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空手套白狼

“區區匪寇,我何懼哉?”

見王允使出激將之法,王旭也是眼睛一瞪,順勢激動起來。但沒等他來得及高興,已是氣勢一弱,故作無奈地道:“可短時間恐怕不行,要兵沒兵,要糧沒糧,要物資沒物資,實在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

“賢婿數月前大破劉表,現在坐擁荊州七郡,如何會沒兵沒糧呢?豈不是誆騙於我?”王允略帶薄怒地道。

王旭也是打定了主意要和王允繞圈子,當即便低聲勸慰道:“岳父息怒!請聽小婿解釋,如何?”

此刻形勢比人強,王允也知道不能得罪這個便宜女婿,趁機放緩了語氣道:“賢婿,目前形勢危急,正是出兵的時候,若是能重整朝綱,匡扶漢室,平定天下,你便是大漢朝中興的功臣。到時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千古流芳。這樣也是爲你好啊!”

呵!連哄帶騙,甚至外加開空頭支票,這王允要是去後世,恐怕也會混得不錯。

心裡暗笑一句,王旭卻是故作鄭重地深吸了口氣,緩緩解釋道:“岳父,並非孩兒沒有匡扶天下之心。自從跟隨皇甫將軍討黃巾以來,我何曾不是爲大漢朝盡心竭力?討董之時,孩兒也是身先士卒,竭盡全力,直到衆諸侯貌合神離,彼此爭端,這纔不得不放棄。回到荊南之後,我也努力發展,壯大實力,只盼有一天能爲陛下分憂。”

“既然如此,那賢婿爲何推脫呢?”王允不解地道。

“不是推脫,而是真的沒有那個實力。”王旭嘆了口氣,搖頭道:“岳父也知道,自從討董回來後,劉表就一直圖謀我荊南,去年更是莫名其妙地發軍攻打,短短時間內,便令我荊南損失慘重,這些想必岳父也應該知道。如若不是關鍵時刻,手下將士拼死一搏,力挽狂瀾於即倒,恐怕我現在已經人頭落地了。”

“好不容易花了一年時間,緩過點氣來,劉表又兵出南陽。他那舉動,暴露出了極大的野心,小婿迫於無奈,爲了不被他消滅,這才興起義兵討伐。可過程仍然不順利,劉表勾結交州勢力,對我前後夾攻,攻打江陵又失敗,直到張遼將軍奇襲成功,這場戰局才被徹底扭轉,可是損失也非常之大。而且,這兩年多的對峙,導致整個荊州都劇烈消耗,府庫十不滿一,小婿又拿什麼來討賊呢?”

王旭這番話全是發生的事實,王允也都知道,可實際上卻是實中有虛,大大誇張了損耗,而這方面恰巧又是王允不可能知道詳細的。

聽完之後,王允也是相信了幾分,眉頭露出一絲憂色。但沉默片刻後,卻還是不死心地問道:“那荊州現在有多少兵馬?”

知道這個瞞不住王允,對方遲早會知道,王旭也是實事求是地道:“目前預計編制爲二十萬,但實際上到目前爲止只有十二萬多。減除水軍的話,只有十於萬。”

聽到這兒,王允頓時眼睛一亮,急道:“已經夠了啊!荊州只需留下三四萬,配合水軍留守,其餘人完全可以發兵司隸,奪回長安!以你的本事,難道還不夠嗎?”

“哎!”王旭心裡暗罵了一句,嘴上卻仍然是實中帶虛地說:“岳父啊!這可真是爲難小婿了,人是不少,可他們幾乎都是剛剛徵募的新兵,如何上戰場呢?說起來,可戰之兵根本不足五萬。”

說着,還擺出一副非常委屈的樣子,無奈地說:“而且,不是小婿危言聳聽,若是這五萬精銳一旦離開荊州一步,那可能明天荊州就失陷了,到時候長安沒拿下,荊州根基卻失,我等如無根飄萍,又如何能安定天下呢?”

шшш ●TTκan ●C○

“此話怎講?”王允皺眉道。

“莫非岳父還不知道?”王旭故作驚訝地看了王允一眼。

“什麼不知道?”

“益州劉焉有自立之心!”

“什麼?”王允差點驚得從布褥上蹦起來。

對於這個,王允還真不知道,蜀道本身就崎嶇險峻,劉焉在奪取漢中之後,控制更是嚴密,斷絕與司隸地區的所有通路,只准南下,不準北上。而朝廷的情報系統,早在數年前就已經癱瘓,完全靠重新派出專人去打探,所以他確實不瞭解。想了想,便驚疑不定地道:“賢婿這話是何意?劉焉不是上書說米賊阻絕了道路,這才無法與朝廷通信的嗎?”

