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三辭而爲王

當王旭在西涼遊歷,親身體會着西涼現狀的這段時間內,天下也接連發生大事。

公元206年六月初八,雄踞華夏東南的孫堅,在經過許久的準備後,終於在這一天手持天子誥命,登壇祭天,進位封王。

雖然孫堅也知道,這所謂的冊封,不過是曹操的些許小計,可這卻是陽謀,對曹操和孫堅兩家,都是利大於弊,都是迫不及待,可謂雙贏,當然也就不會有別的選擇。

濃重而盛大的儀式過後,孫堅正式進位吳王,史稱吳國。

隨後,孫堅開始大封羣臣,那些跟隨他的有功之臣,有能之臣,紛紛封侯拜將,不在話下,舉國歡慶了足足三日。

一時間,吳國彙集起強大的凝聚力,上下空前團結,在強勢推動後,樹立了爭奪天下霸權的目標。

整個吳國,隨之開始轟轟烈烈的改革,外修武備,內修政德,勵精圖治。

僅僅半個多月後,也就是王旭在西涼與混血美女分開之前兩天。

朝中以戲志才、賈詡、陳羣、王朗、鍾繇、華歆等人爲主的大臣,上奏天子,盡言曹操之功,諫言恢復丞相一職,擢升大將軍曹操爲丞相,全權統管軍政事務。

事實上,軍政大權一直都掌握在曹操手中,只不過以前在很多時候,都是幕後掌控,名義上還是讓三公九卿負責,可事實上,他說一,這些大臣都不敢說二。而且那些要害職務。往往都是他所倚重之人。

可那樣終究多有不便。曹操也終究不是名正言順。

如今,這些臣子提出來,天子劉協儘管不願,可勢單力孤,只能無奈准奏。

可此事僅僅剛過十天,天子劉協心中的不安尚且沒有消散,又一道奏章呈上了朝堂,給了他最後一擊。

數十身掌實權的文武聯名上奏。言吳國孫堅進王,楚國新王亦立,曹操總掌天下大權,輔佐天子,在名位上,卻還不如兩個封國的國主,不足以威天下,不足以振朝綱,不足以中興大漢!

同時言稱,楚國深受皇恩。可自楚國建立至今,從未進貢稅收。也不服從朝廷安排,楚王更不曾按照古禮朝見天子,連新王繼位,也僅是上奏一封,全然不顧及天子權威,不軌之心昭然若揭,乃是大患。

並且,吳國孫堅剛受皇恩,進封吳王,卻仍舊不肯按律進貢稅收,吳王孫堅也不隨之來京朝見,亦隱有不臣之心。

有鑑於此,望賜封丞相曹操進位爲王,從而威懾吳、楚兩國,安定天下!

可這份奏書,滿朝文武,包括天子劉協在內,誰還看不懂?

納稅進貢?

十多年前,各地諸侯就不對皇室納稅進貢了。

朝見天子?

當今天下,誰敢進京朝見?誰會進京朝見?

不服天子管束?

當今天下,有多少支兵馬是天子可以調動的?天子也就是拿着玉璽,曹操和羣臣怎麼說,他就負責蓋個印罷了!

這場朝議,天子含淚,久久不肯蓋上玉璽大印,只是細數多年來,皇室對各豪族的厚恩。

曹操擔心天子的過激反應,會促使一些老臣心中動搖,更不願意當衆逼宮,落人口實,因此婉拒了這個提議。

朝議自此散去,天子劉協回到後宮,痛哭流涕,飲酒至醉,怒罵曹操大逆不道,發泄心中憤恨。

隨後,在皇后伏壽的建議下,劉協不甘坐以待斃,想做最後的抗爭。

先是聯繫伏皇后的父親,屯騎校尉伏完,可沒想伏完得知後雖有心出賊,卻言不能妄動,遲遲沒有答應,只是與二人長吁短嘆。

此後,天子劉協心中不甘,又找來車騎將軍董承,與其密謀滅曹之事。

董承倒是頗有野心,欣然答應,持着天子血詔迅速展開行動,約同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驍騎校尉兼偏將軍王子服,昭信將軍吳子蘭、太中大夫孔融等人共商大計。

本來,這幾人在京都來說,還是頗具勢力。

董承的車騎將軍雖然是名義上的,對主力軍隊沒有任何權利,但根據漢制,終究還是有自己的將軍府,也供養着一支屬於他的精銳部曲,而且屯紮點就在京都附近。

長水校尉種輯、驍騎校尉王子服都是朝廷八校尉之一,儘管如今的八校尉遠不如早年那般位高權重,已經離開主力軍體系,成了拱衛京都的衛兵,但終究還是有不少人馬,同時還駐紮在京都附近。

