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文武院

次日清晨,王旭帶上所有家中女眷和孩子,在主簿王凱,奏曹掾法正,尉曹掾習禎,還有討逆將軍周智等人陪同下,走訪陣亡的高級將領家,安慰其家人子女,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花費了數日時間,才一一走訪完畢。

可這麼一圈走下來,王旭的心中卻是陣陣發酸,特別是蘇飛的家裡,長子不過九歲,次子六歲,最小的女兒更是隻與小王徵差不多大小,兩歲!

當蘇飛的正妻帶着三個孩子拜見他時,他差點流出淚來。

可世事無常,發生的已經發生,他只能儘可能做好後面的事。

五日後,他帶着衆人北上南陽,走過曾經的戰場,一一祭奠,並定下了立碑的地址。

他的行動很快傳開,得到軍中將士和百姓熱烈的擁戴,人們茶餘飯後,交口稱讚,每到一處,南陽當地百姓更是聚衆圍觀,顯得極度振奮。

只是,這時候的他,卻沒有任何喜悅的感覺,心情異常沉重,隨行的其他人也同樣如此。

回返襄陽的途中,周智與其騎馬並行,忍不住出言說:“老大,我想提個建議!”

“說!”王旭淡淡地道。

“我們荊州大量開辦學堂也好些年了,那些陣亡烈士的兒女若是願意讀書,可否免去學費?並具有優先權?這些陣亡的戰士付出那麼多,也該有些優待纔對。”周智說道。

“嗯?”王旭一愣,隨即露出喜色,他正愁不知該如何有效補償陣亡戰士。“好想法。這個可以實行。我們的學堂理當這般纔對。”

旁邊不遠的習禎聽到兩人對話。想了想,突然忍不住接言:“主公,說起學堂,屬下也想到一事。”

“說說看!”王旭心情好了些,回頭望去。

“屬下覺得,如今荊州學堂盡皆教授文才之學,百姓中有條件和天分的幼童,也都傾心學文。只因成長後,可以參加考覈,從而當官做事,可我大漢以武立國,武風盛行,這般長久下去,恐怕百姓身體薄弱,再無勇力可用,將來被外族所侵。”

習禎說着,擔心王旭不相信。還舉例道:“就屬下所知,如今好些本來拜師學武的少年。都轉而專心學文去了,雖然看上去治下更加穩定,少了很多紛爭,可卻導致少年竟然無力可使。屬下曾在學堂見過一批十四五歲的少年,竟然無人能抱起百斤之石,太弱小。”

秦漢之前,華夏民族向來尚武,直到唐宋以後才逐漸重文輕武,到後世知識高度發展的時代,身體更是脆弱不堪。要知道,上古先民,那是可以憑藉身體和大自然的各種危險搏鬥,大漢更是武風盛行,不然哪兒來那麼多猛將。

王旭沉凝許久,越想越覺得不對,內氣的修煉之法,後世難尋,難道就是這麼一代代的斷了?

“文祥所言有理!”他赫然出聲,認同道:“此事你不說,還沒有留意,如此下去可不是好事,武者之道不可荒廢。我本武夫,焉能讓武道淪喪,不但要學,而且還要進一步普及,文武都很重要。”

周智樂了,笑着說:“老大,那不如干脆將學堂開成文武院,教文,亦教武,都要學,但是讓其自行選擇主要學習的方向,如何?”

“好提議!”王旭眼睛一亮,高興地說:“走,回襄陽再好好斟酌一番!”

大半日後,一行人抵達襄陽,王旭讓衆人各自返回,他則興沖沖地帶着周智奔赴學曹。

學曹與技曹、醫曹一樣,不屬於核心府事,所以其曹屬並沒有設在將軍府內,而是獨自在外,位於城西一處景色優美的僻靜之地,主要是那些名士們喜歡。

其院落極大,假山石林、小湖垂柳、青竹綠樹、百草紅花,樣樣齊全,經過名匠和那些儒雅文士的精心雕琢,堪稱整個襄陽,甚至是荊州最美麗,最具詩情畫意的庭院,沒有之一。

剛剛走進其中,王旭就帶着周智轉迷糊了,在竹林裡一時半會兒愣是沒找到路,

“周智,你不是來過嗎?怎麼把我帶到林子裡來了?”