“岳父,當年黃巾起義時的米賊早就已經投靠劉焉了,現在控制漢中的張魯,便是劉焉暗中授意的。此事,天下諸侯恐怕都已經知曉,只有朝廷這兩年動亂不堪,再加上董卓的控制,所以才被矇蔽吧!”說着,王旭滿不在乎地笑了笑,才又開口接道:“若是不信的話,岳父現在有的時間打探,相信會有結果的。”

聽到這話,王允瞬間火冒三丈,怒道:“這個劉焉,枉自還是皇室宗親,竟然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見他這麼激動,王旭心裡暗笑,嘴上卻是火上澆油。“岳父,這有什麼好生氣的,當今天下,各諸侯坐擁一方,還有幾人與我等一樣,抱着匡扶漢室的心?劉表不也是漢室宗親嗎?他之前坐擁荊北,帶甲十餘萬,兵強馬壯,不但不思進取,反而無故攻打我,野心

不小。袁家兄弟就更不用說了,一眼可知。”

“哎!”隨着王旭的話音,王允頹然地嘆了口氣,也是緩緩軟了起來。“那現在該怎麼辦?難道就任由李傕郭汜等人禍亂朝綱嗎?如此下去,這大漢何時纔有個安穩?”

“不可能安穩了。”王旭心裡這麼嘀咕,但嘴上肯定不這麼說,也是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嘆聲道:“哎,所以說,我才很無奈。荊州乃是四戰之地,我能做什麼呢?西有劉焉虎視眈眈,北有劉表割據南陽,東有揚州劉繇坐擁雄兵,再加上本身元氣大傷,根本就不可能出兵。”

這話無疑是一計重磅炸彈,將王允的那絲期望給徹底打碎,目光黯然,書房也因此而沉默下來。

王旭靜靜地看着頹喪的王允,好半天后,覺得應該已經斷了對方的念頭,這才突然開口道:“岳父,雖然形式艱難,但我們也不應該絕望。”

彷如溺水的人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王允猛然擡起了頭來,激動地道:“莫非賢婿還有救國之策?”

“當然!”王旭微微笑道。與王允繞了這麼久,當然不可能白說,總要好好利用一下才是。

“當如何作爲?”

“穩定根基,壯大實力,以強兵匡扶天下!”王旭肯定地道。

說着,看了看有些迷糊的王允,也不等他反應,立刻接着解釋:“正因爲目前形勢複雜,所以,要想包陛下平安,穩定局勢,首先要保證的就是手中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並且有一個安穩的後方,到時候才能兵法司隸,一蹴而就。”

隨着王旭的引導,王允認真思索片刻,頓時醒悟過來,驚道:“你的意思是益州?”

“不錯!”

王旭心裡已是樂開了花,臉上卻帶着淡淡的微笑道:“這麼說吧,劉焉已經升起自立之心,早晚要除掉。不如現在就揭露其險惡用心,並公開聲討。等拿下了益州,得天府之國,沃野千里,便可徵募大批精銳將士,囤積物資糧草。到時候,只需派遣幾員上將把守荊州,消除後顧之憂,便可兵發司隸,以十數萬雄兵壓境,西凉反賊還能如何?”

“哈哈哈!好,賢婿果然是國之棟樑。”王允當即拍案而起,大聲贊同。

但笑容還沒掛多久,已是迅速冷靜下來,遲疑着道:“可如此一來,勢必曠日持久。再說,益州四面環山,入川險峻,要平定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啊!”

王旭繼續淳淳誘導:“誒!岳父何故如此着急,自古成大事者,莫不循序漸進。可想想越王勾踐臥薪嚐膽,韓信忍胯下之辱,莫不是因爲時機未到,而不強自逞能。現在的情況又有何異乎?”

“再說,益州雖然險峻,劉焉也頗有幾分本事,但他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而我們遵王室之大義,順天順民,只要再精煉兵馬,加上我荊州文武才華,又有何不可?若真要放心出兵司隸,益州必取,不然後方几面受敵,威脅實在太大了。”

儘管王允也是人精,但這些話並沒有什麼虛假的地方,也是找不到反駁的理由。思慮再三,才點頭道:“既然如此,那確實應當等下去,只是苦了陛下和文武百官,恐怕還有受幾年苦頭了。”

見王允最終還是上鉤,王旭終於舒了口氣,笑道:“岳父能想通自然最好,不過這種事情確實應該早辦。岳父如今在天下名望非凡,而且帶着朝廷血詔,身帶陛下交託,不如趁早公開揭露劉焉圖謀不軌的事情,以得到天下的依附,並爭取益州本土豪族以及民衆的支持,那樣,對於儘快拿下益州也有好處。”

其實說了半天,王旭真正最在意的就是這個。王允現在身帶血詔,而且頂着陛下的名義,他公開給一個授命的名義,那今後荊州就真的是毫無顧忌了,一切都可以推說是陛下血詔所示,不但名正言順,還能得到百姓和士卒的支持。

特別是對付益州很有用,因爲劉焉在位的時候,益州經常出現叛亂,就是因爲他在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強勢表露出自立之心,引發很多人的牴觸。直到劉璋接任之後,安於現狀的他才逐漸將一切都平息下來。

不過,王允也不傻,目前只是聽到了王旭的片面之詞,而劉焉畢竟是漢室宗親,他當然不肯將最大的籌碼輕易給出,因爲那將意味着王旭以後的所作所爲都可以頂着天子的名義。

猶豫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賢婿,不是不相信你,只是劉焉畢竟是漢室宗親,也是一方諸侯,還是應該慎重一些好。不如等我確認之後,再行此法,可好?”