至於太中大夫孔融,事實上也是武官,朝廷九卿之一的光祿勳掌握着羽林郎、虎賁郎等各郞屬,是精銳的禁軍,而太中大夫就是光祿勳麾下的重臣,因此孔融也掌控着一支虎賁郎。

如果真讓他們發動成功,或許還真能成事,因爲如今曹操大局已定,心中不可避免有些大意,他的主力軍隊分散各方,京都兵力並不多,這幾人聯合出手,等同於是可以調動京都近一半人馬。

那麼在曹操大意之下,說不準還真有翻盤的可能。

可惜,前提是曹操大意,且不知情!

天子劉協,這個史稱漢獻帝的人,雖然在長大後頗有想法,一直有心奪權,重振漢室,多年來始終與曹操周旋,可他終究敗給了時事,敗給了病入膏肓的大漢。

他沒有漢武帝的先天條件,去暗暗壯大己身,最終成功奪權。

他沒有順治帝的隱忍,沒有順治帝那樣的母后去給他奠定一個基礎,反而被逼到了絕境。

他沒有康熙帝的精明和魄力,因爲他沒有受到過那樣優秀的培養,從小就在奔波,顛沛流離,想學卻不能學,爲人左右。

大漢末年,唯一一個有心做好皇帝的劉協,就這樣敗在了命運之下。

他不知道,謀事當如何才能機密!他也不知道,對付曹操這樣的權臣,要用什麼辦法!他更不知道如何去號召和依靠天下忠誠漢室的人!總是懵懵懂懂,想一出是一出,今天依靠這個,明天依靠那個,沒有謀劃,沒有方法,沒有選擇!

直至皇權徹底淪喪,連那些本來忠誠漢室的人,也覺得大漢氣數已盡,徹底失去他們對皇室的信任和支持。

這一次,他同樣沒有想到,怎麼可以讓董承進宮密議?

這等大事,如何能在宮中商議?

皇宮是曹操掌控的!

他們的密議很快從宮中女官和侍衛們口中,傳到曹操的耳邊。

當曹操收起大意之心,認真去查探的時候,那麼已失去了所有機會。

只用了三天,他們密議的大致內容和動向,就被曹操推知。

頃刻間,京都震動!

曹操勃然大怒下,以雷霆手段搶先出手,在他們還懵然不知的時候,便進入其家中,全數緝捕,並將其在外部曲嚴密控制。

經過對衆多參與者的嚴刑拷打,血詔很快出現在曹操眼前。

沒有猶豫,沒有等候,證據到手的曹操當即下令,以董承、孔融等人妖言惑衆,矇蔽視聽,禍亂朝綱爲名,全數絞殺。

除了孔融因爲名望太高,又得曹操敬其文才,才讓家人僥倖逃脫一劫外,其餘人全數夷滅三族。

董承的女兒本是天子後宮中的嬪妃,位爲貴人,可也受到株連,服毒酒而亡。

伏皇后也沒能逃掉,以後宮干政,進諫讒言坑殺功臣,禍亂天下爲名,賜死!

反倒是她的父親伏完,因爲沒有行動,沒有答應天子的請託,因而得以讓伏家得以倖免,可是伏完也隨之交出官印,歸家獨處,終日惶惶不安,於半月後病逝。

其實曹操不是不想殺他,而是沒辦法,伏完沒有罪,殺他會掀起更大波瀾。

至於伏皇后犯下的罪,是不能牽連伏家的,因爲伏家本身沒參與,如果給伏皇后冠上夷滅三族的罪責,那麼第一族就是皇室,在這個時代,女子若是嫁人,那麼嫁入的夫家纔是第一族,纔是本家!

伏皇后嫁給了天子,那麼皇室劉家纔是本家,曹操再如何也不敢弄個夷滅三族的罪名出來。

此事發生後,皇室威嚴更是跌落谷底,即便是一些原先還內心搖擺的文武,也逐漸擺明了方向。

畢竟,這樣缺乏智計的天子,又有誰敢去爲他拼死一搏呢?

失勢的人主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人主所作所爲,無法讓麾下之人信服,讓人看不到希望!

事件發生的第五日後,羣臣再度上奏,懇請天子下詔,進封丞相曹操爲王。

這次天子再沒了選擇,留着淚,神色麻木地下詔。

可是曹操或許因爲之前發生的事,有些不好下決定,再度辭讓!

