死令第655章 亂世用重典第153章 詭異的洞第142章 全軍送行第641章 無可奈何第420章 真實的目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