“呵呵!”王旭微微一笑,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反正這些都是事實,要查他就查唄。“當然可以,岳父忠心爲國,不徇私情,更值得敬佩。”

說着,還主動轉移了話題,表現出自己並沒有其它私心。“既然此事定了下來,那就等岳父調查後再行商議。今天是小婿納妾的日子,岳父不如梳洗一番,前去喝上兩杯壓驚如何?”

“噢?這等事情理當參加。”

“那不如現在便往!”

隨着兩人的客套,王旭也再不提剛纔之事,談笑着引領王允去貴賓院梳洗……

第129章 身先士卒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562章 黃河渡口第138章 張讓的侄兒第806章 誰出賣的?第113章 河北一正樑第399章 割袍斷義第649章 計定武都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573章 再見顏明第608章 月影第835章 刀鋒之下第235章 整頓荊南(上)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158章 廬江叛亂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789章 兵進彭澤第564章 好人,荀攸第359章 矛與盾第135章 張角之女第470章 戲弄楊松第252章 任用賢能第714章 良將樂進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50章 夜襲之計第341章 戰略分歧第82章 長蛇之陣第95章 張靖甦醒第497章 夜深人靜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722章 逃出牢籠第460章 果敢的文聘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620章 左護軍第675章 軍法無情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634章 陽平血戰第23章 家庭會議第860章 稱帝(上)第569章 奇異福地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271章 郭嘉出手第803章 羣星閃耀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437章 敗走湖陽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527章 燕山王越第275章 王旭之怒第488章 那是桃花源?第853章 半壁江山第348章 免死令第330章 強大的劉表第258章 瘋狂的王睿第765章 西涼猛將第731章 漁網策略第339章 混戰中原第170章 消失的機關第127章 置之死地第297章 計斬李肅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80章 首戰告捷第176章 美人情重第156章 調戲顏明第107章 趙雲兄妹第193章 兵行險招第171章 潛水尋寶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791章 月下神將第175章 千古名劍第276章 書房定計第781章 曹操的應變第332章 恩人劉逸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72章 糧草被襲第437章 敗走湖陽第191章 首戰告捷第265章 大婚之日(下)第117章 張合高覽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187章 偶遇良才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344章 劉祥之子第568章 悲慼的婚禮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189章 揮師討伐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387章 揮師北伐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636章 以退破局第282章 禍福難料第820章 名將之威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643章 怒髮衝冠第493章 貂蟬輕舞第18章 招募私兵
第129章 身先士卒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562章 黃河渡口第138章 張讓的侄兒第806章 誰出賣的?第113章 河北一正樑第399章 割袍斷義第649章 計定武都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573章 再見顏明第608章 月影第835章 刀鋒之下第235章 整頓荊南(上)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158章 廬江叛亂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789章 兵進彭澤第564章 好人,荀攸第359章 矛與盾第135章 張角之女第470章 戲弄楊松第252章 任用賢能第714章 良將樂進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50章 夜襲之計第341章 戰略分歧第82章 長蛇之陣第95章 張靖甦醒第497章 夜深人靜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722章 逃出牢籠第460章 果敢的文聘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620章 左護軍第675章 軍法無情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634章 陽平血戰第23章 家庭會議第860章 稱帝(上)第569章 奇異福地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271章 郭嘉出手第803章 羣星閃耀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437章 敗走湖陽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527章 燕山王越第275章 王旭之怒第488章 那是桃花源?第853章 半壁江山第348章 免死令第330章 強大的劉表第258章 瘋狂的王睿第765章 西涼猛將第731章 漁網策略第339章 混戰中原第170章 消失的機關第127章 置之死地第297章 計斬李肅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80章 首戰告捷第176章 美人情重第156章 調戲顏明第107章 趙雲兄妹第193章 兵行險招第171章 潛水尋寶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791章 月下神將第175章 千古名劍第276章 書房定計第781章 曹操的應變第332章 恩人劉逸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72章 糧草被襲第437章 敗走湖陽第191章 首戰告捷第265章 大婚之日(下)第117章 張合高覽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187章 偶遇良才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344章 劉祥之子第568章 悲慼的婚禮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189章 揮師討伐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387章 揮師北伐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636章 以退破局第282章 禍福難料第820章 名將之威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643章 怒髮衝冠第493章 貂蟬輕舞第18章 招募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