直至又過了五日,深明其心的那些大臣再度齊心上奏,並在殿內長跪不起,懇請其進位,曹操這才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至此,曹操進位封王,以冀州爲封國,立國號魏,並加九錫,位列諸侯之極!

雖說魏國的封地僅僅只有冀州之地,可如今天子都城也定在冀州鄴城,這種天子帝都設在封王國都的情況,堪稱史無前例,也丟盡了皇室的臉,此後在人們口中,整個北方朝廷之地也都被納入魏國的範疇,天子這個概念,在百姓心中再無存留。

在許多人推波助瀾後,世人只知魏、吳、楚,卻再無大漢之稱……

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660章 如何執劍第756章 茅廬定計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488章 那是桃花源?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374章 偷情之事第769章 三過家門而不入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134章 徐淑的哥哥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301章 趙雲之怒第398章 魏延造反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407章 冬日的訪客第105章 窮途末路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659章 無心插柳第577章 真金白銀第160章 飛來橫禍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507章 慘烈對攻第177章 離別在即第716章 脊樑之臣第308章 險死還生第28章 朝廷的中央軍(下)第276章 書房定計第572章 分道而行第436章 激戰唐子山第391章 錯誤的佯攻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120章 戲耍張樑(上)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97章 過五關斬六將第621章 文武院第271章 郭嘉出手第446章 做不做禽獸?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58章 兄弟反目(上)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343章 智將與勇將第652章 不甘心第116章 以誠馭軍第744章 朝堂激鬥第81章 暗度陳倉第587章 荊益動盪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377章 顏明的心第775章 洛陽屠戮第348章 免死令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605章 我回來了第705章 戰爭的開始第519章 非同凡響的周瑜第129章 身先士卒第843章 你沒資格!第751章 朝陽升起第113章 河北一正樑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523章 勾搭成奸第559章 雪夜山林第286章 烽煙初起第244章 諜影統領第19章 訓練私兵(上)第365章 天平上的砝碼第631章 爭分奪秒第378章 他是霸主第621章 文武院第790章 恥辱與尊嚴第336章 忠義典韋第525章 漢中大捷第490章 李郭之亂第385章 壓抑的情感第757章 刪除的記憶第256章 蔡邕的家事第421章 真實的目的(下)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773章 摧枯拉朽第614章 峰迴路轉第808章 無奈的文聘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730章 人間極品第165章 天下英傑第222章 大將軍何進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680章 青雲山道第599章 自己做主第701章 會死人的第269章 失竊的指環
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660章 如何執劍第756章 茅廬定計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488章 那是桃花源?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374章 偷情之事第769章 三過家門而不入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134章 徐淑的哥哥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301章 趙雲之怒第398章 魏延造反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407章 冬日的訪客第105章 窮途末路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659章 無心插柳第577章 真金白銀第160章 飛來橫禍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507章 慘烈對攻第177章 離別在即第716章 脊樑之臣第308章 險死還生第28章 朝廷的中央軍(下)第276章 書房定計第572章 分道而行第436章 激戰唐子山第391章 錯誤的佯攻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120章 戲耍張樑(上)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97章 過五關斬六將第621章 文武院第271章 郭嘉出手第446章 做不做禽獸?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58章 兄弟反目(上)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343章 智將與勇將第652章 不甘心第116章 以誠馭軍第744章 朝堂激鬥第81章 暗度陳倉第587章 荊益動盪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377章 顏明的心第775章 洛陽屠戮第348章 免死令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605章 我回來了第705章 戰爭的開始第519章 非同凡響的周瑜第129章 身先士卒第843章 你沒資格!第751章 朝陽升起第113章 河北一正樑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523章 勾搭成奸第559章 雪夜山林第286章 烽煙初起第244章 諜影統領第19章 訓練私兵(上)第365章 天平上的砝碼第631章 爭分奪秒第378章 他是霸主第621章 文武院第790章 恥辱與尊嚴第336章 忠義典韋第525章 漢中大捷第490章 李郭之亂第385章 壓抑的情感第757章 刪除的記憶第256章 蔡邕的家事第421章 真實的目的(下)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773章 摧枯拉朽第614章 峰迴路轉第808章 無奈的文聘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730章 人間極品第165章 天下英傑第222章 大將軍何進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680章 青雲山道第599章 自己做主第701章 會死人的第269章 失竊的指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