“不知道啊!我以前來的時候,這兒還不是竹林,是桃樹林!”周智無奈地道。

正當兩人急於尋路的時候,忽地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哈哈哈……王將軍今日怎有雅興到這學曹來查看。”

王旭回頭一看,微有些驚訝。

只見遠處走來兩個老熟人,劉表、劉景升和劉璋,劉季玉,他們兩人如今都效力學曹,編纂書籍,精修古籍等,倒也清閒自在,偶爾還去學堂講講書,說說聖賢之事。

反正王旭是物盡其用,而對他們來說,這樣的生活也很愜意。

“見到你兩真是太好了,快告訴我,怎麼走出去?”王旭急忙問道。

“將軍居然走不出此地?”劉表奇怪地望望四周,隨即笑道:“這只是一個簡單的陣法啊!”

“陣法?”王旭一愣,隨即換了種角度去看,當下額頭青筋直冒:“這學曹怎麼都布上八卦迷陣了?”

八卦迷陣只是一種簡單的惑人之陣,並無大用,即便是常人,只要多花費些時間和心思,也能走出去,是種用以學習的基礎陣法。

劉璋明顯長胖了許多,可能在荊州的日子過得很不錯,聞言已是笑着回道:“將軍,這陣法是蔡公讓布的,說是這學曹名士匯聚,庭院也該有些特點,竹林按八卦迷陣種下,非常美觀,氣場優雅,所以就這麼種下了,如今這庭院各處可都是以不同的陣法排列,雖無大用,但勝在美觀獨特。”

“真是沒事兒找事兒,日子太清閒了!”周智小聲嘀咕着暗罵。

王旭頭疼地搖搖頭。但也沒多說什麼。轉而問道:“那你們這是準備去往何處?”

“正爲尋將軍而來。”劉表鋝鋝頜下短鬚。回道:“剛纔在外聽兵士說王將軍來了,擔心將軍不識路,所以與季玉過來爲將軍引路。”

“原來如此,那有勞二位了!”王旭笑笑。

劉表和劉璋都很健談,沿途爲他介紹着學曹的種種,頗爲熟絡,想來他們也徹底從失敗中走出,安心在此頤養天年。做着福及子孫後代,留名千古的事。

“將軍,這裡便是蔡公理事之處,若無其它事情,屬下二人就先下去了。”

劉表將王旭和周智帶到一處別院,微笑着說。

王旭想了想,說道:“你們若是沒有要事,不妨一起進來商議商議!”

“遵命!”

兩人相視一笑,拱手行禮。

進得屋內,只見屋中不只蔡邕在座。其對面還有一個老熟人正與其對弈,不是別人。正是當年洛陽大獄裡的獄友,貂蟬的義父,當年李傕郭汜亂長安時,跑到荊州來求助的王允,王子師。

早幾年,王允成天纏着他,讓其出兵司隸,重振朝綱,那時還頗費了些周折才搪塞過去。

最近幾年,特別是曹操遷都濟陰後,挾天子令諸侯,其便再沒提過重振朝綱的事,甚至都不再談及朝中之事,只是平日裡天天長吁短嘆,說得最多的便是:“順天順命,順天順命啊!”

此刻,王旭見到兩個老頭全心對弈,黑白棋子殺得難解難分,全然沒注意到身旁反應,不由輕咳兩聲。

“文案放在門邊就行,先下去吧!”蔡邕聽到動靜,順口回道。

王旭哭笑不得,顯然這位岳父大人把自己當做遞呈文案的官吏了。

周智與蔡邕不熟,也不好說話。

劉表笑笑,倒是上前一步,當起惡人來:“蔡公,王將軍來了。”

蔡邕聞言,頓時不耐煩地擺擺手:“王將軍,哪個王將軍,等我下完這盤棋……”

話沒說完,他似乎突然反應過來,猛然回頭,頓時驚道:“子陽什麼時候來的?”

“岳父!”王旭輕輕拱手,微笑不語。

“子陽?”王允似乎這會兒才從棋局中擺脫,眼神茫然地看了過來。

剎那之後,他再顧不得下棋,匆匆迎來,高興地說:“子陽,你回荊州後就去了南中,南中返回沒兩天又去了南陽,這次又什麼時候回來的?幾年不見,可是越加雄姿英發,只是要見你一面,也真不容易。”

“岳父說笑了,實在是國事纏身,這纔沒能來拜見,倒是希望兩位岳父見諒。”王旭客氣地說。

本來他是不用叫蔡邕和王允岳父的,因爲兩人的女兒都是他的妾,並非妻室,只是他一直都是這般禮敬,妻妾對他來說,並沒什麼分別,這一點,也是全荊州的人都知道的。

“哈哈哈……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子陽忙於國事,理所應當。”蔡邕樂得合不攏嘴,這兩年他也是擔心壞了。

說着,又隨意地笑問:“對了,子陽怎麼有空到學曹來?這還是你第一次過來吧!”

王旭笑笑:“此來學曹,乃是爲了商議些事情。”

“議事?”蔡邕與王允疑惑對視片刻,纔不解地說:“學曹從未有半點差錯,至於軍國大事,這裡的人早都不聞不問,不知子陽欲商議何事?”

“學曹乃學者聖地,來此當然不是商議軍國之事,是想說說育人授學。”

王旭也不欲多廢話,頓了頓,便直言道:“如今荊益二州文人興盛,學堂遍佈,本是好事,可我卻聽聞如今學堂少年,連百斤之石亦難抱起,擔心大漢之人由此衰弱,所以打算今後將學堂,改爲文武院,既教文,亦授武,任由學生自行選擇側重,不知諸位以爲如何?”

“此議甚好!”

本以爲會有人反對,沒想蔡邕、王允、劉表、劉璋四人都是立刻點頭。

蔡邕回說:“我大漢之人,無論文武,都要習武強身,此乃興國之道,只是這般公開的傳授武藝,從古未有,各家絕學也必然不願公之於衆,我們傳授什麼呢?”

王旭略一沉凝,隨即擺擺手說:“這個我來想辦法,既然大家都覺得可行,那便立刻着手執行,此外還有一點,我希望設立一所專職培養將領的學堂,類似太學那般,但不僅是培養優秀的少年,還要讓將領也能去進修。”

“這個好辦。”蔡邕笑着說:“我這幾日便尋找適合的地方,將其先初步建起,以後再逐步修繕,只是不知子陽意欲取個什麼名字,我也好令人先刻好牌匾,將門面撐起來。”

“嗯……我看就叫東青院吧!”王旭隨意取了個名字,便轉而說:“可這學院建立,必然需要非常精通軍事的老師,一時半刻不好找,恐怕要勞煩兩位岳父和景升、季玉,由你們先暫時撐着了。”

“誒!不,不,不!”

除了劉表,蔡邕、王允和劉璋立刻擺手。

蔡邕說:“子陽,我們幾個,除了劉景升,其他都不適合教授戰陣之道,恐要誤人子弟。”

“是啊,蔡公說的是,屬下編修古籍,編纂書籍,教授文學和諸子百家還行,行軍戰陣,那可真是有心無力。”說着,劉璋滿臉苦笑地接道:“王將軍!屬下那點本事,你也是知道的。”

“呃……”王旭皺眉沉默,很快便轉移開話題:“那該如何處理此事?你們若都教不了,學曹的其它大儒恐怕也教不了,至於再下面的屬官、小吏、學堂領事、老師就更不行了,該去何處尋到合適人選?”

“那是當然,學曹整個曹屬內,現在全都是些儒士,經史子集倒背如流,可懂戰陣的真不多。”王允接過話去,想了想,卻是奇怪地問道:“可子陽爲何要在學曹找這些儒士呢?不是有最合適的人選在外閒置嗎?”

王旭以爲他說的是荊州的文臣武將,當即搖頭:“荊益二州文武皆有大用,當今天下未定,不敢這般派任!”

“誒,年輕人耽擱到授徒上,當然有些可惜,可那些個老傢伙,全都無心出仕征戰,如今他們又閒得無趣,這不就正好合適嗎?說服他們進這學曹應該不難。”王允奇怪地說。

“老傢伙?誰?”王旭滿臉迷惑。(未完待續。。)

第780章 一環又一環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8章 文武雙全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846章 相同的部署第141章 兵變第6章 王氏族人(上)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768章 堅定的選擇第687章 謀取二郡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53章 雪夜奔襲第45章 軍中立威第557章 弘農遇險第516章 一線生機第584章 “飯桶”也有才第793章 用兵如神第856章 天大的誤會第228章 大都督第252章 任用賢能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514章 詭異的戰局第226章 改置州牧第207章 定蠻族,謀桂陽第108章 深山療傷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275章 王旭之怒第199章 田豐之才第542章 三路大軍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693章 陸遜的見面禮第139章 危機與仇恨第188章 舉薦賢才第176章 美人情重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76章 黃巾猛將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828章 錯誤的判斷第251章 歷史的變化第802章 撿到寶了第729章 奇葩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497章 夜深人靜第370章 一波三折第520章 錯綜複雜第414章 護龍一族第254章 衆將的幸福第45章 軍中立威第57章 奇計破局第707章 吳蘭的冤屈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334章 賊曹掾第579章 高調登門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549章 孟達獻策第535章 血濺校場第290章 定計討董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545章 兩軍鏖戰第544章 法正的秘密第303章 虢亭慘敗第496章 倒黴的夏侯淵第650章 強勢的江東第267章 爾虞我詐第722章 逃出牢籠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576章 三杯酒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113章 河北一正樑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811章 兵發西涼第708章 有功無過第553章 一線生機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284章 齊聚張府第670章 各有妙招第16章 奔雷,落月第423章 虎將甘寧第95章 張靖甦醒第860章 稱帝(上)第117章 張合高覽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454章 純屬巧合第138章 張讓的侄兒第209章 算計王睿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764章 亦是奇女子第688章 一刀震死第504章 張遼高順第268章 各有算計第744章 朝堂激鬥第817章 失蹤了
第780章 一環又一環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8章 文武雙全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846章 相同的部署第141章 兵變第6章 王氏族人(上)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768章 堅定的選擇第687章 謀取二郡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53章 雪夜奔襲第45章 軍中立威第557章 弘農遇險第516章 一線生機第584章 “飯桶”也有才第793章 用兵如神第856章 天大的誤會第228章 大都督第252章 任用賢能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514章 詭異的戰局第226章 改置州牧第207章 定蠻族,謀桂陽第108章 深山療傷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275章 王旭之怒第199章 田豐之才第542章 三路大軍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693章 陸遜的見面禮第139章 危機與仇恨第188章 舉薦賢才第176章 美人情重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76章 黃巾猛將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828章 錯誤的判斷第251章 歷史的變化第802章 撿到寶了第729章 奇葩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497章 夜深人靜第370章 一波三折第520章 錯綜複雜第414章 護龍一族第254章 衆將的幸福第45章 軍中立威第57章 奇計破局第707章 吳蘭的冤屈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334章 賊曹掾第579章 高調登門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549章 孟達獻策第535章 血濺校場第290章 定計討董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545章 兩軍鏖戰第544章 法正的秘密第303章 虢亭慘敗第496章 倒黴的夏侯淵第650章 強勢的江東第267章 爾虞我詐第722章 逃出牢籠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576章 三杯酒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113章 河北一正樑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811章 兵發西涼第708章 有功無過第553章 一線生機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284章 齊聚張府第670章 各有妙招第16章 奔雷,落月第423章 虎將甘寧第95章 張靖甦醒第860章 稱帝(上)第117章 張合高覽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454章 純屬巧合第138章 張讓的侄兒第209章 算計王睿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764章 亦是奇女子第688章 一刀震死第504章 張遼高順第268章 各有算計第744章 朝堂激鬥第817章 失蹤了